在珠三角大量糧田消失,早已變身廠房的時候,廣東的這個小村莊卻固執(zhí)地將大片糧田堅守至今,成了每到豐收季節(jié)嶺南村景的代名詞。這個村子不僅歷史悠久,還至今仍實行人民公社制!它就是中山崖口村! 中山崖口村,東臨伶仃洋,與香港隔海相望。不是景點,也沒有半點旅游配套,是一個七百年的集體村落。淳樸古拙的崖口村仍承襲著“人民公社”的體制,最能體現(xiàn)“公社”色彩的是村里3000畝水稻田。仍是由生產(chǎn)隊負責安排糧食生產(chǎn),社員計工分、算報酬。 除此以外,另一方面的體現(xiàn)就在于:近幾十年來,村里通過圍海造田形成的土地和養(yǎng)殖場,絕大多數(shù)也是由村集體負責對外經(jīng)營。 村子內(nèi)有不少古色古香的文物,清代典型的祠堂建筑裝飾精美,祠堂外墻上的語錄,張貼在祠堂里的工分表,還有村民言談中的大隊、生產(chǎn)隊、社員。 盡管外界一直以“人民公社”來解讀崖口村,但它卻似乎并不認同外界的這種視角。不過這也不妨礙它在人們心中的特殊位置。畢竟在珠三角繁喧的市場經(jīng)濟里,至今仍實行人民公社制,可以說是十分獨樹一幟。 聽當?shù)卮迕裾f這里一共有八個村子,而因為這片稻田出名的就是楊家街的楊家村。崖口村原有四大姓氏為譚、楊、陸、肖,解放后接收一部分外來戶,現(xiàn)在全村共有五十三個姓氏了。 在開放改革初期那時候,很多人去了香港、澳門做工,有部分去做生意、開工廠。留在村莊的大部分人,大多是家底薄、學(xué)歷低,又無技術(shù)的村民,已習(xí)慣了集體的生產(chǎn)、生存、生活模式,讓他們分散各自謀生,確是一件難事。這也是崖口村一直以來堅持人民公社的緣由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