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回老家時到街坊串門,無意間看見他家?guī)胯尴聮熘粋€40年多前脫坯用的坯模子,不由得令我心生感慨,想起20多歲時在老家與伙伴們光著膀子、卷著褲腿兒爭先恐后脫土坯的情景。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華北地區(qū)農(nóng)村的住宅大多是土坯房。這種土坯房從外表看像是磚房,其實,表面砌的是磚,內(nèi)芯砌的卻是土坯。這種房子,外觀雖矮小,但墻體厚實,冬暖夏涼。
當時,家鄉(xiāng)流傳著“四大累”的歌謠:打墻、脫坯、拉大鋸、抱著孩子看大戲。脫坯,通常要在春天或秋后,躲過雨季。一般的農(nóng)戶蓋五間房,事先要準備好2500至3000塊的土坯,需要找十幾個壯勞力干一天呢!為了省工出活,脫坯戶的主人要事先看好路邊水溝的水源,整理好脫坯的場地,還要把泥塘中的黏土用鐵锨翻暄騰,灌水滋潤好。
脫坯的當天,被主人找來的十幾個壯勞力,除去幾個和泥的,還有12個人,每組4人,包括1個抹模子的師傅和3個跑叉的──用四齒大叉鋤泥供模的。
脫坯要經(jīng)過三道工序:和泥、鋤泥裝模、抹模脫坯。
首先說和泥。幾個和泥的大力士并成一排,光腳站在撒上一層麥秸的泥塘里,每人手握一把大鎬,一鎬挨一鎬地刨下去,一口氣就把整塘的泥刨完。然后,再返過身來,一鎬挨一鎬地刨回去。泥總算和完了,可他們的上衣、褲子、臉上甚至頭發(fā)上,都濺滿了泥點子,然而,流著汗水的泥臉上卻露出白牙,笑了。笑得那么坦然,那么開心。
兩遍泥和好之后,就要鋤泥裝模了。五大三粗、膀大腰圓的9個跑叉的,脫鞋光腳,卷起褲腿,甩掉上衣,光著膀子,抄起大叉,陸續(xù)跳進泥塘。他們各自鋤泥,端著泥奔到自己的師傅跟前,一叉又一叉地把泥戳進坯模子里,循環(huán)往復。每叉泥戳進坯模子,抹模師傅們就麻利地從臉盆里捧出一捧水,均勻地灑到泥上,迅速用拳頭撐向坯模子四角,把坯模子用泥抹平,再往上一拔坯模,一塊坯即成。緊接著抹第二塊、第三塊……這就完成了第三道工序──抹模脫坯。
為了提高工效,三個小組都安排在一個場地。當?shù)谝唤M抹模子的師傅脫出七八塊坯之后,第二組的師傅趕緊跟上,脫了七八塊坯后,第三組的師傅再緊緊跟上。這樣,三個小組雁排翅似地排開,拉開比賽的架勢。你看那9個跑叉的,一去跑,回來顛,渾身是汗,相互穿插,緊張而有序,織就了一幅脫坯的瀟灑畫面!夕陽西下,一望無際的土坯,整齊有序地沐浴在落日的余暉中,3000塊坯,如數(shù)完成。這十幾個壯勞力哼著小曲兒漫步回到脫坯戶,共進晚餐。
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農(nóng)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磚瓦房頂替了土坯房,就再也沒有人挨累脫坯了。如今,科學技術更加發(fā)達,紅磚、灰砂磚、空心磚、輕質(zhì)砌塊等新型墻體材料已取代了幾千年的土坯。作為農(nóng)耕文化一部分的土坯及土坯房,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走進歷史,成為文化符號,也成為人們的一種遙遠的記憶和一絲絲縈繞在心靈而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