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醫(yī)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腎與脾是相互資助、相互依存的關(guān)系。在生理上,脾與腎的關(guān)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資生和水液代謝方面。腎中精氣有賴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養(yǎng),才能不斷充盈和成熟,而脾轉(zhuǎn)輸水谷精微則必須借助于腎陽的溫煦。也正因為如此,在臨床上,經(jīng)常遇到需要脾腎同治的情況。那么,脾腎同治究竟如何進行呢?有什么方劑配伍規(guī)律呢?一起來看今天的文章吧! 中醫(yī)上有“非精血無以立形體之基,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之說法。水液代謝方面,其本在腎,其制在脾,脾主運化水濕,須有腎陽的溫煦蒸化;腎主水,司關(guān)門開闔,使水液的吸收和排泄正常。腎之開闔作用,又賴脾氣的制約,即所謂“土能制水”。脾腎兩臟相互協(xié)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陳代謝。在病理上,腎與脾的病變常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如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致脾陽不振或脾陽久虛,進而損及腎陽,引起腎陽亦虛,最終導(dǎo)致脾腎陽虛。故臨床上常“腎脾同治”。在治法上,或溫補腎陽,兼補脾陽;或溫運脾陽,兼補腎陽,分清孰輕孰重,孰先孰后而分別施治。 溫腎暖脾利水,適用于濕從寒化或濕與寒結(jié)所致的陽虛水腫證。因脾主運化水濕,脾腎虛寒,陽不化水,水濕內(nèi)停而生腫滿,見有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苔厚膩等。故常以溫陽藥與利濕藥為主組方,常用桂枝、附子、茯苓、白術(shù)等。代表方劑如實脾散、真武湯等。 溫補脾腎止瀉,適用于脾腎陽虛之瀉痢證。因脾腎久病,耗氣傷陽,或久瀉久痢,或水邪久踞,以致腎陽虛衰不能溫養(yǎng)脾陽,或脾陽虛衰不能充養(yǎng)腎陽,終致脾腎陽氣俱虛,其癥狀表現(xiàn)有五更瀉泄,畏寒肢冷,腰膝酸軟,不思飲食,食不消化,或久瀉不愈,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或可見眼花、視蒙、耳聾等諸虛之癥。治宜溫腎暖脾,澀腸止瀉。常以溫腎暖脾之補骨脂、肉豆蔻等為主組方,或以山藥、茯苓、牛膝、肉蓯蓉、巴戟天等健脾溫腎之品為主組方。代表方劑如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五味子散、還少丹、復(fù)元丹、補天大造丸等。 溫補脾腎祛寒,適用于脾胃虛寒及脾腎兩虛,陽虛寒凝證。脾陽久虛,致脾陽不振,進而損及腎陽,或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陽,最終形成脾腎虛寒,而見有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治宜溫陽祛寒。常以附子、干姜等溫暖脾腎、祛除內(nèi)寒藥,同時配伍益氣健脾之品如人參、白術(shù)等組方。代表方劑如附子理中丸、干姜附子湯等。 |
|
來自: longsky66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