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 底盤解析] 就在一年之前,全新本田思域上市,而當時的我只關心一件事:它的底盤成了什么樣?新老款有著什么區(qū)別?(文章鏈接:新老本田思域底盤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它的后懸架竟然取消了L型下控制臂,改成了E型多連桿這樣的“標準”結構。作為同技術平臺出身的全新本田CR-V(以下簡稱全新CR-V),難道它就是一臺“加高加大版”思域嗎?我看還不然。 ○ 車型簡述 看來本田是認真了,新時代不僅要有直噴+渦輪,耿直的本田技研社也終于聽從市場建議,改進NVH和底盤設計了。我們先姑且不說今天的主角,就拿全新思域來說,從車主的真實反饋上來看,E型多連桿帶來的效果,無論從操控角度還是舒適性方面,它都獲得了一定進步,并且近乎全封閉的底盤和靜音輪圈的加持也讓它看起來“良心”不少,如今依然熱度不減。 ○ 底盤全景展示 ○ 前懸架結構 與上一代車型一樣,全新CR-V采用了這一級別SUV非常常見的前麥弗遜式懸架結構,只不過這新老兩代之間的“麥弗遜+多連桿”可沒有什么交集,而全新CR-V從技術上更趨近于全新思域。再與同技術平臺的思域相比,由于其SUV車型的身份,在強度和剛性方面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故全新CR-V在下控制臂方面做了一些強化處理。 ○ 前懸架細節(jié) 這樣的設計并非全新CR-V獨有,而是很多橫置發(fā)動機車型都會存在的一種優(yōu)化設計,這個萬向節(jié)可以讓兩個半軸的幾何角度優(yōu)化更好。而阻尼塊更多是為了優(yōu)化NVH,降低由半軸導致的異響。 從前懸架來看,該車無論從結構、選材用料等方面均屬于同級平均水平,各方面看似都很中庸而普通,平凡而正統(tǒng),除了全框式副車架之外,似乎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不過和全新思域相比,它在下控制臂方面還是做到了一定強度的優(yōu)化設計。 ○ 后懸架結構 與前懸架相比,后懸架方面似乎要“有料”一些,一根碩大的鋁合金下控制臂便能說明,雖然同源,但全新CR-V還是有著一定優(yōu)化設計的。鋁合金材質相比較傳統(tǒng)鋼質材質具備更好的輕量化特性,當然它的成本也要高一些。 ○ 后懸架細節(jié) 電控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顧名思義,是通過一組離合器實現(xiàn)前后軸扭矩分配工作。至于說給前后軸分配多少扭矩是取決于四個車輪的狀態(tài),通過ECU反饋處理過的信息而決定的。這樣的四驅系統(tǒng)雖然簡單便宜,但多片離合器容易過熱的問題也注定其難以應對高強度越野,另外它的扭矩調節(jié)范圍也比較有限(理論上來說能實現(xiàn)前后軸100:0-50:50區(qū)間扭矩調整)。 相比前輪而言,由于后輪更貼近于乘員艙后座位置,為了讓乘員獲得更好的舒適性,后輪選用更好的輪拱內襯隔音材料是一種比較合理的設計方案。 ○ 其它細節(jié) 雖然全新CR-V底盤中部未采用全封閉式設計,但其必要的一些底板保護也是存在的,這樣的設計是因為傳動軸的存在,導致全新CR-V的底護板無法做到完全封閉而為的。另外左右這兩塊局部底護板在前端也都有著較大的斜角設計,優(yōu)化空氣動力學。 這種“截斷”處理也并非是全新CR-V獨有設計,很多SUV車型的傳動軸都會在中間進行這樣的處理,以保證傳動軸能夠與底盤貼的更近一些,從而增加該車的縱向通過角,并減小驅動軸受到磕碰損傷的風險。 ○ 比較先進的兩個亮點 編輯總結: 看完了全新CR-V的底盤之后,相信你也就理解為何我說它的懸架“加BUFF”了:雖然與思域同源技術,但在諸多細節(jié)方面,二者還是展現(xiàn)出了很大差異。對于CR-V來說,它是一臺SUV,需要更高的強度與剛性,所以它便會在一樣的結構基礎上重點強化下控制臂。再往大一些說,本田似乎并不像因為“平臺”這樣的概念而局限于其產品本身,同樣的構架,不同的優(yōu)化,達到完全不一樣的效果,才是他們想要的。(文/圖 汽車之家 舒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