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丹溪心法》
【適宜】
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嬰兒腹瀉等屬食積內(nèi)停者,均可加減用之。
【組成】
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蘿卜子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積。脘腹痞滿脹痛,噯腐吞酸,惡食嘔吐,或大便泄瀉,舌苔厚膩,脈滑等。
【方解】
本方治證為食積內(nèi)停所致?!端貑?wèn),痹論》說(shuō):“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由于飲食失節(jié),暴飲暴食,而致食積內(nèi)停,氣機(jī)阻滯,脾胃升降失司,故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食嘔逆,大便泄瀉。治宜消食化滯,理氣和胃。
方中重用山楂,能消一切飲食積滯,尤善消肉食油膩之積,為君藥。神曲消食健脾,善化酒食陳腐之積;萊菔子下氣消食,長(zhǎng)于消谷面之積,并為臣藥。君臣相配,可消一切飲食積滯。因食阻氣機(jī),胃失和降,故用半夏、陳皮行氣化滯,和胃止嘔;食積易于生濕化熱,又以茯苓滲濕健脾,和中止瀉;連翹清熱而散結(jié),共為佐藥。諸藥相合,共奏消食和胃,清熱祛濕之功,使食積得消,胃氣得和,熱清濕去,諸癥自愈。由于本方藥力緩和,藥性平穩(wěn),故以“保和”命名。
【運(yùn)用】
1、本方為治療食積的通用方劑。以脘腹脹滿,噯腐厭食,苔厚膩,脈滑為證治要點(diǎn)。
2、本方為消食輕劑,適用于食積不甚,正氣未虛之證。若食滯較重者,可酌加枳實(shí)、檳榔等以增強(qiáng)其消食導(dǎo)滯之力;食積化熱較甚,而見(jiàn)苔黃、脈數(shù)者,可酌加黃芩、黃連以清熱;大便秘結(jié)者,可加大黃以瀉下通便;兼脾虛者,加白術(shù)以健脾。
【歌訣】
保和神曲與山楂,苓夏陳翹菔子加,炊餅為丸白湯下,消食和胃效堪夸。
【來(lái)源】
《方劑學(xué)》 主編:段富津
|
|
來(lái)自: 水木年華138 > 《驗(yàn)方集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