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西之水,網(wǎng)易歷史專欄作家,日本史作家,出版作品《誰說日本沒有戰(zhàn)國》《第〇次世界大戰(zhàn)》,目前研究方向為大正昭和時代政黨政治、昭和時代日本軍部與官僚體系等。本文為網(wǎng)易歷史頻道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雖然我日本之國位于亞細亞東部,但國民精神已經(jīng)開始脫離亞細亞的頑固守舊,向西洋文明轉移”,“我國沒有時間再去等待鄰國開明、共同振興亞洲,不如脫離隊伍,與西洋文明國家共進退”。 節(jié)選自《時事新報》1885年3月16日社論——《脫亞論》。 一般認為,這篇文章發(fā)行宣告日本“脫亞入歐”開始,也宣告日本決心拋棄亞洲落后國家、徹底變革為與歐美先進國家比肩之強國。而由于《時事新報》主辦人為明治時代著名教育家福澤諭吉,自然也會認為這位“一萬日元爺爺”意在“脫亞入歐”。雖然近年來圍繞《脫亞論》作者是不是福澤諭吉一事有所爭論,但既然這篇文章能成為《時事新報》社論,起碼是獲得了福澤諭吉默許。 當然,從福澤諭吉本人經(jīng)歷來看,所謂“脫亞”并不是地理意義上“脫離亞洲”,而是在思想高度上“脫離頑固守舊”。此“亞”非彼“亞”,也造就了福澤諭吉對于亞洲的矛盾態(tài)度。 帶劍橫行:支援朝鮮開化運動 “異客相逢君莫驚,今吾自笑故吾情,西游記得廿年夢,帶劍橫行龍動城?!?/p> 這首漢詩作于1880年4月。當時朝鮮第二次修信使金弘集來訪慶應義塾,福澤諭吉看到朝鮮“開化派”虛心求教、積極尋找朝鮮近代化改革的辦法,頗為欣慰,也讓福澤諭吉懷念起1860年、1862年兩度訪問西方國家、尋求國家改革的歲月。所謂“西游記得廿年夢”,便說的是這件事。 二十年過去,當年的莘莘學子已變成致世良師,見到另一個東亞國家的使者遠道而來,尋求國家改良之路,便仿佛看到了過去自己曾經(jīng)“帶劍橫行龍動(倫敦)城”。 以金弘集來訪為契機,福澤諭吉開始正式接待朝鮮留學生。1881年12月,朝鮮“紳士考察團”來訪日本,并于1882年2月訪問慶應義塾。福澤諭吉與考察團里的金玉均頗為投緣,留他在身邊四個多月,期間將畢生關于政治改革的心得悉心傳授,并答應金玉均要幫助朝鮮走向獨立,走向開化。 1882年7月,朝鮮爆發(fā)“壬午軍亂”,朝鮮舊式軍隊攻擊日本訓練的新式軍隊與日本公使館,清廷為了平定軍亂而派遣淮軍將領吳長慶抵達漢城,將幕后指使者興宣大院君押送回天津。事后,日朝簽訂《濟物浦條約》,強迫朝鮮賠款50萬日元(約合今2億元人民幣)。為減輕朝鮮壓力,1882年9月,福澤諭吉主動出面聯(lián)絡外務卿井上馨,幫助朝鮮爭取了10年的還款時間,并以自身名義從橫濱正金銀行貸款17萬日元贈給金玉均。 17萬日元里,5萬日元用于償還當年賠款,其余款項則用于派遣留學生。1883年5月12日,開化派人派遣徐載弼、徐載昌等17名留學生來到慶應義塾;7月4日,又有樸泳斌、樸準陽、俞亨睿等12名留學生成為了福澤諭吉的門生。一時間,慶應義塾成為了日朝民間來往的重要根據(jù)地。 與此同時,開化派核心人物樸泳孝擔任漢城判尹(市長),慶應義塾弟子牛場卓造、高橋正信、井上角五郎三人也來到朝鮮,創(chuàng)立了朝鮮歷史上第一份報紙《漢城旬報》。在福澤諭吉弟子指導下,朝鮮人開始將朝鮮語以漢字、韓字混寫的方式寫作出來,將大量日語譯詞輸入朝鮮。今日韓語語法、詞匯與日語頗有類似,也肇始于此。 從對待朝鮮的殷切態(tài)度上看,福澤諭吉不但沒有“脫亞”之意,反而有著“興亞”之心。同一時期,日本民間組織“興亞會”及其后身“亞細亞協(xié)會”都邀請福澤諭吉擔任顧問。 但也要注意,與興亞會積極倡導聯(lián)合清帝國、朝鮮有所不同,福澤諭吉卻只將幫助對象定為朝鮮,對清帝國卻有著敵對態(tài)度。 其實之所以支持開化派運動,福澤諭吉的思路是支持朝鮮從清帝國朝貢體系中獨立出來,與日本一樣形成獨立自主的國家。在這個大前提下,急于在朝鮮擴大影響力、抱持亞洲舊傳統(tǒng)的清帝國自然成為福澤諭吉“文明開化”思想的對手。 不解之矛盾 1884年12月4日,開化派趁著漢城郵局落成典禮之際發(fā)動“甲申政變”,推翻了閔妃政權。但沒過兩天,代表清朝駐在朝鮮的袁世凱就率軍2000人攻克朝鮮王宮,并將擄走三年之久的興宣大院君送歸朝鮮扶正,迫使朝鮮政府大規(guī)模搜捕開化派成員。 由于犯了“大逆之罪”,朝鮮對待反叛者的手段也極為殘忍:1885年2月,金玉均、徐載弼、徐光范等開化派成員的家人全部遇害;已經(jīng)去世的洪英植從墓里被挖出來戮尸。金玉均、樸泳孝等人被迫來到日本,在福澤諭吉資助下開始流亡生活,到1894年甲午戰(zhàn)爭前夕,金玉均在上海遭到朝鮮間諜刺殺身亡。 這段時間里,福澤諭吉在《時事新報》里對朝鮮政府與國民大加批判: “朝鮮國民數(shù)百年來沉醉于支那的儒教主義,已經(jīng)失去了獨立精神;近年來的內(nèi)政外交事項中,朝鮮更是受到支那的干涉,已經(jīng)失去了獨立國體。無論有形無形都學習支那之風,百般人事都聽從支那指揮,不知自身為何、不知國家為何,只能每況愈下,逐漸走向野蠻。”(《朝鮮獨立黨的處刑(前編)》,1885年2月23日) “不妨說明:朝鮮朝廷的事大黨如果不想獨立黨成為禍亂,那么必須盡早去除落后的儒教主義,轉為西洋的文明開化?!保ā冻r獨立黨的處刑(后編)》,1885年2月26日) “如果一國不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不能保護國民獨立,那么這種國家不如滅亡了好?!保ā稙榱顺r人民,恭賀其國滅亡》,1885年8月13日) 雖無證據(jù)顯示福澤諭吉參與1884年甲申政變,但從事后反應來看,他顯然反對朝鮮政府采取如此極端的報復行動。正因為“甲申政變”失敗,福澤諭吉對援亞行動頗為失望,從此不再支持任何國外改革運動,《脫亞論》這樣的極端文章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得以發(fā)布(1885年3月17日)。 綜覽《脫亞論》與同一時期《時事新報》社論,雖然筆觸激烈,但福澤諭吉均把批判對象定于“儒教主義”,這也與他一直以來倡導“實學”的教育理念相一致:“無論是天地之間有形之物、還是無形之人事,文明之進步都在于尋求其運作旨趣、發(fā)掘真理”,然而“亞細亞諸州人民”不但“一時聽信所謂圣賢者之言”,“到了萬世之后依然無法跳出其范圍”,與西方國家人民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福澤諭吉《勸學篇》)。 很明顯,在福澤思想里,文明就等于西方,不文明就等于亞洲。雖然這個等式為很多人所唾棄,但在19世紀末期的世界,西方的文明程度、科技水平都強于東方也是不爭的事實,當時也基本只有西方列強能夠保證國家獨立,這就讓人把文明、獨立、西方這些字眼全部并列到一起。在這個邏輯體系里,“脫亞”也就是脫離亞洲陳舊的科技體系與思想體系,維護國家與人民獨立。 《脫亞論》也提到:“如今支那、朝鮮不但對日本沒有任何幫助,而且由于三國地利相接,西洋文明人會將三國同樣對待,很可能會帶著對支、韓兩國的評價來看待日本”,“與惡友親近的人也會被看作惡友,我在內(nèi)心里謝絕東亞惡友”。 基于相似理念,福澤諭吉更支持日本與“東亞惡友”之間的戰(zhàn)爭:1894年7月29日,就在甲午戰(zhàn)爭豐島海戰(zhàn)結束之后,《時事新報》稱“日清戰(zhàn)爭”是“文明開化謀求進步之國與阻礙其進步之國的戰(zhàn)爭”;隨后福澤諭吉與三井、三菱等財閥結成“報國會”,自身甚至拿出一萬日元支援戰(zhàn)爭;戰(zhàn)爭結束前后,他又給友人寫信提到“沒想到如今眼前竟有此盛事,能將鄰國支那、朝鮮都包羅在我文明之中,實為必生之愉快”。 僅從對甲午戰(zhàn)爭的態(tài)度來看,福澤諭吉非但不是一位諄諄導師,反倒像是一位侵略戰(zhàn)爭的吹鼓手,這種形象矛盾不僅是福澤諭吉對亞矛盾態(tài)度的體現(xiàn),也反映出“文明=西洋”的理論矛盾。 從現(xiàn)代角度看,近代“西洋”在制度與科技上的貢獻的確可以是“文明”的重要象征,但同樣由西方“發(fā)明”的殖民統(tǒng)治、侵略戰(zhàn)爭卻并不能納入到“文明”范疇之中。然而在殖民危機盛行的19世紀末期,為了獨立自強,日本也必須接受“文明=西洋”的邏輯套路,這就不僅讓他們學來文明開化,也讓他們學會了殖民統(tǒng)治、侵略戰(zhàn)爭。一旦強大起來,日本就不免抱持著“勝者為王”的理念,復制歐美列強的侵略戰(zhàn)爭與殖民統(tǒng)治。 這一點也在《脫亞論》里有所隱喻:文章一方面提到清帝國與朝鮮“過不了多少年無疑亡國,國土為世界文明各國分割”,另一方面卻建議日本“與西洋文明國家共進退”——起碼在《脫亞論》作者眼里,“文明國家”有權“分割”那些不文明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