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道:關中殺來漢中王 2017.2.24寶雞日報 寶雞日報記者 張家旗 見于歷史記載的最早的是褒斜道和陳倉道,而由唐、宋沿用至清末的官驛路只有陳倉道。提到陳倉道,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其實,在陳倉道上,還發(fā)生過許多充滿血與火的故事,作為最著名的幾條古道之一,陳倉道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著名學者王國維通過對《散氏盤》銘文的考證,認為散氏盤所記“周道”,就是漢代人們所說的“故道”,也就是陳倉道。陳倉道自春秋戰(zhàn)國至秦漢,一直是秦蜀交通要道。從《寶雞市志》上的記載來看,陳倉道的干道起于鳳翔,向西南方到石鼻驛,隨后向西十五公里后,再向西南方向至玉女潭,直到大散關,出散關后到達現(xiàn)在鳳縣的鳳州鎮(zhèn),隨后折向西行至馬嶺寨、兩當縣驛,最終到漢中。 每代開國初年或末期,陳倉道幾乎都會被戰(zhàn)亂波及,多次受損或被阻塞,路線也一改再改。明朝洪武年間,普定侯陳垣重新修葺唐宋褒斜、金牛二道,稱為“連云?!保谑菍㈥悅}道風州以北的一段納入“連云棧道”系統(tǒng)。陳倉道被肢解。 除了干道以外,陳倉道還有兩條支線,分別是唐倉道和陳倉溝道。清朝的《漢中府志》記述:“自百丈坡經土地梁、火神廟、王家河、九臺子、火燒關、鐵爐川、大石崖、陳倉溝出口,相傳為淮陰侯渡陳倉故道。”清代在連云寺村旁的陳倉溝口,還立有“古陳倉道”的石碑。 兩千多年前,劉邦帶著忠誠勇猛的戰(zhàn)士,從這條道路上經過,東進長安,大漢的盛世由此而始。在《三國演義》中,陳倉道上還發(fā)生過諸葛亮遺計斬王雙的精彩故事。1134年春,金軍取道陳倉道攻宋,宋軍上前迎擊,金軍將領完顏宗弼率10萬軍馬占領了大散關,不久之后又率軍進攻仙人關。 吳玠吳璘兄弟死守仙人關,吳璘更是對眾將士說:“死則死此,退者斬?!痹趨鞘闲值芄奈柘拢诬娖此揽箵?,金軍始終不能向前一步。隨后,吳玠更是率諸將悍然殺入金營,金兵膽戰(zhàn)心驚之下連連潰退,最終只得退守鳳翔。其后,金軍隔渭水與宋軍對峙,很長一段時間內未敢攻蜀。 現(xiàn)在,寬敞的公路穿越秦嶺,難于上青天的蜀道已經變成了人人追尋的風景。然而,當沿著陳倉古道行走,閉上眼,仿佛仍能聽到那些英雄的大吼聲,那些甲士的砍殺聲。 褒斜道:文化南下糧北上 寶雞日報記者 王星 作為關中通往漢中的重要古棧道之一,褒斜道一直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人文,受到世人的關注。 在南北方分界線的秦嶺山脈中,有一條貫穿南北的山谷,漢水的支流褒水和渭河的支流斜水徜徉其中,故名“褒斜谷”。褒斜谷北起寶雞,南達漢中,它是古代連接關中、漢中和巴蜀的七條蜀道中里程最短的一條,中途也不需要翻越高峻的分水嶺。 褒斜道的修建年代最早,《華陽國志·蜀志》稱,褒斜道始通于三皇五帝,《讀史方輿紀要》稱“褒斜之道,夏禹發(fā)之”,是秦漢時期咸陽、長安通往陜南、四川的主要驛路。《史記》稱,關中南往巴蜀,“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這里所講的經行路線大致為:自古長安經戶縣折西過周至、眉縣,由斜谷口入秦嶺,沿斜水東側南行,經鸚鵡嘴、下寺灣,越老爺嶺入桃川谷,西過靈丹廟、杜家坪,登五里坡,進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紅巖河上游(今太白縣城所在地嘴頭鎮(zhèn)),再折向西南,經兩河口、關山街、古跡街、西江口鎮(zhèn)、孔雀臺、馬道鎮(zhèn)、褒姒鋪,穿石門或越七盤嶺出褒谷口,經褒城到達漢中。 這條古棧道,在歷史的車輪下,見證了太多的過往。周原考古發(fā)掘的甲骨文顯示,周文王時就有“伐蜀”“克蜀”的軍事行動。《史記》中也有記載,“秦文、德、繆居雍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說明春秋時期,秦蜀間已有貿易往來。至秦昭王時,褒斜道修筑為棧道。漢武帝時,又令漢中太守大力開鑿。唐代斷續(xù)修治、利用。五代十國以后,褒斜道失去國家主干道地位,但仍為人行的捷徑和間道。 歷史上的褒斜道,是一條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道路。褒斜道開通后,對改變漢中、巴蜀的社會生產面貌大有助益?!度A陽國志·蜀志》記載:“始皇克定六國,輒徙其豪俠于蜀,資我豐土。家有鹽鐵之利,戶專山川之材,家給人足,以富相尚?!睗h中、巴蜀得到開發(fā)后,“秦資其富,用兼天下”。楚漢戰(zhàn)爭時,蕭何“嘗居漢中”,倡修山河堰,灌溉農田,使?jié)h中農業(yè)生產得到很大發(fā)展。蕭何以漢中、巴蜀谷米資助劉邦,使劉邦取得了戰(zhàn)勝項羽的勝利。所以,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漢之興自蜀漢。” 現(xiàn)如今,隨著高速公路等現(xiàn)代化交通設施的建設,古代的蜀道日漸廢棄,漸漸失去了它原來的價值。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有像褒斜道這樣的古道,才將山高路遠、僻處王化之外的西南地區(qū)帶入大漢文化圈。 儻駱道:一路艱辛一路詩 寶雞日報記者 于虹 儻駱道又名黨駱道,駱谷道,始通于三國,其南口位于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于西安周至西駱峪。儻駱道從漢中到西安全長326公里,谷長210公里,是通達西安古道中最近捷卻最艱險的道路。 儻駱道翻越的幾座分水嶺的高度,遠遠超過其它各道,路途異常艱險。據文獻記載,駱谷關附近有著名的十八盤和老君嶺。老君嶺至都督門一段道路,蜿蜒于秦嶺主峰太白山南側黑河各支流間,升降起伏于人煙稀少、野獸出沒的原始森林中。洋州真符縣境有著名的崎嶇八十四里的八十四盤,不僅“絕欄縈回,危棧綿亙”,而且分布著一些有毒的動植物,行人視為畏途稱其為“黃泉”險地。故此道開辟利用較晚,直至三國時期始見于歷史記載,被用作官驛大道的時間亦比較短。駱谷道作為驛道,唐朝后期最為興盛,使用頻繁。官員赴任、述職,使臣出使,多由此路。北宋之后,此道逐漸荒落,經常處于阻塞不通狀態(tài)。 在唐朝時,很多朝臣文士都從儻駱道上經過,文士元稹兩次往返于儻駱道上,寫詩三十余首,記述沿途風光和驛站。詩人白居易、岑參、韓琮、崔覲等,均曾著詩于此道。唐中期以后,是儻駱道使用的鼎盛時期。其中,永泰元年(765年),邊塞詩人岑參被任命為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經儻駱道前往蜀中上任。寒冬十一月,詩人踏上險惡的儻駱道,他在《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一詩中真實地描寫了儻駱道的險惡及秦嶺深處獨特的風光:“千崖信縈折,一徑何盤紆。層冰滑征輪,密竹礙隼旟。 深林迷昏旦,棧道凌空虛?!眱樀乐星а氯f壑、林木蒼莽,山崖壁立千仞、道路迂回曲折,冬日的堅冰使得車輪打滑行進艱難,密集的竹林常常掛住行軍的旗幟。進入山林中天昏地暗分不清早晚,行走在山崖懸空的棧道上令人心驚膽戰(zhàn)。仰望攢集的山峰直插云霄,直到正午時分山谷中才能見到一縷陽光。山中的景色十分奇異,潺潺泉水流入石罅之中,雷電劈打使千年古松樹心枯焦。 儻駱古道上還流傳著許多故事。相傳西漢時期,劉邦曾率軍從這里走過,他手下有名叫楊泗的將士,還曾在這里尋找水源;三國時期劉備在漢中建立了對付曹魏的軍事基地,征戰(zhàn)進退,儻駱道是通北的首選道路;到了唐朝,相傳楊貴妃曾從這里走過,白居易還曾寫下《長恨歌》,歌中描述“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等詩句,說楊貴妃沿儻駱道逃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