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自 《教室里的心理學》 --(德雷克斯著 甄穎譯) 安剛開始的入學經(jīng)歷不盡如人意:老師很同情她,教導和允許其他同學把她當成小寶寶那樣“照顧”她、為她穿衣等等。安被允許使喚其他人,他不需要體驗自己行為會帶來什么后果。 這個情況還證明了前面提到的一點,即許多老師和家長仍然對孩子背后的心理動力并不了解,這非常不幸。這個例子展示了同情給孩子的影響。任何可憐孩子的成人,不管這份同情怎樣合理,都是在傷害孩子。 在很多案例中,憐憫造成的傷害超過嚴重不幸?guī)淼膫?。如果孩子感到別人可憐他,他也有理由可憐自己。當一個人自卑自憐的時候,就是落入了最可悲的境地??蓱z孩子造成的危害最大。 Elly點評 可憐孩子,造成的危害最大。孩子需要的既不是憐憫、也不是同情,而是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我們可以向孩子表示我們理解他的感受,而不必可憐他。在安的這個實例中,老師可憐她,她父親也可憐她;而為這份可憐付出代價的卻是安。 被可憐的孩子,幾乎用想就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人幫TA。即使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見到那些“看我多可憐!”的成人,他們其實在說:“你來救救我吧!”不要給自己的孩子形成這樣的家庭氛圍!生活獨立、思想獨立,才是孩子將來真正的立足之地。 【正面管教體系】 “正面管教”體系基于“個體心理學”理論,四十年前創(chuàng)建于美國。正面管教為了幫助家長解決孩子挑戰(zhàn)而設計:能讓身心疲憊的育兒過程,轉(zhuǎn)化為家長和孩子都放松、享受的美好過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