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杜甫死后二年生。中唐詩壇的領袖,生于世代官宦之家?!杜f唐書·白居易傳》記其六、七個月時已能識“之、無”兩字,雖口不能言,但已默記于心。十六歲時,作《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據(jù)說,白居易來到長安求功名,投到當時大詩人顧況門下。顧況以白居易名字開玩笑,對他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钡x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時,不禁贊嘆:“道得個語﹐居即易矣”。白居易不但天才早慧,而且發(fā)奮。白居易自述讀書讀到口舌生瘡、手肘生繭的程度。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詩雖以淺顯著名,號稱老婆婆能懂。但像這首淺到淡似無味,卻不多見?!蹲硪飨壬鷤鳌酚洶拙右子嗅劸剖群谩O胂?,自己剛剛初釀的葡萄酒,渾酒里還在漂浮綠蟻一樣的殘渣,已是急不可待,躍躍欲試。備上紅紅的泥爐,旺旺的爐火,忙著招呼老友前來一嘗-怎么樣?綠的酒,紅的爐,白的景,對飲一杯有興無?真可謂神采飛揚。一方面有對自己勞動成果的喜悅;一方面有向老友的炫耀;另一方面又懷有對老友的真摯。我們仿佛看到這樣的場景:室外白雪紛紛,屋內(nèi)紅火熊熊,兩個老友,把酒臨窗,賞景賦詩,其樂融融。“情”為詩源,在這里深有體驗。 白居易的諷諭詩--新樂府詩,無論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是大膽的嘗試。形式上擺脫詩入樂的束縛,內(nèi)容上突破帝國的最大禁忌,批判的矛頭對準至高無上的皇帝。 《上陽白發(fā)人》 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fā)新。 綠衣監(jiān)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 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 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 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 皆云入內(nèi)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 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 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 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 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 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 惟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 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大家:宮中對皇帝的稱呼)遙賜尚書號。 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 君不見昔時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宮人白發(fā)歌》! 白自注“愍怨曠也”。愍--憫也。宮幽怨女,野遺曠夫。一面是皇帝三宮六院,妃嬪成群,一面是曠夫獨宿空室,一婦難求。男女性比例的天然平衡為皇帝的荒淫所打破。天寶末年,玄宗皇帝派人秘選美女,號稱花鳥使,呂向獻《美人賦》以諷諫之。到了德宗貞元年間的白居易,仍然能看到當年留下的罪惡,作白發(fā)歌揭露之。元稹,不愧為白居易的知音。其所作《行宮》,可以說是《上陽白發(fā)人》的唱和篇章。 《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行宮既上陽宮,位于東都洛陽。花季年華的少女,懵懵憧憧,對世界充滿幻想,被花鳥使及家人的謊言騙離了家門。周圍人借此要飛黃騰達,苦的卻是無知的少女。美夢還沒開始,便已夭折。君王未見,先入冷宮?!耙婚]上陽多少春”---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淚痕。加上“綠衣監(jiān)使守宮門”,整個一人間地獄,整個一無期刑徒。花殘月落,人世凋零,四十四個春秋過去,紅顏漸老,白發(fā)增新。這中間度過多少不眠之夜,多少難熬之日。夜盼日,日盼夜,日夜煎熬。春到秋,秋到春,春秋摧殘。日夜無情人有情,春秋不老人漸老。雙飛堂燕使人妒,秋夜月圓人不圓。同來的百人都去了,偏偏留下己身殘。當今圣上可憐我,從長安送來個尚書的封號。有什么用呢?待遇并無改變。一樣還是幾十年前的妝,幾十年前的衣!命真堪憐!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值! 白自注“苦宮市也”,宮市,據(jù)白居易同時人韓愈《順宗實錄·宮市》,簡直就是市井中的強盜?;鹿賯兎植际兄?,以皇宮采購為名,一但看中某物,往往以幾十分之一的價錢,強行索要,還要商販加上腳力錢和賄賂。一次,一農(nóng)夫用驢馱著柴擔來市,被宦官看中,以幾尺絹強購,還要自送宮中,又要加上宮中門房的索賄。農(nóng)夫放棄柴擔,宦官不肯,以致引起斗毆,最后驚動圣上?!顿u炭翁》正是這樣故事詩歌形式的泣訴。翁老,卻是老無所養(yǎng),靠伐薪燒炭聊以度日。南山,終南山也,一些假道士為求功名假意歸隱的場所。故有“終南捷徑”一說。同樣的地方,有人在沽名釣譽,有人在出賣苦力。釣譽的一方,悠哉優(yōu)哉,賣力的一方,苦也痛也--塵灰滿面,兩鬢蒼蒼,滿手炭黑,身上衣單。衣雖單,憂炭賤,愿天寒。簡直是舍命換錢。老天也像要成全,夜里下了一尺深的雪。炭終可賣個好價錢。早早起來,輦著冰轍上路了。日頭高了,人牛乏了,市場也近了,可是,不敢想象的事也發(fā)生了。遠處的翩翩兩騎終于近了--強盜來了。人困牛乏,跑不掉了。結果也就可知,勞動一場,依舊是饑寒交迫。歷史事件往往重復,聯(lián)想一下當今大陸城管人員與小販的沖突,時常鬧出人命的血案,重讀此篇,能不使人深思! 《杜陵叟》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 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 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 剝我身上衣帛,奪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鉅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 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 昨日里胥(音虛,小吏)方到門,手持尺牒(音碟,公文)牓(音榜,張貼)鄉(xiāng)村。 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音捐,免除)免恩! 白自注“傷農(nóng)夫之困也”。杜陵,長安近郊。元和三年(808)冬到來年春,江南及長安地區(qū)出現(xiàn)旱災。白居易身為諫官,為民請命。憲宗皇帝最終批準白的奏議,還下了罪己詔,但為時已晚。該詩是當時真實的生活寫照。
《長恨歌》以“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開篇,將矛頭直指社會的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直指皇上因色生亂--亂自上作。全國征選多年,美女如云,意猶未盡。終于,楊天仙找到了,這可不得了。華清賜浴,芙蓉帳暖,三千寵愛,集于一身。兄妹封疆,君王罷朝?;噬喜凰韭殻煜驴删蛠y了。“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舞”,漁陽安祿山的戰(zhàn)鼓驚天動地撲來,皇上還在欣賞歌舞呢!皇上趕緊出逃,當然楊天仙要隨行,結果是六軍不發(fā),宮廷內(nèi)亂。天仙只能歸天,皇上卻回不到從前。動亂過后,皇上只能變成太上皇,天仙再也不來了。太上皇又求道士又求仙,終在虛無縹緲的海上仙山上,發(fā)現(xiàn)了楊貴妃的蹤影。天仙要使者帶來當時兩人的誓詞“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以此結束,回答長恨主題。雖山盟如昨,但天人相隔,唯有長恨泣歌。日本人說,海上仙山就是日本,楊貴妃逃到了日本,這是后話。 《長恨歌》的情節(jié)感人,文字優(yōu)美,寫實、虛幻交相呼應,使人心思恍惚。加上皇上妃子色迷的荒唐引來千百萬人的生靈涂炭,故事本身成為世人獵奇的首選。這也是白居易動情之處,千萬讀者動情之處。歸根結底,詩的成功,還是“情”為根本。 《琵琶行》是作者真情又一自然流露。借琵琶女的琴聲表達“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哀。幸運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有著各自的不幸。相識之后,悲上加悲,同病相憐,哀情所在,流于筆端,自然產(chǎn)生美麗的作品。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年,詩人遭貶的第二年。作者在詩前有序,表明因琵琶女的身世,引來自身傷懷,故爾述之。詩由主人送客江邊,離飲而無絲竹助興開始,忽然遠方傳來琵琶之聲,娓娓道來。 《琵琶行》可以說是文字的音樂,音樂的文字表述?!按笙亦朽腥缂庇?,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再也找不出如此形象、如此貼切的文字來記錄音樂,如同樂譜一般精確?!般y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似是楚漢相爭的十面埋伏。鐵騎刀槍,千軍萬馬,殺奔而出,最后地崩山摧,音樂嘎然而止!使聽者產(chǎn)生無窮想象。李白有一首《聽蜀僧浚彈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庇囗懩苁骨镌瓢档?,說明音樂過后的效果,可做這里的補充。 元白比起前輩詩人李杜幸運多了。元稹曾拜相,白居易致仕刑部尚書。這和當時的社會變遷有關。唐中期之后,外患藩鎮(zhèn)擁兵自重,內(nèi)憂宦官專權誤國。皇帝屢遭更迭,疆土日蹙,仕子以邊功拜將入相的機會少了。又因為楊貴妃的教訓,外戚專權亦得到限制。新皇帝每上臺,都帶來一批新人,這樣就為讀書人屢開空間。 白居易死于宣宗朝。死前,將他的兩個侍姬解放了,還她們自由之身。算是白生前做的最后功德。白死后,宣宗皇帝親自寫了悼亡詩,讀之凄然。 綴玉聯(lián)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