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構圖亦稱章法、布局,是山水畫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構圖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山水畫的好與壞。構圖必須與畫面立意相結合,也就是要與畫面的內容相協(xié)調。 構圖要運用對立統(tǒng)一規(guī)律,要體現(xiàn)賓與主、遠與近、虛與實、疏與密、聚與散、開與合、藏與露、黑與白、大與小等關系。對立是變化的,統(tǒng)一是均衡的。只有把這些對立關系統(tǒng)一在畫面中,才可稱得上是好的構圖。 好的構圖是要我們在萬象紛紜、變化萬千的復雜事物中找到頭緒、理出脈絡、分清主次,從而使畫面主題鮮明、內容突出,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因此,山水畫家要面向自然,面向生活。 二、構圖的基本知識 1.散點透視 中國山水畫多用不受空間和視線限制的“散點透視法”?!吧Ⅻc透視”又稱“動點透視”。采用“散點透視”時,畫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觀察景物,視點可上下、左右、遠近隨時變化,所以山水畫,特別是長卷立軸式山水畫,可把仰視、俯視、平視、遠觀、近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表現(xiàn)出“咫尺千里”的遼闊境界。我們可以欣賞一下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右圖為作品局部)。此圖畫面遼闊,給人以“萬千氣象,盡現(xiàn)眼前”之感。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效果呢?答案當然主要是畫家采用了“散點透視”來組織畫面。 2.三遠法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載:“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三遠法”是畫家創(chuàng)作時采取的視角。“高遠”是仰視,“深遠”是俯視,“平遠”是平視?!案哌h”能看高山,平野無須仰視;“深遠”是在高處向下俯視,可以表現(xiàn)綿延不斷的群山;“平遠”能表現(xiàn)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現(xiàn)高山。 平遠:自山前看山后,自近山望遠山,屬于平視。(見下圖一) 深遠:從山上看山下,從前山望后山,類似于西畫構圖中的“之”字形或“S”形構圖,屬于俯視。(見下圖二) 高遠:自山下看山上,類似于西畫的金字塔式、紀念碑式構圖,屬于仰視。(見下圖三) 三、構圖的一般規(guī)律 如何把樹木、山石、云水、車船、人物、建筑、動物等各種物象組合安排在畫面中,既要合情合理,又要和諧,這就涉及到山水畫的構圖形式問題。山水畫的構圖形式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規(guī)律: 1.賓主 古人講“賓主朝揖”,體現(xiàn)在繪畫上就是要處理好畫面的主次關系。主體物無論是大是小,都要占據(jù)畫面的突出位置。主體物不宜布置在畫面正中央,這樣太呆板;也不宜布置得太偏,這樣又不醒目。一般作畫要先畫主體,后畫次要物體,即賓體。賓體在畫面上起的是陪襯作用,因此要有意識地減弱其地位,不能喧賓奪主。處理畫面時,既要畫出主體物,又不能太單調。畫中要有“主”點,即畫中之“眼”,如房屋、人物等。畫中的“主”點雖然面積很小,但卻能點明主題。 錢松喦的《紅巖》(見下圖),就注重了主體與賓體的對比。畫中主體是山上的房子,賓體是高山。房子雖小,但刻畫得較具體,位置也很突出。高山雖占據(jù)的面積較大,但沒有給人以喧賓奪主之感。 2.呼應 在一幅畫上,無論是山石、樹林,還是房舍、人物,都應互相呼應、彼此顧盼。山峰要有賓主朝揖之意,樹木要有互相欹斜之姿,煙云要有流動迂回之勢,人物、動物與其他景物也要有一定的呼應關系。畫面的呼應還包括大與小、輕與重、黑與白之間的關系??傊?,畫面上的各種物象要相互依存、相互影響。 陳子莊的《峨眉道上》(見下圖)采用了呼應式。此畫中,前方右側的山挺拔向上,與后面的山形成一種呼應關系;前面的人物與遠山上的墨點(代表的是游人)也形成了呼應。 3.遠近 中國畫中,物象一般表現(xiàn)為近大遠小、近實遠虛、近重遠淡,當然也有近小遠大的。若主體景物較大且在遠處,就要用墨色的濃淡、虛實來處理畫面的空間關系。一幅畫一般有近、中、遠三個層次。即使一幅畫沒有三個層次,那么最少也要有近、遠或中、遠兩個層次。 孫克綱的《李白詩意圖》(見下圖)注重了畫面的遠近層次。此畫中,前面的景物畫得清晰實在,后面的景物用淡墨虛化,遠近層次明顯。 4.虛實 虛是模糊不清,實是清晰明確,兩者是相對的。畫中的物象過實會導致畫面呆板、無生氣,而過虛則會顯得空洞無物,因此,要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過實應以虛破之,過虛則以實破之。一般在山水畫中有形則實,無形則虛;黑是實,白是虛。山水畫中的虛實關系常用流水、云霧、煙霞等物象來體現(xiàn),或以筆墨的濃淡、干濕、疏密來處理。 下圖是黎雄才的《風帆出峽圖》。此圖中,山是實的,江水和云是虛的,用墨近濃遠淡,虛實相生,層次分明。 5.疏密 山石的皴法講究疏密,樹木的穿插講究疏密,整幅畫的布局也講究疏密。一幅畫首先要有大疏密變化,其次大疏密中又要有小疏密變化,要做到“疏中密,密中疏”。在畫面中,以疏密與聚散相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出形式美感是極為重要的。疏密與聚散體現(xiàn)的都是一種松緊關系,不過聚散多含有一種動勢。一樹一木、一草一葉等細微之物都要講究疏密。古人云:“疏可走馬,密不透風?!薄笆杩勺唏R”并不是指不畫任何景物,還得畫景;“密不透風”也并不是指畫面中的物象滿滿的,以至于讓人感到窒息,而是要留有空隙,要做到“疏中有景,密處有韻”。 下圖為劉魯生的《蘆雁圖》。畫家用濃淡不一的墨色畫出了蘆塘的景致,將濃密的蘆草與空白的水域形成鮮明的疏密對比,使畫面氣息暢通。 6.開合 開合是山水畫中常用的構圖法則。開是指把畫中的各種景物鋪開,合則指把畫面的陣勢收攏。一幅畫的構圖既要有整體的大開合,又要有局部的小開合。山水畫中常見的開合式有近、中景開,遠景合,近、遠景開,中景合,以及遠、中景開,近景合等。 陸儼少的《峽江秋濤圖》(見下圖)采用了典型的開合式構圖法。此畫中,近、中景為開,遠景為合。 動圖 7.藏露 恰當?shù)靥幚懋嬅娴牟芈蛾P系,可以讓畫面比較含蓄。若處處都交待清楚,就沒什么情趣可言了。景物畫得有藏有露,才能引發(fā)人們的遐想?!安亍碧幚淼煤?,可以達到“無景色處似有景”的效果。 在錢松巖的《古塞駝鈴》(見下圖)中,長城蜿蜒,遠處的城墻隱約可見,山腳下一行駝隊走來,中間的駝隊被一座山頭擋住,藏露處理得很妙。 動圖 8.均衡 中國畫忌“四平八穩(wěn)”的對等式構圖,而多用“秤錘壓千斤”來取得畫面的平衡。潘天壽說:“畫材布置于畫幅上,須平衡,然須注意于靈活之平衡。靈活之平衡,須先求其不平衡,再求其平衡?!笨梢姡剿嬜非笠环N均衡美。圖案設計中的對稱可以給人以美感,而山水畫若采用對稱就會讓人感覺單調,當然也就談不上美了。 在下圖中,畫面的重心在下方,若上方只是空曠的湖水,就會讓人感到有點兒輕飄。畫家又在畫面上方加上了一些遠山,使畫面達到了平衡。 動圖 9.黑白 黑白一般是指畫面中墨色的輕重關系,濃墨重,淺墨輕。畫面上下左右的黑白要均衡,不要左黑右白,也不要上黑下白。如果畫面左邊的山用重墨畫,那么右邊的江水就可以用空白表示。山水畫中,通常黑是實,白是虛。在某種情況下,白也可以是實。畫水就常采取“計白當黑”的手法。 下圖中,畫家十分注重畫面的黑、白、灰關系。黑色的山坡、灰色的遠岸和色彩淺淡的天空、月亮、河水,共同組成了這幅優(yōu)美的圖畫。 動圖 10.大小 布置畫面時,景物要有大小和整碎的變化,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勻齊,而且也可以使主體突出。畫中一般是主大賓小,有時也可以主小賓大。不過,主體一定要明顯,筆墨要實,色彩要明快。 在童中燾的《翠幄》(見下圖)中,初看畫面,密密麻麻,一團翠綠,再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微妙,樹石、亭榭大小相間、錯錯落落,畫面整中有碎、碎中有整,富有變化。 動圖 四、取景 水畫的構圖可繁可簡、可大可小。下面列舉一些畫家常用的取景方式以供大家參考。 全景,即通景:畫面上,地、山、水、天兼具,是山水畫家最常用的一種構圖方式。 一角:不取全景,只取物象的局部。李嵩的《赤壁圖》(見下圖),就采用了典型的一角式構圖。 動圖 左、右側立面景式:主要景物呈豎向走勢,且集中占據(jù)畫面的左側或右側。李可染的《漓江邊上》(下圖為作品局部)就采用了典型的左、右側立面景式構圖。 動圖 頂天立地式:畫中的實景頂天立地,幾乎占滿畫面。不過,畫幅內可以留有小面積的空白,使其透氣。 上實下虛或上虛下實式:取景時,將實景集中在畫面的上方或下方,將虛景集中在另一方。實景與虛景所占畫面的面積不要相同,兩者比例以3:2、3:1或4:1為宜。 對應式:它分為上下對應、左右對應和對角對應三種構圖方式。畫面總體是一種呼應關系。關山月的《龍羊峽》(下圖為作品局部)采用了左右對應的構圖方式。畫面上,霧氣繚繞,峽谷兩側山石高聳,形成了一種左右對應關系。 動圖 特定式:只取自然界中的某一特定物象(如草木、山石、舟橋等)入畫。 五.取勢 不同的景物具有不同的勢:尖峭的山峰有向上之勢,飛流的瀑布有向下之勢,彎曲的河流有迂回蜿蜒之勢,飄浮的白云有流動之勢,平坡、沙漠有橫平之勢……畫家把握住山水畫所要表現(xiàn)的“勢”很重要。 一幅畫中,要表現(xiàn)的景物很多,每個景物的取勢也多種多樣。構圖的目的就在于把所繪物象的各種勢聯(lián)系起來,形成統(tǒng)一的大勢,這就是取勢。陸儼少在創(chuàng)作中即很注重畫面的取勢,力避畫面過平。他把取勢方法總結為“之”、“甲”、“由”、“則”、“須”五字形章法。他說:“畫要不平,加得上不容易,放得下更難。能夠加得上,放得下,畫法就不平?!币馑际钦f,畫家既要能為畫面制造矛盾,又要能統(tǒng)一矛盾。 山水畫的構圖法則很多,常見的有“由”字形構圖法(見圖一)、“須”字形構圖法(見圖二)、“甲”字形構圖法(見圖三)、“之”字形構圖法等。 動圖 圖一 動圖 圖二 動圖 圖三 常見的山水畫構圖方法除了前面所講的構圖法外,還有“C”形構圖法、對角式構圖法、“S”形構圖法等。 唐寅的《落霞孤鶩圖》(見下圖),采用了典型的“C”形構圖法,使畫面有開窗透氣的地方。 動圖 吳石仙的《看山人坐夕陽船》(見下圖),采用了典型的對角式構圖。畫中左下角與右上角的物象遙相呼應。采用此種構圖法時,要注意畫面的空白面積切勿相等。另外,中間實、上下虛的構圖方式也是一種對角式構圖。 動圖 “S”形構圖法可以使畫面婉轉、流暢,有一種曲線美。 六、天地位置與邊角處理 在一幅畫中,“天”指的是畫的上方,“地”指的是畫的下方。一幅山水畫通常要先留天空地,然后再在畫面中布置景物。對天地位置的處理,畫家可以采用上下虛中間實、上虛下實、上實下虛、上下實中間虛四種方式。 畫面的邊角雖不是畫家重點處理的地方,但若處理不當,仍會影響畫面整體的美觀。畫面四角全封死,沒有通氣的地方,就會讓人感到窒息、死板。處理畫面邊角時,空出一個角或兩個角比較合適,也可以空出三個角,但最好不要四個角都空出。四個角全虛空也不好處理,容易產生不穩(wěn)定感。畫家常用的邊角處理方式有虛空一角(見下圖)、虛空兩角、虛空三角,也可以四角全實。不過,畫家采用四角全實的處理方式時,要在畫里留白,使其氣息暢通。 動圖 處理畫邊時,靠近畫邊較長的線、形,不論是豎是橫,都不宜與畫邊平行,而要略有傾斜,并且墨色的濃淡也應有變化。 七、當代流行的幾種構圖形式 小大小 少多少 橫豎橫 豎橫豎 當代流行的構圖形式有小大小、少多少、橫豎橫、豎橫豎。 橫豎橫豎 半平面 平面 當代流行的構圖形式除了前面列舉的四種以外,還有橫豎橫豎(見圖一)、半平面(見圖二)、平面(見圖三)、橫豎豎、橫豎橫等。 八、畫幅形式 中國畫構圖具有獨特的章法,同時也有多種畫幅形式。常見的畫幅形式有以下七種: 1.中堂 中堂也稱立軸、立幅、堂幅,因掛在廳堂正中而得名。中堂兩邊可以配以對聯(lián)。此畫幅適合全景式構圖。 2.通屏 通屏(見下圖)也稱單條、長條、條屏,長短不等,比中堂細長,內容豐富,構圖靈活,可由四條、六條、八條、十二條、二十條幅組成。一般通屏各條幅可單獨成畫,但各條幅的內容要有一定的聯(lián)系,如春、夏、秋、冬四時景的四條屏。有時也可把整套條屏連在一起構圖,合起來就是一幅巨型畫作。 動圖 3.斗方 斗方(見下圖)是正方形較小的畫面,既有獨立成幅的,也有偶數(shù)多幅成套的。此畫幅適合各種構圖形式。 動圖 4.長卷 長卷(見下圖)也稱橫卷,長度有幾米、幾十米,甚至數(shù)百米不等。長卷的高度沒有固定的尺寸,非常靈活。它多用散點透視,多作全局式構圖。 動圖 5.橫幅 橫幅(見下圖)也稱橫披。它可長可短,可寬可窄,適合各種構圖形式。 動圖 6.折扇 折扇畫的構圖有兩種:一種是不管扇子上下兩邊的弧度如何,都要把畫面的地平線畫成水平的;另一種是所繪景物與扇子上下兩邊的弧線保持平行,即“景隨扇移”。下圖示范的是“景隨扇移”的構圖形式。 動圖 7.團扇 團扇多為圓形或橢圓形,所繪內容多是小景山水,故構圖崇尚簡潔而有韻致,很少取繁復的構圖形式。下圖示范的是圓形團扇的畫幅形式。 動圖 九、山水畫構圖常見的弊病 1.散亂。造成構圖散亂的主要原因有主次不分、開合不當、均衡失調、缺少對比、沒有呼應、結構松散等。解決畫面散亂的關鍵是要在整體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tǒng)一。 散亂 2.對等平均。如對角分割平均、左右分割對等、黑白平均、上下分割平均等,都會給人以呆板、單調、乏味之感。 對角分割平均 左右分割對等 3.物象平行或形象雷同。若一幅畫的結構線互相平行或物象雷同,就會給人呆板、僵化的感覺。因此畫中的山、樹、石等景物既不能平行,也不能完全雷同。 物象平行 4.沉悶、迫塞。造成此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景物刻畫得面面俱到,畫面無疏密、聚散的變化,缺少黑白、虛實的對比,以及氣脈不通暢等。無論采用復雜的全景構圖,還是采用簡潔的一角構圖,我們都要學會留白、留氣、留眼。一幅畫的“氣”從哪里入,又從哪里出,都要深思熟慮。有“氣”才能產生“韻”。開闊的山水畫要能收攏住“氣”,墨色濃重的山水畫要能“透氣”。 十、構圖與題款的關系 把詩、書、畫、印等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這正是中國畫的特色。 一般來講,題款是為了闡明主題,使構圖更加完整。題款的內容通常包括畫名、作畫時間、畫者姓名、與畫有關的詩詞,以及收藏人的名字等。 1.長題款,又稱長款。有的畫面景物少,空白大,可作長題來豐富畫面。其內容可以是畫家作此畫的內心感受,也可以是作畫的時間、環(huán)境等,可以傳達一種畫外之境、畫外之情。 2.題意款。內容點明主題,有作畫時間、畫者姓名、地點等。在梁樹年的《松石聽泉圖》中,山石、泉水、松樹搭配和諧。畫面左上方“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題跋,既點明了主題,又與畫面相得益彰。 《松石聽泉圖》 3.詩款。以畫為主,以題款為輔,宜少題文字。然而,對于畫未盡意的作品,可添加一些符合畫面意境的詩詞來豐富畫面。 4.夾畫款。在畫面景物中穿插著題字,既能增強畫面的情趣,又能加強畫面的疏密關系。 5.窮款。若畫面中的物象已很飽滿,不需再多作題字,則可只寫作畫者的姓名。 6.多款(見下圖),即多次題款。可以是畫家自己題款,也可以請他人題款。要注意題款不要喧賓奪主,破壞畫面的整體氣韻。 7.藏款。如果把款題在明處會破壞畫面的話,那么可以題在暗處或景物中。 題款根據(jù)排列形式又可分為以下三種: 1.豎式。當字行較長、行數(shù)較少時,我們可以采用豎式題款。 2.橫式。此種形式適宜字少行多的題款,可以齊頭齊尾排列,也可以齊頭不齊尾 3.橫豎式結合。此種形式多用于多款的題法,可以調整畫面的構圖。 題款的字數(shù)與位置要根據(jù)畫面的構圖來決定,不可隨意而為。題款的書體也應與畫面的筆法相協(xié)調。 十一、作品構圖賞析 《夏山高隱圖》 王蒙的《夏山高隱圖》采用了深遠法構圖,以通景貫穿整個畫面。此作構圖繁密,實中有虛、虛中有實,疏密、聚散得當。 《煙江遠眺圖》 朱端的《煙江遠眺圖》采用了高遠透視法。左邊的樹石與右邊的山石相呼應。左邊的山石用筆較實,刻畫細致;后面的遠山和云霧表現(xiàn)得極虛,體現(xiàn)了實與虛的對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