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任在研究《金匱要略》的同時,對《傷寒論》也頗多闡發(fā)。他引用南齊諸澄的一段話,將《傷寒論》概括為“博涉知病,多診識脈,屢用達藥”。
他指出“知病的前提在于博涉,博涉才能見病知源”。一般說來,《傷寒論》是辨證論治的典范,也有人說,“《傷寒論》六經(jīng)是辨證施治與辨病施治相結(jié)合的”(見《浙江中醫(yī)學院學報》1980年第4期徐榮齋文……等)。事實確實如此,全部《傷寒論》397條,有多數(shù)條文是教人辨證和知病的,論中的三陽病、三陰病及其合病、并?。ㄟ€可以聯(lián)系到《金匱》的“陽病十八、陰病十八”),都昭示我們要辨識病證,辨識病因病機和病位,辨識病情的傳變。這些,就是知病的實際內(nèi)容。 1.辨識病證 辨識病證的大要,在于知六經(jīng)病,知合病、并病,知傷寒、中風、濕病、溫病和風溫病,這一切,都是通過辨證以定病的。還有對霍亂病的辨識,對陰陽易差后勞復病的辨識。許叔微所摘出的“七十二證”,都是張仲景關(guān)于辨識病證之有名有實的。這一系列病和證,部分是繼承《內(nèi)》、《難》加以闡述,部分是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把它們總結(jié)起來的。以仲景自己的話來說,即“勤求古訓”再加上“多聞博識”。雖然“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但《傷寒論》中的六經(jīng)見證,不囿于《素問·熱論篇》,六經(jīng)病傳,不限于足經(jīng);論五種傷寒的脈證,《傷寒論》比《難經(jīng)·五十八難》大有發(fā)揮。在研讀《熱論篇》感到所舉病情日傳一經(jīng)等似多有局限,求之《傷寒論》就顯得明朗真實。其關(guān)鍵在于仲景所見者真,所知者深,辨識病證,巨細畢現(xiàn)。小而至于辨燥屎可下的旁參證,也細致入微地從有關(guān)病情上多方推究。(下面所引《傷寒論》條文及號碼,均據(jù)成都中醫(yī)學院主編的《傷寒論講義》,上??萍汲霭嫔纾保梗叮茨臧妫┤纾?/p> (1)以腹?jié)M痛脹辨燥屎:“發(fā)汗不解,腹?jié)M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6條)。“傷寒吐后,腹脹滿者,與調(diào)胃承氣湯”(251條)。“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322條)。 (2)以譫語、潮熱辨燥屎:“陽明病,譫語,發(fā)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219條)。“……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發(fā)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但發(fā)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217條)。“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宜大承氣湯下之”(220條)。 (3)以懊憹、煩躁、喘滿辨燥屎:“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240條)?!安∪瞬淮蟊阄辶?,繞臍痛,煩躁,發(fā)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241條)?!按笙潞螅呷詹淮蟊?,煩不解,腹?jié)M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243條)。“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得臥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244條)。 (4)以發(fā)熱汗多辨燥屎:“陽明病,發(fā)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5條)?!瓣柮鞑。淙硕嗪?,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218條)。 2.辨識病因病機和病位 “見病知源”,是知病的重要一環(huán),這就是識病因。在《傷寒論》中,我們經(jīng)常讀到的有: “病常自汗出者”之因于“衛(wèi)氣不和”(53、54條); “發(fā)汗后,惡寒者”之因于“虛”,“不惡寒,但熱者”之因于“實”(70條); 茵陳蒿湯證、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證之因于“瘀熱在里”(263、238條); 甘草附子湯證之因于“風濕相搏”(180條); “結(jié)胸”之因于“下之太早”(134條)及表未解醫(yī)反下之(138條); 以及“病者手足厥冷……小腹?jié)M,按之痛者”之因于“冷結(jié)在膀胱關(guān)元”(340條)。 這些審證求因的條文《傷寒論》中亦占不少比例。條文有明指,有暗示,但仔細研究則各具妙諦。另如“結(jié)胸”、“臟結(jié)”、“蟲尤厥”、“熱入血室”、“勞復”等特有病,為漢以前古典醫(yī)籍所未載,或載而未詳?shù)?,于《傷寒論》則詳見之,并且從其所舉病因中可以大體上見其脈、證和治法。這是值得珍視的。 關(guān)于病位的辨識,仲景知之審,析之細,六經(jīng)、臟腑、氣血、營衛(wèi),一以貫之。柯琴曾說:“仲景之六經(jīng),是分六區(qū)地面,所賅者廣,雖以脈以經(jīng)絡(luò),而不專在經(jīng)絡(luò)立說,凡風寒濕熱,內(nèi)傷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熱,或虛或?qū)?,無乎不包?!?/span>(《傷寒論翼·六經(jīng)正義》)這是說,傷寒六經(jīng)的病位有一定的界畔。石芾南闡發(fā)更明白,他說:“表里以六經(jīng)分,明邪所從入之門,經(jīng)行之徑,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上下以三焦分,以有形之痰、食、水飲、渣滓、瘀血,為邪所搏結(jié),病之所由成也?!保ā夺t(yī)源·論張仲景傷寒論》)對病位更有明確發(fā)揮。其實,《傷寒論》中早有“胸中”、“心中”、“心下”、“胸脅下”、“胃中”、“腹中”、“小腹”、“少腹”等受病部位的提出,界畔分明,概括上中下三焦,作為辨證論治的依據(jù)之一。 3.辨識病的傳變 《素問·熱論篇》有“一日太陽,二日陽明……六日厥陰”的提出,仲景存用其意而不拘泥其說,且謂“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意味著陽明傳三陰是極少數(shù),事實上,三陰反借陽明為出路(即《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所謂“中陰溜府”)。太陽篇中有云“二三日者”,有云“八九日者”,甚至有云“過經(jīng)十余日不解者”??梢妭膫鹘?jīng)是活法,不是定例。周學海有這樣的一段闡述:“傷寒傳經(jīng),有此經(jīng)之邪延及彼經(jīng)者,有前經(jīng)之邪移及后經(jīng)者;合病、并病,皆邪氣實至其經(jīng)也。更有邪在此經(jīng)而兼具彼經(jīng)之證者,邪在陽經(jīng)而兼見陰經(jīng)之證者?!保ㄒ姟蹲x醫(yī)隨筆·讀傷寒論雜記》) 這段闡述比較明白地將張仲景引而不發(fā)之意,扼要揭示,頗足參考。據(jù)仲景所述,傷寒之傳與不傳,主要以正氣之強弱、病邪之重輕與是否藥誤有關(guān)。論中最明顯的條文是: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保ǎ礂l) “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者,屬胃也……”(250條)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保ǎ玻叮皸l)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fā)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保ǎ矗睏l) “太陽病……發(fā)熱出汗,不惡寒而渴者,此轉(zhuǎn)屬陽明也?!保ǎ玻矗稐l)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99條) “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保ǎ玻罚箺l) 不僅如此,仲景的“知病”,除了辨識病證、病因病機和病的傳變以外,還注意到患者的病史及其新病與久病。論中有“喘家”、“汗家”、“衄家”、“亡血家”、“風家”、“淋家”、“瘡家”等等明示,可見其知病的深廣,觀察之細致而精微。
他談到:《傷寒論》從篇目到條文,對“脈”的重視僅次于病,且其位置在證與治之上,如“辨某某病脈證并治”諸篇,就是明顯例證。在條文中,脈證并列的,幾占全書1/3。成無己注本卷一還列出“辨脈法”、“平脈法”各一篇,王履《醫(yī)經(jīng)溯洄集》雖謂此二篇是王叔和增益,其實晉代去漢未遠,叔和的診法,必多仲景遺意;何況“辨脈”、“平脈”篇內(nèi)容精神,與“六經(jīng)篇”所述脈證基本相符。許叔微曾撰《仲景脈法三十六圖》,書雖未見,從其在《百證歌》、《發(fā)微論》中一再提到,想是輯錄《傷寒》、《金匱》論脈的專書,對仲景脈學必有發(fā)揮。由此可知仲景對脈診與脈法是有豐富的理論根據(jù)與實踐體驗的。 可以設(shè)想,仲景脈學指導著叔和著書立說,叔和《脈經(jīng)》淵源于《內(nèi)》、《難》、《傷寒》。所以《脈經(jīng)》中多引仲景語,《傷寒論》論脈自然而然地會有叔和之說參入,因為叔和是《傷寒論》的整理者和編次者?!秲?nèi)》、《難》、《傷寒論》之論脈,是執(zhí)簡以馭繁,到《脈經(jīng)》則愈分愈細而近于繁瑣。徐大椿《醫(yī)學源流論·脈經(jīng)論》曾有此說,足證仲景脈學之值得珍視。 仲景脈學之可法可傳,由于它來自實踐,通過不斷地總結(jié)經(jīng)驗,執(zhí)要求因,識見是精切的,略舉三點如下。 1.《內(nèi)經(jīng)》言三部九候,《傷寒論》則僅言三部,不是九候;所謂“三部”,即人迎、寸口、趺陽,較《內(nèi)經(jīng)》直截了當。而三部中又著重診寸口和趺陽,診寸口為《傷寒》平脈辨證之關(guān)鍵,貫穿于全部《傷寒論》,隨處可見;診趺陽仲景在《傷寒論·序》中作為一項要求提出,論中“脾約證”也提到診趺陽脈(249條)。許叔微《傷寒脈證總歌》中有“趺陽胃脈定死生”之句,并說“仲景言趺陽脈者凡十有一”??梢娭倬霸\法確是臨床經(jīng)驗的結(jié)晶。李士材治韓茂遠傷寒,診其趺陽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與大承氣湯而愈(《醫(yī)宗必讀·卷五》),即是明證。 2.仲景脈法主旨,在于“辨脈”、“平脈”兩篇,叔和的整理符合仲景之意,有功于仲景。成注《傷寒論》首列此兩篇,亦能傳仲景診法之真。綜《傷寒論》脈診之要,可為研究仲景脈法的主要參考資料。其中如: “凡脈浮、大、滑、動、數(shù),此名陽也,沉、弱、澀、弦、微,此名陰也。陰病具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p> “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脈數(shù)為熱,脈遲為寒。” “寸口、關(guān)上、尺中三處,大小浮沉遲數(shù)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p> “表有病者,脈當浮大;里有病者,脈當沉細。” “寸脈下不至關(guān)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guān)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 這些所謂叔和增益的“辨脈法”中某些內(nèi)容,為我們所習見的,與《傷寒論》六經(jīng)病的平脈辨證條文基本相符,其他不敘述。 3.平脈以辨證,是識脈的具體實際方法,貫穿于全部《傷寒論》中的極大部分,直接關(guān)系辨證論治。 仲景論脈,重在浮、沉、遲、數(shù),而浮、大、動、數(shù)、滑、沉、澀、弱、弦、微,則以類相從。浮與數(shù)為陽脈,大、滑、動亦為陽;沉為陰脈,澀、弱、弦、微亦為陰?!秱摗穼@些脈的辨識,是在《素》、《難》的基礎(chǔ)上加以臨證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王冰贊《素問》各篇謂“嵇其言有征,驗之事不忒”,我們對仲景的平脈辨證亦有同感。特別在微弱脈與洪大脈間同,別陰陽病機;從結(jié)代脈作出審因施治,為《傷寒論》所獨到,《素》、《難》中是沒有的。 在平脈辨證論治方面,仲景:
他認為“達,通也,通事理也”。達藥,意思是通曉藥的性味功效。方之取效,一半在于辨證精確,一半在于熟悉藥性;能辨病證而用藥不當,非但不效,且多貽害。所以孔子有“丘未達,不敢嘗”之誡,說明遣藥制劑確實是治病取效的重要一環(huán)。 《傷寒論》方,配伍謹嚴而靈活,一味藥不止在這一類方使用,在另一類方通過配伍也可入選,甚至補藥可用于瀉劑,寒藥可用于溫劑。加減應(yīng)用,尤見微妙,特別六經(jīng)病大方的加藥、減藥。
此外,如小柴胡湯、小青龍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等方,都各有極其妙的加藥減藥,從這些方中探索仲景的用藥法,受到啟迪是不少的。 然而這僅僅以藥為加減,另有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等,則是兩個方一加一,二合一了。又如若發(fā)奔豚者,用桂枝湯加重桂枝用量為桂枝加桂湯; 還有,桂枝湯倍用芍藥而加飴糖,卻不名桂枝加飴糖湯而為小建中湯,則是以主藥之輕重為加減了。這些,都是方以病為轉(zhuǎn)移,藥隨證為出入的例子。然而仲景“達藥”的精義,還不至此,下面試取桂枝、人參、黃連三藥略作探索。 桂枝:仲景于桂枝之用,可以說是“致廣大而臻精微”,運用出神入化,藥量亦變動靈活。就其藥用而言,鄒潤庵《本經(jīng)疏注》據(jù)仲景用桂枝方中,約有六端:一曰和營(實際是和營衛(wèi)),舉桂枝湯、桂枝麻黃各半湯……等43方;二曰通陽,舉桂枝甘草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等8方;三曰利水,舉苓桂草棗湯、五苓散……等11方;四曰下氣,舉桂枝生姜枳實湯、桃仁承氣湯……等12方;五曰行瘀,舉桂枝茯苓丸、鱉甲煎丸……等4方;六曰補中,舉小建中湯、黃連湯……等5方。并闡述仲景用桂枝于補中“寓義精妙,而功廣博”,非參術(shù)芪草所補之虛,而是土為木困,因氣弱而血滯,因血滯而氣愈弱者之虛。把仲景對桂枝的妙用,發(fā)掘無遺。至于用量,從一、二、三分到一至六兩(見日本吉益東洞《藥證》),輕重之差,為其它方所未見,各具至理。 人參:仲景之用人參,不僅得參之性,實能揚其長而盡其用。人參功用第一在于補,仲景用以為補的,補脾如理中丸;補胃如大半夏湯、甘草瀉心湯;補肺胃如竹葉石膏湯;補肝如烏梅丸、吳茱萸湯;補心側(cè)重于脈,因脈生于營,營屬心,如白虎加人參湯之用于暑病脈虛;四逆加人參湯之用于脈微;通脈四逆湯之脈不出;炙甘草湯之脈結(jié)代,各有各的取用。其次在于和:一般都認作小柴胡湯為少陽和解之劑,其實柴芩專解邪,用參乃是和解而調(diào)停之。胸痹諸方不用參,而脅下逆搶心則用參;而且小柴胡湯中的加減法,于嘔、渴、脅下痞硬不去參。從這些,可以悟得《傷寒》方對參的用法。 然而仲景用參之妙尚不止此,一般痞滿忌參,但以參佐旋復姜夏,則參可用于散痞;腹脹忌參,但以參佐樸姜夏,則參可用于消脹;參能實表止汗,有表證者忌之,若汗出后煩渴不解,于甘寒藥中嘗用它;參能羈邪留飲,咳嗽證忌之,若肺虛而津已傷,于散邪蠲飲劑中也嘗用它。這種把參用得如此指揮如意,只有在仲景書中才能見到學到。 黃連:黃連之用,東洞翁《藥證》總結(jié)仲景方的主治為:“心中煩悸,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并謂“瀉心湯證‘心氣不足’應(yīng)據(jù)《千金方》作‘心氣不定’,不定者,煩悸之謂”,此說更能闡明黃連的主治,與仲景方義吻合,足證東洞翁的善讀仲景書,能識仲景用藥之妙。仲景用黃連于心、胃、肝、腸有關(guān)病證的,如黃連阿膠湯治心;五瀉心湯、黃連湯、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治胃;烏梅丸治肝;白頭翁湯、葛根黃芩黃連湯治腸。其配伍之法,或配阿膠雞子黃之濡,或配以大黃、芍藥之泄,或配以半夏、栝蔞實之宣,或配以干姜、附子之溫,或配以人參、甘草之補。因證制宜,所以能收苦燥之益,而無苦燥之弊?!皩矣眠_藥”,于仲景方中最能體驗,于此可見一斑。 張仲景《傷寒論》之成為醫(yī)學巨著,之所以能“知病”、“識脈”、“達藥”者,得力處還在于“博涉”、“多診”和“屢用”。 【本文選自網(wǎng)絡(luò)。由“中醫(yī)五運六氣”微信公眾號選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zhuǎn)載請保留版權(quán)聲明?!?/span> |
|
來自: 朱1971 > 《中醫(yī)理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