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來自地獄的天籟 學生在宿舍脫口創(chuàng)作、任意高歌,以發(fā)泄內(nèi)心的不滿和憤懣,引起了馬修的注意。雖然他們根本就缺乏歌唱技巧,甚至屢屢跑調(diào),但是用音樂表達內(nèi)心,自然、快樂而又滿足。馬修立刻感受到心靈的震撼: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將和孩子的生命一起迎來新生! 快樂在眼前,為何要等待?馬修決定組建合唱團,讓孩子在幽晦的池塘之底,看到黑暗中的希望之光,感受到單調(diào)生命深處的熱忱。也許,童年時代的諸多歡樂,轉(zhuǎn)瞬消逝即被遺忘。但是,這道道絢爛的音樂金光,將在生命的道途上閃亮。
皮埃爾,一個喜愛偷竊、屢次逃學而被公立學校開除了的單親家庭的孩子。幽閉而敏感的心靈,在無人注視的時候得以自由,生命之花盡情地綻放。他常常獨自潛往教室,讓自己的聲音穿過骨頭、穿越校園,竄向云霄,竄向生命的天堂??墒?,他很孤傲,也很自卑,從來不肯在公眾下展示歌喉的美麗,甚至以戲謔的姿態(tài)將自己出局。然而,馬修卻沒有因為他打架斗毆而反復懲罰糾纏,相反,卻敦促他回到合唱團。因為,馬修知道,唯有音樂,能浸潤清潔他的靈魂;唯有音樂,才能使他自由暢達地奔赴理想;唯有音樂,才能使他祛除邪惡,永葆生命的純凈。一如馬修在日記中所述:“他自己感覺不到,可我卻確信無疑,他的嗓子是個奇跡,預示著一種異乎尋常的音色。”皮埃爾異乎尋常的音樂天分,在馬修的精心保護和培育下,常常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將美夢化為奇跡。
然而,當馬修與皮埃爾的母親并肩交流時,有著嚴重“戀母情結(jié)”而又被蒙丹蠱惑的皮埃爾,竟然將一瓶墨汁倒?jié)娤蝰R修,犯下了無可饒恕的錯誤。盡管暗戀著他的母親,也格外垂青他的天賦,馬修還是適時而果斷地懲罰了他——去掉皮埃爾的獨唱部分。美麗的東西,在即將失去時方覺它的珍貴。在皮埃爾倚柱懺悔,茫然若失的眼神中,我們看到真正教育的魅力。當合唱團在表演哈默的《黑夜》時,馬修又寬容而智慧地將手伸向他,這時我們看到皮埃爾完美地契合著指揮的節(jié)拍。在他的眼神里,馬修讀到了自豪,被諒解后的快樂,還有,對于他是第一次,懂得了感激。
合唱團進行得很順利,在聆聽孩子們成長的拔節(jié)聲的同時,馬修也感受到自己身上潛滋暗長的力量。孩子們精彩絕倫的演唱,讓他靈感澎湃,漸趨佳境。上善若水,我們看到這群寫滿憂郁與痛苦的臉龐上,已經(jīng)一掃往日的陰霾。年輕而驛動的心被美妙的音樂點燃,倏忽之間靈魂飛舞而上,將淚痕烘干,把自我沉醉。課堂內(nèi),操場上,宿舍里,他們的臉上一直洋溢著幸福快樂的笑容,感覺著內(nèi)心歡樂的震顫。眼望著天空,放飛靈魂深處對自由的渴望,在遙遠的天邊建筑著屬于自我心靈的小屋。
一切都在跳躍,在奔騰,在開放,在變化。當皮埃爾墨水投向馬修時,群起而攻之;古板的校長也加入了足球隊,甚至爬上辦公桌,放飛紙鴿,放飛童真;刻板的朗古盧瓦的數(shù)學課堂語言的竟然充滿了和諧的音樂節(jié)奏,后來還加入了合唱團,彈起了風琴;皮埃爾的母親感受到馬修對于孩子欣賞的力量,感受到未來生活的希望,從此生命也發(fā)生了完全的轉(zhuǎn)向……
放牛班的春天——起于音樂,心靈美逐漸在血液里蔓延 克萊蒙用音樂催開了他們心中的花,其實這些孩子這么小,不過都只是10歲左右的年紀,即使有惡,又能夠壞到哪去?他們?nèi)鄙俚恼菒?,諸如佩皮諾是個孤兒,而莫杭治也只有殘缺不全的母愛,只需要一點點愛(而不是校長哈珊那樣的仇恨),就足以點燃他們的心火,讓他們明白,自己原來不是活在地獄中,原來自己也是天使。 當克萊蒙把這些孩子組建成為一個合唱團,他們那宛如空谷黃鶯般的美妙合聲在電影中流淌了一個多小時,我們的心都醉了。看著孩子們那因為受到肯定鼓勵而分外專注的眼神,也許我們中有人想起了自己童年時曾經(jīng)遇到的這樣的好老師,他就像《春風化雨》中的基廷,就像《天堂電影院》中的阿爾夫多,就像克萊蒙,當然也有人遺憾:唉,我小時候為什么就沒有碰到這樣的老師呢? 當昔日的照片變得昏黃,昔日的頑童已成為音樂家,我們看到了早已滿頭銀發(fā)的莫杭治、佩皮諾對老師克萊蒙深情的懷念,往事并不如煙,因為改變了這些野百合命運的人留下的記憶,注定不會被風輕易吹散。
電影有些浪漫主義,讓音樂輕易就打開了問題孩子的心扉;電影又是很現(xiàn)實主義的,很真實,因為影片中有一個叫做蒙丹的問題少年到最后也沒有被教育好,雖然克萊蒙已作出了最大努力。其實,這也就是生活,不是每一朵花都能開到凋謝,有一些或許未開放就枯萎了。正如一個少年在救那些被浪卷到沙灘上的小魚,那么多,成千上萬的,他能夠救得過來嗎?誰在乎呢?可是,這個少年一邊把小魚往海里扔,一邊說,這條在乎,這一條也在乎…… 原來,救贖就是這么一回事,辛德勒救了那么多人,還要遺憾自己沒有救更多人??梢赃@么認為:救一個人,也就是救了一個世界。打動我們的就是那種純粹的愛,那種渴望讓野百合都擁有春天的心。 唱開一朵野百合,就是讓世界多一片燦爛。道理很簡單,卻不是人人能做到。一個電影,能夠讓人看到心里去,不容易。坐下來,泡一杯茶,聽聽這純凈的音樂,尋回那份屬于我們童年的記憶……
放牛班的春天——愛,在理解的盡頭
首先,馬修要求打傷馬桑的樂格克承擔責任,可是樂格克在僥幸規(guī)避校長的三秒后,又遺憾地錯失了馬修寶貴的十五秒,即使在送往校長的途中企求馬修發(fā)發(fā)慈悲以求寬恕時,也未得到諒解。然而,當馬修看到樂科烈被禁閉三天后又被抽打得聲嘶力竭后,他還是意識到可以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處理——去醫(yī)務室照看馬桑,以感覺生命的脆弱,直到康復為止。馬修實在不忍心一個孱弱幼稚的心靈,遭到校長無情地鞭笞與踐踏。他申請進行教育實驗,請求校長答應三個要求:取消禁止娛樂的禁令;允許他來懲罰肇事者;允許不透露孩子的姓名。面對這個自負的家伙,校長有意讓他“碰壁”后的蘇醒,便含糊地答應了.
接著,馬修請被前任教師評價為“天使的臉蛋,魔鬼的心腸”的皮埃爾監(jiān)管課堂秩序。沒有任何諷刺與挖苦,極盡幽默、贊美之能事(“嚴肅的先生”“時髦的打扮”“酷哥有領導才能”)。可惜,當他處理好樂格克事件后回往教室,卻發(fā)現(xiàn)皮埃爾在黑板上畫出了他的肖像速寫。面對這一場景,可以處理出不同水準來?;蚴且罁?jù)學校的“行動—反應”原則,禁閉三天,給學生們來個下馬威;或是以此殺雞儆猴,嚴懲恐嚇抽打;或是進行思想教育,反省檢查……而馬修卻選擇了寬容的力量,他因勢利導地還皮埃爾一個肖像素描,并滑稽地漫畫式。
最后,馬修請孩子們在小紙片上寫下自己的姓名、年齡、理想的職業(yè)。教室地出人意料地靜!誠然,這群早已聽從野性的呼喚的孩子,他們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的靈魂,沒有晤對過自己的心靈?,F(xiàn)在,馬修要他們重新拾起早時的夢想,重新?lián)旎貙儆谧晕业娜烁褡饑?,不知是晴天霹靂,還是久旱逢霖?不過,大家都很用心,也許他們看到幽晦的上空出現(xiàn)了罅隙,一束生命的光芒正輝映在他們的心靈之上。惟有佩比諾,仍在彷徨躑躅。馬修輕輕蹲下身體,一只溫暖的大手,輕輕搭在他的肩頭,耐心地軟語詢問。(如此尋常的動作,卻傾瀉出無限的智慧與力量??上?,時下的教師久違了!)學生的答案真實生動而又可笑滑稽:消防員、牛仔、馴虎員、亡命徒、間諜、將軍、熱氣球駕駛員、戰(zhàn)士……可沒有人想當代課老師。
作為被主流社會忽視的馬修,更能體察被教師漠視的生命的心靈世界,更能感悟愛與寬容的的生命力量,更祈求對自我言行的理解。盡管這些孩子行為乖戾,語言粗俗,但是內(nèi)心深處其實更加脆弱柔軟。
放牛班的春天——那一轉(zhuǎn)身的蒼涼 就在哈桑校長為經(jīng)費解決而振奮時,一個電話讓這一切灰飛煙滅。因誤解而被蒙羞的蒙丹,縱火燒了給自己帶去無盡痛苦記憶的學校,留下一個詭秘的笑容,轉(zhuǎn)身遠去。幸運的是,其時馬修恰好帶領六十多個孩子去野外游玩,幸免一死。然而,馬修的擅離職守而造成的損失,也是無法推諉的。終于,這個可憐的失敗的音樂家,失業(yè)的學監(jiān)再次沉如池塘之底。他被解雇,并要求立即離開,不得與孩子們再見。
也許,我們在唏噓之余,為之扼腕痛惜,甚至憤憤不平。然而,我以為馬修的確需要全面地檢省自我。在校長采取“連坐”制而讓他任意選擇名字時,他委曲求全了;在皮埃爾因為漫畫辱罵校長而被禁閉,馬修支持了,空留一個無助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在他的課堂上,屢屢充斥著以送到校長室來恐嚇學生;面臨蒙丹的到來,由于所謂的心理專家的測試近乎白癡,以及邪惡傾向,馬修企圖樹立絕對權威,結(jié)果造成自身的膽怯與班級的混亂;在佩比諾遭到蒙丹的強勢威脅時,馬修再失良好的教育機會,而是以不向校長告發(fā)食堂用餐為交換條件,警告他“不允許再看佩比諾一眼,即使是一眼,也會讓他的生活變成噩夢”;在蒙丹因為偷竊沙貝的手表而被禁閉時,他也只是埋怨失去了唯一的男中音;更無法諒解的是,在學校資金丟失而誤解為蒙丹所偷,被校長拷打半小時,強行送往警察局時候,沙貝向他投去求助的一眼,他竟然無動于衷,只留下蒙丹意味深長的一笑……
然而,法國人畢竟浪漫而溫情。當馬修再次拎起飽經(jīng)滄桑的皮箱遠去,而嘆惋這些孩子的謹慎看起來更像是冷漠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只只飛機從窗口飛降下來,折疊的飛機上寫滿充滿個性而深情款款的語句;也看到一只只尚且幼小的小手在空中飛舞,似是告別,又似是追索未來。在那一刻,馬修感覺自己的每寸肌膚都透出了愉悅和樂觀。作為教師,其存在的意義與享受的幸福得以呈現(xiàn)。
池塘之底固然有其值得諷刺的意味,是對人格的褻瀆,也是對自我的否定。但對于優(yōu)秀的教師而言,這同時也意味著“冰山效應”,我們可以將更多的視角轉(zhuǎn)移到學生的潛在的待開發(fā)的領地,將更多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被忽視的群體或個體中來。 教師的意義在于開發(fā)學生潛能,拓展心智發(fā)展的疆域的同時,培養(yǎng)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自覺性。從這個角度去審度馬修,他只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里帶領學生飛翔。因此,莫杭治是幸運的,他因頑皮過度而遮蓋了的音樂天分,被馬修敏銳地洞察到,并得到很好的培育,至少得到了肯定與張揚。這為后來跨上更高的平臺夯實了基礎并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他終于成為聲名遠鐸的指揮大師。
然而,我們要追問的是,作為學科教師,他除卻合唱教學外,本身的學科素養(yǎng)培育呢?還要追問的是,作為教育工作者,他將班級分散的心聚焦于音樂,這無可厚非。然而,教育到底要給予學生怎樣的影響?莫杭治終于前往里昂音樂學院進修,追隨他而去的佩比諾呢?縱火洗校的丹東呢?為買熱氣球而偷竊的郭邦呢? 我們在倡導教育理念多元,形式開放的春天,是否會被繁華與喧鬧迷失了教育的本色?無論是本片中的馬修,還是《搖滾校園》中的奈德,我以為都只能作為另類的教育方式,或者作為教育的參考與補充,警醒與鞭策。設若以之為模板,甚至為之振臂高呼,搖旗吶喊,我以為是另種形式的迷茫!永不放棄,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 放牛班的春天——愛的力量
電影的最后一個場景很是讓人感動,校長不讓孩子們?nèi)ニ婉R修,馬修一個人走了,顯得好孤獨。而從天上飄下來一架架紙飛機,里面是孩子們的祝福和簽名。馬修抬頭一看,窗口全是孩子們的手在向馬修告別。因為圍墻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后的告別。馬修在音樂和孩子們的祝福聲中昂首挺胸、微笑上路。那一刻,畫面美到極至,音樂美到極至,人感動到極至…… 電影中的歌曲是尚巴堤莫里耶(Jean-Baptiste Maunier) 為首的圣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完成, 影片中溫暖感人的交響樂曲搭配著唱詩班天籟般的合唱, 孩子們的歌聲和純潔的音色猶如來自天堂的聲音。 一個愛與音樂交織的故事,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我們一直強調(diào)音樂的教化作用,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充分展示了音樂凈化心靈的功能。另外,影片還展示愛在理解的盡頭,可以用溫情感化人、教導人。
本文章原素材來源網(wǎng)絡,由公眾平臺周子重新編輯,非常感謝原作者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智慧,轉(zhuǎn)載編輯此文是為激勵更多的人,讓音樂凈化更多彷徨的靈魂。因無原作者任何記錄,希望對此文感興趣,并有所感悟的朋友一并向原作者致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