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老劉tdrhg 2016-03-07

西方史書上記載的每個世紀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15世紀:埃及王國
公元前14世紀:埃及王國、赫梯王國(并列)
公元前13世紀:埃及王國、商王國(并列)
公元前12世紀:埃及王國
公元前11世紀:(空缺)
公元前10世紀:周王國
公元前9世紀:亞述帝國
公元前8世紀:亞述帝國
公元前7世紀:新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6世紀:波斯帝國
公元前5世紀:波斯帝國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3世紀:秦帝國、孔雀帝國(并列)
公元前2世紀:漢帝國
公元前1世紀:羅馬帝國、漢帝國(并列)

公元1世紀:羅馬帝國、漢帝國(并列)
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
公元3世紀:(空缺)
公元4世紀: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笈多帝國(并列)
公元5世紀:波斯帝國薩珊王朝
公元6世紀:拜占庭帝國
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唐帝國(并列)
公元8世紀:阿拉伯帝國、唐帝國(并列)
公元9世紀:拜占庭帝國
公元10世紀:拜占庭帝國
公元11世紀:宋帝國
公元12世紀:埃及帝國阿尤布王朝
公元13世紀:蒙古帝國
公元14世紀:奧斯曼帝國
公元15世紀:明帝國、奧斯曼帝國(并列)
公元16世紀:奧斯曼帝國、西班牙王國(并列)
公元17世紀:法蘭西王國、荷蘭共和國(并列)
公元18世紀:英帝國、俄羅斯帝國(并列)
公元19世紀:英帝國
公元20世紀:美利堅合眾國

 

世界跨亞、非、歐六大古帝國

一、古波斯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舊稱譯音。歷史上在這一西南亞地區(qū)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全盛時期領(lǐng)土東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歐洲的馬其頓、色雷斯,西南至埃及。主要用來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區(qū),從前以“Persis”和“Parsa”聞名。這兩個詞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這個地區(qū)的印歐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們被亞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發(fā)生在公元前844年亞述國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眾多古代文明中發(fā)展程度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紀,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國的名號出現(xiàn)于歷史舞臺。

  直至公元十七世紀。在此之前的幾個世紀,這片土地曾經(jīng)被許多發(fā)源于地中海區(qū)域的勢力所統(tǒng)治,但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個獨立王國,恢復(fù)了屬于本民族的自由與榮耀,并發(fā)展成為一個橫跨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的帝國?,F(xiàn)在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都曾經(jīng)屬于當年古波斯帝國(薩珊波斯帝國)的版圖。然而接連不斷的戰(zhàn)爭削弱了波斯帝國的實力,為了奪取敘利亞、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整個阿拉伯半島的控制權(quán),與強大的羅馬帝國交戰(zhàn)了數(shù)年。直到公元364年,羅馬人才和波斯人簽訂了一份和平條約。

波斯和伊朗——
  自從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qū)叫做“波斯”。這個名稱來自于波斯的一個地區(qū)帕斯(Pars)。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

  這個地區(qū)和位于這一地區(qū)的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開始稱呼自己的國家為“伊朗”,意為“雅利安人的家園”。

  1935年,波斯國王禮薩·沙·巴列維宣布國際上該國應(yīng)被稱作“伊朗”。但波斯一詞在這之后還有人使用。

  在中文里,“波斯”被用于描述1935年之前的事,或該民族從古就有的事物,如波斯語和波斯地毯。現(xiàn)代政治、經(jīng)濟等事物則用“伊朗”一詞。

 
波斯諸帝國——
在波斯,歷史上有多個帝國先后建立、興盛、和衰亡。


波斯第一帝國 (前550年-前330年)

  居魯士二世大帝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tǒng)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tǒng)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占領(lǐng)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于馬拉松戰(zhàn)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來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希臘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前334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的希臘大軍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成為馬其頓帝國的一部分。亞歷山大的帝國很快就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tǒng)治波斯地區(qū)。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的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佛教從印度傳來,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后期在前238年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獨立之后,東部被貴霜王朝所擾,西面又面臨羅馬帝國的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


安息帝國(前170年-226年)
  安息帝國位于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fā)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兩個帝國之間連年戰(zhàn)爭。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zhàn)事頻傳。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jù)。


薩珊王朝(226年-650年)

  亞茲德的瑣羅亞斯德教神廟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jīng)過兩年的戰(zhàn)爭,推翻安息帝國,建立薩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后第一次統(tǒng)一,被認為是第二個波斯帝國。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開戰(zhàn),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quán)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浇讨刑熘鹘瘫黄群?,景教則得以發(fā)展。

  由于對東羅馬帝國的連年征戰(zhàn),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在629年和642年,兩任皇帝遇刺,帝國終于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較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shù)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xùn)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帝國崩潰后,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到了中國,向唐王朝請求救兵抗擊阿拉伯入侵,唐朝護送其返回在今伊朗一帶建立波斯督護府,但不久終為阿拉伯所滅。
伊斯蘭教時期(650年-1290年)

  786年-809年哈倫·拉希德統(tǒng)治時期的阿拔斯王朝諸行省混亂的薩珊帝國迅速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指引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統(tǒng)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fā)展。

  9世紀后,阿拔斯王朝因內(nèi)部叛亂不治而國勢日衰,割據(jù)局面形成。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占領(lǐng)波斯,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統(tǒng)治(1219年-1500年)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軍滅花剌子模,之后他的孫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建立伊兒汗國。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為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死后波斯陷入混亂和割據(jù)。

  伊兒汗國時期,是中國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發(fā)展的時期。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yī)藥的學(xué)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jiān)鄭和組織船隊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jīng)堂教育中廣被使用。


薩非王朝(1500年-1722年)

  阿拔斯大帝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tǒng)一波斯,并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姆”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zhàn)爭不斷。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講和,趕走烏茲別克人,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歐洲人的“大博弈”(1722年-1914年)
  1722年俄國的彼得大帝聯(lián)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后波斯國內(nèi)又爆發(fā)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tǒng)治下,被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所蠶食,其領(lǐng)土中分出了英國勢力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國勢力的阿塞拜疆、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英在此的戰(zhàn)略競爭被稱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及之后(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戰(zhàn)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jīng)阿富汗)和德國(經(jīng)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zhàn)后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控制。1925年禮薩·沙·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而直到冷戰(zhàn)期間,英國及蘇聯(lián)還一直對波斯保持影響力。

  1935年,禮薩·沙·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波斯人的風(fēng)俗習(xí)慣——
  古波斯人不供養(yǎng)神像,不修建神殿,不設(shè)立祭壇,習(xí)慣到最高山峰向神、日、月、大地、火、水、風(fēng)祭拜。奉獻祭品的人把他即將屠宰的牲畜牽到一個潔凈的場所,就在那里呼叫他要向之奉獻祭品的那個神的名字。習(xí)慣上這個人要在頭巾上戴一個大概是桃金娘的花環(huán)。奉獻祭品的人不允許只給自己祈求福祉,他要為國王,為全體波斯人的幸福禱告,因為他自己必然就在全體波斯人當中了。隨后他把屠宰的牲畜肉切成碎塊,而在把它們煮熟之后便把它們?nèi)糠诺剿軌蛘业降淖钚迈r柔軟的草上面,特別是車軸草。這一切辦理停妥之后,便有一個祭司前來歌唱一首贊美詩,這首贊美詩據(jù)波斯人說,是詳述諸神的源流的。除非有一個祭司在場,否則任何奏獻祭品的行為都是不合法的。過了一會兒之后,奉獻者就可以把當作祭品的肉帶走,隨他怎樣處理都可以了。   

  在一年的各天當中,他們最著重慶祝的是每個人的生日。他們認為在這一天吃的飯應(yīng)當比其他的日子更要豐盛些。比較有錢的波斯人要在爐灶里燒烤整個的牛、馬、駱駝或驢作為食品,較窮的人們則用較小的牲畜來替代。他們的正菜不多,卻在正菜之后有許多點心之類的東西,而且這類點心又不是一次上來的。他們非常喜歡酒并且有很大的酒量。此外,他們通常都是在飲酒正酣的時候才談?wù)撟钪卮蟮氖录?。而在第二天當他們酒醒的時候,他們聚議所在的那家的主人便把前夜所作的決定在他們面前提出來;如果這個決定仍得到同意,他們就采用這個決定;如果不同意,就把這個決定放到一旁。但他們在清醒的時候談的事情,卻總是在酒酣時才重新加以考慮的。   

  如果他們在街上相遇的話,從下面的標志人們可以知道相遇的兩個人的身分是相等的。即如果是身分相等的人,剛開始他們并不講話,而是互相吻對方的嘴唇。如果其中的一人比另一人身分稍低,則是吻面頰:如果二人的身分相差很大,則一方就要俯拜在另一方的面前。他們最尊重離他們最近的民族,認為這個民族僅次于他們自己,離得稍遠的則尊重的程度也就差些,余此類推;離得越遠,尊重的程度也就越差。這種看法的理由是,他們認為他們自己在一切方面比所有其他的人都要優(yōu)越得多,認為其他的人住得離他們越近,也就越發(fā)優(yōu)越。因此住得離他們最遠的,也就一定是人類中最差的了。   

  子嗣繁多,在他們眼中看來乃是男性的僅次于勇武的一項最大美德。每年國王都把禮物送給子嗣最多的那個人。因為他們認為人多就是力量。他們的兒子在五歲到二十歲之間受到教育,他們教給他們的兒子的只有三件事情:騎馬、射箭和說老實話。孩子在五歲之前不能見到自己的父親,而是要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這樣做的原因是由于一旦這孩子不能養(yǎng)大,父親不致受到亡子的痛苦。   

  在法制方面,國王不能由于某人只犯了一個錯誤而把他處死,而任何一個波斯人也不能用無法治愈的刑罰來懲罰自己仆人的僅有的罪過。但如果在計算一下之后而看到犯罪者的過錯多于和大于他所做的好事情的時候,則主人是可以嚴厲懲罰他以泄憤的。   

  凡是他們認為不能做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許講的。他們還認為說謊是世界上最不光彩的事情,其次就是負債了;他們對負債之所以抱著這種看法,有其他多種的理由,特別是因為負債的人不得不說些謊話。他們對河是非常尊重的。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

二、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帝國)

  馬其頓帝國是公元前4世紀在馬其頓地區(qū)崛起的國家,曾征服小亞細亞、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臘文明傳播到中東各地。它是歷史上第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其疆域東自阿富汗及印度次大陸(喜馬拉雅山脈以西)的西北部,西抵意大利,北從中亞細亞、里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北部。

  馬其頓位于希臘北部,由上、下馬其頓兩地區(qū)組成。上馬其頓是高原山區(qū),僅有幾個關(guān)隘與外界相通。下馬其頓土地肥沃,適于農(nóng)業(yè),是馬其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它對于上馬其頓有傳統(tǒng)上的宗主權(quán)。

  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馬其頓兩代君王腓力二世和亞歷山大大帝將原本地處偏遠的馬其頓發(fā)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帝國,其疆域東自喜馬拉雅山的支脈和印度的西北邊陲,并與中國的新疆和青藏高原西部地區(qū)相交界(時值中國的戰(zhàn)國后期),直抵西方的巴爾干,北從中亞細亞、里海和黑海起,南達印度洋和非洲今日的蘇丹邊境。 

起源——
  馬其頓地處希臘東北邊睡,其民族淵源尚無定論,可能是伊利里亞人(Illyrians))、色雷斯人(Thrance)和希臘的多利亞人的混血后裔。由于偏僻落后,被繁榮的希臘稱為野蠻人。約在公元前6世紀下半葉.馬其頓完成了統(tǒng)一,實行君主制。

崛起——
  馬其頓在希波戰(zhàn)爭初期依附于波斯,但又背著波斯人給希臘人暗送情報。公元前5世紀末,國都從西北山區(qū)的埃格(Aigai)遷往東南沿海的佩拉(Pella)。到公元前4世紀,攝政王腓力二世(Philip II)(公元前359—前336年)在廢黜幼主,自立為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腓力二世借鑒希臘的先進經(jīng)驗,并采取的馬其頓特色的舉措,強化王權(quán)、削弱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的權(quán)力,推行幣制改革,采用金銀復(fù)本位制。最重要的是他的軍事改革,建立了一支忠于國王的常備軍,創(chuàng)建了強有力的馬其頓方陣。后來他又侵占了色雷斯的金礦,每年又有一穩(wěn)定的收入以擴充軍事。

  馬其頓軍隊的戰(zhàn)斗力超過了希臘其他城邦的軍隊。腓力為了準備進軍東方各國,還建立了一支強大的艦隊。 腓力二世在國勢強大后,趁著希臘處于城邦混戰(zhàn)之際南下侵略希臘。公元前338年,以雅典、底比斯為首的反馬其頓盟軍與馬其頓軍決戰(zhàn)于中希

臘的克羅尼亞,盟軍慘敗。第二年,腓力在科林斯召集各邦開會,宣布什臘各城邦成立聯(lián)盟,幾乎全希臘都承認了馬其頓的霸權(quán),并決定進攻波斯。公元前336年,腓力在他女兒的婚宴上遇刺身亡。王位由腓力20歲的兒子亞歷山大(即亞歷山大大帝)繼承。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

 

征服——

  亞歷山大帝國地圖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臘各邦再度出現(xiàn)丁反馬其頓起義。年僅20歲的亞歷山大繼位以后,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nèi)迅速鎮(zhèn)壓了叛亂。
  公元前334年春,亞歷山大渡過了赫勒斯滂海峽進攻波斯帝國,亞歷山大的軍隊與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軍隊在小亞細亞的格拉尼庫斯河(Granicus)畔

  首次展開會戰(zhàn),希臘軍大勝,不到半年即占領(lǐng)小亞細亞。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率軍在敘利亞的伊蘇斯平原(Issus)平原大敗大流土三世親率的10萬多波斯軍,俘虜了大流士的母親、妻子和兩個女兒。大流士三世向東潰逃。
  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各城市。次年又征服了埃及,在埃及建筑了一座新城叫做亞歷山大里亞。
亞歷山大于公元前331年春季又離開埃及,繼續(xù)東征。渡過幼發(fā)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十月間在阿貝拉又與大流土三世軍隊發(fā)生戰(zhàn)爭。報傳說波斯軍隊約有四十萬人之多,有馬步隊、象兵,但皆被亞歷山大擊敗,大流士三世又東逃。亞歷山大繼續(xù)前進攻克了巴比倫城。他從巴比倫又東行,進入波斯本土,占領(lǐng)波斯的蘇薩與波斯波利斯兩個都城,獲得大量金銀及珠寶后放火焚毀波斯波利斯城,殺戮其居民,以報復(fù)公元前480年

  波斯王薛西斯一世縱火焚毀雅典城的仇恨。以后三年間亞歷山大又鎮(zhèn)壓了波斯東北部零星反抗。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亦被其部下所殺,波斯滅亡
  公元前327年又進兵印度。他統(tǒng)帥大軍從里海南岸東進,經(jīng)過帕提亞,征服阿富汗,進入印度,戰(zhàn)敗印度反抗者,平定旁遮普,擬沿著印度河繼續(xù)南下。但其部下兵士在外轉(zhuǎn)戰(zhàn)連年,甩歸心切,又因印度多雨、天氣酷熱,士兵飽受痛著,幾至公開嘩變,亞歷山大乃把印度征服部分分為三省并留駐兵而還。
  公元前324年初,亞歷山大將巴比倫作為新都,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帝國-馬其頓帝國(也稱為亞歷山大帝國)。
  公元前323年6月,亞歷山大突然患惡性瘧疾,發(fā)病10天后就離世,僅33歲。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
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從小興趣廣泛又聰明勇敢,12歲時曾馴服過別的騎手不能駕馭的烈馬。13歲到16歲,他的父親為他聘請了當時希臘“最博學(xué)的人”亞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師,他向老師學(xué)習(xí)了哲學(xué)、醫(yī)學(xué)、科學(xué)等各方面的知識。他最喜歡的書是《伊利亞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學(xué)習(xí),創(chuàng)下輝煌的偉績。
  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臘被征服的城邦認為這是擺脫馬其頓帝國控制與奴役的天賜良機,他們紛紛起義暴動,但年輕的亞歷山大在短短的兩年里就平息了騷動。為了維持龐大的軍隊以鎮(zhèn)壓希臘各城邦的反馬其頓運動,為了實現(xiàn)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亞歷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領(lǐng)土遼闊、資源豐富、財富滾滾的波斯。   
  亞歷山大帝國版圖包括今天的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   
  “讓我們把戰(zhàn)爭帶給亞洲,把財富帶回希臘”。這是希臘最著名的雄辯家的雄心,只可惜當時的希臘已失去了當年的氣勢,處于日暮西山的時候了。但事隔幾年,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率領(lǐng)浩浩蕩蕩的大軍踏上了征服亞洲的征途。   
  馬其頓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時候征服了整個希臘,其子亞歷山大后來整合了希臘的力量開始東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亞歷山大帝國。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lián)盟”,即“科林斯聯(lián)盟”。亞歷山大死后,帝國崩潰,大體分裂為三部分,其中歐洲部分即希臘本土地區(qū),曾幾易其主,最終為安提柯王朝所統(tǒng)治,公元前二世紀中葉為羅馬帝國所滅。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亞歷山大大帝)
 

  

分裂——
  亞歷山大死后,希臘各國及波斯各地,都乘機反抗。亞歷山大部將又互相廝殺,爭奪土地,帝國就立即陷入混亂狀態(tài),最后分裂為三個比較鞏固的國家。他的部將托勒密占領(lǐng)埃及及敘利亞南部,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塞琉古占領(lǐng)了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及敘利亞北部,建立了塞琉古王朝,凱山得占據(jù)馬其頓和希臘建立了馬其頓王國。

  這三個國家是后期希臘時代最強大的國家。這些后期希臘國家存在約有三百年,到公元前一世紀大多數(shù)西部的希臘化地區(qū)都被羅馬共和國吞并。羅馬于公元前146年滅亡迦太基后,又向東發(fā)展,東部的希臘化地區(qū)則由于安息帝國的擴張和大夏王國(也稱吐火羅)的脫離而被明顯的減弱,這些國家都先后被羅馬征服。

.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

 


三、羅馬帝國

  古羅馬通常指從前9世紀初在意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于1世紀前后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稱霸地中海的龐大羅馬帝國。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于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希臘人向意大利南部移民,并建立城邦。公元前7世紀,以帕拉提烏姆為中心開始部落聯(lián)合過程,由單一的拉丁人部落聯(lián)合包括薩賓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個部落組成羅馬人公社。前7世紀末至前6世紀末,羅馬人公社處于伊特拉斯坎人的統(tǒng)治之下。此時,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公社到城邦的過渡。前5世紀末,高盧人從阿爾卑斯山以北進入波河平原。這些部族經(jīng)過長期融合同化,形成了意大利人的祖先。
羅馬的發(fā)展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①王政時期:公元前8世紀中葉,古代羅馬人(羅莫路和勒莫)在意大利半島中部拉丁姆平原上的臺伯河下游河畔建立了羅馬城。   

②共和時期:公元前509年,羅馬廢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開始了近500年的羅馬共和國時期。   

③帝國時期:公元前30年,繼凱撒之后崛起的軍事強人屋大維戰(zhàn)勝了政敵,結(jié)束了羅馬數(shù)十年的內(nèi)戰(zhàn),奪取了國家最高權(quán)力。公元前27年,他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稱號,羅馬歷史也就以此為標志進入了帝國時代。

王政時期

  傳說公元前754年-753年,羅穆盧斯在臺伯河畔建羅馬城,開創(chuàng)了王政時代。先后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tǒng)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后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后來又出現(xiàn)貴族與平民之分。   

  第一王羅穆盧斯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lǐng),后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前6世紀后半葉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的改革,標志著羅馬國家的產(chǎn)生。   

  王政時代最后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公元前509年或前510年王政時代結(jié)束,選舉兩名執(zhí)政官,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quán)的羅馬共和國。

共和時期

  公元前5世紀至前3世紀初,平民與貴族的斗爭告一段落,意大利半島基本統(tǒng)一。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zhí)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quán)力,為期1年;管理國家的主要機構(gòu)為元老院、高級長官及公民大會,而掌握國家實權(quán)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zé)保護平民的權(quán)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布了十二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志著羅馬法的誕生。前326年,取消了債務(wù)奴隸制。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后戰(zhàn)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fā)動了3次布匿戰(zhàn)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fā)動3次馬其頓戰(zhàn)爭,征服西班牙、馬其頓并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羅馬-敘利亞戰(zhàn)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qū),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制。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進入帝國時代。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屋大維,奧古斯都)

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公元前27年—395年)正式名稱為元老院與羅馬人民,中國史書稱為大秦、扶菻,當時占據(jù)了整個地中海。通常把羅馬帝國分為前期帝國時期(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國時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從后期帝國中分出3世紀危機時期(193年—284年)。羅馬本來使用拉丁語,但隨著領(lǐng)土擴張至希臘、中東一帶,希臘語變成了主要語言。就連當時成書的新約圣經(jīng)也是用希臘語寫成。由于語言上的分歧,羅馬帝國在五世紀分裂成為東、西兩個帝國。羅馬帝國自建立以來,一直對外擴張,是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級大國。

  羅馬曾經(jīng)有數(shù)百年的共和制歷史,但自從斯巴達克斯起義以后,羅馬進入了軍人執(zhí)掌政權(quán)的時代,并通過兩次“三巨頭執(zhí)政”后,屋大維被封為“奧古斯都”,成為羅馬的獨裁者,從此羅馬進入了“羅馬帝國”時代。奧古斯都創(chuàng)建的政治制度,史稱元首制,其實就是共和名義的帝制。 
  他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促進了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并且對外擴張,使帝國北疆達到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羅馬的擴張使羅馬超出了一個城邦的概念,成為一個帝國。羅馬疆域的全盛期是圖拉真統(tǒng)治時期,羅馬帝國此時控制著大約5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奧古斯都死后,其養(yǎng)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chuàng)了皇位繼承制。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wěn)定。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fā)拉底河上游、南自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nèi)海。經(jīng)濟空前繁榮。公元1世紀中葉基督教興起,公元2世紀、3世紀迅速傳播。

  

 

羅馬帝國的建立——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quán),意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zhàn)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占領(lǐng)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chuàng)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jié)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前48年,尤利烏斯·愷撒先后打敗另外兩人,被宣布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quán)于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tǒng)治而招致政敵仇視,于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凱撒死后,羅馬內(nèi)戰(zhàn)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jié)盟,獲得統(tǒng)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quán)力 ,史稱后三頭同盟。

  前27年,屋大維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權(quán),恢復(fù)共和制;一面又裝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請求,接受與共和制度完全違背的絕對權(quán)力,成為元首(Imperator,或可譯作“凱旋大將軍”)、元帥、最高的代行執(zhí)政官、終身執(zhí)政官、終身保民官、大祭司長、第一元老等,并獲得了“奧古斯都”和“祖國之父”的稱號。屋大維的這場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羅馬帝國的建立。

  后三頭同盟瓦解后,屋大維、安東尼分掌羅馬的東西部,雙方矛盾日趨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維與安東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在希臘的亞克興會戰(zhàn)。在戰(zhàn)爭最激烈的時候,埃及女王認為安東尼獲勝無望,將自己的軍隊撤回埃及,安東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維隨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東尼自殺,埃及也被羅馬占領(lǐng)。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凱撒)

 

 
前期帝國時期——
  自屋大維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進入前期帝國時期。屋大維在位期間,對外征戰(zhàn),將帝國版圖擴大到了多瑙河以南。屋大維的統(tǒng)治為隨后的百余年帶來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穩(wěn)定局面,稱之為羅馬和平時期

  14年奧古斯都逝世,養(yǎng)子提比略繼位,開創(chuàng)了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到克勞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時,對外發(fā)動戰(zhàn)爭,攻占了不列顛南部、日耳曼尼亞、敘利亞和非洲北部地區(qū)。到尼祿繼位(54年—68年在位),由于他統(tǒng)治殘暴,引起人民反抗,并導(dǎo)致了猶太戰(zhàn)爭。經(jīng)過一些行省總督爭奪皇位的內(nèi)戰(zhàn),韋斯巴薌最后在69年建立了弗拉維王朝。

  弗拉維王朝經(jīng)過提圖斯和圖密善兩位皇帝的統(tǒng)治,涅爾瓦于96年繼位,開創(chuàng)了安托尼烏斯王朝,這一時期也被稱為五賢帝時代。這五位皇帝謙虛,愛戴臣民,這段時期也是自奧古斯都之后羅馬帝國最強盛的時期。羅馬帝國的基礎(chǔ)設(shè)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貨幣制度都在這個年代得到統(tǒng)一,并通行全國。有文人將這個年代稱贊為“人類最幸福的年代”。

  五賢帝時代權(quán)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個皇帝選擇其承繼人,然后收養(yǎng)他為義子,如此避免了權(quán)力交替前后的政治動亂。由于這些皇帝沒有血緣關(guān)系,五賢帝時代不能算為一個朝代。以下為五賢帝時代的五位皇帝。

96年—98年 涅爾瓦(Nerva)
98年—117年 圖拉真(Trajan):在位時開拓疆土,在他死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極限。東到美索不達米亞,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顛,北至喀爾巴阡山脈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為了帝國的內(nèi)海。
117年—138年 勇帝哈德良(Hadrian)健全了帝國的官僚機構(gòu)。
138年—161年 安托尼烏斯·披烏斯(Antoninus Pius):此時羅馬帝國達到極盛。
161年—180年 哲學(xué)家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Marcus Aurelius):此時帕提亞帝國屢犯邊疆,北方蠻族也乘虛而入。帝國的實力開始出現(xiàn)頹勢。
180年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被殺,由親生兒子康茂德(Commodus)繼位。192年康茂德被殺,安托尼烏斯王朝告終。

后期帝國時期——


  193年—284年間,隨著叛亂事件增加,軍隊的力量不斷增強,從而威脅到皇帝的施政。50年內(nèi)有26位軍人篡位,歷史將這些篡位者稱為“軍人皇帝”,也稱為三十僭主。這一時期也被稱為3世紀危機時期。塞維魯王朝(193年—235年)滅亡后,政局混亂,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在內(nèi)的高盧帝國(259年—273年),在東方產(chǎn)生了地處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帕爾米拉帝國(262年—272年)。奴隸和隸農(nóng)起義遍及意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國政權(quán),最終把這個混亂局面收拾過來。他把皇帝的權(quán)力、以及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兩位正帝(奧古斯都 Augustus)及兩位副帝(凱撒 Caesar)共同治理,使羅馬帝國得到暫時的安定,稱之為多米那特制(也叫四帝共治制Tetrarchy)。當時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個正帝的位置給了馬克西米安,讓他統(tǒng)治帝國的西部,而自己則成為東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統(tǒng)治者是戴克里先。這也被認為是羅馬帝國分裂的淵源。另一方面,雖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對基督教的迫害失敗,使他死后再次引來混亂。

  306年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統(tǒng)一帝國,廢除四帝共治制。雖然同樣強力執(zhí)行專制,但卻選擇和基督教勢力妥協(xié),并于西元313年公布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定為國教;與此同時,將國都遷往東部拜占庭,并改國都名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后,爭奪帝位的斗爭重新開始。他的三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分治帝國。

  狄奧多西一世(379年—395年在位)當政時一度恢復(fù)統(tǒng)一,但他死后,帝國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fā)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quán)。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占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xiàn)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后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東哥特族的領(lǐng)袖狄奧多里克(Theodoric)率領(lǐng)東哥特族人打敗奧多亞克,自立為意大利統(tǒng)治者。于是,西羅馬帝國的中心地帶——意大利半島——成了東哥特王國的土地。

  東羅馬帝國于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史學(xué)家多稱之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

神圣羅馬帝國——
  嚴格地說,神圣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沒有合法的直接關(guān)系,相反地,它是作為羅馬帝國侵略者之一出現(xiàn)在歷史舞臺上的。但是西元962年,羅馬教廷承認了神圣羅馬帝國是西羅馬帝國的合法繼承者,后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國也承認了它的這一地位。直到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被拿破侖一世推翻,宣告解體。

 

世界史中的六大古代帝國(上) - 橘吹月 - 夢枕樓蘭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