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清末醫(yī)家鄭欽安的學術思想

 瀟湘水云上居 2016-01-10

(一)生平簡介

鄭壽全(1824年-1911年),字欽安,即道光四年生、宣統(tǒng)三年卒,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傷寒學家。鄭欽安學醫(yī)于一代通儒兼名醫(yī)劉止唐先生。其學術上溯《周易》《內(nèi)經(jīng)》,中得《傷寒》心法,下覽歷代醫(yī)家著作,故醫(yī)理醫(yī)術造詣俱臻上乘。著有《醫(yī)理真?zhèn)鳌贰夺t(yī)法圓通》《傷寒恒論》三書傳世。鄭氏之中心論點謂人身以元陽、元陰為立命之本,而以陽為主導,故善用姜、桂、附等大辛大熱之藥,治愈不少群醫(yī)束手之病,被人尊稱為鄭火神。后世有尊鄭氏之法的醫(yī)家,被稱為火神派

火神派的開山鼻祖是鄭壽全。清同治年間,在成都開創(chuàng)了火神派,《邛崍縣志》稱其為火神派首領,以重視陽氣,善用附子、干姜等辛熱藥著稱,人譽鄭火神”“姜附先生,譽滿川蜀?;鹕衽墒侵嗅t(yī)學中一個比較年輕的流派。學術上,火神派以《內(nèi)經(jīng)》為宗,“洞明陰陽之理”,“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尤其重視陽氣的作用,對陽虛陰盛病證的辨識深刻而全面,擅用大劑姜附等辛熱藥物及扶陽方法治病,用方則多為四逆湯、白通湯、麻黃附子細辛湯等,這是火神派最鮮明的特點。

  鄭欽安中年設帳授徒,自然桃李眾多,傳人不在少數(shù)。且私淑鄭欽安者應該更多,舉其要者錄之。如吳佩衡、祝味菊、范中林、唐步祺、盧崇漢等,皆為近現(xiàn)代名醫(yī),其主要著作有《醫(yī)理真?zhèn)鳌贰夺t(yī)法圓通》《傷寒恒論》《傷寒質(zhì)難》《吳佩衡醫(yī)案》《扶陽講義》等,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臨證實用性。

  回顧一下,醫(yī)史上除張景岳以擅用熟地而稱張熟地,余師愚以擅用石膏而稱余石膏以外,像火神派這樣眾多醫(yī)家享有某火神某附子之譽者,可說絕無僅有,足證其用藥風格之鮮明,歷代薪傳不斷,影響堪稱深遠。


(二)學術思想

1. 強調(diào)陰證

萬病起于一元傷損,鄭欽安推重陽氣,臨證時首先考慮陽氣損傷情況,對陽虛陰盛亦即陰證證候有著豐富的經(jīng)驗和全面的認識。由于陰證表現(xiàn)復雜多變,且常有假象,人多不識,因此鄭欽安對于陰證的辨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論述方便起見,筆者按其程度由輕到重分出純陰之象,陰盛格陽(含虛陽上浮和虛陽外越),虛陽欲脫三種證候,鄭氏對其分別作了非常詳細的論述,筆者將其歸納為鄭氏所論陰證三候或稱陰證三層次。尤其是由陽虛衍化而出現(xiàn)的種種變證,如陰氣上僭,陰盛格陽(含真氣上浮和陽虛外越),陽虛欲脫等證候的認識和論述細致入微,能勘破重重迷霧,辨?zhèn)未嬲?,指明陰火之癥,有著獨到而深刻的認識,這是他學術思想中最重要、最精華的部分。成都中醫(yī)學院的郭子光教授認為鄭氏于陽虛辨治所積累之獨到經(jīng)驗,確是祖國醫(yī)學中一份珍貴寶藏。即是指此而論。下面分而論之。

1.1 詳辨陰證,揭示真機

純陰之象為陰證第一層次,三陽不足之癥,所現(xiàn)純是陰色,為其陽不足,而陰有余也。 哪些是判斷陽虛證的陰色呢?在辨認一切陽虛癥法中他指出:陽虛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無神,目暝倦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畏寒??谕虑逅嬍碂o味,舌青滑,或黑潤青白色,淺黃潤滑色,滿口津夜,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二便自利。脈浮空,細微無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縮,種種病形,皆是陽虛的真面目,用藥即當扶陽抑陰 。這種陽虛的真面目,鄭氏常常稱為陰色”“陰象”“寒形,是辨認陰證的主要實據(jù),又稱為陽虛辨訣。為了更有條理起見,筆者以神色、形態(tài)、舌脈、口氣、二便各項為綱,將鄭氏陽虛辨訣重新歸納如下:

目暝蜷臥,無神,聲低息短,少氣懶言。

面色唇口青白,爪甲青。

形態(tài)身重畏寒,腹痛囊縮。

舌青滑,或黑潤青白色,淺黃潤滑色,強調(diào)舌潤滑不燥。

脈浮空或細微無力。口氣--即口中感覺,陽虛者必口吐清水,飲食無味,滿口津夜,不思水飲,即飲亦喜熱湯。

二便陽虛者二便必自利。

在臨床實踐中,遇到復雜疑似、陰陽難辨的證候,在上述陽虛辨訣中,鄭氏更強調(diào)從神、口氣等方面來辨認"陽虛的真面目",這是鄭氏非常獨到之處。

一是以神為重。凡所現(xiàn)脈息、聲音、面色、飲食、起居,一切無神者,皆為陰證。例如他在辨治譫語一癥時,就是以無神為準,不問發(fā)熱、汗出、譫語、口渴、飲冷,但見無神,便以大劑回陽飲治之,百治百生。

二是重視口氣。在辨口氣中指出,凡氣有余(陽證):所現(xiàn)氣粗,氣出蒸手,出言厲壯之類。氣不足(陰證):所現(xiàn)氣微,氣短,氣冷,出言微細之類。特別是要詢問口渴與否,進一步還要探明是渴喜熱飲還是渴喜涼飲,往往由此陰陽判決,鄭氏所謂飲冷飲滾(指滾燙熱水)兮,陰陽之形蹤已判。此外,鄭氏特別提出,呼出之口氣是氣出蒸手 還是氣冷,借以辨別陰陽。有時在錯綜復雜、陰陽難辨之際,憑此一點就可作出判斷,這是他非常獨特的辨證方法。例如鄭氏在判斷身冷如冰,形如死人一癥時,就是這樣求證的:病人八九日,初發(fā)熱,口渴飲冷,二便不利,煩躁譫語,忽見身冷如冰,形如死人。此是熱極內(nèi)伏,陽氣不達于外,證似純陰。此刻審治,不可粗心,當于氣口中求之,二便處求之。予經(jīng)驗多人,口氣雖微,極其蒸手,舌根紅而不青,小便短赤。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切切不可妄用姜、附。

三是脈無定體,認證為要。當脈病不符時,舍脈從病。在辨認脈法中,指出倘病現(xiàn)陰色,而脈見浮、洪、實、數(shù)等陽脈,脈病不合之際,不為脈所囿,舍脈從病,判為陰證,反之亦然。鄭氏所謂,是指證候表現(xiàn)。

我們可以得出鄭氏判斷陰證的真機主要是:只要舌不紅絳,苔不黃燥,口不渴,不思冷水,口氣不粗不熱,二便不黃赤秘結(jié),即外現(xiàn)大熱,身疼頭痛,目腫,口瘡,一切諸癥,一概不究,統(tǒng)統(tǒng)按陰證看待,這就是鄭氏強調(diào)的百發(fā)百中的用藥真機。它突出舌象、口氣以及二便這幾點在辨認陰證(反過來就是陽證) 時的重要意義。其中,舌淡紅與否和口氣反映的是機體是否有熱,苔潤與否反映的是津液是否耗損,這三者在辨認陰證時至為關鍵。從陽虛辨訣 用藥真機,使得我們辨認陰證的方法無疑更明晰更精確了。

在鄭氏學說中,用藥真機 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這是他對陰證和陽證的最精辟的概括,也最便于指導臨床,也是鄭氏學說中最重要、最與眾不同的觀點之一,對指導我們辨認陰證有著極其重要的臨床價值,也為以后辨認虛火上炎和虛陽外越所致種種假熱陰火等癥奠定了基礎。

臨床上,寒熱疑似、陰陽難辨這種復雜局面,最是關鍵時刻,所謂識見不明,誤用即死的緊要之處。陳修園曾謂:良醫(yī)之救人,不過能辨認此陰陽而己;庸醫(yī)之殺人,不過錯認此陰陽而己。可見識別陰陽的重要性。鄭欽安在這方面總結(jié)出的陰陽實據(jù)陰陽辨訣”“用藥真機,應該說是他一大貢獻。

  1.2 真氣上浮 須識陰火

  1.2.1 陰盛逼陽,真氣上浮:《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陽氣者,煩勞則張”,“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鄭欽安發(fā)揮經(jīng)旨,揭示了腎陽的生理特性:“先天之真陽,喜藏而不喜露,藏則命根永固,露則危亡立至。真氣命根也,火種也,藏于腎中,……沉潛為順,上浮為逆。在此基礎上,他揭示了腎陽上浮為逆的病機,“反復推明虛火之由”:“若虛火上沖等癥,明系水盛,水盛一分,龍亦盛一分(龍即火也) ,水高一尺,龍亦高一尺,是龍之因水盛而游,非龍之不潛而反其常。故經(jīng)云:陰盛者,陽必衰。即此可悟用藥之必扶陽抑陰也 ……歷代注家,俱未將一陽潛于水中底蘊搜出,以致后學懵然無據(jù),滋陰降火,殺人無算,真千古流弊,醫(yī)門大憾也。這就從病機角度指明了虛陽上越的機理。同時鄭氏還指出,真氣上浮之證較之純陰之象病情更為嚴重,“病至真氣上浮,五臟六腑之陽氣,已耗將盡,消滅削剝,已至于根也。經(jīng)云:‘凡五臟之病,窮必歸腎’,即此說也。因此筆者將其和虛陽外越(二者均屬陰盛格陽)歸納為陽虛的第二層次。換個角度,他又講了元氣隨人虛處而發(fā)泄之機”:“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陽氣若傷,群陰即起,陰氣過盛,即能逼出元陽,元陽上奔,即隨人身之臟腑經(jīng)絡虛處便發(fā)。如經(jīng)絡之虛通于目者,元氣即發(fā)于目;經(jīng)絡之虛通于耳者,元氣即發(fā)于耳;經(jīng)絡之虛通于巔者,元氣即發(fā)于巔,此元陽發(fā)泄之機。鄭欽安將病理情況下的這種元陽上奔稱之為真氣上浮虛火上沖”,實際上亦即常說的虛陽上越。我們在討論中仍沿用鄭氏最常用的概念真氣上浮。

  1.2.2 假熱真寒,人多不識:從證候角度講,由于真氣上浮,而見上熱下寒,假熱真寒之象,其上熱者乃陰盛逼陽之虛火,鄭欽安又稱之為陰火”,乃假熱之證;其下寒者乃陰盛所致之真寒,此為病機本質(zhì)。粗工不知,往往以為上熱之陰火為火癥或陰虛火旺。鄭欽安用大量篇幅闡明真氣上浮的假象與本質(zhì),特別指出,該證極易被誤認為外感陽癥和陰虛火旺,這是他最深刻的學術見解之一。他說:“真氣上浮之病,往往多有與外感陽癥同形,人多忽略,不知真氣上浮之病大象雖具外感陽癥之形,仔細推究,所現(xiàn)定系陰象,絕無陽癥之實據(jù)可驗,學者即在此處留心,不可猛浪。陽氣過衰,陰氣過盛(勢必上干) ,而陰中一線之元陽,勢必隨陰氣而上行,便有牙疼、腮腫、耳腫、喉痛之癥,粗工不識,鮮不以為陰虛火旺也。不知病由君火之弱,不能消盡群陰,陰氣上騰,故牙疼諸癥作矣。再觀于地氣上騰,而為黑云遮蔽日光,雨水便降,即此可悟虛火之癥,而知為陽虛陰盛無疑矣乃市醫(yī)一見虛火上沖等癥,并不察其所以然之要,開口滋陰降火,自謂得其把握,獨不思本源陰盛陽虛,今不扶其陽,而更滋其陰,實不啻雪地加霜,非醫(yī)中之庸手乎?余亦每見虛火上沖等癥,病人多喜飲熱湯,冷物全不受者,即此更足證滋陰之誤矣。既或在今日,如此誤認者恐怕也不在少數(shù)。

  1.2.3 欲辨陰火,陰象為憑:那么怎樣辨認真氣上浮之證?關鍵就是根據(jù)陰陽辨訣、用藥真機”,從病人的陰象中求之,這是鄭氏關于陰陽辨證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則。他反復強調(diào):“大凡陽虛之人,陰氣自然必盛,陰氣盛必上騰,即現(xiàn)牙痛齦腫,口瘡舌爛,齒血喉痛,大小便不利之病。不得妄以滋陰降火之法施之。 ……辨察不可不慎,總在這陰象追求,如舌青、唇青、淡白、無神之類是也總在這陰象追求”,就是辨認真氣上浮所現(xiàn)陰火的關鍵。在《醫(yī)理真?zhèn)鳌肪矶?/span>,鄭氏例舉了31條真氣上浮的病癥進行辨認,齒牙腫痛一癥,“因真陽虛而陰氣上攻者,其人齒牙雖痛,面色必青白無神,舌多青滑黑潤、黃潤、白黃而潤,津液滿口,不思茶水,口中上下肉色多滯青色而不紅活,或白慘黃而無紅色。其人齒牙雖痛”,形似火癥,其它舌象、神色、口氣等俱為陰象,故知乃真氣上浮之證。鄭氏以此示范,告誡我們:“以上等情,不僅此癥,一切陽虛病多見此情。又如病人兩唇腫厚,色紫紅,身大熱,口渴喜熱飲,午后畏寒,小便清長,大便溏泄,日二三次,脈無力者之癥,鄭氏辨析:兩唇腫厚,色紫紅,身大熱”,“近似胃中實火,其實非實火也。從口渴喜熱飲,午后畏寒,小便清長,大便溏泄來看,乃系中寒之情形悉具”,“陰盛逼出中宮之陽”,方見兩唇紅腫等陰火之象。再如午后面赤 ,“凡午后面赤,或發(fā)燒,舉世皆謂陰虛,不知久病與素秉不足之人,陽氣日衰,不能鎮(zhèn)納其陰,陰邪日盛,上浮于外,況午后正陰盛時,陽氣欲下潛藏于陰中,而陰盛不納,逼陽于外,元氣升多降少,故或現(xiàn)面赤,或現(xiàn)夜燒,此皆陰盛之候,若按陰虛治之,其病必劇??傊?/span>,“陰氣上騰之陰火,脈息起居一切無神,陰象全具,此乃認證關鍵,不可不知。

  1.2.4頭面諸癥,須知陰火:從腎陽沉潛為順,上浮為逆的病機出發(fā),很明顯,真氣上浮最容易引起的就是頭面五官陰火諸疾,他在論述耳目口鼻唇齒喉病變時指出:“各部腫痛,或發(fā)熱,或不發(fā)熱,脈息無神,脈浮大而空,或堅勁如石,唇、口、舌青白,津液滿口,喜極熱湯,二便自利,間有小便赤者,此皆為氣不足之癥,雖現(xiàn)腫痛火形,皆為陰盛逼陽之的候。市醫(yī)往往稱為陰虛火旺,而用滋陰降火之藥極多,試問,有陰虛火旺而反見津液滿口,唇舌青滑,脈息無神,二便自利者乎?”由此給予我們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對于頭面五官諸疾,一定要有陰火的概念,真氣上浮的概念,不要一見紅腫熱痛就只想到陰虛火旺”,或者外感陽癥”,妄用滋陰降火之法,“實不啻雪地加霜。務將陰陽虛實辨清,用藥方不錯誤。

綜上所述,鄭欽安關于真氣上浮的理論,所積累之獨到經(jīng)驗,確實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堪稱鄭氏學術思想中最獨到、最精華的部分,我們應該認真領會并發(fā)揚之。

2. 扶陽理論

2.1 扶陽理論淵源

鄭欽安的醫(yī)學思想植根于《內(nèi)經(jīng)》《易經(jīng)》《傷寒論》之上。通過研讀歷代經(jīng)典,鄭氏了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的至理,認為陰陽猶如水火相依而行,雖是兩物,卻是一團,有分之不可分,合之不勝合之奧?!夺t(yī)理真?zhèn)?/span>·自序》開篇即云:醫(yī)學一途,不難于用藥,而難于識證。亦不難于識證,而難于別陰陽。開宗明義,突出陰陽辨證的地位和作用。故其一生臨床,均統(tǒng)以陰陽立門,從陰陽生化闡述醫(yī)理,探求病因。鄭氏在以陰陽二綱立論的前提下,又特別重視真氣和元陽。根據(jù)《內(nèi)經(jīng)》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認為人身一團血肉之軀,陰也。全賴一團真氣運于其中而生命,人之運動,全在先天一團真氣鼓動耳。真氣之所以能生化不息,又有賴于元陽的蒸騰。蓋真陽乃人立命之根,生化之源,萬物活動之根抵,人生有形之軀殼,皆是一團死機,全賴陽氣這一團真氣運用于中,而死機遂轉(zhuǎn)成生機。鄭氏指出:陽者陰之主也,陽氣流通,陰氣無滯陽氣不足,百病叢生,陽主陰從的觀點使其在治療時特別注重固護真陽。既然人之一身,全賴一團真火,而桂附、干姜,純是一團烈火,火旺則陰自消,如日烈而片云無。因此,凡元陽虛衰者,鄭氏開手便以四逆輩單刀直入。即使元陽稍有不足,亦以姜附之流防范于未然,不必延至脫時而始用回陽。

2.2 扶陽理論分析

鄭欽安譽仲景為醫(yī)門孔子立法之祖,其訂正《傷寒論》的目的是在于千百年來,注家日多,有的隨文衍譯,相沿日久并未道及傷寒宗旨,立方一多仲景之法遂晦而不明,不得不宣揚之也。鄭氏《傷寒恒論》一書,按法辨證,糾失補偏,獨具創(chuàng)見。其對條文的解釋,亦可歸于補充前人之不足和獨具新見之解兩種。以下舉例以說明。

2.2.1 補充前人之不足:如原文116條上段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遂微,內(nèi)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鄭論曰:據(jù)脈微數(shù),數(shù)主有熱,故不可灸,若妄灸之,則為害不淺,故見種種病形,此是為有余之候言之,而非不足者言之。病人茍現(xiàn)面白唇青,舍潤不渴,小便清利,脈現(xiàn)洪大、洪數(shù)、弦勁,此系元陽外越之候,回陽又慮不及,尚得以不可灸言之乎?余思原文加一慎字,此中隱已包括虛實兩法在于中也。鄭失之論,在眾多醫(yī)家所注之陰虛火旺的基礎上,更添元陽外越一解,使后世臨床辨證不至偏頗。

原文34太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鄭氏補充:余謂只據(jù)脈促、喘、汗,未見有熱形實據(jù),而以芩、連之品,冀其止瀉,恐未必盡善。夫下利太過,中土業(yè)已大傷,此際之脈促者,正氣傷也;喘者,氣不歸元也;汗出者,亡陽之漸也。況喘促一證,有因火而喘者,必有火邪可征;有因外寒促者,亦有寒邪可驗;有因腎氣痰水上逆而致者,亦有陰象痰濕可征。虛實之間,大有分別,切切不可死守陳法,為方囿也。由此可見,鄭氏對待條文的理解,均從臨證角度出發(fā),全面考慮,告戒后世不可死于句從,失之片面,當以認證為要,辨明虛實為妥。

原文208條后段若汗多,微發(fā)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鄭論曰:按汗多微發(fā)熱、惡寒,在久病陽虛之人見此,則為亡陽之征。若新病太陽癥之人,而見此者,則為邪將去之兆,并未見潮熱,是邪未入陽明,未可與承氣湯。鄭氏從久病、新病兩個角度解釋此條文,足見其辨證之細,思維之嚴謹,而非墨守成規(guī)。

2.2.2 獨具新見之解:原文94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必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diào)味承氣湯。鄭氏解釋道按太陽病,當未解之先,而有陰陽俱停之脈,便見振栗汗出者,是邪由戰(zhàn)汗而解也。條中提出陽脈微者,汗之而解,陰脈微者,下之而解。余謂陽脈微者,表分之陽不足也,法宜輔正以祛之;陰脈微者,里分之陰不足也,只當溫里以祛之。和得云汗之而解?下之而解?如果宜汗宜下,務要由汗下之實據(jù)方可,若只憑一脈而定為可汗可下,況脈已云微,亦非可汗可下之例,學者亦不必執(zhí)原文為不可易之法也。與各注家所言的陽脈微是指表陽被外邪郁閉而不伸,陰脈微指里氣被邪實閉郁而不暢有天壤之別??梢娻嵤现尾≈斪鸨孀C施治,不為舊論所困,見理獨明。

又如原文158傷寒中風,醫(y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煩不得安。醫(y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jié)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鄭論云:此條既已誤下,而又復下,所現(xiàn)之癥,既稱虛冷,此非結(jié)熱,原文以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中芩連之苦寒,而復可用乎?仲景不當處此。對原文有疑點之處,鄭氏敢獨抒己見,不拘泥于陳說,且解釋合理,足見其活學活用。

原文80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依鄭氏所解:按大下非微下可比,既稱大下,豈有邪下而不去之理乎?尚見身熱微煩,吾恐陽從外脫,已在幾希。大下之后,損及脾腎之陽,形成虛陽外越之勢,恐梔子干姜湯不為對證之法也。

3. 學術評述

3.1 強調(diào)辨證,反對拘執(zhí)
作為一個臨床大家,鄭欽安極力倡導辨證論治這一中醫(yī)最根本的原則,這一點顯現(xiàn)得十分鮮明,如強調(diào)“用藥一道,關系生死。原不可以執(zhí)方,亦不可以執(zhí)藥,貴在認證之有實據(jù)耳……病之當服,附子、大黃、砒霜,皆是至寶。病之不當服,參、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醫(yī)法圓通》)。他最反對不思經(jīng)旨,不辨陰陽,拘執(zhí)套方套藥的市醫(yī)積習。他在每一個病癥的探討之后,幾乎都要批評這種積習,已成著述慣例。例如“查近市習,一見頭痛,不按陰陽,專主祛風,所用無非川芎、白芷、荊芥、防風、蔓荊……夫此等藥品,皆輕清之品,用以祛三陽表分之風,則效如桴鼓;用以治三陰上逆外越之證,則為害最烈,不可不知也”(《醫(yī)法圓通》)。又如“近來市習,一見痢證,以黃芩芍藥湯與通套痢疾諸方治之,究其意見,無非清熱導滯、調(diào)氣行血而已,不知氣血之不調(diào),各有所因。知其所因而治之,方是良相;不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庸手"(《醫(yī)法圓通》)。后一句堪稱醫(yī)家緘言。

3.2 崇尚傷寒,熟諳六經(jīng)
鄭欽安崇尚仲景,畢生鉆研傷寒,熟諳六經(jīng),善用經(jīng)方,將六經(jīng)提綱演繹為“六經(jīng)定法貫解",著有《傷寒恒論》,被譽為近代著名的傷寒大家,他對傷寒研究之深之精,無需多論。

仲景以六經(jīng)為綱,鄭欽安以陰陽為綱,判分萬病仲景以六經(jīng)為辨證綱領,鄭欽安以陰陽兩綱,判分萬病。他說:“以病參究,一病有一病之虛實,一病有一病之陰陽,知此始明仲景之六經(jīng)還是一經(jīng),人身之五氣還是一氣,三焦還是一焦,萬病總是在陰陽之中?!闭J為“六經(jīng)還是一經(jīng)",“萬病總是在陰陽之中”,從六經(jīng)到陰陽兩綱,這顯然是一個發(fā)展?!皻v代以來,著作者數(shù)十余家,皆含糊不清,并未將陰陽底蘊明明指出,一味在后天五行生克上論。鋪張滿紙,究竟人身立極一兀妙義,二氣消長機關,全未說透。宗旨不明,源頭不澈,故知斯道之精者寡矣"(《醫(yī)理真?zhèn)鳌?/span>)。自《內(nèi)經(jīng)》提出“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以來,許多醫(yī)家也奢談陰陽為綱,但真正貫徹于臨床,“認證只分陰陽”,“功夫全在陰陽上打算”,無出欽安之右者。為了判分陰陽兩綱,鄭氏總結(jié)了陰陽辨訣,進一步點化為“用藥真機",作為辨別陰陽兩證的綱領,簡明扼要而頗切實用,可謂前無古人?!懊耖g中醫(yī)網(wǎng)”的三七生先生評價說:“不讀張仲景,辨證無要領;不讀鄭欽安,陰陽不過關。"對其“陰陽辨訣’’給予很高評價。

鄭氏對三陰證的研究更全面,對陰火的認識更深刻,富有創(chuàng)見。一般研究《傷寒論》者,多詳于三陽證,略于三陰證。然而“陽證易辨易治,陰證難識難療。鄭氏補其不逮,專以陰證設論,對陰證作了全面的闡發(fā),強調(diào)指出三陰上逆外越的變證與假象,對陰火之證的認識、論述尤為深刻,富于開拓性,這是鄭氏學說中最獨到、最精華的部分??梢哉f,鄭氏豐富、深化了對三陰癥的認識,進而擴展了附子、四逆湯等溫熱藥的運用范圍,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jīng)驗,這些可以說是對仲景學說的發(fā)展。

在附子運用方面,鄭氏風格獨特,超出仲景火神派最突出的用藥特色就是擅用附子,主要表現(xiàn)在對附子的早用、廣用、重用等方面,這是對仲景學說的推進和發(fā)展,也可以說是火神派與傷寒派的最大區(qū)別。仲景扶陽,病至少陰時方用四逆輩,鄭欽安則一見陽虛癥即投姜附,提倡早用。強調(diào)“凡見陰氣上騰諸癥,不必延至脫時而始用回陽,務見機于早,即以回陽鎮(zhèn)納諸方投之,方不致釀成脫癥之候。”他說:“細思此方(四逆湯),既能回陽,則凡世一切陽虛陰盛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見以上病形(虛陽欲脫之兩目忽腫,頭痛欲裂等癥)而始放膽用之,未免不知幾也。夫知幾者,一見是陽虛癥,而即以此方,在分量輕重上斟酌,預為防之。"

仲景四逆湯主要用于回陽救逆,故在論治內(nèi)傷雜病的《金匱要略》中罕用四逆湯,鄭欽安則頻頻用于內(nèi)傷“久病"之證,擴大了該方的應用范圍,強調(diào)“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shù)百種病。因病加減,其功用更為無窮,予每用此方救好多人。"此為鄭氏一生最得力處,他認為“凡一切陽虛諸癥,如少氣、懶言、身重、惡寒、聲低、息短、舌潤、舌黑,二便清利,不思水飲,心悸、神昏、不語,五心潮熱,喜飲熱湯,便血、吐血,閉目妄語,口臭難禁,二便不禁,遺尿遺屎,手足厥逆,自汗,心慌不寐,危候千般,難以枚舉,非姜附何以能勝其任而轉(zhuǎn)危為安也乎?"(《傷寒恒論》)可以說,凡見陽虛,方方不離干姜附子,難怪稱之為“姜附先生"了。

仲景扶陽用附子最大量是大附子一枚,溫經(jīng)止痛最大量是附子3枚,折合今天約為七八十克。而鄭欽安、火神派諸家經(jīng)常大量投用,多至一百至數(shù)百克,遠遠超過仲景,確實驚世駭俗,獨步醫(yī)林,唐步祺先生說鄭欽安用四逆湯,“直可說前無古人",言之有據(jù)。
從以上可以看出,鄭欽安的學術思想繼承了傷寒派,但在上述幾個方面有所發(fā)展,有些經(jīng)驗超出仲景,可以說源于傷寒,又脫出于傷寒,獨樹一幟,建立了火神派,當然這絲毫無損于仲景的醫(yī)圣地位,而對傷寒學說的發(fā)展只能起到促進作用,這些都是毫無疑義的。
3.3 注重陽氣 講究溫補

明代薛己在繼承東垣脾胃學說的基礎上,進而探討腎和命門病機,從陰陽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討臟腑虛損的病機和治療,強調(diào)脾胃和腎命陽氣對生命的主宰作用,善用甘溫之品,建立了以溫養(yǎng)補虛為特色的學術體系。其后,張景岳繼承其學說,進而提出陽重于陰的觀點,為溫補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后世稱為溫補學派。由于鄭欽安推重扶陽觀點,善用溫熱藥物,一些學者又將其歸人溫補派。不可否認,鄭欽安確實吸納了溫補派的一些學術思想,但其又不同于溫補派,只要對照一下火神派的主要學術觀點,這一點并不難以區(qū)分?,F(xiàn)在,我們將鄭欽安與溫補派代表人物張景岳的主要學術思想作一大致對比,研究兩者的異同,進而得出結(jié)論。

鄭欽安與張景岳都是四川人,均以《易經(jīng)》《內(nèi)經(jīng)》為宗,通曉陰陽之說,這使二人具有共同的學術根基。在陰陽互根、水火常變等陰陽一體觀方面的認識大致相同。尤其張景岳重視陽氣的“寶陽論”,鄭氏十分認同并予接受。例如,景岳說:“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類經(jīng)附翼·大寶論》)。鄭欽安則謂:“人身所恃以立命者,其惟此陽氣乎。陽氣無傷,百病自然不作?!薄胺蛉酥苑钌凰勒?,惟賴此先天一點真氣耳。真氣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氣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本霸勒f:“人是小乾坤,得陽則生,失陽則死?!编崥J安則謂:“有陽則生,無陽則死?!薄叭嘶钜豢跉?,氣即陽也,火也,人非此火不生。"這方面二者的觀點言論有許多共同之處,可以舉出很多例證,看得出鄭氏的重視陽氣的思想確實與張氏如出一轍。鄭欽安多次稱:經(jīng)云“氣不足便是寒",但眾所周知,此語乃景岳所言,而非《內(nèi)經(jīng)》之詞,從中可以看出鄭氏對景岳某些觀點是多么認同。從這一點上說,火神派與溫補派確實有著共同的注重陽氣的理論基礎。

此外,在對陰證的病因病機與證候特點的認識上,兩人都有相當見地,也有很多相近之處,這也是張、鄭學術思想中很重要的共通之處。景岳說:“寒之為病,有寒邪犯于肌表者,有生冷傷于脾胃者,有陰寒中于臟腑者,此皆外來之寒,去所從來,則其治也,是皆人所易知者。至于本來之寒,生于無形無向之間,初無所感,莫測其因,人之病此者最多,人之知此者最少,果何謂哉。觀丹溪曰:氣有余便是火;余續(xù)之曰:氣不足便是寒。夫今人之氣有余者,能十中之幾?其有或因稟受,或因喪敗,以致陽氣不足者,多見寒從中生,而陽衰之病無所不致。第其由來者漸,形見者微,當其未覺也,孰為之意。及其既甚也,始知治難。矧庸醫(yī)多有不知,每以假熱為真火,因復斃于無形無熱者。又不知其幾許也。故惟高明見道之士,常以陽衰根本為憂?!睂﹃幒C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
他還進一步指出:“真寒假熱之病為極多,而真熱假寒之病則僅見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確是閱歷有得之談。而鄭欽安學術理論中最獨到、最精華的部分,就是對陰證的全面認識,尤其是對陰盛格陽(含真氣上浮與虛陽外越)與陽虛欲脫所產(chǎn)生的種種假熱之癥,他稱之為“陰火”者,能夠辨?zhèn)未嬲?,識破假象,較之景岳更深刻、更詳明。鄭氏曾經(jīng)申明:“總之眾人皆云是火,我不敢即云是火",與景岳所言之“真寒假熱之病為極多,而真熱假寒之病則僅見耳”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重視陽氣的同時,張氏亦強調(diào)真陰的重要性,事實上可以說他是陰陽并重的二元論者。對于外感、內(nèi)傷各種病癥,凡見虛損,先重補陰,他說:“夫病變非一,何獨重陰?"講了一番重視真陰的大道理。他甚至說:“無水無火,皆在命門,總曰真陰之病’’(《類經(jīng)附翼·真陰論》)。他提出的“治形論’’無非亦是強調(diào)真陰的重要性:“凡欲治病者必以形體為主,欲治形者必以精血為先,此實醫(yī)家之大門路也”(《景岳全書·治形論》)。對虛損病人他強調(diào)以填補精血、真陰,治療形體為主。故他最擅用的藥物首推熟地,“形體之本在精血,熟地以至靜之性,以至甘至厚之味,實精血形質(zhì)中第一品純厚之藥?!币蚱渖朴檬斓兀灾氯俗u“張熟地"。

鄭欽安不同,雖然亦講陰陽并重,但他更強調(diào)陽氣的重要性,扶陽重于養(yǎng)陰,“總而言之,元陽為本,諸陰陽為標。能知諸陰陽皆為元陽所化,元陽變而為諸陰陽?!边@與景岳所言“無水無火,皆在命門,總?cè)照骊幹?/span>",確實有偏重陰、陽之分。對虛損之證,鄭氏與景岳更是針鋒相對,主張必以扶陽為先:“虛勞之人,總緣虧損先天坎中一點真陽耳……惟有甘溫固元一法,實治虛勞靈丹。昧者多作氣血雙補,有云大劑滋陰……不一而足,是皆殺人轉(zhuǎn)瞬者也"(《醫(yī)法圓通》)?!耙摀p之人,多屬氣虛,所現(xiàn)證形多有近似陰虛,其實非陰虛也。予嘗見虛損之人,每每少氣懶言,身重嗜臥,潮熱而不渴,飲食減少,起居動靜一切無神,明明陽虛,并未見一分火旺陰虛的面目"(《醫(yī)法圓通》)。筆者體會,鄭欽安所論更切近臨床實際。

鄭氏倡用辛熱扶陽,但亦不忘陰陽互根之理,他指出:“凡服此等熱藥,總要服至周身、腹中發(fā)熱難安時,然后與一劑滋陰,此乃全身陰邪化去,真陽已復,即與以一劑滋陰之品,以斂其所復之陽,陽得陰斂,而陽有所依,自然互根互濟,而體健身輕矣。"鄭氏所謂滋陰斂陽之法,與景岳陰中求陽之法,雖同從陰陽互根之理,然其思路、投藥之法并不相同。景岳是融滋陰與溫陽于一方;鄭氏則待真陽已復之后,繼用滋陰之品以斂陽氣,因而用藥有先后次第,自成一家。

用藥方面,張景岳曾以人參、熟地、附子、大黃為藥中之四維,推人參、熟地為良相,附子、大黃為良將,頗有見地。但其用藥,則多重相而輕將,用藥偏于甘溫,擅用熟地、人參,人譽“張熟地";鄭氏則善于用將,用藥偏于辛熱,常用附子、干姜,推崇四逆湯,人譽“鄭火神”“姜附先生”,二者各有千秋,這也是二者之間的最大不同。

景岳溫補講究陰陽相濟,所謂“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而且景岳認為:“附子性悍,獨任為難,必得大甘之品,如人參、熟地、炙甘草之類,皆足以制其剛而濟其勇,以補倍之,無往不利矣?!彼跃霸罍匮a均是助陽藥與補陰藥并投,凡用附子必伍以熟地,觀其補陽代表方劑右歸飲、丸等俱是如此??梢哉f,景岳所謂溫補是陰陽并補,甘溫同施。

鄭氏扶陽更專注于附子,推崇“熱不過附子",“補坎陽之藥,以附子為主”(《醫(yī)理真?zhèn)鳌?/span>)。臨床之際廣用附子,重用附子,多以附子、四逆輩為主藥主方,純用辛熱,極少參雜甘味滋陰之品,講究單刀直入,與張景岳等陰陽并補觀點大相徑庭。他認為:“凡陽虛之人,多屬氣衰血盛,無論發(fā)何疾病,多緣陰邪為殃,切不可再滋其陰。若更滋其陰,則陰愈盛而陽愈消,每每釀出真陽外越之候,不可不知”(《醫(yī)法圓通》)。不僅如此,他還對景岳直接提出批評,說:“仲景為立法之祖,于純陰無陽之證,只用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并不雜一養(yǎng)陰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陰中求陽乎?仲景求陽,在人身坎宮中說法;景岳求陽,在藥味養(yǎng)陰里注解。相隔天淵,無人窺破,蒙蔽有年,不忍坐視,故特申言之”(《醫(yī)法圓通》)。“今人亦有知得此方者,信之不真,認之不定,即用四逆湯,而又加以參、歸、熟地,羈絆附子回陽之力,亦不見效。病家等斃,醫(yī)生束手,自以為用藥無差,不知用藥之未當甚矣"(《醫(yī)理真?zhèn)鳌?/span>)。故他用附子一般絕不與熟地等甘陰之味相伍,后世如吳佩衡、范中林諸先生均持此觀點,讀者參閱下章即知。

鄭氏多次批評將陽八味(金匱腎氣丸)、大補元煎(景岳方)視為扶陽必用之方:“二方概以熟地為君以補陰,山萸以滋陰,丹皮以瀉火,用桂、附僅十中二三。試問:既曰命門無火,理宜專用桂、附以補火,何得用地、萸以滋陰,丹皮以瀉火乎?此皆景岳不讀仲景之書,而未明陰陽之道也"(《醫(yī)法圓通》)。這些議論,可謂別開生面,發(fā)前人所未發(fā),但此話確實言之有據(jù),合乎情理。只是鄭欽安在這里似乎犯了一個技術性錯誤,景岳的大補元煎中并無桂、附二藥,也算一點瑕疵。

在用藥上,張景岳補陽不忘補陰,桂附與熟地、人參多講同用,視人參為補陽要藥,大概方方不離熟地;鄭氏扶陽則專用姜附,單刀直入,大忌陰藥,視人參為補陰藥,如果“用為補陽回陽,大悖經(jīng)旨”,幾乎方方不離附子,善后倡導一劑補陰,講究先后次第,二者用藥風格迥然有別,均不失為開一代醫(yī)風的領軍人物。誠然,張景岳的影響要勝過鄭欽安,畢竟張景岳是一位功力深厚、著作宏富,雄視醫(yī)林四百余年的名醫(yī)大家。

大致可說,在應用附子等辛熱藥物治療陰證時,是否夾用熟地等滋陰之品,是溫補派與火神派的一個重要區(qū)別。試觀火神派醫(yī)家的案例,與溫補派醫(yī)家的用藥確實截然有別,風格十分鮮明,明眼人很.容易區(qū)分開來。敬云樵在評點時強調(diào),鄭氏所謂“甘溫固元,是姜、附、草,不是參、芪、術,學者不可不知也”(《醫(yī)法圓通》)??芍^一語中的。

概括一下,溫補派講究溫而兼補,系溫兼滋補,陰陽并濟;火神派溫補則強調(diào)辛熱扶陽,單刀直入,不夾陰藥。溫補派講究脾。腎并重,火神派則更強調(diào)補腎為主,元氣為本。從這一點上說,相對溫補派而言,火神派可稱之為“扶陽派",不過我們還是按傳統(tǒng)說法稱之為“火神派”。
回顧醫(yī)史,醫(yī)學流派產(chǎn)生的常見形式,就是醫(yī)學流派內(nèi)部的衍變和發(fā)展,從而形成新的學派??梢哉f每個醫(yī)學流派都是在對《內(nèi)經(jīng)》《傷寒論》等經(jīng)典和各家學說繼承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和方法,并將其上升為理論,從而形成新的醫(yī)學流派。各個學派之間的互相影響滲透,對新的醫(yī)家學說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張子和為代表的攻邪派和朱丹溪為代表的滋陰派就都是從河間學派分化出來的。張子和私淑河間之學,《金史·本傳》稱他“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而創(chuàng)攻下派;朱丹溪師承河間學派,其師羅知悌為劉完素的再傳弟子,又旁參東垣、子和之學,而創(chuàng)滋陰學派。任應秋先生看出這一點:“傳劉完素之學的,有兩大醫(yī)家,一為張從正,一為朱震亨?!比欢瑥?、朱之學并未因傳河間之學而影響其自成一派。是否獨立成派,關鍵在于對其所學是否有所發(fā)展,有所創(chuàng)新,這才是判斷某家學說是否自成一派的關鍵,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才是醫(yī)學流派的生命??梢哉f,河間學派為攻下派和滋陰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但不能說這后兩家就歸屬于河間學派,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這一點。同樣道理,明代薛己、張景岳是在繼承易水學派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易水學派雖為其形成奠定了基礎,但絲毫不能掩蓋溫補學派作為獨立學派的光輝。以此類推,火神派就是從傷寒派和溫補派的理論中衍變和發(fā)展起來的,并賦予其學說以新的觀點,從而自成一家,自立門戶,成為一個獨立的醫(yī)學流派,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傳播至今。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