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越進步發(fā)達,人們越注重情感生活。目前教育這塊本應是圣潔的領域,有時也被情感生活所困,出現了本不該發(fā)生的悲催故事,其中師生戀帶來的悲劇就是最近幾年頻繁出現的比較典型的問題。作為一名肩負教書育人使命的教師,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高尚的道德情操,切勿陷入師生戀的泥潭。 (一)師生戀的定義及其特點 “戀”的意思是“想念不忘,愛慕不舍,不忍舍棄,不想分開?!?/span> 師生戀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了難舍難分的感情,輕者是“思戀”,重者是有了擁抱、親吻等曖昧的行為,更重者則是發(fā)生了性關系。師生戀大多是以學生愛戀老師為前提和情感基礎的,學生愛戀老師一般有如下幾個特點。 1、盲目性。在學校里,很多有才華、有風度,關心學生的老師往往成為學生崇拜和依戀的對象。由于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視野狹窄,思想感情還未成熟和定型,所以他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評價很難做到客觀和全面,所以這種崇拜和愛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 2、沖動性。師生間,尤其是年齡相仿的師生間有“好感”是一種比較正常的情感,但是往往顯得不夠成熟。學生所依戀的老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可能被當成愛的信息傳遞,激起心中感情的漣漪,使人想入非非。學生往往也能夠意識到自己不該如此,但是卻難以控制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行為。 3、隱蔽性。陷入情網的少男少女心中都很清楚,他們的這種戀情是為社會習俗、道德所不容,為校方和家長所不容,所以絕大多數的人都把感情深埋在心靈的底層,沒有勇氣去表達。因此,在表面上若無其事,內心里的感情卻洶涌澎湃,對方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著自己的心。 4、暫時性。牛犢戀情是人從性意識的萌發(fā)到愛情的過程中的特定階段,這就決定了師生戀情的短暫性。隨著性心理的發(fā)展,他們愛戀的對象勢必由年長者轉變?yōu)橥g人。 (二)師生戀的類型及其形成原因 1、一廂情愿。師生戀從單方面講,可分為兩方面,其一是“戀師”,此種情況在校園里居多;其二是“戀生”,此種情況在校園里,大學多于中小學。無論是“戀師”,還是“戀生”,都屬于“單相思”,也叫一廂情愿。 ①戀師。單純的“戀師”現象以中小學居多。因為這是青少年性意識、性行為發(fā)展過程中的普遍現象之一。 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克把青少年的性意識發(fā)展分為疏遠異性的反感期、向往成年異性的牛犢戀時期、追求異性的狂熱期、正式浪漫的戀愛期等四個階段。牛犢戀情就是指進入性萌動期的青少年對長者的仰慕和迷戀,它是青春期特定條件下戀父情結和戀母情結的回歸。 青少年時期,獨立意識變得強烈,逃脫家庭、遠離父母監(jiān)護的愿望膨脹,渴望著能重新選擇一種活法。但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經驗不足,束手無策的感覺縈繞著他們,他們渴望理解與幫助。在活動范圍有限的校園中,這些少男少女除了和同學朝夕相處外,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環(huán)顧周圍他們發(fā)現,和同齡的人比,老師更多一份成熟;和父母比,老師又多一份尊嚴。在學生面前,老師保持著“良師益友”的形象,遵守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師德要求。老師學識淵博、風度儒雅、風趣幽默,老師的諄諄教誨,熱心的教導和關懷,會帶給學生許多幻想、崇拜甚至是喜愛。尤其是成熟的男老師對女孩子,更有很大的吸引力,成熟的男老師身上所具有的那種氣質,絕對不是和女孩子同齡的男生身上所具有的。而女老師呢,對學生的關愛,會讓男孩子們感到無比溫暖。此種特殊的感情在心中潛滋暗長,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對老師的戀情。有的甚至把對父母的愛轉移到關心愛護他們的老師身上,并誤把關懷和愛護當成一種愛情。 ②戀生。戀生現象多是心理上的暗戀,且大多數老師都能自行控制和調節(jié)情緒,使之沒有外露,為此也不會造成什么影響。 老師愛戀學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因是老師作為成年人在紛繁復雜的社會里的為人處事的情感棱角已經被現實功利性的生活所磨光,而學生恰恰涉世未深,顯得非常純潔,這就滿足了老師對純情的渴望,另外學生常常扮演崇拜者的角色,老師是被崇拜者,學生是自己最好的聽眾,所以這種關系模式給老師帶來了在一般人際交往中難以獲得的尊嚴,這往往能給教師帶來極大的心理滿足……進而發(fā)展成“戀生”。 戀生現象的出現,似乎在社會中有違師德。因為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地位不平等,老師對學生的情感占有比較容易;因為老師在學生心里的地位比較高,老師的形象代表著高尚,老師是成功的化身,一旦老師追求學生,學生有被寵愛的喜悅,能夠很快產生反應。另外,人有支配欲望,由于地位的不同,學生處于被支配的位置上,老師易對學生產生同情、占有的心理,于是就可以跨越年齡,沖破角色的規(guī)定。如果沒有外界的阻力,這種關系就發(fā)展為婚姻。在大學以上學歷教育的校園中,由于老師戀學生而發(fā)展為婚姻的成功率比較高。 2、兩廂情愿。師生戀從雙方面講,叫做你有情他有意的“兩廂情愿”。學生暗戀老師構成了師生戀的基礎。假如學生所依戀的老師也同樣喜歡自己的學生,他們就有可能雙雙陷入戀情。此種情況在成人的大學校園里居多。 歷史上曾經有一些成功的師生之戀,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比如魯迅和許廣平、沈從文和張兆和(老師狂追學生的典型)、瞿秋白和揚之華、余秋雨和馬蘭、楊振寧和翁帆等。他們相戀之時都已是成年人,對人生都有了深刻的理解,思想成熟穩(wěn)定,共同的追求使他們走在了一起,志同道合構成了他們的愛情基礎。 相比之下,發(fā)生中小學校園的師生之戀極少能夠達到這種境界,而且現在的時代和過去的也截然不同。 目前頻繁出現的師生戀現象,與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人們對思想道德、愛情的是與非的認識變化有關。 ①道德觀淡薄。一些人已從壓抑情感的極端走到放縱情欲的另一個極端。一些學生,甚至是老師是受時代“新潮”觀念影響成長起來的,形成了“讓我一次愛個夠”、“跟著感覺走,拉著夢的手”等思想觀念,使他們?yōu)閻矍椴活櫼磺?,當然也就不會計較所愛的對象是老師,還是學生;是有家庭,還是無家庭。 ②戀愛觀變異。一些中國人的婚戀觀不是某種單一思潮的產物,有壓抑多年的古老欲望的釋放,有西方某些社會觀念的移植,也有社會轉型的催化作用。當情感與欲望沖破了角色的束縛,學生與老師的身份便不再是障礙。 ③利益觀驅使。當今社會的人們變得急功近利,目的決定著行為,左右著情感,于是就有了為了目的的愛情,師生戀也不例外。 ④幸福觀至上。人們越來越傾向于把自我的幸福感放到重要的位置,于是,戀愛的對象是誰,根本就不在意。 (三)師生戀的問題給人帶來的思考 不必說那些名人師生戀的千古佳話,也不必說那些特殊群體中師生戀的特殊事跡,單就平凡的人群中,就有無數純真動人的師生戀故事。但是,這并不能掩蓋師生戀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師生戀”絕大多數都沒有好的結局,尤其是中小學校園里的“師生戀”。我們大家可能看到過報紙雜志,甚至是網絡披露報道的如下事實:初中數學科代表在辦公室熱吻數學男教師,受處分;初中教師,致使學生懷孕被開除;高中兩名男生同時愛上班主任,爭風吃醋出人命;高中語文教師與一名女學生發(fā)生關系, 為何“師生戀”帶來的往往是悲???這除了上述盲目、沖動、隱蔽、暫時等“師生戀”四個特點以及一廂情愿、道德觀淡薄、戀愛觀變異、利益觀驅使、幸福觀至上的因素外,還有如下幾條值得注意。 1、現實問題的困擾。盲目、沖動的師生戀,開始時是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但當這種愛情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時,就會遇到性與道德倫理的問題,升學與就業(yè)的分離所帶來的環(huán)境和時間的考驗的問題,生活中閱歷、學時、年齡、身份和地位的差距等一系列問題,矛盾也就隨之而來,這些矛盾有許多是不可調節(jié)的,為此悲劇也就在這復雜的現實問題糾纏中開始醞釀了。 2、學業(yè)的危機。談戀愛容易分散精力,影響學業(yè)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學里,一個很有發(fā)展前途的青年男女,尤其是女生,有可能由于和老師談戀愛又不為周圍的人接受,感情受到挫折而無心學習,使學習荒廢,甚至輟學;大學里,一個學業(yè)很好的青年,因為和老師談戀愛受挫而影響學業(yè)或就業(yè)……青年男女就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 3、做人的危機。假如老師已有家室,他們的戀情還將面臨著道德的嚴峻考驗,偷偷摸摸的戀情會使雙方時時不能心安,這也會使雙方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假如老師已有家室,那么學生就會扮演不光彩的“第三者”角色,更是遭到家庭和學校反對、社會輿論譴責、老師配偶的怨恨,這幾種壓力會使他們難于在社會上做人……青年男女就容易做出過激的行為。 既然“師生戀”絕大多數都沒有好的結局,那就一律禁止吧,可現實又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在許多人眼里戀愛是自由的,禁止師生戀是沒有法律依據的;又因為戀愛是情感生活,是隱藏在心里的活動,即使是有顯性的行為,別人也無法識別真假與程度,更無權干涉。為此,只有出了問題才能被人們認識,重視,甚至是嘆惋,但這一切均已晚矣,均無絲毫意義。 說師生戀是戀愛的自由,其實也并不然,因為當老師全部或部分地掌握著學生的命運的時候,學生不可能和他自由地戀愛。這實際也是一種權力關系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關系都是一種權力的博弈。前提條件就不平等的權力關系中,很難實現真正對等的自由戀愛。在這個意義上,崇尚戀愛自由的西方發(fā)達國家,也大多禁止或限制師生戀,尤其是導師和異性弟子之間,連單獨談話的機會都受限制。 美國中學校園里的師生戀假如發(fā)展到有性關系的話,教師會被法律制裁。大學教師和工作人員手冊里都有嚴禁教師去“招惹”學生的規(guī)定,或者更明白地規(guī)定不準和學生有任何的浪漫或兩性關系。 這項規(guī)定可追溯到1984年,哈佛大學頒布了禁止教授(包括教授的學生助理)和其直接授課與指導的學生之間有浪漫關系的規(guī)則。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校園里沒有直接教學和指導關系的師生戀還是允許的。直到2001年弗吉尼亞威廉和瑪麗學院的師生戀導致了學校決定出臺禁止規(guī)定,隨后這條規(guī)定被美國許多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所采用。 他們解釋說,禁止大學師生戀的根本原因在于老師和學生之間權力的不平等,因此禁止師生戀的本質是防止權力被濫用。另一個原因也是為了防止師生戀破裂后學生偽報老師性騷擾的指控。 在美國不只是對大學老師和學生之間這樣要求,對很多專業(yè)人員也是一樣的,比如醫(yī)生和病人之間、律師和客戶之間、牧師和教堂成員之間等是不能談戀愛或有兩性關系的,若有的話一旦發(fā)現,律師或醫(yī)生會被吊銷執(zhí)照,這項規(guī)定主要也是為了避免相互之間權力的不平等可能帶來的脅迫。 臺灣也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防治準則”,要求大專、中小學在新修訂教師聘約時,明令禁止“師生戀”,違反聘約的可能受到停聘或解聘等處分。 2007年,武漢某大學要求老師簽軍令狀,發(fā)誓不搞師生戀,曾經引起熱議。對此校方認為,不得以任何理由與學生談戀愛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學生的利益;律師則認為,如屬自愿戀愛,不違法,沒必要強制禁止;學生的反應則觀點、態(tài)度不一。 其實,老師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職業(yè),與學生建立“愛”的感情是應該的,但一旦發(fā)展成“愛情”,則逾越了職業(yè)倫理道德的底線。因為教師要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學生要向老師學知識、學做人;因為師生之間是一種不對等的教育與被教育的關系,教師的話語權大于學生,此種情形若產生“戀情”就可能給學校的秩序、教與學帶來負面的影響…… 禁止師生戀只是在一個特定環(huán)境之下對兩種特定身份和使命的人員間的戀愛限制罷了。若有真愛,就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就要等待學生完成學業(yè)、就業(yè)以后再去續(xù)寫。大學教師等學生成家立業(yè),等個一年半載、三年五載尚有希望可盼;中小學教師等學生成人、成才、成家立業(yè),等個五年以上,甚至是十年八年,能等得了嗎?若能,那才叫有情人終成眷屬呢。 (本文收錄于我的新作《教師必學的16堂修養(yǎng)課》中,詳情請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