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評圖書:《哈佛幸福課》, (美)丹尼爾·吉爾伯特 著, 張巖、時宏 譯, 中信出版社 2011年 12月版 在寫下這個題目時,我一直在想,幸福和快樂是不是一回事?!豆鹦腋Un》將HAPPINESS直接翻譯成了幸福,筆者認為快樂和幸福還是有些區(qū)別。翻查維基百科,綜合分析,快樂和幸福都是一種主觀體驗,后者除了體驗之外,還帶有倫理色彩,比如“幸福觀”,而快樂則比較單純,就是心情愉悅。幸福(英文為Eudemonia 或 Happiness),是指人們在感受外部事物帶給內(nèi)心的愉悅、安詳、平和、滿足的心理狀態(tài)??磥砜鞓分皇亲屓藗兏惺艿叫腋5囊环N心理狀態(tài)。 對于人生的意義,我非常認同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四六零~三七零年)的觀點,即“人生的意義應(yīng)以快樂為主,所以人該盡量愉快,擯除痛苦?!痹谥袊?,其實也有類似的看法,最知名者如楊朱(公元前四四零~三六零年),主張“人生的幸福是追求個人的快樂?!碑斎?,如果過分強調(diào)個體的快樂,難免會被貶斥為“極端的個人縱欲主義”。 我相信每個人都應(yīng)該也必然會追求幸福的生活,并迫切希望從中得到快樂。自身快樂只要不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沒有必要指摘、責備。在確立了這個前提之后,我們需要搞清楚快樂的源泉來自何處,努力尋求快樂,享受生活。 讓我們先看看經(jīng)濟學大師薩繆爾森給出的快樂公式:快樂=效用/欲望。簡單地說,快樂與效用成正比,與欲望成反比。對于一件事物,如果你的欲望或者預期越低,越容易帶給你超乎預期的快樂。同樣,如果你對該事物的評價越高,它帶給你的快樂也越大。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一個結(jié)論“不貪心、不苛求的人,往往更快樂”。荷蘭學者丹尼爾·伯努利給出了一個數(shù)學味更濃的公式:快樂=某事物的效用*獲得該事物的概率,做的是乘法。這個方程意味著,快樂的關(guān)鍵取決于實現(xiàn)目標的可能性。某件事物如果能大幅提升你的幸福感,但是,如果實現(xiàn)的機會幾近于零,還不如放棄這種奢望。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在不斷評估實現(xiàn)目標的概率,如果估計正確,而實現(xiàn)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大,無疑人們在這一過程中會獲得快樂。如果情況相反,及時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目標,可以減少失望或最后的挫敗感。 上述兩個舶來的幸福方程式都提到了“效用”,這是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中的一個重要基礎(chǔ)概念。通俗地說,效用就是個人對于一個事物的主觀評價,是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滿足的一個度量。在這里,效用滿足的是個人的愉悅需求。這和輕重、大小不同,人們無法用絕對量對效用做出度量。效用是通過同類項之間進行比較得出的。沒有比較,很難感受到事物帶來的效用。人們往往在對比別人更不幸的遭遇時,才會覺得自己相比更幸福;而在看到別人境遇更好時,盡管自身情況沒有改變,卻會覺得情緒一落千丈。實際上,在幸福方程式里,效用的這一特點,正是改變我們的幸福體驗的一個重要根源。 如果人們總是追求比別人更幸福,這正是不快樂的來源。一個人可能很難減少自己的欲望和對未來的過高期冀,因此在不考慮效用變化的情況下,快樂感仍會降低。而當用別人作為參照物,又會是效用減少,很容易看出,幸福方程式的結(jié)果必然是銳減。中國有句俗語“人比人,氣死人”,就是這么個道理。 適當收斂自己的欲望,降低未來的期望值,活在當下,會更快樂。心理學家證實,人們?nèi)粘K伎贾杏?2%的內(nèi)容是與未來相關(guān)的,快樂、成就感和智慧的關(guān)鍵,就是停止對未來做過多的思考。明智的人,會利用大腦和眼睛的共謀,使自己生活在嚴酷現(xiàn)實和舒適錯覺的平衡點上。另外,我們要充分調(diào)動心理免疫系統(tǒng),降低這個防御保護系統(tǒng)的啟動參數(shù),當我們感覺不快樂的時候,讓心理防御系統(tǒng)提供給我們一個更積極的觀點。 在追求快樂幸福的路上,大智若愚才是真智慧。你根本無需深刻地揭露自己,讓自己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如果你無法讓自己停止和別人對比,那么安德魯·奧斯瓦爾德的方法也許有用,他說:“內(nèi)心不平衡的人置身于快樂的場所,便可能格外感懷生活的嚴酷。如果人們注定要經(jīng)歷情緒的波動,那么在其他人也都悶悶不樂的環(huán)境中挨過生活的低谷,也許會好過些?!比绻愀敾郏梢詤⒖计踉X夫的方法,為了讓內(nèi)心不斷感到幸福,那就需要做到兩點:(一)善于滿足現(xiàn)狀,(二)這樣去想“本來事情可能更糟”。無論如何,盧梭的生活態(tài)度都值得我們追隨,讓享受現(xiàn)在經(jīng)常而且滿滿地占據(jù)我們的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