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茅盾文學獎是長篇小說的最高獎項,每四年評選一次,每位獲獎者獎金高達50萬元。本屆茅盾文學獎即第九屆茅獎是“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屆,共有252部作品參評,比上屆增加74部;不少往屆“茅獎”得主拿出了新作參評,如賈平凹的《古爐》和《老生》、劉醒龍的《蟠虺》、王安憶的《天香》等。2015年8月16日,本屆茅獎在北京揭曉,格非《江南三部曲》、王蒙《這邊風景》、李佩甫《生命冊》、金宇澄《繁花》和蘇童《黃雀記》五部作品5部長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 得票第一的格非聽說了自己得獎的消息,“有點不敢相信”;王蒙81歲首度獲茅獎,“很不好意思”;蘇童獲獎不只是高興,是太興奮了……這五部獲獎作品從不同側(cè)面反映了近年來我國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思想高度、藝術(shù)水準,體現(xiàn)出中國當代文學繁榮發(fā)展的態(tài)勢。它們都講述了什么樣的故事?一同去了解一下吧! 作家簡介 格非,原名劉勇,生于1964年,江蘇人,中國當代實力派作家,現(xiàn)為清華大學教授。近兩年他成了得獎專業(yè)戶,此前憑借中篇小說《隱身衣》先后獲得老舍文學獎和魯迅文學獎,這次因《江南三部曲》獲得茅盾文學獎,并且以57票高居第一。他的中篇小說《褐色鳥群》曾被視為當代中國最玄奧的一篇小說,是人們談論“先鋒文學”時必提的作品。 作品簡介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就就開始醞釀構(gòu)思,經(jīng)十多年沉淀而就的系列長篇小說,分別是指《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這組作品被認為呈現(xiàn)出了“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內(nèi)在精神的衍變軌跡”。 《人面桃花》講述晚清末年、民國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陸秀米與時代夢想、社會劇變相互糾纏的傳奇人生;《山河入夢》講述女主人公姚佩佩遭遇家庭變故從上海來到梅城,與梅城縣縣長譚功達的悲情故事,刻畫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知識分子的夢想和社會實踐,莫言認為它“是一部繼承了《紅樓夢》的小說,書中男主人公譚功達就是現(xiàn)實的賈寶玉”;而《春盡江南》則展現(xiàn)了一對漸入中年的夫妻及其周邊一群人近二十年的人生際遇和精神求索,透視時代巨變面臨的各種問題。 精彩書摘 現(xiàn)在的問題是,父親下樓來了。 這個瘋子平時很少下樓。只是到了每年的正月初一,母親讓寶琛將他背到樓下廳堂的太師椅上,接受全家的賀拜。秀米覺得他原本就是一個活僵尸??谘弁嵝?,流涎不斷,連咳嗽一聲都要喘息半天??墒牵裉?,這個瘋子,竟然腿腳麻利、神氣活現(xiàn)地自己下樓來了,還拎著一只笨重的藤條箱。他站在海棠樹下,不慌不忙地從袖子里掏出手絹來擤鼻涕。難道說他的瘋病一夜之間全好了不成? 秀米看見他帶著箱子,似乎要出遠門的樣子,無意間又瞥見手中襯褲上棕褐色的血痕,一時心慌意亂,便沖著前院大叫起來:寶琛,寶琛,歪頭寶琛……她在叫家里的賬房,可惜無人應答。地上的花瓣、塵灰,午后慵倦的太陽不理她;海棠、梨樹、墻壁上的青苔,蝴蝶和蜜蜂,門外綠得發(fā)青的楊柳細絲、搖曳著樹枝的穿堂風都不理她。 “你叫喚什么?!不要叫?!备赣H道。 他緩緩轉(zhuǎn)過身來,把那臟兮兮的手絹塞人袖內(nèi),瞇縫著眼睛瞅著她,目光中含著些許責備。他的嗓音像被砂紙打磨過的一樣,低沉而喑啞。她還是第一次聽見他和自己說話。由于終年不見陽光,他的臉像木炭一般焦黑,頭發(fā)如飄動的玉米穗,泛出褐黃。 “你要出門嗎?”秀米見寶琛不在,只得穩(wěn)了穩(wěn)心,壯起膽子來問了他一句。 “是啊。”父親說。 “要去哪里?” 父親嘿嘿笑了兩聲,抬頭看了看天,半晌才道:“說實話,這會兒我也還不知道呢。” “你要去的地方遠嗎?” “很遠。”他臉色灰灰地支吾了一聲,一動不動地看著她。 【名著解讀】 懸念制造是先鋒文學的特點之一,同時也是該小說最明顯的特點,“父親下樓來了”“這個瘋子平時很少下樓”等懸念一環(huán)接著一環(huán),在敘事中緩緩解開,有的隱隱約約地泄漏些蛛絲馬跡,還有的則最終成迷,因此人們常說格非的小說以詩化的語言和迷離的情節(jié)著稱。此外此作品中還有格非一貫的優(yōu)雅和從容,他從一個女孩子的青春期寫起,在與父親簡單的對話中展現(xiàn)出青春的靈動與懵懂。但在作品后面作者又將她的命運置于近代中國的厚重歷史之中,巧妙地通過簡單寫出復雜,通過清晰描述混亂,通過寫實達到寓言的高度,讓人一旦讀起就難以放下。 作者簡介 作為當代著名作家,王蒙著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nèi)诵巍返冉俨啃≌f。他樂觀向上、激情充沛,是當代文壇上創(chuàng)作最為豐碩、始終保持創(chuàng)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作品簡介 《這邊風景》是王蒙“窖藏”四十年,在“文革”桎梏之下書寫的70萬字長篇作品。當時的王蒙被下放到新疆農(nóng)村勞動,小說以新疆農(nóng)村為背景,從公社糧食盜竊案入筆,用層層剝開的懸念和西域獨特風土人情,為讀者展示了一幅現(xiàn)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圖。同時,也反映了漢、維兩族人民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的真實生活,以及兩族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友愛共處,帶有歷史沉重的份量,又將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塑造得極為生動,懸念迭生,矛盾沖突集中,獨具新疆風情,情節(jié)精彩,語言機智幽默。 精彩書摘 這是一九六二年五月初,在一輛長途客運汽車上。汽車正沿著傍山依水的山間河谷公路盤旋而下。公路兩旁都是山坡,山坡上矗立著無數(shù)四季常青的云杉,顯示一種莊嚴沉靜的墨綠色。 這是從烏魯木齊出發(fā)以來的第三天,也是旅行的最后一天。……旅客們相互熟悉了,又都懷著一種即將到達目的地的興奮愉快的心情,你進入了綠洲,進入了房屋、店鋪、人家、水、林木、牲畜與更多的聲響。熱烈的交流此起彼伏,笑聲和話聲交響在一起。現(xiàn)在,正在不無夸張地講述伊犁的美妙的是一個蓄著美麗的黑胡須的中年維吾爾人,過了二臺以后,他摘下了藍華達呢制帽,換上了一頂用細氈子做的、略近船形的、鑲著黑絲帶子的講究的帽子,他穿著一身漆黑的條絨衣褲,腰上系著一條黑綢子做的褡包,說起話來眉飛色舞。 他的談話對手和他并排坐在一起,是一個年齡稍大一點,鬢角有些花白,臉上總是帶著一種謙遜的笑容的干部。那位黑胡須阿哥覺得自己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下去或許有些失禮,所以,他有時回轉(zhuǎn)過身來,征求一下坐在他的后面的一個體格健壯,中等身材,在濃黑的眉毛、突出的眉骨下面長著一雙深邃的,甚至相當秀氣的大眼睛的年紀輕一些的維吾爾男子的意見。他說上一段,便回頭問道:“是這樣吧?”得到的總是肯定的回答。于是,他放心滿意地繼續(xù)敘述下去。 “為什么伊犁這么好呢?因為伊犁有豐富的水源。哈什河灌溉著三縣一市的土地。特克斯河、鞏乃斯河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三條河流匯成了洶涌澎湃的伊犁河,伊犁河既提供了哺養(yǎng)我們的土地和人們的乳汁,又是排除鹽堿、疏浚洪水的天然通道。在伊犁,到處還有四季恒溫恒量的泉水。 我去過吐魯番,噢,請吐魯番人原諒我!我們澆麥地跑掉的水也不比他們大渠里的水少!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您看看伊犁樹木的葉子是多么黑綠黑綠的!有人施肥嗎?不,沒有人施肥。真是個插上手杖也能夠發(fā)芽長葉的地方!這可不是傳說:在伊犁,許多供電工人就碰到過這樣的麻煩,您扛來了電線桿子,您把木桿子入土的那一端注上了熾熱的瀝青,然后,您把它埋到了地里,過了兩個月,一場雨后,我的天?。∷盍?,伊犁的泥土,伊犁的空氣,伊犁的水賦予它以生命,電線桿子伸出了枝條,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黑胡子阿哥說得得意起來,半閉上眼睛,哼哼起一支富有伊犁地方特色的,既開闊悠揚又縈回纏繞、難解難分的民歌。接著,未開口自己先笑起來: 他叫了起來,用手指著車窗外的正在向后飛馳的一片一片的果樹,隨著車輛的下坡行駛,針葉樹漸漸稀少了,現(xiàn)在山間兩旁,是成片的野果林,正是開花的季節(jié),枝頭的花朵,像一塊一塊鋪展開的雪白的絲絹,陣陣沁人心肺的芳香,不時襲入車內(nèi),令人清爽愉悅。 那個鬢角花白的干部用力吸了口氣,贊嘆地說:“真多??!這都是……” “這里就是著名的果子溝,汽車在野果林里要走一個多小時。到處都是野蘋果,生吃不太好,但是可以熬果醬,可以釀酒。有時候,落滿地面的野蘋果堆積得很厚,它們自動地發(fā)酵了,變成酒和糖了,鳥兒們,獾、黃羊、麋鹿一直到刺猬,吃多了這些含酒含糖的果子 ,它們醉了,它們走在路上一溜歪斜,搖搖晃晃,哈哈哈哈。有一次這里來了一頭阿尤,也就是哈熊(棕熊),吃多了醉蘋果,它走在山溝里,彎腰、伸腿、揮掌、全身亂顫,呵,那是跳舞……哈熊跳起舞來,這是只有伊犁才看得見的節(jié)目…… 【名著解讀】 這部書源于王蒙先生當年在伊寧市巴彥岱工作生活的經(jīng)歷,因此從這里的一字一句中,我們可以看到王蒙先生對于巴彥岱的喜愛。書中濃郁的生活氣息,逼真的生活場景,細膩的細節(jié)描繪,生動的人物刻畫以及獨特的民俗風情,讓我們似乎置身其中,目睹一幅真實的現(xiàn)代西域生活的全景圖。另外《這邊風景》其實完成于1974年至1978年,后因種種原因未曾出版,被王蒙束之高閣,塵封了整整四十載。重拾舊稿,也讓我們重拾了王蒙那段不可磨滅的生活記憶。 作者簡介 李佩甫,1953年出生于河南,現(xiàn)任河南省作協(xié)主席,國家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金屋》《城市白皮書》《羊的門》《城的燈》《生命冊》》等。此次獲獎的長篇小說《生命冊》,是他繼《羊的門》、《城的燈》之后,“平原三部曲”的巔峰收官之作。談及《生命冊》的創(chuàng)作歷程,李佩甫用“儲備了50年,寫了3年,花甲之年出版成書”來形容。 作品簡介 這是一部自省書,也是一個人五十年的心靈史,追溯了城市和鄉(xiāng)村時代變遷的軌跡。主人公“我”是一個從鄉(xiāng)村走向城市的知識分子,一個“背負土地行走的人”。從鄉(xiāng)村到省城,從省城到北京,再從北京到上海,一路走來,“我”的身份也從大學老師轉(zhuǎn)變?yōu)椤氨逼睒屖?、股票市場上的操盤手,以及一家上市公司的負責人。 “我”是一個深刻、冷靜、內(nèi)斂、節(jié)制,作品串聯(lián)起了“駱駝”“老姑父”“梁五方”“蟲嫂”等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在這些人物身上,從錯綜復雜的社會關(guān)系中,可以看到城市與鄉(xiāng)村之間紛紛擾擾的世界,看到中原大地上五十年來生長著的苦難和血淚,這是展示,是審視,是推敲,也是追問。 精彩書摘 在無梁,蟲嫂就像是一個童話。 最初,人們戲稱她為蟲嫂。也不僅僅是蔑視,這里邊還有寬容和同情。每每她挑著一副水桶走出來,人們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號,水桶也是小一號的,從娘家?guī)淼?。她挑水就像是走劃船步,踮著腳尖,磕磕碰碰,試試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時,她不讓人搭手,說:會。我會。就是轆轤把兒太長了。人們又笑。 在村里,蟲嫂割草、割麥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掙的。可她不會編席。她是無梁村惟一不會編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頭太短,編不了丈席,也試著編了幾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點的老魏說:她的尺子小一號。那時候,糧食是隊里分的,而油鹽錢全靠編席來掙(編一張大席可掙一毛五分錢)。蟲嫂不會編席,就從娘家逮了一窩小雞,靠著“雞屁股銀行”,總算能換個油鹽錢。老拐腿瘸著,干不了重活。再加上兩人結(jié)婚時,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債,那日子就更加艱難些。 日子雖然難過,可也過了。她會爬樹,身量小,卻靈活,猴子一樣。春天里青黃不接的時候,就捋些槐花、榆錢,摻和著吃。她還會做“鯉魚穿沙”,就是玉米糝加榆葉兒煮著吃,我吃過一次,也挺香。這年夏天,隊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壟茄子,爾后又少了一壟辣椒。于是人人都懷疑是蟲嫂偷了,卻沒有證據(jù)。治保主任曾建議說:搜,挨家挨戶搜。卻被老姑父否決了。老姑父說:幾個茄子,算了。 再說,沒有多久,蟲嫂就懷孕了。挺著個肚子,也編不成席了。所以,她每每走出來時,身上總挎著一個草筐子。她身子重,走路一挪一挪,走走歇歇,很艱難的樣子(很久之后,人們才知道,那草筐是雙底的。她身上還縫了很多兜,渾身上下到處都是口袋)。 蟲嫂生下第一個孩子后,頭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了。人們說,蟲嫂,可不敢哪,迎了風,就出大事了。她說,沒事。我皮實。 等到了這一年的秋天,谷子、芝麻、豆下來了。打場時,蟲嫂每天抱著吃奶的孩子到場里去晃一晃。接連幾天,就被人盯上了。于是干部們在場邊上攔住了她,在她的袖筒里、孩子的肚兜里,還有鞋窠舀里各倒出了半斤芝麻和黃豆!罪證終于查到了,就罰她在場里的石磙上站著,問她為啥偷芝麻? 她說:孩子饞了。 人們問她:你呢?你不饞? 她說:也饞。 人們說:饞了就偷? 她竟說:叔叔大爺們,饒了我吧。 一個結(jié)過婚的女人,竟一聲聲地喊人“叔叔大爺”,喊得人一怔,心也就軟了……人已一賤到底了,“叔叔大爺們”聽她這么求告,又看她如此小的身量還抱著個孩子,也就放過她了。說:以后可不能這樣了……就此,“小偷”的名義已坐實了。 奇怪的是,就蟲嫂這樣的小小身量,卻一拉溜生了三個孩:兩男一女。據(jù)說,每次生孩子,她睜開眼的第一句話就問:全活么?接生婆怔了,說:啥?她說:查查胳膊腿啥的?接生婆告訴她:全活。她這才松一口氣。她個小,生怕生下的孩子“不全活”。也許是因為她個子低的緣故,她對“大”有無限的向往。她的三個孩子統(tǒng)稱為:國。大國,二國,三國(老三是女孩,也叫花,國花)。 她生了一群“國”。她說是“國家”的“國”。全是嗷嗷待哺的貨色。由于頭生兒回了奶,她的三個孩子都是靠她嘴對嘴喂活的,她先把蒸好的紅薯嚼一嚼,爾后用嘴,或是手指頭抿在孩子的嘴里。當三個孩子牙牙學語、滿地滾的時候,她已經(jīng)是村里有名的小偷了。 一個人一旦有了賊的惡名,她就是“賊”了。 【名著解讀】 雖然看起來,蟲嫂似乎是不知羞不知恥,然而在那樣一個年代,她活的真實活的自我,有著黃天厚土一般堅忍不拔、越挫越勇、耐苦耐寒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可以說她就是蒼黃土地開出的絢麗多姿的生命之花?;蛟S,她的“生命冊”是蒼涼的、苦澀的、多災多難的(這其實也是生命的本相),但我們也不可否認,那也是充滿亮色的,給一滴清露,就會燦爛盛開。如果說土地的底色是蒼黃,那么而生命的柱礎(chǔ)則是堅韌。 作者簡介 金宇澄,原名金舒澄,1952年出生,上海人,被稱為小說界的“潛伏者”。2013年憑借《繁花》獲得第11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獎、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獎和第一屆魯迅文化獎年度小說獎。 作品簡介 金宇澄在這部作品中,以滿紙滬語,用大量人物對話的形式描述了分別出身資本家家庭、軍人家庭、工人家庭的三個普通上海少年滬生、阿寶、小毛的成長經(jīng)歷。這是一部地域小說,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圖的對應。 這也是一部記憶小說,六十年代的少年舊夢,輻射廣泛,處處人間煙火的斑斕記憶,九十年代的聲色犬馬,是一場接一場的流水席,敘事在兩個時空里頻繁交替,傳奇迭生,延伸了關(guān)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錯綜復雜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諷,咄咄逼人的漫畫,暗藏上海的時尚與流行;昨日的遺漏,或是明天的啟示……媒體稱之為“集合了非主流小說元素,通篇小市民的家長里短”的小說,讀者點評它為“令人欲罷不能的文字”。 《繁花》是本屆茅獎中網(wǎng)友們議論最多的一匹黑馬,它自2012年在《收獲》雜志連載后,引起文壇轟動,被譽為史上最好的上海小說之一。出版后獲得文學界、讀者的廣泛關(guān)注,甚至被拿來與張愛玲和《紅樓夢》相比。中國小說學會會長雷達直言其是“最好的上海小說之一和最好的城市小說之一”。 精彩書摘 阿寶十歲,鄰居蓓蒂六歲。兩個人從假三層爬上屋頂,瓦片溫熱,眼里是半個盧灣區(qū),前 面香山路,東面復興公園,東面偏北,看見祖父獨幢洋房一角,西面后方,皋蘭路尼古拉斯東正教堂,三十年代俄僑建立,據(jù)說是紀念蘇維埃處決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打雷閃電階段,陰森可懼,太陽底下,比較養(yǎng)眼。蓓蒂拉緊阿寶,小身體靠緊,頭發(fā)飛舞。 東南風一勁,聽見黃浦江船鳴,圓號寬廣的嗡嗡聲,撫慰少年人胸懷。阿寶對蓓蒂說,乖囡,下去吧,紹興阿婆講了,不許爬屋頂。蓓蒂拉緊阿寶說,讓我再看看呀,紹興阿婆最壞。阿寶說,嗯。蓓蒂說,我乖吧。阿寶摸摸蓓蒂的頭說,下去吧,去彈琴。蓓蒂說,曉得了。這一段對話,是阿寶永遠的記憶。
此地,是阿寶父母解放前就租的房子,蓓蒂住底樓,同樣是三間,大間擺鋼琴。幫傭的紹興阿婆,吃長素,葷菜燒得好,油鑊前面,不試咸淡。阿婆喜歡蓓蒂。每次蓓蒂不開心。阿婆就說,我來講故事。蓓蒂說,不要聽,不要聽。阿婆說,比如老早底,有一個大老爺。 蓓蒂說,又是大老爺。阿婆說,大老爺一不當心,壞人就來了,偷了大老爺?shù)男?,大老爺根本不曉得,到市面上蕩馬路,看見一個老女人賣菜。蓓蒂笑笑,接口說,大老爺停下來就問了,有啥小菜呀。老女人講,老爺,此地樣樣式式,全部有。阿婆接口說,大老爺問,這是啥菜呢。老女人講,無心菜。大老爺講,菜無心,哪里會活,纏七纏八。老女人講,老爺是壽頭,菜無心,可以活,人無心,馬上就死。 老爺一聽,胸口忽然痛了,七孔流血,當場翹了辮子。蓓蒂捂耳朵說,曉得了,我聽過了。阿婆說,乖囡,為啥樣樣東西,要摜進抽水馬桶里。蓓蒂不響。阿婆說,洋娃娃,是媽媽買的,摜進馬桶,“米田共”(糞)就翻出來。蓓蒂不響。阿婆說,鋼琴彈得好,其他事體也要好,要有良心。蓓蒂不響。吃過夜飯,蓓蒂的琴聲傳到樓上。有時,琴聲停了,聽到蓓蒂哭。阿寶娘說,底樓的鄉(xiāng)下老太,脾氣真不好。 阿寶爸爸說,不要再講鄉(xiāng)下,城里,剝削階級思想。阿寶娘說,小姑娘,自小要有好習慣,尤其上海。阿寶爸爸不響。阿寶娘說,紹興阿婆哪里懂呢,里外粗細一道做。阿寶爸爸說,舊社會,樓上貼身丫鬟,樓下大腳娘姨。阿寶娘不響。阿寶爸爸說,少講舊社會事體。(注:蓓蒂是阿寶童年時的鄰居,也是阿寶永遠的回憶。當初的阿寶是真心地喜歡這個純真的小女孩,然而特殊年代里錯綜復雜的政治環(huán)境,最終扼殺了這段感情,最終蓓蒂的失蹤,也許是阿寶難以言說的痛苦回憶。) 【名著解讀】 童年視點下的城市景觀、微微萌動的情誼,場景式的描寫讓人覺得溫暖而真實。蓓蒂就像阿寶生命里的一束光,輕易地讓阿寶忘記所有憂愁,特殊年代里人人自危,只有蓓蒂,始終保持著這份純真和美好。 作品簡介 蘇童在文壇,一直以短篇小說見長,被譽為“短篇小說圣手”,不過,蘇童近年來在長篇創(chuàng)作同樣成果斐然,《河岸》曾獲三屆英仕曼亞洲文學獎,2010年蘇童憑《河岸》獲“年度杰出作家”,此次又以《黃雀記》榮獲茅盾文學獎,足以證明蘇童在長篇創(chuàng)作中的實力。 作品簡介 《黃雀記》以蘇童擅長的小人物、小地方的敘事展開故事情節(jié),故事并不復雜,就是一樁上世紀80年代發(fā)生的青少年強奸案。分為三章:保潤的春天、柳生的秋天、白小姐的夏天—三章的標題暗示了三個不同的敘事視角?!巴ㄟ^三個不同的當事人的視角,組成三段體的結(jié)構(gòu),寫他們后來的成長和不停的碰撞,或者說這三個受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的命運,背后是這個時代的變遷。主題涉及罪與罰,自我救贖,絕望和希望?!?/span> 精彩書摘·討債 趁著母親在廚房里灌開水,他跑過廚房,把自行車從家里推到了街上。很不巧,自行車偏袒母親,存心跟他作對,人都騎上了車,他發(fā)現(xiàn)輪胎泄了氣,返身回去拿打氣筒,拖延了兩分鐘,他的行蹤便暴露了。母親先是在餐桌上發(fā)現(xiàn)了保潤的廚師帽,而后在樓梯口看見了保潤的書包,撿起東西追出來,嘴里大叫,你這孩子也丟魂了?你不帶書包不帶廚師帽,去上什么學? 保潤匆匆地給自行車輪胎打氣。他說,上學的事以后再說,我今天不回學校,回井亭醫(yī)院。 你敢!母親臉上變了色,咬牙切齒地拉住兒子的自行車,王校長那邊都打點過了,兩瓶好酒兩條好煙,花了不少錢。告訴你多少遍了,回學校混幾天,你就拿到廚師執(zhí)照了。 廚師執(zhí)照誰稀罕?又不是飛行員執(zhí)照。我騙你不是人,今天井亭醫(yī)院要開護理觀摩會,喬院長要我去表演,上午去一級病區(qū),下午去二級病區(qū),缺了我不行。 母親詫異起來,問,什么事情缺你不行?你表演什么?喬院長到底讓你表演什么? 他擼一擼袖管說,我能表演什么?捆人啊。 母親很快明白過來,眼里氣出了淚花,跺腳道,都是你爺爺害人啊,井亭醫(yī)院去不得了,你這孩子的魂,丟了,丟了,也丟了!我明天跟小美他媽一樣,要上街喊魂了! 母子倆在街上拉扯一輛自行車,做母親的畢竟氣力不支,兩只手被兒子掰開,眼睜睜地看著自行車飛馳出去了。鄰居都出來看熱鬧,看見保潤已經(jīng)揚長而去,粟寶珍癱坐在門檻上,拍著胸口為自己疏導怒火。鄰居問,保潤到底怎么啦?她瞪著天空,指著天說,丟魂了,不公平啊,我們一家四口人,已經(jīng)丟了兩顆魂!鄰居追問保潤丟魂的癥狀,她心情不好,又要面子,隨口搪塞道,他不肯上學,要去學雷鋒。鄰居說,學雷鋒是好事,怎么是丟魂呢?她站起來拍拍褲子,說,怎么不是丟魂?別人學雷鋒做好事,他學雷鋒,是去捆人??! 【名著解讀】 保潤對待家庭的態(tài)度隨意且摻雜著叛逆,這也許是因為年少時所有的情感都已被母親的市儈折磨殆盡。保潤不肯上學,而母親對他的教育無非是“魂丟了”。保潤也許是痛苦的,他用盡所有的力氣只想“逃”,逃離污濁的香椿街,逃離現(xiàn)實的人世間。行尸走肉十幾年,也許他的魂,早在入獄前就已經(jīng)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