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如何治療瘙癢
摘要:作者從《傷寒論》論及瘙癢的三處條文中抽絲剝繭得出一結論,即《傷寒論》將瘙癢之原因歸于無汗,此時此刻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們,您有何高見呢?如果您有不同的觀點,或者需要補充的觀點,我們歡迎您踴躍投稿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傷寒論》從汗論治瘙癢 《傷寒論》中有三處提到瘙癢,機理各不相同。一為“以其不能得小汗”;二為“遲為無陽,不能作汗”;三為“無汗……以久虛故”,證機各異,但“不得汗”卻同。于是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傷寒論》將瘙癢之原因歸于無汗。 第一處是《傷寒論》第23條:“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一日二三度發(fā),脈微緩者,為欲愈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李心機《傷寒論通釋》解釋為:太陽傷寒八九日,表邪將解,本當以小發(fā)汗之法,一疏即解。卻失于發(fā)汗。病有向愈之機,而未順勢發(fā)泄,陽氣怫郁在表。表邪欲解而不得,肌膚欲通而未通,邪擾肌膚,故癢。正邪交爭已八九日之久,邪氣微,正氣也不盛。過汗則傷正,不汗則不能開啟腠理、予邪以出路,治療以桂枝麻黃各半湯小發(fā)其汗。驗之臨床,確有佳效。 筆者數(shù)年前以經方治療皮膚病,曾治一七八歲男童,皮膚瘙癢數(shù)月,無疹,無余癥,試開兩服桂枝麻黃各半湯,隔數(shù)日,路遇其家人,言一劑即效,兩劑瘙癢除。 第二處是“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zhàn)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fā)熱者瘥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SPAN> 見于《醫(yī)宗金鑒·訂正仲景全書傷寒論注·卷三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篇》,在該篇中緊隨《傷寒論》第23條之后。兩條相鄰,均有“面赤身癢”,而證機卻迥然不同。 關鍵在于脈象,23條脈是浮緊的,后來“脈微緩者,為欲愈”意為脈由浮緊變得略微緩和。而本條卻是“脈浮而遲”。脈浮與脈遲并見之論還有一處,《傷寒論》第225條:“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其“下利清谷”、“里寒”“(脈)遲”已經到了用四逆湯的程度,“表熱”、“脈浮”只能是虛陽外越。反觀此處之“脈浮而遲”、“面赤身癢”也可能是里陽虛甚、虛陽浮越于外,而不是肌表陽氣怫郁。 此處之“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原因是“無陽”,即里陽虛,無力“加于陰”而作汗,浮陽擾動肌膚而癢。治療時既要著眼于“汗”,更要注意到“無陽”,麻黃附子劑較為合拍。 筆者曾治療一位慢性蕁麻疹患者,脈象雖未體會到“浮而遲”,但證機卻確為里陽虛寒,處以麻黃湯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患者得汗而愈。 需要指出的是此條不見于目前通行的《傷寒論》條文,錄有“辨脈法”的版本在“辨脈法”中錄有此條。這提示我們學習《傷寒論》時需要多個版本互參,有很多有價值的條文及字詞在經過漫長的傳承,及多次輯復后,會有所脫落、或雜陳于不重要的條文之間,但這些卻可能正是臨證之箴言。在謝觀的《中國醫(yī)學大詞典》解釋“癢”時收錄了此條之“(脈)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古今圖書集成醫(yī)部全錄之淋濁遺精血汗門·無汗篇》中也錄有此條,“經所謂脈浮而遲,遲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皆陽虛而無汗者也。” 第三處是《傷寒論》第196條:“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對于“身如蟲行皮中狀”為瘙癢之意,并無異議。而對于“久虛”則見解多有不同。有認為陽明反無汗是因為陰津久虛、作汗無源、邪熱欲解而無從疏解故癢。 如《聶氏傷寒學》在此條后言“今反無汗,乃其人久虛,津血均虧,無以作汗”,治療“當取益氣生津,以充汗源,宣透郁熱,以清陽明之法。”方取白虎加人參湯、梔子豉湯化裁,也有選用竹葉石膏湯與桂枝二越婢一湯加減的,思路大致相同。 而另外一些學者將“久虛”理解為陽氣虛,作汗無力。如上文引過的《古今圖書集成醫(yī)部全錄之淋濁遺精血汗門·無汗篇》認為:“陽明病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之狀……陽虛而無汗者也?!边x方亦截然不同,《太平圣惠方》此條后出方,“宜術附湯”。組成為:甘草(炒)二兩,白術四兩,附子(炮)一兩半,方后明言“此藥暖肌補中,助陽氣?!?/SPAN> 對于《傷寒論》第196條“久虛”的認識不同,選方不同,為我們臨證選方拓寬了思路,而對于本條癢的核心機理的認識卻沒有分歧,即“無汗……久虛故?!薄端貑枴り庩杽e論》中將汗的機理歸為“陽加于陰謂之汗”,無陰、無陽均不能作汗。廣而言之,“久虛”可能是陰虛或陽虛,也可能是陰陽兩虛,也可能是氣虛、津虧,或氣陰兩虧。無論是什么不足,都可以導致“無汗”而“癢”,臨證宜“機圓法活”,總以釀汗為要。 綜上所述,《傷寒論》中論癢三條,一條講肌腠不通而不得小汗,陽氣怫郁在表故癢;一條講陽虛較甚不能作汗,浮陽外擾肌膚而癢;一條講久虛釀汗無力或無源,肌膚不得由汗而通卻欲通,故癢。《內經》有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終”,《傷寒論》中論瘙癢,“其要”即為“不得汗”,治療目標則為“汗出而解”。 本文摘自2010年3月5日《中國中醫(yī)藥報》 |
|
來自: 山東中醫(yī)竹林 > 《佛天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