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fā)展歷程 中國比較文學是在20世紀初發(fā)軔,20年代后作為一個學科開始孕育。80年代后,作為最具開放性、先鋒性的學科之一,得到了迅猛發(fā)展。90年代前后,世界更深入地進入全球化,中國的比較文學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1.1初興階段 20世紀初,許多有識之士為了拯救民族危亡、喚起民眾,在引進外國人文社會科學著作的同時,也翻譯介紹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使發(fā)軔于歐洲的比較文學學科的理論與方法開始被引入了中國,這為比較文學在中國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礎。 1.2發(fā)展與滯緩階段 20世紀30年代中期及40年代初,比較文學出現(xiàn)了一個小高潮,先后問世了一批比較文學著作和很有影響的論文。1949年以后的中國比較文學開始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時期。1949~1965年,主要受前蘇聯(lián)“一些思潮”的影響,致使比較文學發(fā)展處于阻滯狀態(tài);1966~1976年,“文革”時期,整個文壇處于荒蕪狀況,根本談不上比較文學研究。 1.3復興階段 1978年,中國大地萬象復蘇,這為比較文學的全面復興創(chuàng)造了極好的時代條件。比較文學在中國的復興是以錢鐘書的巨著《管錐篇》1979年的出版為標志的,從此比較文學在中國的迅速崛起,揭開了比較文學復興的序幕。中國的比較文學以驚人的速度在全國范圍發(fā)展蔓延,其隊伍的人數(shù)與素質、研究的廣度與深度,都大大超過以前任何一個時期,中國比較文學學科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壯觀局面。 1.4蓬勃發(fā)展階段 這個階段有以下特點:第一,注重理論探討和研究。我國著名比較文學家曹順慶等專家積極呼吁建立“中國學派”,并且對“中國學派”的基本特色和方法論體系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將比較文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更新的階段。第二,我國比較文學研究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在國際比較文學界爭得了一席之地。同時,我國的比較文學研究完全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擴大了與國際的交流。 2發(fā)展前景 進入21世紀,中國比較文學除了對學科的常規(guī)研究有了長足的進展外,特別在以下幾方面有了較大的突破,也有著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2.1文學人類學與國內(nèi)少數(shù)民族文學研究 中國文學與國外文學關系的研究是當代中國比較文學三十年來發(fā)展最充分、成果最顯著的一個研究領域。中國現(xiàn)當代學者在治學傳統(tǒng)的基礎上,結合比較文學影響研究的方法,研究中外文學關系,先后寫出不少中外文學關系史、交流史的系列叢書、專著和文章,使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坐標中的位置、價值、發(fā)展進程都有了更為準確的評價。在以后的研究中必須更加重視活態(tài)文學,多元族群互動文學和口傳文學,充分發(fā)揮其融合故事、講唱、表演、信仰、儀式、禮俗等的文化整合功能,逐步完成從僅僅局限于文學性和文學內(nèi)部研究的范式,走向對文學的文化語境還原性研究范式的演化。 2.2比較詩學的新進展 世界進入后現(xiàn)代時期,比較詩學有了根本的改變,新的比較詩學力求突顯原創(chuàng)。詩學、國別詩學、民族詩學在理論及美學價值上呈現(xiàn)出來的共通性、普遍性與世界性的同時也要追尋不同詩學的差異性、特殊性與民族性,進行解釋學的視域融合,最終匯入到多元化的流動性的世界詩學的潮流之中,形成以本土特色為主體的多元化的新詩學。 2.3海外華人文學與流散文學研究 海外華人文學是世界最大的移民和僑民文學創(chuàng)作群體?!傲魃ⅰ币辉~原意最初是指猶太人被動流散世界的現(xiàn)象,中國學者將“流散文學”納入比較文學范疇,并將其視為比較文學研究之新領域。中國比較文學界聚焦諸如華人流散文學的文化身份追尋、中華文化意識及其與當?shù)乇就廖幕庾R的碰撞與交融、華人流散文學的邊緣性與世界性等的研究,數(shù)以百計的著作和大量學術論文提出了有關華人流散文學深化和發(fā)展的一系列理論話題。 2.4翻譯文學與文學翻譯觀念的更新 中國是一個翻譯大國,中國學者在翻譯文學史和翻譯文學理論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的翻譯文學研究由于有了譯介學理論與實踐的深入探討,才使人覺得與傳統(tǒng)的翻譯研究在對象、目的、方法等方面有不同,從而可以納入比較文學范疇,并規(guī)范了從文學、文化層面進行翻譯研究的途徑。文學翻譯不只是文字符號的轉換,而且是文化觀念的傳遞與重塑,是在兩種語言相切的地方,發(fā)展本土的語言。 2.5文學與其他學科的跨學科研究 近年來,中國學者從西方學者借用心理學、生理學、病理學乃至物理學等自然學科的原理和方法,剖析闡發(fā)作家、作品、情節(jié)與人物形象,從中得到頗多啟發(fā)。多卷學術輯刊已陸續(xù)出版,其作者隊伍擴展到宗教學、哲學、史學、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業(yè)績顯著。 3發(fā)展中問題的解決 在全球文明沖突時代,中國當代比較文學研究雖然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面臨著一些要迫切解決的問題。首先,加強理論研究和探討,指導比較文學研究。雖然我國的比較文學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理論研究缺乏深度。當年的法國學派和美國學派分別以“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著稱于世,而當代的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卻沒有自己的體系。只有加強理論研究和探討,形成自己獨特的方法論體系,才能有效地指導我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才能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研究。其次,除進一步深化對傳統(tǒng)的影響研究、平行研究、比較詩學研究外,還應進一步拓展比較故事學、東方文學研究、少數(shù)民族文學及其文化研究、海外華人文學研究,加快出版介紹華裔比較文學學者的論著及其學術觀點。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我們已有一些具有獨創(chuàng)的成果,但杰作卻不是很多,尤其是在跨學科和跨文化研究方面的杰作更少。再次,加速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和學科建設。目前,我國雖然已有十幾個省份成立了比較文學研究會,但還沒有普及。全國只有少部分大專院校開設有比較文學課,與西方的高校相比,我國高校的師生對比較文學還很陌生。只有加強在高校內(nèi)的比較文學學科建設,普及比較文學教學,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從事比較文學研究的學者。 4結論 新世紀以經(jīng)濟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信息的網(wǎng)絡化及以高科技的發(fā)展,構成了一種勢不可擋的時代潮流,沖擊和影響著每一個人,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思想觀念、生活習慣、價值取向乃至精神狀態(tài)。新世紀正在改變比較文學。我們要以全新的眼光和姿態(tài)審視比較文學的目標、觀念、方法,進一步構建比較文化的思想體系建設并開發(fā)挖掘其豐富的潛在的文化、文學、人文精神資源,發(fā)揮其服務人類和時代的橋梁作用,提升其學科的科學質量和學術水平,創(chuàng)造出更加輝煌的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