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8月8日,在營口發(fā)現了一具與傳說中的龍極相似的尸體,并且此前附近大量居民見過、并救過其活體。當時的偽營口第六警察署將其骨運至西海關碼頭附近空地陳列數日,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當時的《盛京時報》還派人采訪,稱之為“龍”、“天降龍”、“營川墜
2004年央視專探 中央電視臺10頻道《走進科學》欄目于2004年12月3日播出了紀錄片“破解七十年謎團”,探討該事?!侗狈匠繄蟆?004-12-3 報道(改錯說明,有的轉載錯寫成南方晨報,其實目前中國還沒有該名稱的晨報,而且北方晨報此前多次關注營口史志辦該課題的探索,報道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后來才導致央視的關心,而且該日該事北方晨報有多篇報道):6月16日孫正仁老人把自己保存了整整六十三年的五塊“龍”骨捐獻給了市史志辦公室,他希望有關部門能夠鑒定一下他手中的骸骨;9月9日早6時,《走進科學》欄目編導奚洋、攝像趙發(fā)仲和營口史志辦一行人,帶著當年《盛京時報》發(fā)表的“龍骨”照片和孫正仁老人捐獻的“龍骨”,讓自然博物館的研究員鑒定。一致認為這幾塊“龍骨”為史前第四紀,距今約一萬多年的野馬化石,并非“龍骨”。很奇怪,新骨頭怎么顯得那么古老?也是一個謎。 |
|
來自: 文化龍鄉(xiāng) > 《中華第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