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別名 |
中醫(yī):泄瀉, |
西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
中醫(yī)疾病分類代碼 |
|
西醫(yī)病名定義 |
腹瀉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的一種常見癥狀,指排便次數(shù)多于平時,糞便溏稀含水量增加,有時脂肪增多,帶有不消化物,或混有膿血粘液。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一次,少數(shù)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而糞便成形、正常,不應稱為腹瀉。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肛周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與慢性兩種,病程在2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fā)性腹瀉稱慢性腹瀉。 |
中醫(yī)釋名 |
中醫(yī)將腹瀉稱為泄瀉,泄為泄漏,大便溏薄,瀉為大便急迫,糞水直下。又將急性腹瀉稱為暴瀉,慢性腹瀉稱為久瀉。 |
西醫(yī)病因 |
是胃腸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運動等功能障礙,如分泌量增加,消化不完全,吸收量減少和(或)胃腸動力加速從而引起糞便含水量增多而稀薄,次數(shù)增加而形成腹瀉。 |
|
|
發(fā)病機理 |
|
中醫(yī)病機 |
1.感受外邪:在外邪致瀉中,以濕邪致瀉多見,風、寒、暑熱之邪亦多夾濕邪而為病,如寒濕內侵,困遏脾運,清濁不分而致瀉,如兼夾風、寒,又可有外感表證,夏秋暑濕當令,濕熱傷中,脾胃受病,邪熱下迫大腸,可致泄瀉?!峨s病源流犀燭·泄瀉源流》說:“濕盛則飧泄,乃獨由于濕耳?不知風寒熱虛,雖皆能為病,茍脾強無濕,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而未有不源于濕者也。” 2. 飲食所傷:飲食過量、宿食內停、過食肥甘、呆胃滯脾、多食生冷、誤食不潔之物或飲酒過度,致脾胃失運、水谷不化、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升降失調而為泄瀉。 3.情志失調:脾胃素虛,又因憂郁思慮、情緒激動,以致肝氣郁逆,乘脾犯胃,脾胃運化受制而發(fā)生泄瀉,是肝脾二臟之病,為肝木克土、脾氣受傷之故。 4.脾胃虛弱:脾虛則運化不及,胃虛則少納不化,水谷不能受納,精微不能運化,水谷停滯,清濁不分,混雜而下遂成泄瀉。 5.脾腎陽虛:年老體衰,陽氣不足,素體陽虛,失于溫煦,泄瀉日久,脾陽不振,日久脾病及腎,命門火衰,腎陽虛不能助脾胃運化水濕,腐熟水谷,清濁不分而為泄瀉??傊?,泄瀉主要由脾胃運化不調、小腸受盛和大腸傳導失常所致,但脾病濕盛可困遏脾運,脾虛又易生濕,為濕盛脾虛互為因果,暴瀉屬實,若遷延日久,每可從實轉虛,久瀉多虛,若久瀉又受濕食所傷,亦可引起急性發(fā)病,表現(xiàn)為虛中夾實。 |
病理 |
|
病理生理 |
從病理生理的角度腹瀉可分為滲出性腹瀉、分泌性腹瀉、滲透性腹瀉、吸收不良性腹瀉、胃腸動力加速性腹瀉5種。滲出性腹瀉為炎癥引起的腹瀉,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感染性炎癥如局部感染為菌痢、阿米巴腸病、病毒性腸炎,全身感染如傷寒、沙門菌感染、敗血癥、血吸蟲病等,常累及腸道而引起滲出過多而腹瀉,非感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嗜酸粒細胞性胃腸炎、結腸憩室等,也因滲出物增多引起腹瀉。分泌性腹瀉為胃腸分泌過多水分,電解質而致腹瀉,機理相當復雜,其中環(huán)磷酸腺苷(cAMP)占重要地位,腸粘膜細胞中的cAMP對分泌水分、電解質起誘導作用。cAMP需經細胞內腺苷酸環(huán)化酶催化才能起作用?;魜y弧菌分泌一種腸毒素,可迅速與空腸上皮細胞結合,刺激腺苷酸環(huán)化酶,使細胞內cAMP含量增加,而加速水分和電解質分泌到腸腔,超過小腸的吸收能力出現(xiàn)腹瀉。胰性霍亂綜合征,為一種少見的胰島細胞瘤,腫瘤分泌多種多肽(VIP、胰高糖素、胰泌素)和前列腺素。這些介質刺激小腸分泌大量水分、電解質,常使病人脫水,為非感染性的分泌性腹瀉。高滲性腹瀉是由于腸腔內有大量不被吸收的溶質(非電解質),腸腔內有效滲透壓過高,阻礙腸壁對水和電解質的吸收,引起的原因除鹽類瀉劑(如硫酸鎂)外,主要為胰液或肝膽汁分泌不足、食物消化不完全、未經充分消化的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留在腸腔內成為不能被吸收的溶質。吸收不良腹瀉常由于小腸有效吸收面積縮小或粘膜透過水和電解質減少,即粘膜透過性異常;遠端小腸切除使腸吸收面積減少;腸道粘膜廣泛充血水腫;細菌繁殖過多,細菌毒素影響消化酶,妨礙脂肪的消化吸收;先天性腹瀉時,腸的主動吸收功能不全,腸內容中H與氯化物增加而呈酸性,使回腸結腸內液體積聚等因素引起腹瀉。運動性腹瀉是藥物、疾病或胃腸手術改變腸道正常運動功能,促進腸蠕動,使腸內容物過快地通過腸腔,內容物與粘膜接觸時間過短,從而影響消化吸收、發(fā)生腹瀉。 |
中醫(yī)診斷標準 |
|
中醫(yī)診斷 |
1. 區(qū)別泄瀉的虛實寒熱發(fā)病急,病程短,泄瀉而腹痛,多屬實證。發(fā)病緩,病程長,腹痛不甚,虛證偏多。實證常有小便不利;虛證糞便清稀如水,腹痛喜溫的多寒,糞便黃褐而臭,肛門灼熱者多熱。 2.明確久瀉的臟腑病理久瀉不愈。倦怠乏力,每因飲食不當,勞倦而復發(fā)者,脾虛為主。泄瀉反復與精神情緒有關者為肝脾同病,五更泄瀉,完谷不化,腰酸畏寒多為命火不足、脾腎同病。 辨證論治 1.急性泄瀉 (1)寒濕傷脾: 泄瀉清稀,腸鳴腹痛,脘悶少食,或伴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身體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濡,此屬寒濕困脾,脾失健運,氣機受阻。 (2)濕熱: 腹痛泄瀉,大便急迫如水注,大便臭穢,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此屬濕熱內盛,下迫大腸。 (3)食滯胃腸: 瀉下臭穢粘膩,夾雜不消化食物殘渣,腹痛拒按,瀉后痛減,噯腐食臭,不思飲食,苔厚膩,脈滑數(shù),此屬食積滯中,傳化失常,升降失調。 2.慢性泄瀉: (1)脾虛濕盛: 大便溏薄,每因飲食不慎而發(fā)作,身重體倦,腹脹腸鳴,納呆食少,舌淡苔白膩,脈沉,此屬脾虛濕阻,運化無權。 (2)肝脾失調: 情志抑郁寡歡,胸脅滿悶,腹痛即瀉,腸鳴矢氣,噯氣嘆息,納差,舌淡苔薄白,脈弦,此屬肝氣失于條達,郁而乘脾,脾失健運。 (3)脾腎陽虛: 泄瀉日久不愈,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黎明即瀉,腹隱痛怕涼腸鳴,畏寒肢冷,腰膝酸困,舌淡胖苔白,脈沉細,此屬脾腎俱虛,火不暖土。 |
西醫(yī)診斷標準 |
|
西醫(yī)診斷依據(jù) |
診斷依據(jù) 1.大便稀薄或如水樣,次數(shù)增多,可伴腹脹、腹痛等癥。 2.急性暴瀉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惡寒、發(fā)熱等癥。 3.慢性久瀉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反復發(fā)作,時輕時重。 4.飲食不當,受寒涼或情緒變化可誘發(fā)。 5.大便常規(guī)可見少許紅細胞,大便培養(yǎng)致病菌陽性或陰性。 6.必要時作X線鋇灌腸或纖維腸鏡檢查。 |
|
|
影像診斷 |
|
實驗室診斷 |
常規(guī)化驗,特別是糞便檢驗可獲得依據(jù),如診斷不清楚,可作X線鋇灌腸或鋇餐檢查和直腸鏡、結腸鏡,必要時作活檢,如仍不能診斷,可根據(jù)不同情況作超聲、CT檢查,對懷疑吸收功能不良可能時,作D木糖吸收試驗。 |
|
|
中醫(yī)類證鑒別 |
|
療效評定標準 |
1.治愈 大便正常,其他癥狀消失,臨床檢驗正常。 2.好轉 大便次數(shù)明顯減少,其他癥狀改善。 3.未愈 癥狀未見改善。 |
預后 |
|
并發(fā)癥 |
|
西醫(yī)治療 |
腹瀉是癥狀,根本治療要針對病因。 1.病因治療: 腸道感染引起的腹瀉,必須抗感染治療;對乳糖不耐受者和麥膠性乳糜瀉要在飲食中分別剔除乳糖或麥膠類成分;對高滲性腹瀉要停食或停用能引起高滲的食物或藥物;對分泌性腹瀉除消除病因外,要積極補充鹽類和葡萄糖液;由于膽鹽重吸收障礙引起的結腸腹瀉,可用消膽胺吸附膽汁酸而止瀉。對膽汁酸缺乏引起的脂肪瀉,可用中鏈脂肪代替日常食用的長鏈脂肪。 2.對癥治療: 常用止瀉藥有活性炭、鞣酸蛋白、氫氧化鋁凝膠、次碳酸鉍,日服3~4次。復方樟腦酊(2~5ml),或可待因(0.03g),每日2~3次。久用有成癮性,只可短期應用。易蒙停(鹽酸洛哌丁胺LoparamHCI)為丁酰胺衍生物,為腸壁阿片受體激動劑,可阻止乙酰膽堿和前列腺素的釋放,從而抑制腸蠕動,延長腸內容物滯留時間,增強肛門括約肌張力,初服4mg,以后每腹瀉一次再服2mg,至腹瀉停止,每日大便1~2次,但日量不宜超過8mg。 |
中醫(yī)治療 |
一、辨證論治: 1.急性泄瀉 (1)寒濕傷脾: 治宜溫化寒濕,參以淡滲。代表方藿香正氣散合胃苓湯加減,(藿香、蘇葉、白芷、蒼術、白術、厚樸、陳皮、桂枝、茯苓、豬苓、澤瀉等)。有發(fā)熱惡寒等表證加荊芥、防風疏散風寒;便如水瀉,小便不利,加車前子、薏仁以分利小便。(2)濕熱: 治宜清熱利濕。代表方以葛根芩連湯合白頭翁湯加減(葛根、黃芩、黃連、茯苓、滑石、炙甘草、白頭翁、銀花等)。惡心嘔吐加枳殼、竹茹;腹脹腹痛加木香、白芍;夏月傷于暑濕,加香薷、佩蘭、扁豆、荷葉。 (3)食滯胃腸: 治宜消食導滯,調和脾胃。代表方保和丸加減(神曲、山楂、麥芽、內金、炒萊菔子、枳實、半夏曲、連翹、陳皮等)。脘腹脹加木香、厚樸;大便不爽加檳榔;食積化熱加黃連。 2.慢性泄瀉: (1)脾虛濕盛: 治宜健脾運中,化濕止瀉。代表方參等白術散加減(黨參、蒼術、白術、茯苓、山藥、扁豆、蓮子、炮姜、藿香、炙甘草等)。 (2)肝脾失調: 治宜抑肝扶脾。代表方為痛瀉要方加味,(陳皮、白芍、白術、防風、枳殼、烏藥、薏米、扁豆、炙甘草)。脾虛較甚加黨參、茯苓、山藥。苔黃,口干加黃連;胸脅脹滿加柴胡、青皮、香附。 (3)脾腎陽虛: 治宜溫補脾腎。代表方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湯加減(補骨脂、吳萸、五味子、肉豆蔻、茯苓、白術、干姜、制附片等)。久瀉不止、滑脫不禁加烏梅等酸收之品,或加赤石脂、訶子肉、禹余糧等固澀藥澀腸止瀉。若雖有五更瀉,但用溫脾腎法效不明顯,而有心煩嘈雜、寒熱錯雜癥狀者,宜溫清并用,用烏梅丸加減(烏梅、川椒、干姜、附子、黃芩、黃連等)。 二、單方驗方: (1)罌粟殼(蜜炙)、厚樸(姜制)各120克,研粉,3~5克/次,米湯送服,可治久瀉不止。 (2)車前子炒研未,6克/次,開水泡服,可治暴瀉。 (3)大蒜,搗爛服汁,可治虛寒泄瀉。
|
中藥 |
1.藿香正氣丸(《實用中成藥手冊》) 散寒止痛止瀉。 2.保和丸(《中國基本中成藥》) 消食導滯止瀉。 3.附子理中丸(《中國基本中成藥》) 溫中散寒止瀉。 4.參苓白術丸(《實用中成藥手冊》)調補脾胃、健脾止瀉。 5. 加味香連丸(《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理氣清熱止瀉。 6. 四神丸(《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溫腎暖脾澀腸止瀉。 |
針灸 |
針灸療法:(1)體針療法:刺足三里、三陰交、上脘、中脘、下脘、關元、氣海等穴。(2)艾灸療法:隔姜、隔鹽等溫灸神闕、中極、關元等穴。(3)耳針療法:取大腸、小腸、脾、胃、交感、肝、腎,1次/日,3~4穴/次,也可配合貼敷王不留行籽。(4)拔罐療法:取神闕、氣海、天樞、大腸俞等穴,適用于虛寒證。 |
推拿按摩 |
按摩療法:取中脘、氣海、大樞、脾俞、腎俞、長強、足三里等穴,用推、揉、按、拿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