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立竿見影的教育常常就是對教育的反動。
教育的智慧也來自于教師的責任,來自于他對教育持久而專注的思考。
在教育中要細致耐心,大概多數(shù)教師都不會反對。問題的關(guān)鍵是要細致耐心到什么程度。當一個小學生一年學業(yè)不突出,你還可能有耐心幫助他嗎?如果他小學6年學業(yè)都不突出,你還會有幫助他的耐心嗎?如果他小學、中學、大學都學業(yè)較差,你還會耐心地等待他在工作以后成為天才嗎?《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一書中主張,教師應(yīng)當有這樣的耐心。
愛因斯坦在10歲時還不能流利地講話,以至于他的教導主任一度認為他是白癡,教導主任失去了對這樣“白癡”類孩子教育、培養(yǎng)、幫助的耐心。其實愛因斯坦的成長恰恰告訴我們,對這樣的孩子,教師的耐心僅僅有一天是不夠的,一年也是不夠的,甚至幾年也是不夠的,需要抱有十幾年的耐心。談到十幾年的耐心,教師中贊成并能做到的人還有多少呢?
愛因斯坦兩歲多了還不會講話,他的父母漸漸喪失信心,一度以為他是啞巴。他7歲時,還不能流利地講話,在大聲說出整句話之前,總要先低聲默念一遍,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好幾年,小學教師們的耐心喪失了,認為他患有某種形式的少年誦讀困難癥。愛因斯坦在中學的成績除數(shù)學優(yōu)秀之外,其他學科均屬低下,因而在1894年15歲時他遭到了學校的退學處分,中學教師們的耐心也最終喪失了。愛因斯坦第一次考大學失敗后,又在中學復讀了一年,后來考進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師范系學習物理學。大學4年,學業(yè)成績并不突出,以至于他在畢業(yè)后找不到一份教師的工作,在朋友的幫助下,他才在伯爾尼找到了聯(lián)邦專利局審查員的工作。從學業(yè)經(jīng)歷上看,愛因斯坦不是一個成功者,但就是這位不成功者,利用閑暇繼續(xù)自修理論物理,在26歲時創(chuàng)立了狹義相對論,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
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審視愛因斯坦的成長史,我們又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愛因斯坦快3歲時,他在觀察剛剛出生的妹妹以后,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了一句很長的話:“她就是我的新玩具嗎?她的輪子在哪兒呢?沒輪子我怎么玩啊?”這反映出他超常的觀察能力。3歲時,他陶醉于母親的鋼琴曲,表現(xiàn)出對音樂的早慧;4歲時,他被袖珍羅盤迷住了;5歲時,他喜歡在上學時獨自思考;6歲時,他要求拉小提琴;10歲時,他已經(jīng)是暴力專制制度的反對者;12歲時,他獨立證明了數(shù)學定理;14歲時他能登臺演奏小提琴。當然,愛因斯坦的這些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潛能很難被當時學校的考試制度認可,如果他沒有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這些經(jīng)歷也很難被以后的人們認可。愛因斯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自己始終沒有放棄,始終勤奮努力。
愛因斯坦的學校經(jīng)歷尚且如此,那些在學校中占大多數(shù)的普普通通的學生,那些在應(yīng)試教育中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有多少老師能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對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驗。我們很難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有愛因斯坦那樣的毅力,但我們可以期望每一個教師都給學生足夠的耐心,做學生信心的支持者。
教師給學生足夠的耐心,前提并不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愛因斯坦那樣的成功者。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修養(yǎng),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素質(zhì),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耐心是每一個教師的道德倫理水平。耐心能讓你對學生的愛更持久,耐心能讓你對學生的微笑更持久,耐心能讓你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更持久。耐心是你對學生人格的尊重,耐心是你對教育平等的尊重,耐心是你對學生有一個美好前程的長期有效的祝福。耐心并不一定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愛因斯坦,但可以讓學生走向成功。成功的孩子背后,需要教師們持久的耐心。
今天的教育已被打得落花流水,我們能做的也許不是對教育的想象,而是只能提醒自己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現(xiàn)實,不只是我們只配這樣子,而是我們“恰好”掉到了這樣的歷史縫隙。我們能夠探討的不是他的未來和進路,只能是在這樣的洞穴中怎么生活。今天的應(yīng)試教育的災(zāi)難不僅仍在繼續(xù)加深,而且已經(jīng)越來越理直氣壯,成為榮耀,成為政績,成為盈利的工具。普遍的痛苦遮蔽了每個人的痛苦。我們不相信淚水,不相信未來,不相信人的肉體和精神的需求,我們也不關(guān)心如何才能療救和減弱痛苦,更不關(guān)心哪怕一小步但有耐心的變革終將有它的意義。在分數(shù)才是硬道理的情形之下,幾乎把所有的初高中都變成考試集中營,變成精神廢品的加工廠,還洋洋自得不以為恥……
我們這二十多年的教育最大的失誤在于,我們忽視了具體的個人。而這個“具體的個人”才是教育的真正的難度所在,如果我們把所有的人都減化成平均分,一切都量化,都成了冰冷的數(shù)字,教育就會變得很笨拙,教育就不需要耐心,不需要有智慧,不需要高超的藝術(shù),也不需要過人的膽識。我們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不是哪所所學校,而是我們共同的危機境遇。教育需要思考大問題,教育也需要在小事上持續(xù)、耐心地努力。
但是我們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對一個人發(fā)展的重視與用心,缺乏對每一個人發(fā)展的責任感。有哪一位校長會親自過問一下那些落榜的孩子?很少有校長能夠真正意識到,把我們的關(guān)愛送給在學業(yè)上暫時遇到失敗的人是多么重要!我們的目光常常只投向那些成功者,我們的教育對弱者、發(fā)展遲緩的人、學習困難者太缺乏最基本的仁慈,這一點幾乎已成了我們職業(yè)的習慣和原則。當我們把孩子分等的時候,其實我們自己也被分等了。
教育是人的心靈覺悟的教育,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心靈的覺悟,最重要的就是人生意義的覺悟。這就決定了教育是一件艱難的、費力的、復雜的、長期的工作。它本身只能是“慢的”,操之過急與妄下斷論都可能使教育變得粗糙、生硬與武斷,立竿見影的教育常常就是對教育的反動。對每個生命的耐心、包容、理解、成全,其實就是教育所應(yīng)有的最基本的立場。教育需要的是持久的關(guān)注,耐心的等待,需要的是潛滋暗長與潛移默化。
農(nóng)民種地,他們從來不強迫莊稼按照一個模式生長——因為他們知道那樣做肯定是徒勞無益的,他們只是勤勉地澆水、施肥、噴灑農(nóng)藥,為每一棵莊稼按照自己的方式盡情地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于是,他們在秋天才有了屬于自己的那份沉甸甸的收獲。教育何嘗不是如此?教育是農(nóng)業(yè),不是工業(yè)。工業(yè)的特征是流水線,是標準化,而農(nóng)業(yè)的特征是生態(tài)化、多元化。學會用生態(tài)的多元的觀點來看我們的孩子,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為生物的多樣性,才顯得如此生機勃勃、如此美侖美奐。
很多教師愿意引用唐朝詩人杜甫“潤物細無聲”的詩句來形容育人,推崇的也是潛移默化,慢工出細活。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權(quán)修》一篇中說:“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焙髞磉@句話發(fā)展成為成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古人就認為,培養(yǎng)人是一輩子的事,要作長遠打算,教育是一項細活,是一項不能立竿見影的工程。
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說:“靜悄悄的革命,即使通過和事物對話、和他人對話、和自身對話的活動過程,創(chuàng)造一種活動性的、合作性的、反思性的學習。這場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結(jié)構(gòu)性的變化。僅此而言,它就絕非一場一蹴而就的革命。因為教育實踐是一種文化,而文化變革越是緩慢,才越能得到確實的效果?!薄敖逃诰徛倪^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東西。”教育作為文化事業(yè)的一部分,只有在耐心與堅持中才能有真正的沉淀和積累。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需要的是“靜悄悄的革命”。
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中,任何猛烈、“激進”的變革不僅危險,而且遵循的從來都是自上而下的大一統(tǒng)模式,它所能借助的往往就是“政治優(yōu)勢”,因此“運動模式”也就成了這種所謂的“變革”的常見形態(tài),但是在它的激情澎湃、轟轟烈烈背后,幾乎很難看到有什么新文化、新價值落地生根——我們的教育變革還沒有一次能跳出這樣的處境。
教學過程從來都是知識和精神的探險,“40分鐘”的旅程短暫而艱難,我們更應(yīng)該帶著“好的教育理念”進課堂,而不是“好課的標準”進課堂,一切外在于師生生命、情感、知識、經(jīng)驗的“標準”都是靠不住的。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即使在公開教學時,他關(guān)注的中心也應(yīng)該是,讓每一位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安全感和放松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更為積極、健康的參與學習,以至于很快忘記了公開教學,而使課堂復歸它的“原初”,生命能夠進入更為本真的狀態(tài)。
有一天,上帝給智者一個任務(wù),叫智者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墒俏伵E赖脤嵲谑翘?,智者不斷的催促它,嚇它,責備它。它卻用抱歉的目光看著智者,仿佛說:“我已經(jīng)很盡力了!”智者又氣又急,就去拉它,扯它,甚至踢它。蝸牛受了傷,反而爬得更慢,后來干脆趴在那里不動了,而筋疲力盡的智者也只好看著它干瞪眼。無奈之下,智者不禁有些奇怪:上帝為什么叫我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呢?
又有一天,上帝還派智者牽著那只蝸牛去散步??粗榭s的身體驚恐的眼睛,智者不禁起了憐憫之心。智者不再催它逼它,干脆跟在它的身后,任蝸牛慢慢地向前爬。咦,這時候,智者突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是花園。接著,智者聽見了蟲鳴鳥叫,感到了溫暖的微風,還看見了滿天的星斗。陶醉之余,無意中向前一看,呀,蝸牛已爬出好遠。等智者跑步趕上它時,它用一種勝利者的姿態(tài)迎接。未等智者開口,它已經(jīng)帶著自信,奮力向另外一個“驛站”爬去。智者忽然明白:原來上帝不是叫我牽這只蝸牛去散步,而是叫這只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是一項需要耐心、愛心的事業(yè),慢就是體現(xiàn)耐心和愛心的一種尺子。精英、尖子生畢竟是少數(shù),那么對待大多數(shù)普通的學生,就需要慢慢來,需要更多的耐心、愛心。老師們最好常常問問自己,今天我對學生耐心了嗎?是不是有些急躁?心中要有一個原則——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一書的意義就在于,當大家都浮躁于教育立竿見影、急功近利時,有人大膽地和你談“慢”,頗有些振聾發(fā)聵的味道。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期待,足夠的耐心,減少教育浮燥與功利,這才是真正的教育。張文質(zhì)先生在談到教育的“關(guān)鍵詞”時,提及了“等待、耐心、從容、寬容、期待、悠閑、優(yōu)雅、細節(jié)”,這些都是我們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所要培養(yǎng)的姿態(tài)和心態(tài)。
印度詩人泰戈爾在《飛鳥集》中有一句很有名的短詩:“不是槌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善?!苯逃揪褪且环N慢的藝術(shù),需要有水滴石穿的耐性,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間和時間,需要有舒緩的節(jié)奏。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shù),是生命潛移默化的過程。所謂“潤物細無聲”,教育的變化需要生命的沉潛,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guān)注與規(guī)范”。慢,需要平靜和平和、需要細致和細膩、更需要耐心和耐性。讀這本書,你會慢慢變得冷靜而從容、睿智而灑脫。書中,你可以讀到一個學者的關(guān)切與悲憫,一個詩人的激情與憂憤,一個父親的“愛與怕”……無論對于教師還是對于家長而言,這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它會捋直你對教育的思路。
我的腦海里一直閃耀著臺灣女作家龍應(yīng)臺描繪的美麗的教育場景:“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她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她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