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均衡: 提升或衰減某些頻段的音量。因為我們錄入的某段音頻,是由很多頻率段組成(基音的頻率段,和泛音的頻率段),由于人發(fā)聲的方法不同,高音很容易“噪”(就是齒音很明顯)或聲音過亮,會有爆音現(xiàn)象,低頻容易“渾”,感覺吐詞含糊不清此外,還由于電腦中常用電容式話筒的中高頻拾音率或靈敏度高,高頻很容易“噪”,下面是常用的頻點調整范圍----- 1、男聲的音色頻率調節(jié) 男聲基音頻率在64-523Hz左右,泛音可擴展到7-9KHz。 (1)對64-100Hz做小的提升,可以增加一些渾厚感,這一段頻點也是男低音的音域; (2)100Hz以下頻率切除,可以消除低頻噪聲,使音色更加純凈; (3)男聲音域比女聲低一個8度音程,頻率低一個倍頻,在100Hz衰減了3dB左右,可以增加清晰度。 (4)在250-330Hz做大的提升,可增加基音的力度和飽滿程度,聲音的響度也會增強,因為男聲基音的主要頻率在這個區(qū)域。(如果聲音渾濁,要衰減250hz附近的頻段。250hz左右的頻段范圍決定聲音飽滿或渾濁。) (5)在500-800Hz要小量衰減,使音色不要太生硬。(如果聲音聽起來有喇叭音,請衰減500hz附近的頻段。) (6)對1KHz左右頻段做小的提升,這樣可保證泛音的頻率表現(xiàn),增加音色的清晰明亮度,這個頻段可延續(xù)至3-8KHz;聲音聽起來發(fā)散的話可提升中頻,另外混響量不要過度。 (7)4khz 鑲邊,鋒銳感;8khz 高頻哨聲或齒音,輪廓清晰;16khz 空氣感。 2、女聲的音色頻率調節(jié) 女聲基音頻率在160Hz-1.2KHz左右,泛音可擴展到9-10KHz。<可以的話,在進行處理的一開始,就先加一個BBE或其他的激勵器來對音色的高頻泛音諧波進行提升,從而令整體音色增強顆粒感和清澈剔透。> (1)160Hz以下,頻率低于女聲音域,為無用的低頻成分,切除掉; (2)250-523Hz音區(qū)是女聲基音主要音域,依實際情況決定是否做提升處理;在320Hz處增加3-5dB,可增強溫暖的感覺。增強清晰度是在150-500hz之間的提升。<以上都是圍繞女聲基音頻段而調節(jié)的效果,都是為了增強聲音的“凸出”和親切溫暖以及清晰感,其實在345hz頻點作一定衰減也有可能令人聲更加貼近伴奏,特別是需要強調女聲飄渺唯美的效果時。> (3)對中頻范圍2-4KHz進行提升,其目的是為了使音色結構的泛音表現(xiàn)出良好的頻率導通厚實特性,使音色更加完美,這是增加音色明亮度的頻段。在2502Hz、4000Hz兩個頻點上做衰減處理,就相當于削弱了中頻的信號,這樣的調節(jié)相信會更加適用于需表現(xiàn)出冰冷、飄渺效果的女聲上面。 (4)10KHz以上頻率給予小的提升,目的是為了使音色的色彩有足夠的表現(xiàn)力,可對音色微小,細膩的部分加以表現(xiàn),但要注意高頻部分容易產生S音(嘶聲),在7-10KHz衰減了3-5dB,可以消除S音 1. 標準的高八度合唱,通常使用與主唱相同的均衡設置; 2. 有3-4個不同聲部的背景和聲,聲像范圍跨越整個聲場(最后有提及),這時要使用不同的均衡設置,要讓他們聽起來富有空間感并且超凡脫俗:對于高聲部和聲,我通常過濾掉400Hz以下的頻率,對于低聲部和聲,過濾掉100Hz以下的頻率,在不喪失合唱清晰度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中頻(1-4kHz)。在中高頻和高頻我做了較大提升,直到聽前來猶如天使發(fā)出的聲音。 對念白的均衡處理: 對于那種不許要與音樂相融合的念白,可以讓聲音盡量厚重,盡可能保留更多的低頻。如果想讓宣講者的聲音聽起來猶如上帝般宏亮,可以根據(jù)情況提升60Hz及120Hz。然后提升7kHz附近的高頻。有時需要降低一點中頻,但要注意不要喪失聲音的清晰度。 (五)拉寬聲場 把人聲的聲場拉寬,能有效的調整聲音的縱深,從聽感上可以感受人聲是靠后的而并非飄在伴奏音樂之前而造成一種分離感。 一種方法是利用延遲效果器。延遲效果器一般都是通過“干濕比”來控制延遲聲的比例,這個參數(shù)需要邊聽邊調,找到最合適的點。 另一種方法就是使用立體聲擴張器。利用立體聲擴展器來達到拉寬聲場的目的可以說很簡便且有效,不過要注意的是,這里拉寬的幅度并不能很大,原因在于,過分的拉寬聲場,會產生"中空"的不良效應。這一點很多朋友不太注意,經常為了"寬"而無度地做立體聲擴展處理,最后人聲的聲場中間顯得很空,實際上也破壞了整體的聲場和聽感。 要提醒的是,用立體聲擴展器,只要稍稍做出一點能讓自己聽出發(fā)音位置在靠后移動的效果就行了,因為立體聲效果的制作最好不要在這個擴展器上得到。要制造出真正的立體聲音效,還得需要在同期錄制的音頻中選取幾軌效果相對于置中的一軌來聽不那么好的音頻,先把音量收小,再分別進行相等的左右相位擺放(這是疊加處理方法,同期錄音選取最好一段置中,然后有兩軌Pan到兩邊40%,再用兩軌Pan到兩邊100%,像周董這樣的歌曲中一般會存在10軌以上的疊加)。 (六)混響: 混響器各選項定義: “低頻切點”與“高頻切點”(low cut & high cut) 指高低頻的濾點,選擇低于某頻段或者高于某頻段的聲音信號,將不會在混響器內產生混響效果。一般為了混響聲的清晰和溫暖,都會把低頻和高頻去掉一部份。 “早期反射時間”(predelay) 想象我們的聲音出去時,首先碰到墻、桌子、窗,等等。因此而產生第一波的反射音,這就叫早期反射。這個參數(shù)就是設置反射的時間,單位是毫秒。這個用處不是很大,因為早反射人耳的聽覺分辨不大清楚。 “空間廣度”(size / room size) 指虛擬中產生混響的空間的大小。調節(jié)的數(shù)值小,聲音在聲場的位置靠后,數(shù)值大便聲音靠前。這個還是比較有用,可以調節(jié)聲音的位置。 “擴散程度”(diffusion) 指我們的聲音的反射音擴散度,和“空間廣度”相輔相成。傳統(tǒng)上是叫做 Early reflections diffusion(早反射的散射度)。我們知道早反射就是一組比較明顯的反射聲。這些反射聲的相互接近程度,就是 diffusion 。 “低混比率”(bass multiplier) 這個是調節(jié)聲音的厚度和飽滿程度。 “分頻點”(crossover) 就是高、低頻的切分點。和“低混比率”一起調整 。 “殘響時間”(decay time) 這個是影響效果的一個主要參數(shù),指混響存在的時間。就是整個混響的總長度。“高頻衰點”(high damping) 指混響聲的高頻部分衰弱的切點。原理是一般來說混響中的高頻是很容易大幅度衰減的。空間越大,空間內物體越多,物體和墻壁表面越不光滑,高頻的衰減就越厲害。只有在中小空間中,并且空間表面比較光滑的情況下,高頻的衰減才與低頻接近。但我們做音樂混音的時候,有時為了聲音的好聽,也并不一定要遵循高頻更容易衰弱的自然規(guī)律。 “原始干音”(dry level) 就是我們進入混響器的原始人聲信號的音量。 “早反射音”(early reflection level) 早期反射音的音量設置。這個不建議調,忽略掉 “混響音量”(wet level / reverb) 混響聲的音量設置。也就是混響效果聲的大小。 (這個偶還要說么?當然了,你想大就大想小就小,水平高的GGJJ就調小點讓人聽著嫉妒,水平少點滴DDMM就調大點來遮蓋一下哦~) “聲場寬度”(stereo separation) 指我們的聲音所在的模擬聲場的空間寬度,調整可增大或收窄聲音的體積。適合做立體聲效果。(輔助調節(jié)) (現(xiàn)代流行樂的人聲處理,已經趨向于“小混響”,使用過混響美化效果而不易被聽出有混響痕跡就最好?。。。?BR>一個參考數(shù)值----------(當然...完全僅供參考而已。) 低頻切點:466HZ (低頻保留越多,聲音越低沉。) 高頻切點:6.2KHZ (高頻保留越多,聲音越有穿透力。設置為10KHZ的混響能讓聲音直沖云霄,當然低些更自然。) 早期反射:0 (不建議調) 空間廣度:50 (越大聲音越靠前) 擴散程度:100 (保留聲音清晰度) 低混比率:? (調節(jié)聲音厚度和飽滿度) 分頻點:181HZ (沒聽出來作用,一直用的這個參數(shù)) 殘響時間:0.1S (殘響時間越長,回聲越大?,F(xiàn)在流行“小混響”) 高頻衰點:10.4KHZ (高音表現(xiàn)力足夠的話,可以調高點。) 原始干聲:95% (值越小,感覺人聲距離麥越遠,值越大,人聲距離麥越近,這個值請一邊預覽著試) 早反射聲:-INF.DB (不建議調) 混響音量:30% (除“原始干聲”外的所有的參數(shù)調節(jié)的音量輸出總和,一般不要調太大) 聲場寬度:100% (六)其他樂器的擺放與頻率調節(jié)配合。 樂器要把人聲的頻率讓開,不能給人聽的感覺是樂器一直在搶人聲,人聲被樂器搶了頻率,便會感覺人聲很瘦小,被樂器給淹沒了。把樂器都擺好位置,并且就頻率上作出修改,給人聲讓出空間和頻率。 2、和聲:一般是高音置中,兩軌中音放兩邊,這樣人聲便從空間到頻譜填滿整首歌,效果非常飽滿。 對Backing Vocals的修整處理---》》 1.首先是聲相的擺位: 高音和聲(標準的高八度合聲):一軌置中; 中音和聲(與L.V.演唱同樣的旋律):兩軌,被分別Pan到左右兩邊的40% ; 中音和聲(與L.V.形成3度音程):兩軌,被放至極左和極右。 2.EQ: 高音和聲:通常過濾掉400Hz以下的頻率,在中高頻范圍做提升。 中音和聲:在157Hz位置放一個高通濾波,在500Hz做10db的衰減,再在5Khz的位置做一個7db左右的衰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