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特產 - 雞湯氽海蚌雞湯氽海蚌是將長樂漳港所產的海蚌即西施舌切成薄片,在沸水鍋中氽至六成熟后,用紹興酒等調料腌漬,吃時淋以燒沸的雞湯,現(xiàn)淋現(xiàn)吃。此菜雞湯清澈見底,蚌肉如水中芙蓉,脆嫩鮮美,味道極佳,余味悠長,營養(yǎng)豐富,是福州的傳統(tǒng)海味名菜。郁達夫在1936年所著《飲食男女在福州》一文中,稱贊此菜為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1983年在全國烹任技術鑒定會上,此菜在福州八大名萊中獲最高評價。 荔枝肉是福州傳統(tǒng)名菜,已有二三百年歷史。因色、形、味皆似荔枝而得名。制法是將豬瘦肉剞上十字花刀,切成斜形塊。因剞的深度、寬度均勻恰當,炸后卷縮成荔枝形,佐以番茄醬、香醋、白糖、醬油等調料即成。芋泥是將檳榔芋頭蒸熟后用刀板壓制成泥,加入白糖、雞蛋、熟豬油和水攪拌均勻,裝碗上籠用旺火蒸-小時取出,淋上熟油,并用切碎的紅棗、瓜子仁、櫻桃、冬瓜條糖等分別撒在面上而制成的。此菜香郁甜潤,細膩可口,是閩菜傳統(tǒng)甜食之一。 鼎邊糊是將米漿均勻輕潑于鐵鍋內緣四周,烘干后鏟入由蟶、蜆、蛤、香菇、蝦米、蔥、黃花菜及配料制成的沸湯內而成。剛出鍋的鼎邊糊白脆薄潤,湯清不糊,食之細膩爽滑,清香可口,是福州人人喜愛的獨具一格的風味小吃。福州人幾乎家家都會做鼎邊糊。每到“立夏”,市民和郊區(qū)的農民都要做鼎邊糊過夏,農閑時農家也經常制作、食用鼎邊糊。早起晚上街頭巷尾更處處是鼎邊糊小吃攤。1961年朱德在福州品嘗鼎邊糊時說:這么簡單的原料,這么簡便的制作,這么簡化的吃法,卻有這么引人的魅力,真叫人嘗后難以忘懷。如今,鼎邊糊還有袋裝“鼎邊糊片”,可以隨時煮食。 魚丸是用鯉魚、鯊魚或淡水魚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攪拌均勻,再包以豬瘦肉或蝦、鱘肉等餡心,制成丸狀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風味小吃之一。魚丸的來歷據(jù)說與秦始皇有關。這位性情急躁的“千古一帝”喜食魚,但又十分討厭魚刺,有好幾個廚師為之喪命。有一次,輪到一位名廚為秦始皇做萊,他洗好魚后,想到自己吉兇未卜,身家性命全系在這條魚上,不由得怒火中燒,順手用刀背狠狠地向魚砸去,魚砸爛了,魚刺也露了出來。這時,太監(jiān)來傳膳,他急中生智,順手揀出魚刺,將砸得稀爛如泥的魚肉在湯里氽了丸子。秦始皇吃了丸子后,十分高興,便給它取了個異常的名稱:“皇統(tǒng)無疆鳳珠氽”。以后魚丸從宮廷傳到了民間。福州魚丸是以魚肉做外皮的帶餡丸子,選料精細,制作考究,皮薄均勻,色澤潔白晶亮,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香不膩?!皼]有魚丸不成席”。從這句俗語中便可知福州人對魚丸的偏愛了,尤其是那些久別故里回榕探親的僑胞,都以能品嘗家鄉(xiāng)的魚丸而感到欣慰。 蠣餅,福州傳統(tǒng)風味小吃。將浸泡后的大米、黃豆磨成漿,海蠣肉、豬瘦肉、芹菜調成餡,用特制的長柄瓢勺炸制而成。成品為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味葷,可單獨食用。福州人大多把蠣餅做下粥小菜,若與鼎邊糊同吃更佳。春卷,又名春餅、薄餅,是福州民間流行的傳統(tǒng)小吃,歷史悠。據(jù)說宋時福州有個書生,為了溫書應試,整天埋頭攻讀,常常廢寢忘食。他的妻子三番五次勸他也沒用;就想了個辦法:把米磨制成薄餅,以萊肉為餡,包成卷筒形,既當飯,又當萊。這種小吃后來定名為春卷,并逐漸流行于城鄉(xiāng)各地。福州人春節(jié)期間常常食用,跟北方過節(jié)包餃子一樣普遍。蔡襄曾寫詩贊說:“春盤食菜思三九”。現(xiàn)在春卷皮已改用面粉,餡一般用豆芽、韭菜、豆腐干,有的還放上肉絲、筍絲、蔥花等,較高級的春卷則用雞絲或海蠣、蝦仁、冬菇、韭黃等制作而成。春卷用微火油炸至金黃色,外酥內嫩,又稱為“炸春”。 芋粿,福州傳統(tǒng)風味小吃。以早米、白芋為主料,故名“芋粿”。做法是,將早米浸泡后磨漿,白芋刨成細絲,調和攪勻加花生、芝麻、鹽巴等配料上蒸籠蒸熟,切成小塊,下鍋油炸而成。皮呈金黃色,外酥香,內軟嫩,味美適口,多與鼎邊糊、肉粥、鴨羹粥、豆?jié){等配食。九層粿,又名九重粿,福州傳統(tǒng)風味小吃。每逢重陽節(jié),福州風俗登高,吃九層粿,寓意步步高升。九層粿的做法是:用上等晚米磨成稀漿,加上配料,分九次倒入蒸籠,蒸熟后形成九層。加白搪、紅糖的果面為黃色,次層與底層為白色,中間呈紅色,切成三角形,質嫩甜潤,適于冷食。民間蒸九層粿多不加糖,蒸好后適于加肉絲、香菇、花蛤等煮食。 蔥肉餅,福州傳統(tǒng)風味小吃。以面粉為主料,以豬肥膘肉、蔥花、生芝麻為輔料制成的一種烤爐酥餅。做法是:把面粉揉成餅皮,肥膘肉丁用白醬油、味精、精鹽、五香粉或椒鹽、胡椒粉等佐料腌醉做成餡料,包餡時塞進大把蔥花,餅面上撒入生芝麻,貼爐烘熟。福州傳統(tǒng)風味小吃中還有一種叫蝦干肉餅,制法與蔥肉餅相似,形狀大小與光餅相同,加蝦干碎、肉丁、椒鹽等為餡,貼爐烤制而成,香酥可口,已有三四百年歷史。 肉松是用豬瘦肉、白糖、紅糟、醬油、熟油精制成的細絲狀食品,食之酥甜脆,油而不膩,入口自溶,鮮美可口,是福州的名特食品之一。肉松相傳是福州一位官廚補錯救急而發(fā)明的。清咸豐六年(1856年),福州鹽運使劉步溪的廚師林鼎鼎,在烹調時不慎把豬肉煮得太爛,這時鹽運使招待客人又催著送菜。林鼎鼎靈機一動,急忙加入各種配料,炒制成肉絲粉末端上席去。誰知客人們品嘗后紛紛贊不絕口,鹽運使以后每招待客人都要林鼎鼎專門烹制這道菜。后來,林鼎鼎辭去官廚回家開設店鋪,專門制作油酥肉松,并掛起“鼎日有”招牌,意為“鼎中日日有”,風靡榕城。福州官吏進京還把它作為貢品或禮品,于是揚名全國。福州“鼎日有”肉松有油酥肉松、干貝肉松、牛肉松、兔肉松、雞肉松等品種,1981、1982年連獲商業(yè)部和福建省優(yōu)質產品稱號,獲外貿部授予的榮譽證書,暢銷國內及香港、臺灣、東南亞等地,特別為福州籍華僑所喜愛。 燕皮是將豬瘦肉用木棒捶成肉茸,放入上等甘薯粉,制成薄如紙張的片狀食品,又稱肉燕皮。福州肉燕皮創(chuàng)于清末光緒年間。成品燕皮色白質香,平滑細潤,脆嫩爽口,可切成絲狀煮食,是福州特有的風味小吃。晾干后的燕皮可以長久儲存,是饋贈親友的佳品。肉燕皮配以其它原料,可做成扁肉燕、太平燕等多種名菜和風味小吃。扁肉燕是將鮮魚肉、豬五花肉、蝦干、芹菜莖剁成餡;以切成二寸方片的干燕皮包餡,并將燕皮中腰合攏捏緊,使邊緣自然彎曲成長春花形,又名“小長春”。待蒸熟后入開水中煮沸撈起,調入紫菜、芹菜米、蝦油、紹酒等佐料,沖入豬骨湯即成。此菜與鴨蛋共烹即成福州地區(qū)逢年過節(jié)或喜慶日子的必備菜肴--太平燕。太平燕因其別具風味、香郁可口和菜名中蘊含的太平吉利之意而倍受福州人青睞。過去在喜慶宴會上,每當“太平燕”上席時,鞭炮齊鳴,客人們停筷停杯,恭候新郎、新娘或壽公、壽婆前來向賓客敬酒,使喜宴氣氛達到高潮。 線面,福州特產。以精面粉為原料;輔以精鹽、茹粉、食油等手工拉制晾干后而成。福州線面主要有兩大品種:一種稱為特線面,面條稍粗,直徑在0.7毫米以內;另一種稱為“面尾”,面條較細,直徑在0.6毫米以內;有的能用半公斤的面粉,制成直徑在半毫米以內,長度5.5-6米的線面近1000根,連接起來長達6公里,可以說是“面粉纖維”了。線面手工制作時間長達9小時,經和面、揉條、松條、串面、拉面等7道工序,具有煮時不糊,柔韌滑潤,嚼不粘齒,牽絲縷縷的特點。宋代名詩人黃庭堅的《過土山寨詩》:“湯餅一杯銀絲亂,牽絲如縷玉簪橫”,說的就是線面。因福州民間傳說線面是九天玄女指點創(chuàng)制的,所以福州的線面工人拜九天玄女為“制面始祖”。家里供奉九天玄女神像,神像旁懸掛對聯(lián),左邊是“金梭玉帛”,右邊是“牽絲如縷”,橫批是“巧奪天工”。福州線面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術,美妙的滋味,風行于世,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成為家家戶戶常備的食品。線面的煮食方便簡單,將線面投入沸水鍋中,待線面上浮后撈起,盛放在碗內,即倒入燉好的羊肉或雞肉、上排等高湯,芬香味美;福州風俗,過生日時要吃線面煮成的壽面,-般用雞湯,再加上兩個鴨蛋,稱為“太平面”,象征著平安長壽。外出遠行,或迎送賓客,也要吃上一碗太平面,希望一路順風和家居平安。現(xiàn)在賓館中也有炒線面的吃法。福州龍須線面兩次被商業(yè)部評為優(yōu)質產品,暢銷海內外,尤為華僑所喜好。魚露,福州特產,俗稱蝦油,有些地區(qū)稱為魚醬油或水產醬油。它是精選新鮮小海魚為原料,經數(shù)月或數(shù)年發(fā)酵,釀制成鮮味液態(tài)調味料,其色澤橙紅,滋味鮮美,為福州居民烹飪佐餐常備的風味品。福州民天魚露曾獲部優(yōu)產品稱號和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