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是 Paul Cantor。
大部分普通家庭都是這樣的:你打小就看著父母每天辛勤工作,為的是能讓這個家能夠吃飽飯、有衣服穿、有地方住。
你可能鮮有感受到他們有想要去尋找真正的自己、被困在“存在究竟為何“的憂思之中。他們不會像現(xiàn)在 30 歲以下的人那樣會經(jīng)常問自己“為什么是我?”。
時代畢竟不同了。上一次嬰兒潮的那一代,他們最大的想法就是找份穩(wěn)定的工作。一旦找到,通常他們也會在供職的公司工作上很長一段時間。而到了 90 年代后期,科技和金融的繁榮,使得很多傳統(tǒng)行業(yè)開始沒落,那時,有一份工作對他們來說則意味著安全。
20 多年后的今天,一切都變了。孩子們不在被教導(dǎo)說要去尋找一份職業(yè),而是去追尋他們的“激情”。
過去沒有人在乎你的激情,因為人們需要做的事情都是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比如清垃圾、做游警、撲滅火災(zāi)等等。即便有激情,你也很難在漫長的工作中 Hold 住它。而現(xiàn)在的小孩從小到大總是被“你很酷!”等各種贊譽之聲包圍,告訴你你沒有必要過一個平庸的生活。
幾年前,但凡是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他們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他們最終獲得了成功,達成了夢想,你也只能通過電視、雜志等各種媒體或者口口相傳知道他們。這群人不會更新 Facebook 狀態(tài),或者隨時發(fā) Twitter,告訴你他們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不會告訴正窩在小隔間的你他們手頭正在做什么驚人的項目,讓你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失敗者。
窺探他人的生活成了一項“永不下班”的工作——看其他人的 LinkedIn 主頁、Facebook 或者 WiKipedia 頁面——其結(jié)果就是,我們每天都會通過對比來甚至那些自己沒有做過的事,而非我們究竟做了什么。
而到了 30 歲,如果你還沒有做 X、Y、Z,你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完整,你會覺得自己其實還有很多很多事情沒有做...... 即便你已經(jīng)成功了,美國夢還是會告訴你,你可以讓更多夢想成真,只要你去嘗試。
但事實并非如此。事實的情況是:欠債了就得還錢,生活還是得過?,F(xiàn)在,不管你做什么行當(dāng),生活中都不會有喘息的機會。你的父母可能下午 5 點就下班了,直到第二天早上上班,才又開始工作,但你不是。現(xiàn)在很多事情都基于一個假設(shè)的:你所做的工作是你所愛。否則你不會半夜回郵件,同手機共枕眠。
這種生活方式帶來的結(jié)果就是,你會一連花上好幾年完全沉在工作中,幾乎每件事都是工作、工作、工作...... 你的心思完全在工作上。盡管物理年齡可能只有 30 歲,但你的心智可能已經(jīng)達到了 60 歲的水平。很多人都想著在同樣長的時間內(nèi),做雙倍的事情,別人花 30 年,你只想花 15 年。
在心智上,你“老”了。
同樣,你的父母并不會碰到類似的問題。自然,他們也會有同你一樣的夢想和目標(biāo),但是他們會在下班后或者周末的時候,去喂食他們的“夢想”,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會回郵件。他們很享受生活,并且過的也不閑散,比如他們會時不時的串串門了解下高中同學(xué)都在做些什么,或者做些自己感興趣的事兒。
因此,年輕人現(xiàn)在這種未達“穩(wěn)定”、時刻想要從生活中獲取更多的心態(tài)并非一個”時髦“的問題,而是一個“時刻插電”,從來不給自由和享受生活任何機會的問題。我們好像忘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整個生活就是為了工作的。
這是個討厭悠閑的社會。手頭無事,就那么干坐著聽上去一點兒都不酷。成功人士是從來不會放棄的:繼續(xù)工作還是回家呢?再找點事做吧...
你需要休息?;蛘吒纱嗤诵莅?。然后做點新的事情,就算你可能會失敗,但你會對自己當(dāng)初的決定心存感激。
圖片來源: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