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干嘔吐涎沫:涎沫是胃中的水液,不能充分吸收,以致隨著干嘔而吐出。水液不能被吸收,大都由于胃寒,所以治療吐涎沫一般是采用暖胃藥。但是臨床所見,吐出的涎沫也有不同。有的是水飲清稀,不粘不稠;有的卻是滿口粘液絲,扯不斷,吐不掉,也吐不完。前者寒而清,應(yīng)當用溫性藥把寒飲運化開,以干姜為主藥,如半夏干姜散就是。后者寒而濁,應(yīng)當用溫性藥把寒飲降下去,以吳茱萸為主藥,如吳茱萸湯就是。
半夏干姜散(《金匱要略》):半夏、干姜各等份,水煎服。本方就是小半夏湯把生姜換成干姜。生姜止嘔效果好,干姜溫化水飲的力量大,所以干嘔并嘔出清稀水液的,用本方效果好。
吳茱萸湯(《金匱要略》):吳茱萸12克,人參9克,生姜18克,大棗3枚,水煎服。吳茱萸能溫胃降濁飲,又重用生姜止嘔散水,人參、大棗有扶助正氣、消除痰飲的功能。
下面舉先生用吳茱萸湯治療周期性頑固性嘔吐病例說明之。
患者張某,男,50歲,1986年9月14日初診。主訴:半年多以來,每月下旬即發(fā)生劇烈嘔吐。嘔吐前幾日,自覺疲倦,食欲不佳,睡眠不好。嘔吐發(fā)作時先將食物吐盡,其后是涎沫,直至嘔出苦水,彎腰曲背,聲震四鄰。致使左右鄰人聚觀,皆有憐憫之情。約持續(xù)一日左右,才逐漸緩解。但嘔吐之后,飲食睡眠,反覺舒適,精神好轉(zhuǎn),體力增加。從第一次嘔吐起,已發(fā)作過六次。病史:患者素體肥胖,體重曾達81千克,于1984年春節(jié)查出糖尿病。曾到省某醫(yī)院門診,先后就診四次,每次給予中藥三劑(是何藥物不詳)。至第十劑,服后即吐,一連吐了九天,水藥不進。遂于1986年3月13日住院輸液,并注射止吐劑。嘔吐雖已止住,但似乎更不舒適。出院后每月又出現(xiàn)嘔吐一次。辨證:體態(tài)一般,舌苔薄膩,脈象濡緩,按之不鼓,自覺腹背略有發(fā)脹感。根據(jù)嘔吐涎沫,考慮是肝氣夾胃中寒濁上逆,給予吳茱萸湯原方。處方:吳茱萸12克,紅人參3克,生姜15克,大棗2枚。9月17日二診:上方三劑后,脹滿等自覺癥狀似有好轉(zhuǎn),但不明顯。仍用前方,吳茱萸改用9克,又加入蘇葉9克,黃連3克,陳皮6克。10月3日三診:服用上方五劑后,月末(10月27日)仍按期嘔吐,比以前未見減輕,故知此方無效。細查舌苔薄白似粉狀,遂考慮用吳茱萸湯加入《蘇沈良方》之遇仙丹,去木香、檳榔。方中三棱、莪術(shù)寬脹除積,且有黑丑以搜剔頑固之濕邪,少用大黃有利于降逆瀉濁。處方:黑丑6克,大黃6克,三棱6克,莪術(shù)3克,生姜3片,吳茱萸9克,黨參9克。1987年1月11 日,患者前來道謝,自稱上方服用5劑后,嘔吐一直未發(fā)。此患者之嘔吐有兩個特點:一是持續(xù)而嚴重的嘔吐過后,反周身輕松,睡眠良好,食欲增加;一是周期性發(fā)作,時間比較準確。脈象不鼓,這可能是屢經(jīng)嘔吐之后,脾胃元氣受損所致。舌上薄自粉狀苔,說明消化道有濕濁結(jié)聚。先生認為,其病關(guān)鍵在于濕濁,濕濁結(jié)多才使嘔吐。這樣的嘔吐,實際是人體排異作用,所以嘔吐之后反覺一切輕松。但嘔吐只能收效于一時,病邪未除,濕濁還會繼續(xù)增生,直增生到足以再度引起刺激時,嘔吐就又再次發(fā)生。只有用吳茱萸湯合遇仙丹,溫中降濁,搜剔頑痰,方可解決嘔吐之根本。
2、干嘔、噦:干嘔如果連涎沫也沒有,就用不著溫化水飲,只調(diào)調(diào)氣就行了。實際這僅僅是胃痙攣,止住痙攣,就可以不嘔,所以有時和治膈肌痙攣的噦逆相同。譬如《金匱要略》中的橘皮湯,橘皮15克,生姜30克,只兩味藥,但橘皮能調(diào)氣,生姜能和胃,所以不管是干嘔,或是打呃,本方都有效。但是噦逆和干嘔,其病機有時并不相同,因此治噦逆除了上述的橘皮湯之外,還另有一些專方。如《簡要濟眾方》治寒呃,用丁香49粒,柿蒂27個,只兩味藥煎服。又如《蘇沈良方》治寒呃,用橘皮、通草、干姜、桂心、炙甘草各等份,人參減半,共碾成粗渣,每付12克,水煎服。這些方,都只治噦逆,不能治干嘔。從上面這幾個治噦逆的方子看,噦逆的病機屬寒屬熱的都有,治療的藥物有的偏熱,有的偏涼。但是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斂降與辛散合用。試看:橘皮性降,生姜性散,柿蒂收澀,丁香辛散,斂降與辛散其作用是矛盾的,但合用起來,又達到矛盾的統(tǒng)一,所以用于膈肌痙攣的噦逆癥,一般會有良好的效果。根據(jù)這個原則,古方還有些治噦逆的單方、效方,如伏龍肝配丁香就是。此外,一些降性藥,如代赭石、枇杷葉等,都可以用來治噦逆。刀豆子一味,人們幫推崇為治噦逆的特效藥,就是因為刀豆子性降的緣故。
治噦逆雖然列舉了一些簡效方,但是促成噦逆的原因,也是極為復(fù)雜的,所以有時單靠以上幾個方還不夠,還要臨證化裁,獨出巧思,譬如歷代醫(yī)籍的記載,有用活血化瘀法治愈的,有用消食藥治愈的,還有用通利大小便藥治愈的。總之,遇到頑固的噦逆癥,還是要請教醫(yī)生。一般說來,噦逆并不難治,但也不要太麻痹大意。中國古代醫(yī)書《內(nèi)經(jīng)》就有"病深者,其聲噦"的告誡。的確,噦逆有的是在病情加重的危險期出現(xiàn),所以重病人出現(xiàn)噦,需要提高警惕,不要過于麻痹。
3、蓄飲嘔吐:蓄飲也叫蓄水,它是胃里的水,沒有很好的被吸收,又沒有嘔吐出來,以致停蓄在胃中而成。蓄飲不一定都出現(xiàn)嘔吐,但卻常常是蓄飲證的特征之一。上面講過吐涎沫。涎沫就是水飲,但不是蓄飲。水飲蓄起來,癥狀就變了。
嘔吐一癥,如果胃脘部按之似較痞硬,或日渴,或頭暈眼花,或心慌心跳(痞、渴、眩、悸),就大都是蓄飲所致。在中醫(yī)術(shù)語中,痞硬叫做水飲阻礙,正津不能輸布;眩暈叫做水飲阻礙,清陽不能上升;心慌心跳叫做水飲凌心。蓄飲的形成,實際是胃脘部或上消化道有炎癥,并且伴有炎癥滲出物,這在中醫(yī)學解釋為"脾不散精,水停為痰"。也就是說,胃吸收水液的功能差,而且不斷滲出,逐漸積蓄而成痰飲。蓄飲的嘔吐,一般是嘔痰嘔水,不常嘔食,而且也不是天天嘔,而是嘔出一些宿水宿痰之后,再過一段時間,又蓄到一定程度,再重新嘔吐。這樣的嘔吐,容易使人和其他原因所致成的"反胃"一一如癌瘤等相混淆,往往抓不住病因,掌握不了重點,以致藥不對證,纏綿難愈。因此還要掌握痰飲嘔吐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反胃之間的鑒別法。痰飲嘔吐,往往在將嘔的前幾天,渴貪飲,飲不解渴。這是痰飲積蓄到一定程度,影響消化道腺體分泌功能的緣故,是將要出現(xiàn)嘔吐的先兆。此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般的嘔吐,嘔后常感覺到口中多少有些干渴,這是因為嘔吐會耗傷胃中津液的緣故。痰飲嘔吐,嘔后痰飲雖然去了。中不干不渴,象未曾嘔吐一樣,這也說明是蓄飲。這是痰飲未曾全部嘔出來,而且嘔吐之后,水飲又繼續(xù)浸漬入胃的緣故。
先渴后嘔,或者嘔吐之后反不渴,以及胃脘痞硬、頭暈眼花、心慌心跳等癥伴隨嘔吐而出現(xiàn),都證明是水飲,用前面所講的小半夏湯止嘔,再加入一味茯苓把陳舊的積水滲出,這個方子就半夏12克,生姜24克,茯苓12克。水煎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治蓄飲是很有效的。但是,有些比較頑固的蓄水證,渴而嘔,嘔后又渴,又飲水,又嘔又渴,反復(fù)不已,這說明水飲不是嘔一兩次就嘔盡了。水飲既然頑固難除,單靠小半夏加茯苓湯就不行了,還需要在除水的方劑中,加上能促使胃吸收水飲的藥物一一如白術(shù),才能徹底治愈。如古方中的豬苓散就是這樣一張方劑。
豬苓散方:豬苓茯苓白術(shù)各等份。以上共研成細末,每次溫開水沖服10一一15克,每日服三次。上述的這些治療蓄飲嘔吐方,都是一些常用藥,簡單方,平淡無奇。正是由于平淡無奇,容易被人瞧不起,致使本來不是難治的一些病,卻去追求大方、怪方、貴藥、怪藥,結(jié)果越治越重,或棄而不治,這實在是令人痛心的。例如:某地區(qū)有個內(nèi)部資料,報道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好一個諸藥不效的多年頑固性嘔吐。既然說"諸藥不效"、"多年"、"頑固",可以想象這個患者,遭受了多少痛苦,浪費了多少藥費,后來卻服小半夏加茯苓湯治好了。
又如《新中醫(yī)》1978年第一期載有1匹)11唐愛之醫(yī)案一則,摘錄如下:
杜某,女,29歲,嘔吐、呃逆已七年,近幾月加劇。頭眩、惡心、食則嘔吐食物及痰涎,呃逆,脅下隱痛,牽引肩背,胸痞,脘脹,食少,便溏,四肢不溫,口渴,7喜熱飲。痰濁上逆而嘔吐,宜溫中、降逆、和胃、止嘔......。不要把這個病例看得太復(fù)雜,也不要把七年頑固病看得太神奇,其實本案的嘔吐,包括了痞、暈、嘔、渴等癥狀,是典型的痰飲嘔吐,其處方中就有小半夏加茯苓湯在內(nèi)。所以取得很好的療效。通過上述,我們可以想到,有不少腸胃病嘔吐,本來器是難治的,只是搞不清各種嘔吐的臨床特點,辨證思纛舉=清,診斷不明確,或責任心不強,才把一些本來很容麟:,的病,當成頑固病,使病人遭受了不少痛魯。
反胃:或稱"翻胃",或稱"胃反",都是一回事。它和蓄飲的嘔吐不同,蓄飲是嘔吐痰水,并且是蓄到一定程度才嘔吐,反胃是嘔吐所進的食物,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只要進食,就必吐出,而且必須吐盡,象是把胃翻過來一樣。除此以外,蓄飲嘔吐,多兼有渴、痞、眩、悸等癥狀,而反胃沒有這些癥狀。蓄飲由于不常嘔食,且常能間歇多日不吐,飲食物一般可以少量進入大腸,所以對于大便的影響不大,而反胃則由于嘔吐頻繁,每日必吐,飲食不能進入大腸,就會數(shù)日或十數(shù)日,甚至數(shù)十日大便一次,而且堅澀異常,形如羊屎,人們多認為這是胃脘干枯。胃反的形成,實際多是胃的下口一一幽門梗阻。這些梗阻,可能是炎癥產(chǎn)物,如瘀血、稠痰,或炎癥變形,如瘢痕狹窄、水腫,以及腫瘤或其它臟器腫瘤壓迫等。此外,胃反病人往往大便干如羊屎,排便不暢。大便不暢反過來更使飲食不人,食人即出,形成惡性循環(huán),也是胃反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原因。大便不通暢,也是反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治療反胃,就離不開消除梗阻和潤腸通便,或止嘔的同時又潤大便等幾個方面。
、消除梗阻: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有一治胃反方:柿干三枚,連蒂搗爛,酒服(黃酒)甚效,切勿以別藥雜進。他又引用《經(jīng)驗方》一段記載:有一家三代,都死于胃反病,后來到了孫輩,得了一個秘方,用柿干和干米飯?zhí)焯斐?,絕對不喝稀飯,也不喝水,結(jié)果治好了。根據(jù)"絕對不喝稀飯,也不喝水",而且柿干燒灰外涂又能治臁瘡?fù)?,敷在舌上能治鵝口瘡,內(nèi)服能治大便干燥或下血,可知柿干有清熱、潤便、燥濕、化痰、收斂愈合潰瘍面的作用。所以這樣的反胃,可能是食道或胃有腐爛面,或有粘性分泌物的緣故。
1、止嘔與潤便同用:《金匱要略》記載:"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大半夏湯組成:半夏120克,人參20克,白蜜200克。用水600克,加入白蜜,再用勺揚水幾百遍,使水和蜜混合得極勻,用此蜜水煎上面二味藥,使水減一半后,取下,分兩次服。本方用半夏止嘔,用人參養(yǎng)胃,并且蜜內(nèi)加水,揚之幾百遍,使水蜜融合得極勻,以潤腸胃,通大便。這就為后世治胃反病提示了治療原則。如朱丹溪治反胃,用韭菜搗汁攪在牛奶里喝,或韭汁兌人童便喝,韭汁能散結(jié)氣,與半夏的作用有些相似。牛奶潤腸,童便滋潤,也和大半夏湯內(nèi)加蜜的作用相仿。不過韭汁還有散瘀血的作用,如果梗阻部位充血、郁滯,用韭汁就更為適宜。
5、潤腸通便:《局方發(fā)揮》有這樣一個故事:臺州有一個醫(yī)生,得了噎膈病。這人工作很勤勞,經(jīng)常喝酒,面色白,脈搏澀,重按則大而無力。朱彥修叫他辭去工作,住在一個養(yǎng)奶牛的人家里,每天都取新牛奶用火加溫飲之,每次飲一懷,一晝夜飲5~7次,別的食物一概不用,逐漸加量到每天八九次。這樣,半個月以后,患者的大便就不干燥了,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病基本上好了,僅僅有時發(fā)作,這是酒毒未解,令其在1:3于時飲以少量的甘蔗汁。從這個病案來看,朱彥修認為,患者由于工作勞心,又嗜酒耗傷胃腸津液,以致大便干燥又使食物難下大腸,才出現(xiàn)噎膈病。所以只用牛奶潤胃腸,使大便通暢之后,飲食也就正常了。這個醫(yī)案也說明了這樣一些問題,一是治反胃證的大便燥結(jié),單靠草根樹皮不行,牛奶是動物藥,最能治胃枯燥。而且要持之以恒,較長期的服用。二是避免過度的腦力勞動,避免燥烈辛辣的飲食,以保持胃腸的津液。因此,苦寒瀉下藥,辛燥止嘔藥,都不利于胃腸津液,都必須禁用。胃反這一病名,有時很近似西醫(yī)學所講的胃下垂?!镀諠健分挝阜磭I吐,用刺猬皮焙焦,研末,酒服,或者加入調(diào)味品浸漬后燒熟了吃?!墩健分未竽c脫肛,用刺猬皮500克,焙;磁石,煅,15克;桂心15克。共研細末,每服6克,米湯送下。《普濟方》用刺猬皮治胃反嘔吐,相當于治胃下垂所出現(xiàn)的嘔吐。記得曾有一個老藥工,傳一治胃下垂的秘方:刺猬皮,剪成小塊,另將白礬入鐵勺加熱溶化,俟礬見熱發(fā)泡,將沸的時候,把刺猬皮傾入礬中炸酥,成老黃色,再急傾入鐵篩中,使礬從篩孔中漏下,凈剩猬皮,取出研成細末,每服9克,米湯送服。
一百二十九節(jié) 李克韶臨證經(jīng)驗(二)
噎 膈:噎膈,是食難下咽的意思,它和胃反在病理方面有時相同,如炎癥、炎癥分泌物以及食道狹窄等,但病變部位有差別。反胃的病變部位多在下部幽門或十二指腸,而噎膈多在食道或胃上口一一賁門。所以反胃是食入一段時間后,又復(fù)吐出,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而噎膈是食不得入,或食入之后又即時吐出。由于噎膈和反胃的病理有時相同,所以治療方藥有時可以互用。周慎齋把噎膈分為痰膈、血膈、氣膈等,就是根據(jù)炎癥滲出物有的是痰,有的是血,而痰血又能阻礙氣機升降的緣故。松原市中醫(yī)院推拿按摩科徐靈胎曾說:"膈乃胃脘干枯之癥,百無一生。"陳修園也說過:"膈癥既成,只不過盡人事而已。"徐、陳兩人之所,以說膈癥絕對不能治,這是指的現(xiàn)代惡性癌瘤說的。惡性癌瘤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噎膈,在目前來說,確實仍無辦法。但是有不少噎膈患者,之所以食難下咽,并不一定在于腫瘤本身,而往往是受阻于腫瘤的大量分泌物。辨證用藥,雖然不能消除腫瘤,但是消除這些分泌物,改善癥狀是可能的。下面列舉一些治噎膈的簡便效方。用這些小方消除炎癥滲出物,消除癌瘤的分泌物,或消除由癌瘤阻礙所引起的瘀滯物,使食道暫時暢通,也是有益的。
1、《中醫(yī)驗方匯選》:威靈仙30克,水煎,三付,每煎分兩次服,四小時服一次,一日服完,連服七天,停藥一天。全療程為一個月。已治愈七人。
2、《千金方》:常吃干粳米飯。
3、《得效方》:治翻胃,惟食于飯餅餌,盡去羹飲水漿,藥亦用丸。調(diào)理旬日,奇效。有人三世死予胃翻,至孫收效于此方。
4、炭末,羅細,丸如彈子大,含少許,細細咽津即下。
5、一患者,年過五旬,患噎膈,在濟南某醫(yī)院X光拍片,診斷為食道賁門癌,表示無治法。先生處方用月石9克,柿霜30克,共研細末,每服3克,少與溫開水送服。服后大吐涎沫,滿口不斷,進食即覺通暢(以后未再追訪)。
6、常莊公社一噎膈患者,多方治療不愈,后因不斷飲大量濃茶,自愈。
7、《證治準繩》記載:"得藥不反,切不可便與粥飯及諸飲食,每日用人參15克,陳皮6克,作湯細啜,以保胃氣。"
除以上諸治濕痰方以外,還有治血方。據(jù)文獻記載,有的噎膈患者,飲生鵝血后,嘔出大量瘀血而愈,這應(yīng)當是食道內(nèi)血腫?!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引楊素園的話說:"此證與失血異證同源,血之來也暴,將胃壁之膜沖開,則為吐血;其來也緩,不能沖開胃膜,遂瘀于上脘之處,致食道狹窄,即成噎膈。"至于為什么血會郁滯在胃膜之下,常見的原因是:用力過猛,或卒經(jīng)撞打。古人稱噎膈病為神思間病。神思問病,就是思想有壓力,有顧慮,不痛快的意思。因此勸導病人放下思想包袱,也是非常重要的。用些開郁理氣的藥,也常取得很好的效果,下列諸方,有利無弊。
和中暢衛(wèi)湯(《易氏醫(yī)案》):炒香附2.4克,蒼術(shù)2.4克,貝母2.4克,連翹(去心)1.5克,川芎1.8克,炒神曲3克,沙參3克,桔梗1.2克,南木香0.15克。大劑煎,徐徐呷之。
啟膈散(《醫(yī)說》方): 沙參,丹參,茯苓,川貝,杵頭糠,郁金,砂仁,荷葉蒂。共搗粗末,清水煎服。上兩方,藥量不要過大,過大反影響療效。
徐靈胎批《臨癥指南醫(yī)案·反胃門》云:"果系膈癥,百無一生,不必言治"。又說"此癥年過五十者不治"。這是指惡性腫瘤所形成的噎膈癥。但是臨床所見,腫瘤的發(fā)病率,老年人確實比青壯年多些,但是青壯年也不是絕對沒有,老年人的噎膈,也并非全是惡性腫瘤。因此我們對于噎膈病的診斷,有必要借助西醫(yī)學,但在治療方面,既不要掉以輕心也不要被個別的西醫(yī)診斷嚇倒。因為有不少被西醫(yī)診斷為癌瘤而宣判死刑的患者,卻運用民間流傳的單方、小方治愈,或癥狀得以改善。
嘈 雜:"嘈雜"原是眾聲喧鬧的意思。它用在醫(yī)學上是形容胃中象發(fā)酵一般,懊儂不寧,有似饑非饑,似痛非痛,難以名狀之感。有的兼有噯氣、惡心或痞硬、脹滿等癥狀。這些癥狀,只要和嘈雜一癥并存,就應(yīng)以治嘈雜為主,適當加入一些照顧兼癥的藥物。只有在不兼嘈雜的情況下,暖氣、惡心、痞滿等才另有專治。
1.痰火嘈雜:嘈雜是由于平素飲食沒有規(guī)律,粘、滑、腥、冷雜進,傷了脾胃的沖和之氣,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日積月累,變成痰飲,留滯在胃脘而形成的。嘈雜既然是稠痰濁飲留滯在胃脘之中,所以調(diào)和胃氣、消除痰飲,就是治療嘈雜的首要方法。又因為粘膩油腥等物,不但容易釀成濁痰,也容易郁而化熱,所以在治痰方中,有時還要加上一些清熱瀉火藥,以保持胃的沖和之氣。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健胃。因為胃本身是消化器官,如果人有一個健康的胃,對于飲食物能消化吸化,本來是不會形成痰飲的,既然形成了痰飲,就已經(jīng)提示患者的胃并不太健康,尤其在病程太久,影響進食,或葷腥雜進的情況下,胃就不能發(fā)揮正常的作用。因此,治療嘈雜,除了消痰、清火外,健胃也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即使經(jīng)過治療,嘈雜癥狀已經(jīng)消失了之后,在一定的時期內(nèi)飲食也要清淡一些。使胃得以休息將養(yǎng),以鞏固療效,防止復(fù)發(fā)。
下面就列舉幾個這方面的方劑,以備應(yīng)用。(1)生姜半夏湯(《金匱要略》):半夏60克,生姜汁一杯。用水三杯,煮半夏,至水剩二杯時,去半夏,人生姜汁,再煮至一杯半,離火使溫,每6小時服一次,分4次服完。本方就是小半夏湯去生姜,改用生姜汁,這也是中醫(yī)學治嘈雜的第一張方劑。生姜汁比生姜更能和胃,少服頻服,以散胃中的痰濁。
(2)加味小陷胸湯(《證治準繩》):黃連9克,半夏6克,瓜蔞半個,枳實3克,梔子3克。水煎服。本方能清痰、清熱,又有枳實消痞,適用于痰火嘈雜兼覺痞脹的患者。
(3)加味三黃丸(《萬病回春》):蒼術(shù)60克,醋炒香附60克,姜妙黃連18克,酒炒黃芩60克,童便炒黃柏45克。研末打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七八十丸,臥時清茶送下。本方有蒼術(shù)燥濕,三黃清熱,適用于濕熱痰火,嘈雜泛酸。
(4)三圣丸(《醫(yī)統(tǒng)》):白術(shù)120克,炒黃連50克,橘紅30克。共研細末,作丸服。本方用黃連清熱,橘紅調(diào)氣,白術(shù)促進胃的吸收功能,適用于嘈雜兼泛酸的患者。作丸常服,既能消除癥狀,又可鞏固療效。
把上述各方的藥物綜合起來分析一下,蒼術(shù)、白術(shù)都是健胃藥,芩、連、梔、柏都是調(diào)氣祛痰藥。掌握了這些藥物,再根據(jù)病情,加以篩選配伍,痰多的多用理氣祛痰藥,熱重的酌加清熱瀉火藥。胃太弱或久病體弱的,配入健胃藥。這樣,對于治療嘈雜,一般是沒有困難的。
2.血少嘈雜 嘈雜除了上述屬于痰火者外,還有一種名血嘈,它是血少嘈雜,和一般的嘈雜治法不同,要特別提出來討論一下。一般嘈雜,是不分晝夜的,而血嘈卻是白天不嘈,每蟄半夜才嘈起來,往往把人嘈醒,常兼有心慌心跳。因為夜問屬陰,所以血嘈實際是胃陰虛形成的嘈雜。"血少"也就是陰虛的意思,不要和西醫(yī)學所說的貧血混成一回事。
陰虛是津液虧少又有內(nèi)熱的表現(xiàn)。胃病出現(xiàn)陰虛,往往是胃本身有炎癥,病人感覺不舒服,經(jīng)常服用消痰、瀉下、消導等藥,就會胃熱未消,胃陰先虧,形成血嘈。因為胃里的痰濁,也是陰液所化,如果頻頻給與克伐藥、消導藥,專門除痰而不注意保護胃陰,消痰就形成了變相的消爍胃陰。所以就造成了血嘈。另外,如患者曾患過別的傷陰的疾病,或是久病耗傷胃津(如長期嘔吐),也能致成血嘈。血少嘈雜和一般嘈雜,可以根據(jù)下列情況作出鑒別:
(1)必是胃陰受到耗傷而促成的。因此多出現(xiàn)于久患嘔吐或者屢用消食化痰藥之后,或其他熱性病傷及胃陰之后。
(2)所謂血少,實質(zhì)是局部胃陰虛,夜間屬陰,所以往往夜間嘈醒。
(3)吃豬血可以緩解。
血嘈既然是胃陰虛,所以治療時就應(yīng)當以補血養(yǎng)陰藥為主,尤其是生地、熟地、白芍、麥冬等養(yǎng)陰藥,本身就具有退內(nèi)熱的作用,治療時更為常用之藥。如果還需要加入清熱、消痰、健胃藥的話,如梔子、黃連、半夏、白術(shù)、茯苓等藥,也要少于補血養(yǎng)陰藥,因為這些藥大都有苦寒傷津的缺點,和補血養(yǎng)陰藥是相矛盾的。
現(xiàn)列舉幾個治血嘈的方劑如下,以便于臨床選用。
(1)當歸補血湯(《萬病回春》方)。治血少而嘈。當歸、白芍、生地、熟地各9克,人參1.5克,白術(shù)、茯苓各2.4克,甘草0.6克,麥冬、梔子仁、陳皮各2·4克,朱砂0.6克(研沖),烏梅一個,炒粳米100粒。本方就是八珍湯去川芎加麥冬、五味子、生地、梔子、陳皮、朱砂。要注意方中四物湯的用量大于四君子湯三倍有余,又加麥冬、五味子、生地,說明本方是養(yǎng)血生津為主。不兼見心慌心跳的,朱砂可以不用。
(2)養(yǎng)血四物湯(《壽世保元》方)。治血虛嘈雜,兼有火郁。當歸9克,川芎4.5克,白芍(炒)6克,熟地(姜炒)12克,人參6克,白術(shù)4.5克,茯苓6克,半夏(姜炒)6克,黃連(姜炒)2克,梔子9克,甘草2.5克,生姜2片。水煎服。
泛 酸:胃中痰火而有酸味上泛的,叫做泛酸。古人把酸水上沖咽喉,還沒有來得及吐出,又復(fù)吐咽下,好象咽了一口米醋似的,叫做吞酸;酸水直從口中吐出的,叫做吐酸。其實吞酸吐酸,都是胃酸過多,所以這里把二者合稱為泛酸。《內(nèi)經(jīng)》曾講:"諸嘔吐酸,皆屬于火。"但是臨床證明,來不及吐又復(fù)咽下,酸味刺心的,確實是屬于火。朱丹溪認為肝屬木,其味酸,稱之為肝火燥盛。至于吐酸,也多屬于火,但有些患者大吐無聲,連食吐出,并且面黃肌瘦,肢體倦懶,大便溏薄,則不是火而是寒。所以治療泛酸,有適合于用寒涼藥的,也有適合于用溫熱藥的,應(yīng)當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劑。
1、火性泛酸(1)左金丸(朱丹溪) 治肝火燥盛,吞酸吐酸。黃連吳茱萸(鹽水泡)上藥用量,以六比一的比例配合起來,研成細末,水泛丸,或以米粥調(diào)和作丸亦可。每服9克,熱水送服。泛酸多是慢性胃病的反應(yīng),服藥暫時有效,也不等于痊愈,必須堅持服藥到一定時期,才有治愈的希望。因此左金丸也以少量久服為最好。據(jù)先生經(jīng)驗,每次只服3克,每日服2~3次,連續(xù)服用,不可停頓,一般服至30~60克,就有顯效。即使是較重的病人,一般也不會超過120克,療效鞏固可靠。此方最好丸服,不要煎服,丸服可以使藥持續(xù)作用于胃腸,使胃腸壁粘膜早日恢復(fù)正常。若服煎劑,短期服用不能鞏固療效,長期服用,又給病人增加麻煩,而且藥物的浪費太大,療效亦差。
(2)茱連丸(《壽世保元》)蒼術(shù)、陳皮、半夏、茯苓、黃連、吳茱萸各30克。蒸餅作丸,綠豆大,每服30~50丸,白滾湯送下。
此方的作用和左金丸基本相同,只是比左金丸多了二陳湯和蒼術(shù),去痰濕的力量大些。又因黃連的比重,本方比左金丸少,所以適合于郁熱不太重,或者有服左金丸覺得胃中發(fā)涼的病人。
2.虛寒泛酸(1)吳茱萸丸(《壽世保元》)蒼術(shù)30克,吳茱萸15克,肉桂15克,陳皮15克,炒麥芽15克,炒神曲15克。為末,粥和為丸,梧桐子大。每服60丸,米湯水送下。本方除用蒼術(shù)燥濕外,又有吳茱萸、肉桂等熱藥,助火以暖胃。陳皮、麥芽、神曲消食行氣,所以適用于泛酸癥之兼有飲食減少,大便稀薄,手腳發(fā)涼等胃氣虛寒的病人。吳茱萸治療胃寒泛酸,這只是一個啟發(fā)性的例子,臨床不一定拘守此方,只要在制酸藥中加些溫熱藥就能有效。譬如理中湯加黃連就是。因為方中有干姜溫胃,人參、白術(shù)、炙甘草補胃,黃連去濕熱制酸。
(2)廣濟檳榔散(《外臺秘要》)檳榔16克,人參6克,茯苓8克,橘皮8克,蓽茇6克。共搗為散。早晨空腹時用生姜和藥3~4克,溫水送下。本方的作用和前方相同,只是檳榔瀉痰水的力量和人參 。補胃氣的力量,都比前方大。
除上述各方外,還有一些制酸藥的小方單方,可以選擇配合使用。
(1)煅瓦楞、煅牡蠣、烏賊骨,具有制酸的作用,可以單味服,也可以加入其他煎劑中服用。
(2)生嚼核桃仁、花生仁,煮食蘿片等,有助于緩解胃酸。
痞 硬:正常人在飲食物已經(jīng)消化之后,胃脘部觸摸按壓,一般說是柔軟的。如果按之覺得發(fā)板發(fā)硬,或者病人有似悶似痛的感覺,這叫做胃脘痞硬。胃脘出現(xiàn)痞硬,不但其硬度有似較硬的差別,就是摸到的形狀也不一樣,有的是彌漫性痞硬,沒有明顯的邊緣,有的則邊緣清楚,象一只瓷盤嵌在那里一樣,不但能摸到,甚至可以用手指沿邊壓下,好象可以掀起似的。胃脘痞硬,實質(zhì)是胃壁或胃周圍有炎癥的反應(yīng)。從中醫(yī)角度來分類,有水飲、濕熱、胃虛、胃寒之分,在慢性胃病中,以水飲和濕熱占的比例為最大?,F(xiàn)將胃脘部各種痞硬的特點治法,介紹如下。
1、水飲結(jié)聚的痞硬:水飲致成的痞硬,實質(zhì)是胃壁或兼胃周圍水腫,多出現(xiàn)在慢性胃炎的患者,常舌質(zhì)胖大,口干多飲,飲不解渴,并且小便量大都比正常人為少,有的舌上能出現(xiàn)白沙苔一一象一層白色的沙粒滿鋪在舌上那樣的舌苔。
枳術(shù)湯(《金匱要略》):治水飲結(jié)聚的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枳實、白術(shù)各15克。水煎服。本方散水消痞,藥簡效逮,被稱為健脾導滯的基本方。金張元素將本方自術(shù)用量倍于枳實,作成丸劑,名枳術(shù)丸。治療胃虛有濕,食不消化,氣壅痰聚,胃脘痞悶等癥。李東垣又把枳術(shù)丸加味,制成枳實消痞丸,治胃脘痞悶脹飽,暖氣厭食,大便不調(diào)等癥,功能開胃進食,是有效的名方。
枳實消痞丸方:枳實、黃連各15克,白術(shù)、人參、半夏曲各9克,厚樸12克,干姜、炙甘草、白茯苓、麥芽6克。共研為細末湯浸蒸餅和丸,梧桐子大,每服5~10丸,不拘時,白湯送下。
2、濕熱結(jié)聚的痞硬:濕熱痞硬,必舌苔黃厚,食欲不振,或兼嘔吐,或兼腸鳴腹瀉。治療時以干姜配黃連為主藥,干姜味辛,能散;黃連味苦,能降,這叫做辛開苦降。半夏瀉心湯,就是以干姜、黃連為主藥的治濕熱痞硬的一張名方。
半夏瀉心湯(《傷寒論》):治心下痞硬及嘔而腸鳴腹瀉。半夏10克,黨參、黃芩、干姜各9克,炙甘草6克,黃連3克,大棗4枚。水煎服。
3、胃虛痞硬:這樣的痞硬,有由久病胃虛出現(xiàn)的,有經(jīng)過多次服瀉下藥或破氣藥、消導藥所致成的。這是真虛假實證,它比上述兩種痞硬按之更硬,或者按之則痛,服破氣消導藥,痞硬不但不消散,反而更會加重。應(yīng)在相應(yīng)的方藥中,重加人參為主,才能使腹軟痞消。
4、胃寒痞硬:這是胃陽虛衰,寒凝氣滯所形成的痞硬,常伴有腹瀉鴨溏,脈遲肢冷,舌淡苔滑等虛寒癥狀,治療時忌用寒涼藥,當重用于姜,以理中湯為最好。
理中湯方:姜9克,人參9克,炒白術(shù)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最后附帶說明一個問題:上述治痞硬的方中,用白術(shù)的不少,有用以散水行濕的,有用以健補脾胃的。用以散水的。必須生用;用以健補脾胃的,則要炒用。
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什么東西也不想吃,吃什么也不香,常不覺饑餓,勉強吃些,也吃不多。這可能是腸胃本身的疾病,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影響到腸胃所出現(xiàn)的兼癥(如發(fā)高燒、痢疾等)所致。如果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那就要治療其主病(或適當?shù)恼疹櫼幌履c胃),主病好了,食欲也就恢復(fù)正常了。如查不出其它原因,就應(yīng)以增進食欲為主要治療目標。食欲不振的病理各不相同,有些醫(yī)生,一聽病人訴說食欲不振,就想到山楂、神曲、麥芽等消導藥,其實治療食欲不振,并不是那樣簡單,消導藥只適合于傷食以后的食欲不振?,F(xiàn)將各種增進食欲的治法、方藥及其適應(yīng)癥,列舉如下,以備選用。
1消導:這是臨床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消",是消除;"導",是疏導。就是把胃內(nèi)過多的食物疏導開、消化掉的意思。本法適用于飲食過多,或飽食以后不注意休息,反伏案工作,致使食停胃中,出現(xiàn)脘腹膨滿脹飽,不斷地噯出腐敗難聞的傷食氣味,見到食物就感到厭煩等癥狀??蓪ΠY選藥:傷于肉食者,用山楂;傷于面食或豆類食品者,用萊菔煮服最好,神曲、谷芽、麥芽也很有效;傷于蛋類者,用陳皮煎服;傷酒者,用葛根或枳棋子煎服??偠灾晃镆恢?,可單味用,也可幾味合起來用,如神曲、山楂、麥芽同用,幾乎可治療一切傷食病。此外,民間驗方,常用所傷的食物,用火焙成炭,研末服用。譬如傷了米飯,就用米飯在炭火上焙焦,傷了面飯,就用饅頭焙焦,研細以后,用溫開水和服,或攪在稀粥里服下,對于傷食輕癥,也很有效。
消導的主要目的,是消去胃里的陳舊食物,而不是象健脾藥那樣加強胃的消化機能。因此,與健脾藥對比而言,消導法是消極的治法,而健脾法才是積極的治法。譬如說脾胃消化功能弱,最容易傷食,而停食之后,又必影響消化力,因此健脾有利于消食,消食又有利于健脾,所以有些傷食的人,需要在消導藥中酌加一些健脾藥。尤其是對經(jīng)常傷食的病人,更要這樣。清代名醫(yī)尤在涇曾有這樣一段話:"飲食物停滯在胃脘,雖然可以用消導藥治療,但是要使這些藥物發(fā)揮消導作用,還必須依靠胃氣運行藥力。"所以對于經(jīng)常吃消導藥而仍傷食的人,先生常在這些消食藥方中,加人人參9克,效果非常好。凡用消食藥開胃進食,一般是一劑當見效,如果服二三劑后,食欲仍不增進,就應(yīng)當考慮采用健脾的方法。
2健脾:飲食物進入胃中,全靠脾來運化,如果脾氣虛弱,不能運化,就會見食即飽,所以治療食欲不振,有時要用健脾藥。健脾主藥是人參、白術(shù)、山藥、白扁豆、蓮子肉等。也可在這些健脾藥中,加人少量的消導藥,如神曲、麥芽等,更有利于健脾,常用的方劑有:
(1)異功散(錢氏方):治脾胃虛弱,飲食少思。人參,白術(shù),茯苓,炙甘草,陳皮。上藥各3克,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2)參苓白術(shù)散(局方):治脾胃虛,飲食不進。本方即異功散加山藥、蓮肉、白扁豆、苡米、桔梗、砂仁,研為散,米湯或棗湯送服,亦可煎服。
(3)資生丸(繆仲淳方):健脾、開胃、消食。即參苓白術(shù)散再加山楂、神曲、黃連、白蔻仁、澤瀉、藿香、炒麥芽、芡實。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服一丸,淡姜湯送下。
3補火:健脾雖然是增強消化的主要方法,但是臨床證明,只健脾有時效果并不理想,若加人溫補下焦的藥物,才能起到健脾的作用。因此,增強脾胃消化力的辦法,除了健脾之外,還有"補火"一法。補火,是指用熱性藥溫補命門,"命門"是什么呢?從其性質(zhì)來說,是下焦屬火的器官,有溫養(yǎng)脾胃的功能。所以當食欲不振,又有下焦虛寒的癥狀時,如大便溏瀉,四肢常冷,則采取溫補命門火這一方法,對于增進食欲,能起重要的作用?!侗臼路健酚羞@樣一段記載:有人全不進食,曾服過不少補脾藥,都不見效,后來給予二神丸(補骨脂、肉豆蔻兩味補命門藥組成),服后很快就好了。又記載有個黃魯直老先生,嘗把菟絲子用水淘洗干凈,用酒浸了以后,曬干,每天取幾茶匙,用酒送服,十天以后,食量比以前增進不少。補骨脂、肉豆蔻均屬下焦溫熱藥。菟絲子味苦性平,雖然不熱,但也是入下焦肝腎的強壯藥??梢姕匮a下焦,對于健補脾胃,也很重要,這在中醫(yī)術(shù)語中叫做"補火以生土"。但是入命門的補火藥,都有燥大便的作用,因此,凡大便秘結(jié)的病人,多不屬于命門火衰的類型,也不宜用補骨脂、肉豆蔻等藥。
4養(yǎng)肝:肝在五行中屬木,木味酸,能克脾土,所以肝氣太旺和肝火熾盛的人,會出現(xiàn)胸脅滿悶,或胃中泛酸,影響進食。但是反過來,肝氣不足,也會影響食欲,這叫木不疏土,當以養(yǎng)肝為治。消谷丸效果最好。
消谷丸方(《沈氏尊生書》):麥芽90克,神曲180克,干姜(炮)、烏梅(炒)各120克。上藥研細末,煉蜜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黃酒或米湯水送服,一日三次。不作丸,用水煎服,效果也一樣。
慢性肝炎:先舉一治例:呼某,男,28歲,已婚,農(nóng)民。1980年10月21日?;颊咭蚯橹静粫持掠颐{疼痛,脘腹脹悶,納呆,肢困。肝功能反復(fù)損害已五年余,曾服多種保肝西藥及疏肝中藥,病情時輕時重。近月來,右脅疼痛增劇,時而左脅亦痛,飲食欠佳,厭食油膩,噦逆噯氣,脘腹脹悶,食后尤甚,頭暈?zāi)X脹,神疲乏力,體瘦面蒼,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弱。處方:木瓜、三棱、莪術(shù)各6克,生麥芽、生扁豆、刺蒺藜各10克,生黃芪12克,烏梅、甘草各3克。五劑。復(fù)診:藥后脅痛大減,胃納好轉(zhuǎn),仍頭暈乏力,舌脈如前。原方繼服六劑,諸證皆除。嗣后肝功能檢查,恢復(fù)正常,迄今未發(fā)。先生認為,慢性肝炎要疏肝必先養(yǎng)肝,故以烏梅配以木瓜之酸養(yǎng)肝陰,既能養(yǎng)肝,又能益胃;疏肝不用柴胡而用生麥芽,生麥芽有疏肝之效,而無劫陰之弊。治肝多先健脾,不用白術(shù)健脾而用生扁豆和中健脾,這是因肝喜柔而不喜剛的緣故。用三棱、莪術(shù)理氣中之血,血中之氣。配黃芪則不傷氣,更能增強三棱、莪術(shù)化瘀之效。因久病人絡(luò),故刺蒺藜與生麥芽合用,既善于疏肝,又搜剔血絡(luò)之邪。
肝炎是西醫(yī)病名,中醫(yī)治療,貴在辨證用藥,切勿陷入"炎"性病變的西醫(yī)框框里。因此辨證用藥,要順應(yīng)中醫(yī)肝之特性,切合中藥之性味歸經(jīng),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此方乃先生自創(chuàng),對于遷延性肝炎之氣虛血滯者,頗有療效。先生常以此方為基本方,加減治療慢遷肝,療效可靠。我們亦常用此方改湯為丸,治療各種慢性肝病、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等。
肝硬化腹水:肝硬化而出現(xiàn)腹水,這是本虛而標實。本虛只能緩圖,標實則需急治,故消水是當務(wù)之急。消水之法,淡滲之劑已不起作用。而用攻劫之品,如甘遂、大戟、芫花之類,雖有消水之效,但走泄真氣,施于肝功能將竭之際,嫌有虛虛之弊,所以常是初用稍效,繼續(xù)攻劫則效果不顯,最后還是歸于不治。至于保肝治本,必須溫之養(yǎng)之,疏之導之,故藥物務(wù)求和平,目的是希望已硬部分能有所改善,至少能保存其未硬部分。先生曾用腐泔豬膽方治愈數(shù)人,有的腹水消后數(shù)年未見反復(fù)。其方如下:
鮮豬苦膽一個,豆腐漿一大碗。將豆腐漿加熱后,攪入豬膽汁飲之。如無鮮豬膽,用干者置濕水泡開亦可用。豆腐漿即腐泔,系指豆?jié){用鹵水點過成腦之后,在筐中積榨時所濾下的水?!侗静菥V目拾遺》稱其能"通便下痰,通癃閉,洗衣去垢膩"。腐泔除有鹵水點者外,亦有用石膏點者,《藥性考》稱其俱能清熱。但先生用時,必告病家取用鹵水點者,這是因為鹵堿《本經(jīng)》稱其能"下蠱毒",《別錄》認為能"去五臟腸胃留熱結(jié)氣,心下堅"之故。
膽汁本生于肝,對肝當有親和之力,加之腐汁兼有鹵性者,有行宿水之功,而無攻劫之弊。但腹水消后,并不等于痊愈,還必須考慮治本善后。治本必須養(yǎng)肝,兼以活血化瘀。先生用藥是這樣:養(yǎng)肝不用峻補,而用酸溫之品。如烏梅、木瓜等。疏肝不用柴胡而用生麥芽,因其具有甲木生發(fā)之氣,且有消積化堅的作用?;霾挥锰壹t而用生山楂,因其味酸養(yǎng)肝,化瘀而不峻。上述養(yǎng)肝、疏肝、化瘀之中,還必須佐以和胃,蓋因肝病必及土故也。以白扁豆、玉竹和胃,而不用蒼白術(shù)理脾者,以肝喜柔而畏動故也。此方藥量不宜過重,但要多服,因藥性平和,故可久服而無弊。因此先生常用此方治肝硬化、遷延性肝炎,用之亦常有效,且可防止肝炎向硬化發(fā)展。
失 眠:《靈樞·邪客》說:"衛(wèi)氣者,出其悍氣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nèi)招杏陉枺剐杏陉?,常從少陰之分間行于五臟六腑。今厥氣客于五臟六腑,則衛(wèi)氣獨衛(wèi)其外,行于陽不得人于陰。行于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甲乙經(jīng)》"陷"作"滿"。按:"陷"是"滿"字之誤)。不得人于陰,陰虛,故目不瞑。黃帝日:善!治之奈何?伯高日: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調(diào)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至。"這是中醫(yī)學對于失眠證病理、治則的最早論述。半夏湯·也是治療失眠證最早的方劑,"行于陽,不得入于陰",即"陽不歸陰"。陽之所以不得人于陰,是因"厥氣客于五臟六腑",而五臟六腑之厥氣又有虛實之分,于是根據(jù)虛實,"補其不足,瀉其有余",以"去其邪"而"通其道"。若"陰陽已通",則"其臥立至"。這說明治療失眠證大法,重在調(diào)治五臟六腑的虛實,消除內(nèi)因,疏通陽氣出入之道,故半夏湯方后注云,"汗出則已矣。""汗出",就是"陰陽已通"的證明。
李時珍日:"半夏體滑而味辛性溫也,滑能潤之,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8所謂辛走氣,能化液,辛以潤之是矣。"秫米,即粟米之粘者,李時珍謂"能益氣陰而利大腸,大腸利則陽不盛矣。"可見半夏與秫米合用,粘而且滑,有滋燥和胃之功,辛散之性,又有助于利竅而接引陽氣,故能達到"病新發(fā)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之效。半夏湯雖治失眠,但不是治療一切失眠證的必效方劑。因為五臟六腑的虛實不同,究竟是何臟何腑?陰、陽、氣、血、痰、食,何虛何實?怎樣才能"去其邪"?怎樣才能"通其道"?還需要據(jù)情分析,不加分析,空談"引陽歸陰",是不能應(yīng)付臨床極端錯綜復(fù)雜的失眠證的。下面列舉古人與先生之方治,作為舉一反三的提示。綜合而言,不外熱、心、肝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