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這個故事的人常常付之一哂,但事實上,to be married or not to be married,從來都是個問題。 新近流行的“鐘點丈夫”就是這個天字一號難抉擇的問題衍生品。在以單身未婚女性為主要顧客群體的“鐘點丈夫”風靡韓國、俄羅斯等國后,許多網(wǎng)友圍觀之熱議之??墒钱惡鯇こ5?,對于這看似離經(jīng)叛道的現(xiàn)象,卻有80%以上的人表示能夠接受。 可見剩男剩女中有覺悟的群體已然龐大,在面對婚姻這等“傳統(tǒng)必選事件”時,愈加云淡風輕hold住了。 若是探究“婚姻”的起源,還真有點名不正言不順。最初的女性氏族社會里壓根兒沒有“結婚”一說。為了生存,女人和不同的男人交配,繁衍后代。后來進入了私有制社會,男人主宰社會,才有了一對一或一對數(shù)的固定的夫妻關系,于是就產生了婚姻制度。 “婚姻”產生于私有制,與人的財產關系密切相關,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它其實是一紙契約,將女人作為男人的私有財產一事,用文字確定下來。從前的搶婚、買賣妻妾等現(xiàn)象皆源于此。又由于私有制的財產由血緣關系中的男性繼承,為了保證血緣的純凈,就有了“處女情結”和對女子性行為的嚴格約束。再等到女性重新崛起,要求與男人有同樣的社會地位,便有了現(xiàn)在“一夫一妻制”的婚姻。 歷史的車輪經(jīng)年碾壓,婚姻逐漸成型,從前或為生存,或為男性財力標榜的契約,變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生存形式,答案固定,一錯便千夫指萬人唾一輩子都難翻身。 但事實是,社會物資的豐盛以及老年保障設施的逐漸完備,使得“婚姻”的歷史角色早已更換。它曾經(jīng)是“相濡以沫賴以生存”的必要因素,如今卻只是讓生活質量上一臺階的一種途徑罷了。老一輩們停在舊環(huán)境塑造的思維里,總認為只有擁有了婚姻人生才能夠完滿。然而伴著它歷史角色的變化,婚姻的弊端也日趨明顯。它誠然能給人以精神慰藉、生理保障。但是也伴隨了許多風險和傷害。尤其是道德感與信仰雙失后,欺騙、外遇、算計等都挑戰(zhàn)著傳統(tǒng)婚姻的“親密無間”。 這種大環(huán)境下的“婚姻”早已不是庇護所,利弊參半,保險與風險共存。再不是每個人非走不可的人生過場。 遵循著“結婚生子”的傳統(tǒng),人們一代代繁衍生息。但是不得不看清的是,許多人因此陷入了婚姻的泥潭,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說,日子也過的一團糟糕。 我見過一輩子活在男人外遇的陰影里無法自拔的女人,到老依舊郁郁寡歡愁云慘淡?;橐龀俗屗蝗杖D有吃喝之外,幾乎沒有給她絲毫快樂。而即便這一日三餐,也是她自己簡單勞動就能夠掙得的報酬?!澳写螽敾榕螽敿蕖钡膰祝屧S多人的一生變得不由自主。太多“成功”與“幸?!倍悸裨嵩诓桓试傅纳鷥吼B(yǎng)女、養(yǎng)家糊口中。 相反,一些孤獨終老的人,生活并沒有因為缺失婚姻而失去色彩。比如被蘋果砸頭的牛頓,一生幾乎沒有親近女色的紀錄,孤獨的走完人生旅途,晚年在宗教中尋找慰藉。婚姻的缺失并不能阻止他過得充實快樂。 所以總結說來,“婚姻”是要根據(jù)自己的自身實際情況才知道適不適合的,并非所有人都需要鬧騰騰的柴米油鹽,也不是誰都愿意將一輩子綁在一段過了保質期依舊與死尸糾纏來去、永不瞑目的愛情上。如果你有足夠豐盛的物質讓自己過上自得的生活;有許多新鮮的感情滋潤心靈不致枯竭;有一份持久的追求讓精神不空虛乏味。少了“婚姻”也沒有什么所謂。 為什么一定要有婚姻呢?大概因為人生太漫長,一個人太寂寞,兩個人才能相互取暖,到老有所保障。所以許多人到了適合的年紀被時間、輿論、焦慮催趕著走進婚姻。即使發(fā)現(xiàn)了不合適,依舊潦草作業(yè),以為交上試卷才不枉來人世走一趟。 但婚姻畢竟不是判斷題,正確答案只有1個,每個人都非選不可。它應該是開放性的多選題。答案可以是A,也可以是B,甚至可以不選。只要開心自足,交份白卷一樣能給人生贏一個精彩的分數(shù)。 >>>網(wǎng)友熱議: 夕陽落下的聲音:我覺得結婚就像人生的必需品。缺少了人生就不會完整。 幻想白日夢 :我能理解那些為了自由而不結婚的人。我覺得嘛,只要父母不反對,不結婚會比結婚過得更好。 懶羊羊600:結婚是一麻煩事,還是不結婚好,自給自足的生活最幸福了。 愛照相本子:我也理解有些人為什么不結婚,但對于我自己來說,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我是會選擇結婚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