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概述)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因體內維生素D不足而引起全身鈣、磷代謝失常的慢性營養(yǎng)不良性疾病。以骨骼的改變?yōu)橹饕R床特征。由于鈣鹽不能沉著于骨骼的生長部位而使骨骼發(fā)育發(fā)生障礙。雖很少直接危及生命,但因發(fā)病緩慢,易被忽視,一旦骨骼發(fā)生明顯病變,同時已影響神經、肌肉、造血、免疫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機體的抵抗力已下降,容易并發(fā)支氣管炎、肺炎、腹瀉等疾病。因此,約有三分之一的佝僂病患兒伴發(fā)反復呼吸道感染及胃腸疾病,對小兒健康危害較大。 本病好發(fā)于北方嚴寒地區(qū),由于日照時間短和戶外活動少之故。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北方地區(qū)的發(fā)病率約為50%,上海地區(qū)的發(fā)病率約為15%,北京市1977年秋季對4401名嬰幼兒普查,結果發(fā)病率為26.63%,早期占64.1%。從發(fā)病年齡看,以9個月一2周歲的嬰兒最多。人工喂養(yǎng)的嬰幼兒發(fā)病率高于母乳喂養(yǎng)兒。 佝僂,原作“痀僂”。有關佝僂病在我國古代文獻中的記述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戰(zhàn)國時代的著作《莊子》中就有類似佝僂病的記載,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中已明確提出日照對.扒兒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性,其后歷代醫(yī)籍中的夜驚、汗證、疳病、腎疳、五遲、五軟、雞胸、龜背等病證中,均有相似于佝僂病的論述。概屬于小兒弱證的范疇。 1986年5月衛(wèi)生部頒發(fā)了佝僂病的防治方案,將本病列為兒科重點防治的四大常見病之一。運用中醫(yī)辨證論治原則或用專方專藥治療本病,較單純補充維生素D配合鈣劑治療,具有療效相當且癥狀改善快,無副作用等優(yōu)點。顯示中藥整體調整的優(yōu)勢與辨證論治的特色,為本病發(fā)病機理的深入研究以及防治工作開辟了新的途徑。 (病因病理) 一、病因 本病的發(fā)生多與季節(jié)、氣候、孕期情況、喂養(yǎng)方式、生活習慣、環(huán)境狀況有關。中醫(yī)學中強調先天稟賦不足與后天護養(yǎng)不當。 1.先天稟賦不足 有因父母精血不足,體質虛弱而孕;有因其母血海虛冷,用藥強補而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病,惡阻日久,飲食不思者;有服墜胎之劑不去而竟成胎者;有年高得子.?;蛟绠a、雙胎者,以致胎元失養(yǎng),使胎兒稟賦不足,出生后肝腎內虧、氣血虛衰而成。 2。后天調護失宜 多與日照不足和喂養(yǎng)不當有關。 (1)少見陽光 居處陰暗,戶外活動少,日照不足,猶如溫室花朵,嬌嫩柔弱?!吨T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養(yǎng)小兒候》指出:“天和暖無風之時,令母將抱日中嬉戲,數(shù)見風日,則血凝氣剛,肌肉硬密,堪耐風寒,不致疾病。若常藏苧幃帳之內,重衣溫暖,譬如陰地之草木不見風日,軟脆不任風寒”。 (2)喂養(yǎng)不當 乏乳早斷,人工喂養(yǎng),不及時增加副食品,或食品的質和量不能滿足小兒生長發(fā)育的需要,氣血虛弱,營養(yǎng)不足,臟腑失其所稟,全身失于滋養(yǎng)。 二、病理 多系脾腎虛弱不能正常吸收轉運食物中的某些營養(yǎng)物質而成。 1。腎虛骨骼不充 腎藏精、生髓、主骨。腎虛則髓海不足,精氣不充,骨化不全,骨骼軟弱,以致坐立行走無力,頭顱軟化,囟門遲閉,牙齒晚出,甚至雞胸龜背等。 2。脾虛肌肉失養(yǎng) 脾主四肢肌肉。脾虛則氣血營衛(wèi)虧損,不能化精微以充養(yǎng)肌肉四肢,致手足肢體失去濡養(yǎng)滋潤而軟弱無力。 3。脾腎不足,肝陽內擾 脾虛則肝旺.腎虛則肝失涵養(yǎng)條達,肝陽內亢,陽失潛藏,以致煩躁不安、情態(tài)乖張、夜啼、冒汗、寐而不寧。 現(xiàn)代研究表明,維生素D缺乏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常與下列因素有關: 日照不足 使人體內源性維生素D,形成減少。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中的7一脫氫膽骨化醇轉化為維生素D.轉化的量則與到達皮膚的紫外線的強度、照射的時間以及皮膚暴露的面積相關。 喂養(yǎng)不當 不及時補充維生素D制品(如人乳、牛乳、蛋黃、動物肝臟等),使維生素D攝入不足,食物中鈣、磷含量過少或比例不當,如淀粉類食物含鈣量甚少,牛奶中含鈣量雖高,但比例不當,吸收率較人乳為低,也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生長。因此,膳食結構不合理而致鈣攝取不足及吸收障礙. 需要量增加 嬰幼兒生長發(fā)育快,代謝旺盛,所需維生素D和鈣相對較多,尤其是早產兒體內鈣磷儲量較少,易患佝僂病。 其它疾病的影響 由于疾病消耗(如麻疹、結核病后),食物補充不及時也易引起佝僂病. 最近10余年的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D必須經過肝和腎的兩次羥化,轉化成為25一(OH)2D3,才能發(fā)揮它的生理效應,代謝過程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障礙或缺陷,都可以發(fā)生佝僂病。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可從癥狀、體征、生化、X線骨賂改變征象作出診斷。 1.臨床分期 依據年齡、病史、癥狀、體征、X線及血生化檢查等綜合資料,可分為活動期(初期、激期)、恢復期和后遺癥。 (1)初期 多自3個月左右開始發(fā)病。早期常有非特異性的神經精神癥狀,如夜驚、多汗、煩躁不安等,枕禿也較常見。同時可有輕度的骨骼改變。X線攝片可無異常或見臨時鈣化帶模糊變薄、干骺端稍增寬。血生化改變輕微,血鈣、血磷正常或稍低,堿性磷酸酶正?;蛏愿摺?BR> (2)激期 常見于3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明顯的夜驚、多汗、煩躁不安等癥狀。同時可有中度的骨賂改變體征。X線攝片可見臨時鈣化帶模糊消失,干骺端增寬,邊緣不整呈云絮狀、毛刷狀或杯口狀,骨骺軟骨加寬。血鈣血磷均降低,堿性磷酸酶增高。 (3)恢復期 活動期經曬太陽或維生素D治療后,癥狀逐漸好轉而至消失,體征逐漸減輕、恢復。X線攝片可見臨時鈣化帶重現(xiàn)、增寬、密度加厚,血鈣、血磷、堿性磷酸酶恢復正常。 (4)后遺癥 多見于3歲以后的小兒,經治療或自然恢復,癥狀消失,骨賂改變不再進展,X線及血生化檢查正常,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胳畸形。 2.臨床分度 依據骨骼改變體征的程度可分為以下3度。 (1)輕度 可見顱骨軟化、囟門增大、輕度方顱、肋串珠、肋膈溝(郝氏溝)等改變. (2)中度 可見典型的肋串珠、手鐲、肋膈溝,輕度或中度的雞胸、漏斗胸、“O”或“X”型腿,也可有囟門晚閉,出牙遲緩等明顯的改變。 . (3)重度 可見明顯的肋膈溝、雞胸、漏斗胸、脊柱畸形、“O”或“X”型腿,病理性骨折等嚴重改變。 二、鑒別診斷 1.維生素D依賴性佝僂病 系隱性遺傳性疾病,可在1歲內發(fā)病,有嚴重佝僂病癥狀,生長發(fā)育遲滯,齒釉質發(fā)育差,血鈣磷均低,堿性磷酸酶增高,并伴有氨基酸尿癥。病兒需終身服用大劑量維生素D。,尤以補充1,25一(OH)2D3為最佳。 2。低血磷性抗維生素D佝僂病 為遺傳性疾病,尚可見散發(fā)病例。因腎臟重吸收磷及腸道吸收磷發(fā)生障礙,致使血磷下降,尿磷高而血鈣正常。多有家族史而無維生素D缺乏病史,大多在l歲以后發(fā)病,2—3歲后仍有活動性佝僂病表現(xiàn)。骨骼改變較重。服一般劑量的維生素D無效。 3.腎性佝僂病 因腎臟疾患引起慢性腎功能障礙,而致鈣磷代謝失常,從而發(fā)生佝僂病。除有佝僂病血生化改變及X線特征外,常伴有慢性酸中毒及腎功能異常。 (辨證論治) 一、證候辨別 1.辨脾虛腎虛 本病早期表現(xiàn)為脾運失健、氣血不足之狀,常見納少、乏力、面色少華、肌肉松滯、動則易汗、容易感冒,或兼便溏腹瀉等癥.日久脾虛及腎,腎不能藏精主骨生髓,出現(xiàn)骨骼改變,如乒乓頭、囟門遲閉、方顱、牙齒晚出、肋角外翻、佝僂溝、脊柱側彎、手鐲、“?!毙突颉癤”型腿等。 2.辨病涉它臟 脾腎不足易致肝旺。若見煩躁不安,夜間啼哭吵鬧,驚惕不安,多汗等癥,即系病涉心肝。 二、治療原則 1.重在調補脾腎 本病因先天不足,后天失調,氣血耗損,積弱而成,故多用補益之法。先天不足者以補腎為主。后天失調者以補脾為先;脾腎俱虛病情遷延者,脾腎兼顧,須在脾健胃和的情況下,使用補腎之品。調其乳食,健其脾胃,資其化源,滋后天補先天,使精微得充,五臟得養(yǎng),諸虛可復。此外,由于骨骼的生長強壯與腎主骨密切相關,骨賴腎陰以生,依腎陽而長,所以治當注意益腎填精,溫陽壯骨。 2.重視全身癥狀的改善 從整體機能方面著眼,重視整個方劑的綜合作用,而不局限于藥物中是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及鈣等。在辨證論治的前提下注意維生素D及磷、鈣的補充,在調補脾腎之外,辨證配伍寧心、乎肝、調和營衛(wèi)等治法,改善癥狀.同時做到加強護理、改善體質,才是標本并治之策。 三、分證論治 使用方法:先對癥選用藥方,并按提示辯證加減,然后進入方劑數(shù)據庫查閱其藥理、煎法、服法等;再進入中藥數(shù)據庫 根據病人的具體病情、體質對所選的藥方進行加減,才得到有效的藥方,還要查閱三反九畏;服藥后還要根據“療效評定”判斷所用的藥方的療效。 1.氣血不足,脾虛肝旺(初期) 證候表現(xiàn) 多自3個月左右開始發(fā)病,常見煩躁夜啼、表情淡漠、納呆、多汗、枕禿、囟門遲閉、牙遲出或少出、肌肉松軟,或有貧血、肝脾腫大等。舌淡紅、苔薄白,指紋淡青,脈細無力。 辨證要點 本證的特點是骨骼的變化不著而精神癥狀突出,屬于脾虛肝旺之證。脾虛則納呆,肌肉松軟,多汗;肝旺則煩躁夜啼,囟門遲閉,齒遲等。此時X線攝片可無異?;蛘吲R時鈣化帶模糊變薄,干骺端稍增寬,血生化改變輕微,血鈣、血磷正?;蛏缘?,堿性磷酸酶正?;蛏愿?。 治法主方 健脾柔肝,培土抑木。柴芍六君子湯加減。 方藥運用 常用藥:柴胡、炒白芍、鉤藤(后下)、黨參、炒白術、茯苓、陳皮、姜半夏、炙甘草、生姜、紅棗等。可酌加生牡蠣、蒼術、龜版、雞內金等。夜間啼哭,驚惕不安者,可加蟬蛻、煅龍骨;汗出較多者去生姜,酌加櫓豆衣、生黃芪;納呆便溏者,可加焦神曲、公丁香、生山楂等。 本證由于脾虛而致肝旺,本虛而標實,脾虛為本,肝旺為標。健脾方能平肝,故健睥之味可隨證靈活運用,適當加平肝柔肝之味。若系營衛(wèi)失和,陽浮陰弱,其證汗多面?。∷傻蜔嵴呖捎霉鹬育埞悄迪牅螯S芪桂枝五物湯調和營衛(wèi),潛陽定驚,從本緩圖。 2。精血虛損,腎虛骨弱(激期) 證候表現(xiàn) 常見于3個月至2歲的小兒。除見有初起癥狀外,肋膈溝、手鐲、雞胸或漏斗胸、“o”型或“X”型腿,脊柱畸形等。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無力。 辨證要點 本證除有精神癥狀外,還有中度的骨骼改變,X線攝片可見臨時鈣化帶模糊消失,干骼端增寬,邊緣不整齊呈云絮狀、毛刷狀或杯口狀,骨骺軟骨加寬,血鈣、血磷均降低。堿性磷酸酶增高。 . 治法主方 健脾補腎,滋養(yǎng)氣血。龍牡黃芪建中湯加減。 方藥運用 常用藥:黃芪、白芍、桂枝、煅龍骨、煅牡蠣、鹿角霜、龜版、鱉甲、雞內金、飴糖、生姜、紅棗等。若胃陰不足、口燥便秘者可加玉竹、制首烏;脾濕中阻,便溏苔膩者,可加蒼術、丁香;夜汗淋漓者可加浮小麥、麻黃根等。骨骼改變較著者,還可將龜版、鱉甲、雞內金、鹿角片磨成細末每日吞服3g左右。若面色咣白、四肢不溫、肌松形瘦、陽虛較著者可用鹿茸磨粉服,每日0.5g,連服1個月,鼻衄、便秘者勿服。 本證重在健脾補腎,培補真元,再配合飲食調養(yǎng),注意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力,以助生長發(fā)育。在改善癥狀的基礎上,各項生化指標及X線表現(xiàn)漸趨正常。但需較長時間方可見效,故當及早發(fā)現(xiàn),防微杜漸。若病情已較重者,可適加紫河車等血肉有情之品,補腎生精,滋養(yǎng)肝腎。蜈蚣系多脊柱多足動物,有活血通絡之功,若骨骼已有畸形者,可適當配用。 3.脾腎兩虛,骨骼畸形(后遺癥) 證候表現(xiàn) 多見于3歲以后的小兒。常見雞胸、龜背、“O”型及“X”型腿,兼見面色眺白,走路不穩(wěn),容易跌仆,平時容易感冒,舌淡紅,脈細弱. 辨證要點 本證系遷延日久的晚期重證,已有明顯的骨骼改變,表現(xiàn)為運動障礙,伴有全身營養(yǎng)不良,精神發(fā)育遲緩和貧血,血鈣、磷及堿性磷酸酶正常,X線表現(xiàn)已見異常。 治法主方 健脾補腎,溫養(yǎng)真元。補腎地黃丸加味。 方藥運用 常用藥:鹿茸、牛膝、熟地、山藥、萸肉、茯苓、黑芝麻、續(xù)斷、紫河車、五加皮等。 本證用中藥或中成藥緩圖之外,必須同時加強體格鍛煉,采取主動或被動運動方法矯正。胸部畸形可伴腹臥位抬頭展胸運動,下肢畸型可作肌肉按摩(“0”型腿按摩外側肌群,“X”型腿按摩內側肌群),方能矯正畸形。由于衛(wèi)生知識的普及與對于本病防治工作的大力開展,此類重證佝僂病患兒現(xiàn)已少見。 (其它療法) 一、中藥成藥 龍牡壯骨沖劑 每次15g(1包),1日3次。連服1個月為1個療程。用于氣血不足,睥腎虛損者. 二、單方驗方 1。紫河車l具,蜈蚣10條,全蝎30g.焙干,共研細粉,每次服1.5g,早晚各服1次。 2.紫河車l具,煅牡蠣、黃芪各30g,蜈蚣工O條,青鹽lOg。焙干研為細粉,分1OO小包。每次溫開水沖服1包,1日2次,連服1個月。 3。龜版、鱉甲、雞內金、鹿角、烏賊骨各等分,研成細末。每次服1g,1日2次. 三、西醫(yī)療法 1.口服或肌注維生素D。 (1)口服法 活動早期每日口服維生素D 125—250弘g(O。5萬一1萬IU),服完1月后改服預防量?;顒蛹て诿咳湛诜S生素D 250一500μg(1萬一2萬IU),服完1月后,改為預防量。恢復期可用預防量維持。 (2)突擊療法 活動早期或輕度可肌注維生素D2 10000~g(40萬IU),或D3 7500gg(30萬IU),一般一次即可。1個月后隨訪如好轉,以預防量口服維持,若好轉不明顯,可再肌注1次?;顒蛹て诨蛑卸瓤砂瓷鲜鰟┝考∽?次,重度可肌注3次,每次相隔時間為2---4周,1個月后隨訪。按預防量維持,直至2歲. 2??诜}劑 3個月以內嬰兒或有手足搐搦病史者,肌注維生素D時,宜先口服鈣劑2—3日,然后繼續(xù)服至2周,可用10%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每日1—3g,或活性鈣每日200~300mg。 3.后遺癥手術矯治 嚴重下肢畸形至4歲后尚未自行糾正。影響行走者,可考慮手術矯治. (預防護理} . 一、預防 1.普及衛(wèi)生預防知識,強凋日照的重要性,多曬太陽,即使冬季也應堅持戶外運動。戶外活動時間隨季節(jié)和嬰兒年齡而定. 2.按時進行體格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預防。 3。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每月口服維生素D 25—50μg(1000~20001U),鈣i000~ 1200mg。飲食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鈣、磷、蛋白質,可起預防作用。 4.新生兒堅持母乳喂養(yǎng),及時添加輔食如肝、蛋黃等。 5。自生后1個月起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lOμg(400IU)。早產兒、低體重兒自生后2周起開始補充維生素D,每日20μg(800IU),3個月后減至10μg(400IU),同時日服鈣劑,每日不超過0.5g,并隨月齡增加,適當增加劑量。人工喂養(yǎng)兒或在冬春季節(jié)出生的新生兒,每日口服維生素D 12.5—25μg(500~1000IU)及鈣劑0.5—1.5g。 二、護理 1。居室陽光充足,注意開啟窗戶、拉開窗簾,讓陽光直射或折射到房間,使小兒(特別是嬰兒)有充足的陽光照射。風和日麗之時可抱嬰兒到陽臺或室外接受日光照射,幼兒要注意有足夠的戶外運動,平均每日戶外活動應在1小時以上。曬太陽時應注意日照的強度、時間及皮膚暴露的面積等。 2.防止受涼,注意避免呼吸道感染,防止跌跤及外傷。 3.不要過早地讓小兒站立或行走,以免骨賂變形而發(fā)生畸形。 (文獻選錄) 《張氏醫(yī)通.嬰兒方.五遲五硬五軟》:“蓋腎主骨,齒者骨之余,發(fā)者骨之榮,若齒久不生,生而不固,發(fā)久不生,生則不黑,皆胎弱也。良由父母精血不足,腎氣虛弱,不能營養(yǎng)而然。若長不可立,立而骨軟,大不能行,行則筋軟,皆肝腎氣血不充,筋骨萎弱之故?!?BR>《誠書。論行遲》:“骨屬腎,腎有虧則膝骨未成而行遲,此稟在先天者,十有一二.至若生下周歲內,重幃深閉,不見風日,與終日懷抱,筋骨未曾展舒,此后天珍惜太過,十有二三。又有離胎多病,與飲病乳,或過食肥甘,則疳癥所侵,血氣日憊,十有六七,緣證默維育嗣知勖?” 《仁齋小兒方論.雜證。行遲證論》:“骨者髓之所養(yǎng),小兒氣血不充,則髓不滿骨,故軟弱而不能行,抑亦肝腎俱虛得之,肝主筋,筋弱而不能束也。地黃丸加牛膝、五加皮 (酒炙)、鹿茸?!?BR> 《嬰童類萃.行遲論》:“腎主骨,肝主筋。骨得膝則堅健,筋得血則流通。小兒腳軟行遲,亦稟受胎氣之不足耳,宜滋腎、益肝氣、養(yǎng)血、補脾之藥,何患乎不行也!” (現(xiàn)代研究) 一、臨床研究 閻田玉等根據臨床證候特點認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為脾腎虛弱、氣血不足之證,治以健脾益氣溫腎,用益兒糖漿I號(含生黃芪、黨參各9g,丁香1.5g)為1日量,制成糖漿。每天1。5ml,分3次口服。并與西藥組對照。病情輕度者,維生素D,60萬單位,分2次肌注,每次30萬單位,1—2周內注完;中度者,肌注90萬單位,分3次,2周內注完;重度者,肌注120一150萬單位,分4—5次,3—4周注完。每例均口服葡萄糖酸鈣,每日3次,每次0.5g。結果臨床癥狀消失時間、體征改變、血鈣恢復正常時間、X線檢查骨骼恢復正常時間、治愈時間,兩組均無顯著差別(尸>0。05).在觀察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患兒易患消化道疾病及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情況也有明顯改善。中藥組有效地控制腹瀉,有利于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縮短了病程. 張國恩等報道用健骨沖劑健脾氣、補腎壯骨為主治療佝僂病。藥用黃芪、茯苓健脾益氣促進消化吸收;雞內金消食和胃運脾;牡蠣軟堅消痞,味咸入腎,并含有豐富的鈣;丁香溫中降逆,溫腎助陽;枸杞子補益肝腎。肝血腎精充足,營注筋骨,生髓充腦,故立遲行遲智遲諸癥可除。通過臨床觀察,認為其機理是從調節(jié)人體本身機能入手,增強人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臨床觀察服用健骨沖劑后感冒次數(shù)減少,對厭食癥、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癥狀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陳文利報道用疏肝法防治佝僂病。藥用柴胡、郁金疏肝,黨參、白術、黃芪、陳皮健脾,菟絲子補腎。五味、龍骨、牡蠣收斂安神,共奏疏肝健脾補腎之功,取得與維生素D同等療效。認為本方是否能調節(jié)機體功能、增強抵抗力、改善機體反應狀態(tài)而取得療效,應進一步探討. 單純用中藥組與用維生素D組治療佝僂病的對照觀察,近年來日漸受到重視。以往用維生素D配合鈣劑治療小兒佝僂病已取得一定效果。然而臨床上許多病人未用維生素I),單純用中藥治療,也收到良好效果,其理何在?胡淑德等報道,為了探討佝僂病小兒采用中、西藥治療后的25-(OH)D3的變化及鈣、磷、堿性磷酸酶的關系,中藥組全部采用中藥益兒Ⅲ號(黃芪12g,黨參9g,黃精10g,公丁香0.5g),每劑煎15ml,分3次口服。不加其它藥物。西藥組全部采用肌內注射維生素D,輕度60萬IU中度90萬IU,重度120-150萬IU,鈣劑采用口服葡萄糖酸鈣,每次0.15g,每日3次,對55例患兒用蛋白結合色層分析法,分別檢測治療前和治療后25-(。H)D。水平明顯增高,堿性磷酸酶均明顯下降,臨床效果基本相同,說明中藥不但能調節(jié)和改善消化吸收功能,而且也能增加肝腎內分泌腺的功能,起到與維生素D同樣的抗佝僂病作用,且無副作用。所測55例中,40例進行了血鈣、磷、堿性磷酸酶的測定,發(fā)現(xiàn)血鈣、磷、堿性磷酸酶與25一(OID D3有密切關系,血鈣低者中有90.01%的25一(OH)D3低,磷低者有75%25一(OH)D2低。隨著血鈣、磷增高者有54.05%的25一(OH)D2低。隨著血鈣、磷增高和堿性磷酸酶的降低,25一(OH)D,的水平相應升高。 二、實驗研究 鄭榮珠報道用陽鈣寶沖劑治療小兒佝僂病,臨床觀察110例,其有效率達91.6%,對佝僂病激惹征、煩躁、多汗、磨牙等,一般治療2—5天,癥狀明顯消失。藥效學試驗證.明陽鈣寶沖劑對實驗性缺鈣大鼠股骨密度和松質部骨小梁發(fā)育,以及血清鈣的濃度都有明顯促進和提高作用。對去睪丸小鼠和糖皮質激素引起骨賂發(fā)育不良小鼠,有明顯保護作用。可使饑餓性低血鈣小鼠的血清鈣明顯升高。其療效與龍牡壯骨沖劑相等。陽鈣寶沖劑可降低士的寧引起低鈣小鼠驚厥的死亡率,其效果優(yōu)于龍牡壯骨沖劑,對缺血性貧血和實驗性缺鈣小鼠的耐疲勞也有一定的作用,動物毒性試驗證明安全無毒。 中醫(yī)學中“腎主骨”的理論,近年來在對佝僂病的研究中似有新的應用,實驗證明無論是外源性和內源性維生素D均在肝細胞內經25一羥化酶作用變化為25一維生素D,(25.(OH)D。],然后再經腎臟細胞1一羥化酶作用變?yōu)?,25一維生素D3El,25一(oH)D。]。目前已確認1,25一(。H)。D。為維生素D代謝具有活性最強的終末產物,肯定為激素。它由腎臟分泌,作用于腸及骨,以調節(jié)血清鈣磷水干,其合成又受血鈣,磷的調節(jié)??梢娭嗅t(yī)學中“腎主骨”之論是有客觀依據的。 陳燕平等以大白鼠造成佝僂病模型,觀察骨寶丸(含龜版膠、杜仲、仙茅、山萸肉、枸杞子、黃芪、紅參、山藥等)的作用及機理。結果顯示,該方具有升高佝僂病大鼠血清Ca、P和降低血清AKP含量的作用。骨組織形態(tài)學及計量測定表明,骨寶丸可明顯減少佝僂病大鼠骺板總厚度和增生層及肥大細胞層厚度,可明顯減少類骨質縫寬度,同時可減少佝僂病大鼠骨皮質內哈佛管數(shù)目,從而促進類骨質鈣化。 尹永洗等選用雄性雛雞100只,隨機分為三組。 I組:佝僂病組; Ⅱ組:佝僂病給藥組(中藥組);Ⅲ組:正常對照組。中藥組應用六味地黃湯原方濃煎滴服。實驗結果顯示,2個月內,中藥組血清Ca、P濃度均高于I組,而AKP活性則低于I組;2個月后,后肢骨X線佝僂病重度表現(xiàn)(即干骼端增寬,毛刷狀或杯口狀),t組呈現(xiàn)率高達65.5%,而中藥組反為16.7%。 I組脛骨灰分中Ca、P含量明顯低于中藥組(P<0。05)。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24.兒科疾病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