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紹驊編輯 中國書法知識普及版 第三篇 金文 三 《散氏盤》 散氏盤 造形與紋飾均呈現(xiàn)西周晚期青銅器簡約的風格 ,文字線條宛轉(zhuǎn)靈動,共三百七十五字。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的西周青銅器文物珍品——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盤、散氏盤,曾轟動一時。散氏盤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zhì)樸,敦厚圓潤,結(jié)字寄奇雋于純正,壯美多姿。銘文結(jié)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煉,字跡草率字形扁平,體勢欹側(cè),顯得奇古生動,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xiàn)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結(jié)字并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先生一個“橫”字道出了《散氏盤》的與眾不同。《散氏盤》的結(jié)字儀態(tài)萬方,自然生動。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xiàn)了濃重的“金石味”。 《散氏盤》銘文的結(jié)字“橫”的特點,是相對于其他金文和小篆而言的。它的結(jié)字還是以方形和長方形為主,如“強”、“宮”、“君”、“邦”“暮”、“封”等字,也有許多圓形的結(jié)字,如“道”、“南”、“周”、“罪”等字,另外,許多字隨形就勢,一任自然。還有一個重要的結(jié)字特點就是相同的字表現(xiàn)出不同的趣味,如全篇18個“封”字,或大或小,或莊重、或嚴謹、或疏朗,各各不同,千變?nèi)f化,耐人尋味。如“以”字,全篇共9個,這個字在金文中的筆畫比較少,所以,要變化的難度就相當大,但在《散氏盤》銘文中,我們卻能看到每個“以”字,個個神采飛揚,變化萬端。另外,如“道”、“散”等字,也是處處經(jīng)營,字字匠心,這種經(jīng)意的水平確實讓人能感受到它的珍貴與高妙。 它是金文尚意書風中的代表之作。 殷和西周的金文書法,較甲骨文更豐富多彩。在共同時代風格中,又有多樣的個性。從風格來看,殷和西周金文,由雄渾壯實,趨向典雅工飭。昭王之前的可算前段,穆王以后算后段。前段點畫形態(tài)較多樣,起筆收筆往往露鋒,多有圓點和肥筆,字形長短、寬窄、大小,相當隨意,章法上行距不整齊而互相爭讓者多。也有行距字距相對整齊的,如《大盂鼎》。后段點畫較單純,增強了線條化,起止藏鋒已如后世小篆;字形大小多漸趨一律;章法上以行距字距相對整齊為主。有的還有明顯的長方形界格。西周的《頌壺》、《墻盤》、《散氏盤》、《毛公鼎》等,都是代表作品。 金文發(fā)展至西周后期變化是比較大的,《散氏盤》銘文則是其中粗放尚意一類的代表。它與厲王時期所作的端莊遒美的銘文形成鮮明的對照。銘文筆畫粗細均勻的特征,和武王時的《天王簋》,恭王時的《衛(wèi)鼎》、《衛(wèi)盉》等金文的書風一脈相承,唯《散氏盤》之文字更較恣放、寬博。從字形上來看皆作正方形,結(jié)體比較疏闊。若與晚于它的《毛公鼎》等比較,尤其是與解放后所出恭王時的《史墻盤》等比較,在書風上雖有拙、秀之分,但其質(zhì)樸渾厚的氣勢,以及瀟灑的神韻,還是堪為楷模的。 《散氏盤》銘文整體來看,氣勢宏大,意態(tài)飛揚。整個銘文拓片呈方形,銘文的字與字間隱約可見陽文直線界欄,縱橫有序,字距行距適度,具有明顯的行、列特征。它的字大都是在一定的空間內(nèi),左右奔突,大小、攲正變化極具其能。許多印刷品重新排版,這種秩序感不知所蹤?!渡⑹媳P》銘文筆畫粗細變化多端卻又十分統(tǒng)一,無論是通篇讀來,還是欣賞單個字,都有一種壯美的意味,醇古樸茂,奇譎雄健,這種信息顯然是源自于結(jié)字、運筆、章法等諸多因素綜合而成的結(jié)果。 散氏盤銘文: 用夨[戈菐]散邑,廼即散用田。眉: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封;以陟,二封;至于邊,柳。復涉瀗,陟雩[虘又][阜美],以西,封于播城,楮木;封于芻逨,封于芻道;內(nèi)陟芻,登于廠湶,封[者刀],[木厈]。[阜美]陵崗,[木厈]。封于原道,封于周道;以東封于東疆;右還,封于眉道;以南,封于逨道;以西,至于[工隹]莫。眉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邑封道,以東一封;還,以西一封;陟崗,三封;降,以南,封于同道;陟州崗,登,[木厈];降, 棫;二封。夨人有司眉田:鮮且、微、武父、西宮襄、豆人虞考、彔、貞、師氏右眚、小門人繇、原人虞艿、淮司工虎、龠、豐父、[工隹]人有司刑、考,凡十又五夫。正眉夨舍散田:司徒逆、司馬單堒、邦人司工[馬京]君、宰德父;散人小子眉田:戎、微父、效父、襄之有司橐、州、修從,凡散有司十夫。隹王九月,辰才乙卯,夨俾鮮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實余有散氏心賊,則爰千罰千,傳棄之。”鮮且、旅則誓。廼俾西宮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濕田田,余有爽變,爰千罰千?!蔽鲗m襄、武父則誓。氒受圖夨王于豆新宮東廷。氒左執(zhí)要史正中農(nóng)。 用夨踐散邑,乃即散用田。履:自瀗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奉。以陟,二奉,至于邊柳、復涉瀗,陟,。以西,奉于敝城。楮木,奉于芻仇,奉于芻道,內(nèi)陟芻,登于廠湶,奉諸、陵、剛。奉于單道,奉(封)于原道,奉(封)于周道。以東,奉于棹東強。右還,奉于履道。以南,奉于仇道。以西,至于莫。履井邑田。自桹木道左至于井邑,奉,道以東,一奉,還,以西一奉,陟剛?cè)睢=狄阅?,奉于同道。陟州剛,登,降棫二奉。夨人有司履田:鮮、且、武父、西宮襄、豆人虞丂、錄貞、師氏右眚、小門人、原人虞艿、淮司工虎、孝、豐父、人有司丂,凡十又五夫。正履夨舍散田:司土逆寅、司馬單、人司工君、宰德父;散人小子履田:戎、(微)父、教父、襄之有司橐、州就、焂從,凡散有司十夫。唯王九月,辰才乙卯,夨卑鮮、且旅誓,曰:“我既付散氏田器,有爽,實余有散氏心賊,則爰千罰千,傳棄之?!滨r、且旅則誓。乃卑西宮襄、武父誓,曰:“我既付散氏濕田、畛田,余有爽變,爰千罰千?!蔽鲗m襄、武父則誓。厥受圖,夨王于豆新宮東廷。厥左執(zhí)史正中農(nóng)。 3散氏盤釋文 派遣大臣“矢”來到姓散的城邑,這里就是敕封散氏的土地,趟過“氵憲”江一直到南邊的大沽,一邊界是以“氵憲”江為界,二邊界到邊柳這個地方。又復趟過“氵憲”江,步行上坡到雩徂的豬“阝美”以西,受封的田地就在“番”城的楮木和芻來,芻曶內(nèi)過了坡芻登到達廠“氵泉”。受封的還有“者刂”岸的“阝美”陵、剛岸;邊界在單道、原道和周道以東,棹東疆右邊繞履道以南,豁來道以西到“工隹”莫。分布在城邑的井田自“木良”木道左至于井邑、封道以東。一邊界在繞封道以西,一邊界在山崗上,第三邊界在山崗下的南邊,受封的井田在同道過州崗登岸下來到種有“木或”樹的地方。 【圖片附釋文】 釋文(文字排列已經(jīng)打亂,不成文):用夨[戈菐]散邑,廼即沽,一封;以陟,二封;以西,封于播城,楮 即散用田。眉(履):自瀗封至于邊,柳。復涉楮木,封于芻逨,封 瀗涉,以南至于大,涉瀗陟雩[虘又][阜美],句。徂【超復雜字】陵,封于芻道,內(nèi)陟芻, 登于廠湶,封[者刀],[木厈]。[阜美] [木厈]。封于原道,封于周道;以東封于 逨道;以西, [木厈] [阜美]陵(凌)剛[木厈] 封于封于踔東疆;右還,西至于至于[工隹]莫。眉(履)眉(履)井 于單道,封于原道,還封于眉(履)眉(履)道;以南,井邑田自桹木道 左至于井邑封道,封;降,以南,封于同有嗣(司)眉(履)眉(履)田:鮮且、微 道以東一封;一封還以同道陟州剛登[木厈]微武父西宮襄豆 以西一封;陟崗,三[木厈] 降,棫;二封。夨人 豆人虞考、彔、貞、師 氏右眚、小門人繇、[工隹]人有嗣(司)刑、丂(考),凡逆寅、嗣(司)馬單堒[俜凡] 繇原人虞艿、淮嗣(司)凡十又五夫。正眉(履)眉(履)邦人嗣(司)工[馬京]君、宰 嗣(司)工虎、孝、豐父 眉(履)眉(履)夨舍散田:嗣(司)土(徒)宰德父;散人小子眉(履)眉(履) 田:戎、微父、效[目目未]父、有嗣(司)十夫。隹王九,曰:“我既付散氏田 父、襄之有嗣(司)橐、州 九月,辰才(在)乙卯,夨 田器,有爽,實余有 州、橐、修從, [口口鬲]凡散 夨俾鮮且、[四皿皿弁]旅誓 散氏心賊則稱 千罰千,傳棄之?!滨r 誓曰:“我既付散氏 西宮襄、武父則 ”鮮、且[四皿皿弁]旅則誓。乃 氏濕田、牆田,余有 誓。氒受圖夨王 廼(乃)俾西宮襄、武父 有爽變,稱千罰千。王于豆新宮東廷。 氒左執(zhí)要史正中農(nóng)。 4散氏盤的價值 散氏盤銘文的最大審美特征在于一個“拙”字,拙樸、拙實、拙厚、拙勁,線條的厚實與短鋒形態(tài),表現(xiàn)出一種斑駁陸離、渾然天成的美。散氏盤銘文的字形構架并非是固定不變、呆板生硬的。它的活氣躍然紙上,但卻自然渾成。特別是在經(jīng)過鑄冶、捶拓之后,許多長短線條之間,不再呈現(xiàn)對稱、均勻、排比的規(guī)則,卻展現(xiàn)出種種不規(guī)則的趣味來。 圓筆鈍筆交叉使用,但圓而不弱,鈍而不滯,是散氏盤銘文在技巧上的著重點。在體勢上,字型結(jié)構避讓有趣而不失于輕佻,多變但又不忸怩造作,珠璣羅列,錦繡橫陳,在極粗質(zhì)中見出極精到,這是《散氏盤銘文》的魅力所在。 散氏盤銘文用筆粗放豪獷,但并不粗野,而是凝重含蓄,樸茂豪邁。其線質(zhì)是能將稚拙與老辣、恣肆與穩(wěn)健、粗獷與內(nèi)蘊極為完美和諧地結(jié)合在一起。它既不同于早期以時有肥厚用筆及點團來華飾其形,呈現(xiàn)出線與塊面的結(jié)合,也不同于其后的晚周金文刻意整飭,而是于不規(guī)整之中見其錯落搖曳之趣,給人以欹正相生、自由活潑的藝術美感。可以說《散氏盤》既凝重遒美,又不失瀟灑暢達。 散氏盤的銘文作為西周晚期文字,在結(jié)構上呈現(xiàn)出蜾扁的風格特征。在方整中含有圓意,就其單字而言無一不打破對稱、平正的慣例,不僅呈橫向的欹側(cè)之勢,而且變通常的右高左低為左高右低,字勢向右下傾斜。然姿態(tài)自然,變化莫測,字間呼應,隨勢生發(fā),字形開張,妙趣橫生。在樸茂厚重之中,又添加些雄強的意蘊,故而顯得博大、寬厚,讓人感到一種生氣的存在。同時,字的重心都忽左忽右,使每一行的字產(chǎn)生明顯的跳躍感。加之其章法錯落有致,使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都通過變幻多端的下俯、上仰、左顧、右盼聯(lián)合起來,使人感到行止裕如,氣象飄逸。 臨習《散氏盤》銘文,首先要用酣暢淋漓的筆墨表現(xiàn)出它的渾厚蒼茫,以及通篇古茂雄秀、大氣磅礴的氣勢。 臨習毛筆的選擇因人而異,不同性能的毛筆表現(xiàn)出的線條也各有不同。羊毫毫穎柔軟,蓄墨足、濡墨快,線條醇厚古樸,富有紉性。狼毫毫穎銳利堅挺、彈力十足,線條苦澀老辣,遒勁爽健。我個人喜歡兼毫,蓄墨適中,剛?cè)嵯酀?/span> 結(jié)字的變化多端是《散氏盤》銘文的一個重要的特色,自然也是學習的重點。字體呈扁形,取橫勢,重心偏下,結(jié)構一般左高右低。實臨在結(jié)構與筆法上盡可能準確,追求《散氏盤》銘文的質(zhì)樸天趣的風韻和漫漶殘泐的金石氣息。意臨則是由臨摹走向創(chuàng)作的關鍵步驟。臨摹時可以在用筆上參以行草的筆意加快運筆的節(jié)奏,在字形上也可進行適度的夸張變形,在墨色上可加以變化,再現(xiàn)作者的個性與激情。 從書法的角度看,它既不似甲骨文那樣犀利瘦勁,也不像大盂鼎銘文那樣端莊凝重,而表現(xiàn)出一種“亂頭粗服”的風格。明顯展現(xiàn)出西周金文后期的特征——自由奔放、隨意率性、樸素自然。透過澆鑄翻模的痕跡,我們依稀可以感受到書寫人不斤斤于書法技巧的豪放情懷,一種任憑感受的自由馳騁代替了理性的嚴謹法度。一些本應寫得平直對稱的筆畫,在感性的驅(qū)使下寫得方向多變且富于內(nèi)在的張力。這些看似不經(jīng)意的處理,正是書寫人突破筆畫限制、追求藝術化效果的表現(xiàn)。與這種自由的筆法相適應,散氏盤書法在結(jié)構上呈現(xiàn)出傾斜之勢,改變了之前方正安穩(wěn)的特點,使每個字都產(chǎn)生一種向左上方飛升的動感。就像吳法乾先生所說:“扁圓的字形,無一字不款側(cè),而字間呼應,隨勢生發(fā),又無一字不穩(wěn)妥。造型奇姿百出,妙趣橫生,令人目不暇接。如一群活潑可愛的頑童,歡騰雀躍,呼之欲出。”其章法因線條的豪放粗獷與凝重含蓄、結(jié)字的飄逸瀟灑與稚樸可掬,顯得樸茂而空靈。散氏盤銘文將稚樸與老辣、恣肆與穩(wěn)健、粗放與含蓄十分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既有金文的凝重遒勁,又兼草書的流暢飛揚。難怪有人稱之為“金文中的草書”了。 書法是抽象符號的藝術?!凹坠俏?、金文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中國藝術獨立發(fā)展的道路,其秘密正在于它們把象形的圖畫模擬逐漸變而為純粹化的、抽象的線條和結(jié)構。這種凈化了的線條——書法美,不再是一般的圖案花紋的形式美、裝飾美,而是具有真正意義的'有意味的形式’”。中國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的線條之美就在于點畫運筆之間,它能讓我們感覺到行駐動靜,流澀枯潤,輕重緩急等多種審美意象。而且這些點畫本身由于運筆的奇妙,也呈現(xiàn)出萬千景象,呈現(xiàn)出不同的力量之美、形象之美。對于如何運筆,古人大有妙論。如王羲之說:“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震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后做字?!庇纱丝梢姡袊鴷ㄖ?,源于其講究的運筆、結(jié)體和布局。青銅器銘文書法正是運用這些藝術的技巧才創(chuàng)作出了不同風格的不朽之作。 1.筆法 傳統(tǒng)的技法一般包括“筆法”、“字法”、“章法”。筆法為技法之核心,從筆法到字法(結(jié)構)是書寫過程中必須涉及的要素。大篆筆法作為以筆法為核心的中國書法史筆法的源頭具有重要的價值。古代論書中對篆書筆法的亦早有記載:孫過庭《書譜》中云:篆尚婉而通。元人吳丘衍在《論篆書》中寫道:“學篆字必須博古,能識古器,則其款識中古字神氣敦樸,可人助人……可知古字象形、指事、會意等未變之筆,皆有妙處,于《說文》始有味矣?!?/div> 而真正關于大篆的用筆方法論述還不多見。在用筆上,尖圓是毛筆筆鋒的固有形態(tài),中鋒與圓密切相關,《散氏盤》用筆以中鋒為主,表現(xiàn)在技法形態(tài)上即是圓筆圓意,運筆節(jié)奏感較強,毛筆提按的關系更為明顯,在提按筆法的運用過程中充分體驗二分筆、三分筆力量所至所具有的厚重、綿密之特性;加之中側(cè)鋒并用,使得毛筆與紙的接觸所呈現(xiàn)的點畫形態(tài)(即“筆觸”)密實而凝重,透出一種蒼茫、雄渾之氣息。與《散氏盤》相比,《毛公鼎》用筆上圓雋精嚴,少之的是二、三分筆的提按頓挫,而更多的運用二分筆,中鋒圓筆圓意、圓筆尖意之互助轉(zhuǎn)化,力求線條細膩而典雅,給人一種穩(wěn)重、高古、靜穆之廟堂氣息。 2.線條 在書法技法的物質(zhì)要素中,線條是一個最原始的客觀形態(tài),它所具有的線條要素比如線條形狀、線條結(jié)構、線條律動、線條質(zhì)量、線性及方向等與用筆方法、字法字構形態(tài)關系最為密切,故而對線條的物質(zhì)形態(tài)的比較研究,必須與用筆相聯(lián),沒有筆法,線條的一切物質(zhì)形態(tài)將不存在。青銅銘文,由于它是通過澆鑄而成,基于線條空間物質(zhì)形態(tài)而來,會使線條的轉(zhuǎn)折處和相交處出現(xiàn)粘并,產(chǎn)生圓渾蒼潤的美感。 張韜先生在《大篆筆法論》中曾將這種“粘并”稱之為“焊接點”,[7]表現(xiàn)這種“焊接”的方法是加強轉(zhuǎn)折處和筆畫相交處的提按頓挫,寫得慢一些,讓水墨多滲透一些,能較好體現(xiàn)青銅銘文澆鑄線條交叉部位的渾圓、厚重、飽滿的體積感。古人論書強調(diào)筋骨血肉,這種粘并好比其中的“血”,血要潤,潤了才有生命的感覺?!昂附庸P法”的運用在《散氏盤》中體現(xiàn)的可謂淋漓盡致,比如“田”字的“十”字線條交叉部位,有明顯的先提筆意識,然后下按,頓筆,而后行之,恰恰與其雄強一路的風格形成對應。由于運筆節(jié)奏感強,線條圓潤厚重之中又不失蒼茫斑駁之感?!睹Α肪€條形狀婉轉(zhuǎn)流暢,粗細基本均勻,提按變化不大,基本以二分筆運用為主,線質(zhì)剛?cè)嵯酀?,富有張力。如將《散氏盤》和《毛公鼎》作一對比,即可窺見一斑。在瀟灑的風姿下,能找到圓厚含蓄,隨勢屈曲的特點。它將線質(zhì)的粗曠與含蓄、線構的欹側(cè)與穩(wěn)妥等對比和諧的統(tǒng)一在一起實有其名。如此,被譽為“金文中的草書”信然! 3.字法字構 “字的結(jié)構,又稱布白,因字由點畫連貫穿插而成,點畫的空白處也是字的組成部分,虛實相生,才完成一個藝術品。”空白處一般包括字的內(nèi)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空白要分布適當,所以大書法家鄧石如曾說:書法要“計白當黑”,無筆墨處也是妙境!中國書法藝術這種空間美在篆書中有不同的表現(xiàn),《毛公鼎》結(jié)體精嚴,取平正之勢為主,縱橫有序,其字構內(nèi)空間圓轉(zhuǎn)委婉,疏密基本均勻,“計白當黑”,例如“周” 、 “唯”字,《散氏盤》內(nèi)空間呈不規(guī)則形狀并且線條對空間分割不甚均勻,轉(zhuǎn)折處方圓兼?zhèn)?。如“東”、“西”、“道”等。與《毛公鼎》相比,《散氏盤》應該屬于動感較強的一類,在瀟灑率意的整體風格下,它為我們訴說著自己獨特的魅力。首先是它的體勢,從前期的豎直體勢變成扁圓狀態(tài),《散氏盤》字形欹正、大小、方圓并舉,橫向取勢,體勢開張與其線條方向性所構成的字構外空間呈放射狀密不可分。將《散氏盤》與《毛公鼎》中同一個字“我”、進行比較,在字形上前者呈扁方,線條向四周伸展,字構外空間開張,極富動感;后者線條方向含蓄內(nèi)斂,字形以豎長為最,整體給人穩(wěn)重典雅之美。再如,“宮”字和“寶”字,前者在欹側(cè)之余求變化,后者則在穩(wěn)定之中求靈動。下邊我們從審美的角度做一下判斷,《毛公鼎》銘文中字的外空間有相向或相背者,使得字的取勢有一種收中有放,放中有斂,收放自如之美。宗白華說:“向背,左右之勢也。向內(nèi)者,向也;向外者,背也?!蹦敲础巴狻弊謶獮橄蛲庹?,“出”字則為向內(nèi)者,因此,字的內(nèi)、外空間變化在《毛公鼎》中是相當豐富的,這也加強了我們對漢字構成的空間認識。 4.關于章法 在傳統(tǒng)的書法技法中,章法的地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不像筆法、字法那樣僅僅作為形式元素而客觀存在,它直接指向視覺形式本身,直接將藝術作品的美傳達給觀眾,它更關注的是整體的綜合效果。宗白華先生關于“章法美”曾有過這樣的論斷:“中國古代商周青銅器銘文里所表現(xiàn)的章法美,令人相信傳說倉頡四目窺見了宇宙的神奇,獲得自然界最神廟的形式的秘密?!鄙鷦佣蜗蟮年U釋了青銅器銘文在契刻或澆鑄時表現(xiàn)出來的古老民族的淳樸和自然之美,還帶有一些神秘感?!渡⑹媳P》和《毛公鼎》在章法上也各具特色,《散氏盤》章法樸拙茂密,大開大合,字形豪放率意,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毛公鼎》在布勢上,它不像《散氏盤》較緊密,有錯落感,而是強調(diào)一種字與字的間距感,給人以靜謐安詳之美。以鼎布勢,縱橫有序,在其宏偉的整體視覺效果中顯現(xiàn)出其莊重威嚴同時又不乏其高貴的氣勢。被人稱為金文中的廟堂之作。 金文是篆書系統(tǒng)中的一朵奇葩,因為在線條上他們表現(xiàn)的非常飽滿而風韻,優(yōu)美的曲線不僅表現(xiàn)在體態(tài)上,更鮮活的存在于對單個的線條、結(jié)體、章法美的詮釋上。以上我們列舉的《散氏盤》和《毛公鼎》其線條所展示的特點是一個綜合的特點,因為它們的風貌是綜合的結(jié)果。在金文“四大國寶”中還有兩件作品是需要我們關注的,那就是《大盂鼎》和《虢季子白盤》,從整體風格看,《大盂鼎》樸茂、渾厚、古樸自然,有一定的裝飾性?!峨郊咀影妆P》空靈秀潤、輕松隨意、神采外耀。在用筆上,二者均以中鋒為主,圓筆圓意,前者起、收筆有尖圓、爽快之勁,在提按輕重的處理上主要表現(xiàn)在其塊面式的點畫上,如“王”字的末筆,非常粗重。還有捺畫的收尾處,多為重按后中鋒提出。這些點畫的運用不僅增加了點畫的豐富性,而且還使作品增添了許多裝飾的美感。后者,用筆沉著穩(wěn)健,線條折挫屈曲,動中寓靜,氣韻生動,節(jié)奏有序,結(jié)體端莊而爽朗。筆調(diào)的清新、秀潤、悠遠和靜態(tài)線條中所包含的流動美感與章法的疏朗、空靈,使該作更加輕松隨意、神采飛揚。通過對這兩件作品技法、風格上的對比,亦可將其歸為金文壯美與優(yōu)美風格的范疇。當我們站在現(xiàn)代立場上審視那個朝代時,一件件國寶級的書法精品向我們展示了西周先民審美意識的覺醒,證實了在那個時代壯美與優(yōu)美風格的共存。我們知道,青銅器及其銘文的制作過程本身為飽滿的線條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具體而言,金文所展示給我們的自然之美遠勝于制作之美,在筆畫、結(jié)字、章法等方面我們所作的比較,應該是基于它們的審美價值而展開的。 顧紹驊于二〇一七年九月一日星期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