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在《學(xué)會對孩子說話》一書中讀到這樣一個故事:
好不容易,四歲的宏宏才在媽媽的哄勸下,答應(yīng)上幼兒園去。媽媽陪他到了幼兒園,但仍擔心他不熟悉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會很傷心,便決定暫時留下來,多觀察他一會兒。哪知宏宏一進游戲室,把墻上的畫看了一遍,便大聲說:“這些畫是誰畫的?難看死了!” 媽媽一聽便感到很窘。她不贊同地望著小宏,急忙說:“這些畫很好看,你怎么可以這樣說呢?” 然而老師卻沒有感到絲毫的不自在。她明白宏宏的意思,微笑著對他說:“在這兒你用不著畫很美麗的畫。在這里你可以畫最壞的畫。事實上,只要你喜歡,你想怎么畫都成。”聽到了這樣的保證,宏宏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因為老師答復(fù)了他話里隱藏的擔憂:“要是一個孩子在這里畫不了那么好的畫,他會不會因此挨罵,或被嘲笑呢?” 過了一會兒,宏宏又發(fā)現(xiàn)了一輛壞了的玩具火車。他仔細打量了一陣子,很有正義感地問:“誰弄壞了這輛火車?”媽媽一聽便來了氣:“你要知道誰弄壞了這輛玩具火車干什么?你知道是誰,跟不知道是誰有什么關(guān)系?這兒你一個人都不認識。多嘴多舌!” 事實上,宏宏并不是真的像媽媽所說的那樣,想知道是誰弄壞了這輛火車。宏宏真正想知道的是:那個孩子在弄壞了玩具之后,是否遭到了懲罰或批評。老師了解了這個問題的含意,便很恰當?shù)鼗卮鹫f:“玩具是拿來玩的。有時侯免不了會玩壞。這種情況經(jīng)常發(fā)生。” 宏宏好像很滿意。他的詢問技巧使他得到了必須的信息。這些信息匯編在一起,在他的頭腦中便變成了這樣的圖景:“這里的大人很和氣。即使是畫了一幅很難看的畫,弄壞了一件玩具,他們也不會馬上就發(fā)脾氣。我用不著害怕,待在這里肯定很安全,很開心。”于是,他便跟媽媽揮手“再見”,跟著老師去尋找他在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心”去了。 此后,宏宏再也沒有向媽媽哭鬧過,說他要拒絕到幼兒園去。
讀了這個故事,我稱奇的是老師多么聰明,面對宏宏的問題,一下就聽出了宏宏話語背后的意思,解讀了他的話語密碼,從而打消了他上學(xué)的恐懼。作為教師,我卻往往發(fā)現(xiàn)不了孩子語言、行為背后隱藏著的信息,因而教育的效果總是不夠理想。看來我還得多多去看,多多去思考。即使是幾歲的孩童,他們身上也藏著許多的秘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