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中學,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學校,仿佛在一夜間影響遍及全國。一個全縣升學質量倒數(shù)一、二名、瀕臨倒閉的“雙差”學校,一躍成為全縣升學質量最好的“東方明珠”學校,杜郎口中學的領導和老師,用什么“神丹妙藥”使學校起死回生?,帶著疑問,我走進了杜郎口中學。 奇特的班級布置; 走進杜郎口中學的教室,你會被教室的教學環(huán)境驚呆;杜郎口中學的教室,與我們時??吹降膶W校教室明顯不同,三面墻四塊黑板(班級外墻壁有一塊),中間是簡易的課桌椅。而課桌椅是6--8人一組面對面擺設的。教室內(nèi)沒有講桌,沒有講臺,老師和學生在同一個空間,同處在一個平面上。教室里沒有我們所強調(diào)的班級墻報,沒有名人畫像,取而代之的是帶有學生人頭像的學生格言,內(nèi)容大多是對學習、對學校、對人生的理解。這樣的教室,教師如何講課?三面黑板究竟那塊黑板為主?甚至在想,學生面對面做著,長久會不會影響學生的的身體發(fā)育。帶著種種疑問,急切盼望觀摩教師是如何上課的。[龍鎮(zhèn)中學網(wǎng)] 課堂:學生的天地 我看到的第一節(jié)課是初三語文復習課。這是一節(jié)七年級古詩詞復習課,課前老師已經(jīng)布置了復習目標和要求,鈴響后,老師簡單講講這節(jié)課的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爭先恐后地奔向不同方向的黑板,有的將詩名和作者寫上,有的在分析題意,有的將自己寫的詩或佳句妙語展示在黑板上, 有的在七嘴八舌的討論;學生聽課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站著的、有坐著的、有蹲在地上的、還有辯論的;學生發(fā)言不用舉手,想好了就說,甚至同時會有幾個學生爭掄回答,回答問題發(fā)生爭執(zhí)時,以搶到教鞭的學生優(yōu)先,對此老師從不制止或者組織課堂.對聽課者他們熟視無睹、旁若無人。這里沒有我們平常千篇一律的老師歸納、典型題分析、課堂練習、小結等教學環(huán)節(jié),整個班級象一鍋沸騰的開水,象炸了營的馬蜂窩。聽課者滿屋都是,很多帶著聽課筆記的老師,在這里才發(fā)現(xiàn)沒有用途,因為無法記載上課過程,聽課者沒有座位,可以隨地走動。整整一節(jié)課,在我看來象個自由市場,看不出老師的作用,一律都是學生是主導,老師四處巡視,偶爾進行點拔。第一堂課,聽的我滿頭霧水。我在思考:就是這樣的課堂教學,制造了杜郎口中學的“奇跡”嗎?難怪在來的路上有人曾戲謔形容這個“奇跡”是:“學生反了,課堂散了,老師不管了,四周全是黑板了”,看來名不虛傳呀。 我聽的第二節(jié)課是初二物理預習課,第三節(jié)是初二數(shù)學展示課,教學環(huán)節(jié)、方式方法、教學手段等無異于第一節(jié)課,但在第三節(jié)課時我才開始摸清了他們的教學思路,對他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了一點點了解,最后通過點評課,終于對這種課型有了大概了解。原來他們的課型共有三種,即:預習課、展示課、反饋課。預習課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的重點、難點,老師聯(lián)系與課文相關的背景、場景、情感、過程與方法,先進行集體備課,然后指導學生自學,是學生知識構建、儲備、搜集信息及情感體驗,初步形成三維目標,是展示課的基礎。學生預習,教師做必要的指導,要明確目標任務、掌握學習的方式方法、所達到的目標要求。要求學生用雙色筆做好預習筆記。展示課既是預習課成果的展現(xiàn)、交流,又是學習內(nèi)容的進一步提升,是對學生預習課的延伸,交流預習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展示課進行“展現(xiàn)提升”與“穿插鞏固”的工作,通過生生、師生、組組充分互動的過程,由學生展示、交流學習的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反饋課通過對學生在預習與展示課上的認知、體驗、感受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習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驗。本環(huán)節(jié)尤其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進一步檢查落實能否達到三維目標,不讓一名弱者掉隊,利用好“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戰(zhàn)略,全面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等。課堂自主學習有三個特點:主體性、大容量、快節(jié)奏;主體性:目標落實到人、組,學生主題作用充分發(fā)揮,是集體智慧的充分展示;大容量: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參與體驗;快節(jié)奏:單位時間內(nèi),緊扣目標任務,周密按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課堂展示有六個環(huán)節(jié):預習交流--學生交流預習的成果和體會;明確目標--學生明確本課堂的學習目標;分組合作--教師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展示提升--各小組根據(jù)組內(nèi)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別組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xiàn)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形式檢查學生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他們把這種模式稱之為“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叭?、三、六”自主學習模式以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參與為主,課堂絕大部分時間屬于學生,老師僅用很少時間進行點拔,他們把這種特色叫“10+ 實踐,重于理論;理論來源于實踐 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是如何形成的呢?據(jù)校長崔其升講:在實踐中形成的,是為了生存探索出來的。我們講課改,講素質教育,大多是介于理論層面,比如,課改前,我們有通識培訓、課標培訓等等,而杜郎口中學在探索發(fā)展之路時,并沒有先學理論,而是從學情出發(fā),在實踐中摸索。杜郎口中學原來師資力量薄弱、生源差、學生厭學現(xiàn)象嚴重、輟學率高,崔校長任校長時,學校瀕臨倒閉,為了挽救學校,崔校長經(jīng)常深入班級、深入學生。有一次他在一個班級聽課,發(fā)現(xiàn)老師臺上講,學生臺下玩,事后崔校長問學生為什么不聽講,為什么不學習,學生回答,老師講的還不如學生講的好。一句話提醒了崔校長,一句話,催生了一項改革。老師講的不如學生好,何不試試讓學生講呢?就是帶著這種疑問,開始了他的大膽探索,終于一步步形成了如今的“三、三、六”學習模式,從真正意義把課堂還給了學生。從這件事中給我們的啟示是:素質教育關鍵不在于學校的硬件、師資的優(yōu)勢、生源的好壞、理論的高深,關鍵在于人的理念、強烈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以及大膽的探索和執(zhí)著的敬業(yè)精神。我們現(xiàn)在缺少的恰恰是責任心。這也證明了一個真理:實踐重于理論,理論來源于實踐。 杜郎口經(jīng)驗我們能否推廣 杜郎口中學與龍鎮(zhèn)中學相比,我認為有很多共同點:都屬于鄉(xiāng)鎮(zhèn)級中學,國家辦學,規(guī)模相當,師資力量差不多,生源相仿,辦學條件相似,甚至和當年杜郎口中學相比,我校還占有生源優(yōu)勢。 不同點:杜郎口中學的學生大多是純粹的農(nóng)家子弟,思想淳樸;而我鎮(zhèn)的學生屬于城鄉(xiāng)結合,學生既沒有農(nóng)民的淳樸,又沒有城里人的修養(yǎng),人文環(huán)境不同。杜郎口是魯西南的一個小鎮(zhèn),那里的人們源于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重視教育、重視知識,有一種濃厚的教育環(huán)境;而我們由于多種因素,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不太重視讀書。辦學環(huán)境不同,杜郎口中學建立在一塊曠野的大地上,而我們處于鬧市區(qū),相對來說受社會干擾性比較大。那么杜郎口中學的經(jīng)驗能否在我們這推廣,我認為完全可以。因為杜郎口中學是課堂模式的改變,因此我們學習杜郎口最根本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解放學生,這一點我們是能夠做到的,但我主張循序漸進,不可冒然全盤照搬,學生杜郎口模式,要因地制宜。全國這么多學校,有條件好的,有差的,為什么杜郎口中學能夠創(chuàng)造出“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并一舉成功呢?我認為主要是我們?nèi)狈娏业呢熑涡?、事業(yè)心和敬業(yè)精神,缺乏的是勇氣。 我們應該向杜郎口中學學習什么 我認為杜郎口中學的教學模式,很值得我們?nèi)W習去研究,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尤其是預習課,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但預習課需要老師學生付出更多的勞動,需要老師有奉獻精神。臺上是表面,工夫在下面,據(jù)杜郎口老師講,一節(jié)預習課,學生課余要用一到兩節(jié)課的時間準備。輔導學生預習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大的工作量需要老師課余做出充分的準備,這就要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沒有一定的敬業(yè)精神的老師是做不到的。在山東考察,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推廣,即“學案”。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依據(jù),是引領學生探索的大綱,有了學案,學生自學就有了方向。他們老師都有學案和教案。我們講素質教育已經(jīng)多年了,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依然統(tǒng)治著我們的課堂,學生并沒有解放出來,因此推廣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真正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課堂開放了,學生解放了,老師放手了,這是杜郎口中學的氣魄和做法,這恰恰是我們?nèi)鄙俚?。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我們課改,為開展素質教育樹立了典范。 杜郎口中學的辦學模式,值得我們學習,但我認為學習的關鍵是學習崔校長的做人,學習杜郎口中學老師的敬業(yè)精神,學習他們的辦學理念,學習他們的奉獻精神,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真諦。 世上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也沒有什么神丹妙藥,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成功只有靠自己,行動吧,努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