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妹才思驚須眉①
①關(guān)于蘇小妹的故事,民間流傳很多。有說她嫁才子程廣、名士柳子玉、表兄程之才的;有說她嫁著名婉約派詞人秦少游的。后一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對此,學者多所考證,各持己見?!渡鐣茖W輯刊》載韓振峰文,說“蘇小妹即東坡之三姐‘八娘’,蘇小妹與秦少游的婚事之誤,僅在于將東坡之姐誤為東坡之妹。”此文被一家資料復(fù)印刊物轉(zhuǎn)載,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據(jù)考證,蘇東坡共有3 個姐姐,分別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 公元1028年)、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和景二年(公元1035 年);蘇東坡生于景三年(公元1036年)。蘇洵別無小女,故蘇東坡無妹。曾棗莊著《蘇洵年譜》、關(guān)賢柱著《蘇洵年譜》、蘇洵著《極樂院造六菩薩記》、《自尤詩并序》以及蘇洵及其夫人墓志銘中,對此均有明晰記載。蘇東坡的大姐不滿周歲而夭亡,二姐10 歲左右亦夭,無婚姻之事可言。三姐之名疑為“八娘”,蘇東坡《乳母任氏墓志銘》中有乳母任采蓮“乳亡姐八娘與軾”之記載。東坡之三姐(八娘)于皇二年(公元1050 年)嫁表兄程之才,時年僅十五六歲。兩年后,因受虐待郁郁而逝。上述兩種蘇洵年譜和蘇洵的詩文以及周密的《齊東野語》、眉山文管所收藏的《三蘇祠·三蘇世家》對此事均有明載。秦少游系江蘇高郵人,于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方在揚州與蘇軾邂逅,此時東坡三姐(八娘)已死去22 年。其時秦少游已26 歲,早已婚娶,夫人姓徐名文美,系本縣名紳徐天德之女?!陡哙]縣志》及秦少游之《淮海集》,均有明載。八娘與秦少游,顯然無婚姻之事可言??磥盹@系后人附會之說。 北宋大文豪蘇軾一家,文章蓋世,才名赫赫,譽滿朝野。更令人驚奇的是,蘇軾還有一個胞妹,名叫蘇小妹,自幼才華驚人,其聰敏絕無僅有,被譽為“聞一知二,問十答十”的“女神童”、“女才子”,成為古今婦女的驕傲。 蘇軾尚未中進士之前,一日與蘇小妹因討論一首詩時觀點有些分歧,蘇軾便以“為兄”的身份,力圖壓服蘇小妹,可蘇小妹并不示弱,據(jù)理力爭,最后指著哥哥蘇軾的一嘴胡須出聯(lián)句嘲諷道: 口角幾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蘇軾知道小妹對自己的“壓服”不滿,有意找岔子譏諷自己,尤其是這比出句,幽默風趣,亦莊亦諧,妙手天成,不覺興致頓生,指著小妹鵝黃下的額頭對聯(lián)句反譏: 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意思是說蘇小妹的額頭前凸。蘇小妹聽哥哥說得如此詼諧風趣,心里的氣已消了大半,但又不甘心立刻服輸,便指著哥哥的長臉出句道: 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心想,好啊,我的臉雖然比較長,但也不至于長到如此地步,便回敬對句道: 幾回拭眼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 意思是說蘇小妹的眼窩很深。額頭前凸,眼窩極深,這分明是說小妹長相難看。這要是放在一般女子身上,那可真有點受不了??商K小妹卻非一般女子可比,她并不計較這些,心里的氣反而全消了。兄妹二人心里都在暗暗佩服對方的文才。 古人吟詩作對聯(lián),非常講究煉字、煉句和煉意,故有“推敲”的故事。所謂“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根須”,“為求一字穩(wěn),耐得半宵寒”、“二字三年得”等,都是這個道理。 一天,蘇軾、蘇轍、蘇小妹兄妹3 人一起談?wù)撛娢?。蘇小妹說: 輕風細柳;淡月梅花。 可算作一副4 字對聯(lián)。若在這副對聯(lián)的上下聯(lián)中間各加一個字作腰,你們說,用哪兩個字最好? 蘇軾略一思索,說加“搖”“映”兩字最好,即: 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 小妹搖頭說不好。蘇軾說,那就用“舞”“隱”二字,將此聯(lián)變?yōu)椋?SPAN lang=EN-US> 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小妹還是搖頭說不好。蘇轍一聽哥哥兩次加字都被小妹否定,不敢說出自己想好的字,便催促小妹加字。蘇小妹說: 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軾與蘇轍聽罷,無不拍案驚奇。蘇軾說:“‘扶’字有形象感,使無形的‘輕風’人格化了。”蘇轍說:“‘失’字不僅使這副對聯(lián)的境界具有月下景象的朦朧美,更是熟字巧用,恰到好處,恰到好處!” 北宋嘉六年,蘇軾在汴京應(yīng)“制科”試,以“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考入第三等“上考”。試畢,他被授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 今陜西鳳翔) 簽判之職。 正當蘇軾準備走馬上任時,蘇小妹專程從四川老家趕到京城看望父兄,一家在京城相見,話說不盡,索興秉燭夜談。蘇軾想起以前“丁憂”家居時與小妹談詩論文、斗嘴爭勝的往事,無限感慨,心想,這幾年小妹在家,不知學業(yè)可有長進?我倒要試她一試。想到此,便對小妹說:“我這兒有一比上聯(lián),你能在一個晚上對出來嗎?”蘇小妹笑著問:“究竟是什么聯(lián)句,竟要這么長時間才能對出來,有多么難對,你快說吧!”蘇軾笑著說:這比上聯(lián)說來也還平常。道是: 水仙子持碧玉簪,風前吹出聲聲慢。 蘇小妹知道這是哥哥有意出題目考自己,并不以為然,因為她自從與父兄分手后,一直在家中勤學苦練,對對聯(lián)嘛,如家常便飯,有何難哉?但一聽哥哥出的上聯(lián),便在心中暗暗叫苦。因為上聯(lián)中巧妙地嵌入了《水仙子》、《碧玉簪》、《聲聲慢》3個詞牌名,均以比擬的修辭手法,賦予具體形象,引人入勝,確實不大好對。只見蘇小妹在房中來回踱步,苦苦思索。蘇軾心中不忍,勸道:“連日來你日夜趕路,鞍馬勞頓,辛苦非常,還是早點歇息,明日再對吧!”蘇小妹倔犟地搖了搖頭。蘇軾知道小妹的脾氣,想一走了之,可小妹卻不答應(yīng),非要對出下聯(lián)才準休息。這時夜已三更,兩人爭爭吵吵,早驚動了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一起來到小妹房中,問明緣由,幫著小妹思考,還是無法對出下聯(lián)。 夜交五更,3 人仍在思索。蘇軾見小妹及父親、弟弟苦思之狀,心甚后悔:“真不該一見面就給遠道而來的小妹出這難題,連累父親和弟弟也來熬夜。”正想再勸,忽心中一動,趕忙吩咐丫環(huán)端來酒菜,準備夜飲。蘇小妹看見月光下丫環(huán)腳著紅鞋,靈機一動,喜不自勝,脫口對出下聯(lián): 虞美人穿紅繡鞋,月下引來步步嬌。② ②關(guān)于此聯(lián)來歷,民間說法頗多。一說為丘瓊山;一說系鐘耘舫;也有人認為此聯(lián)并非蘇軾之妹所為,而是后人借名附會。 “三蘇”一聽小妹所對下聯(lián),禁不住個個拍案叫絕。因為下聯(lián)同上聯(lián)一樣,也嵌入了3個詞牌名:《虞美人》、《紅繡鞋》、《步步嬌》;也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具有形象感,對仗工穩(wěn),音韻鏗鏘,真可謂珠聯(lián)璧合,妙趣天成。 有一天,蘇小妹正在書房里細心翻閱《心經(jīng)》,不料被哥哥蘇軾發(fā)現(xiàn)。蘇軾風趣地說:“想不到小妹竟想?yún)⒍U悟道了。”小妹矢口否認。蘇軾問:“那你為何把《心經(jīng)》讀得如此認真?”蘇小妹辯解道:“不過閑來無事,隨便翻翻罷了,哪算是參禪悟道?” 蘇軾說:“既然如此,也好!我出比上聯(lián),看你能否對上。”說罷吟道: 五百羅漢渡江,岸邊波心千佛子。 這是一比加法析數(shù)聯(lián)句。五百羅漢渡江,連本身加水波中的影子,正好是一千個“佛子”。小妹聽罷,說:“這有何難? ”脫口對下聯(lián)道: 一個美女對月,人間天上兩嬋娟。 也用加法析數(shù)的手法。美女也稱嬋娟,美女對月正好是兩個嬋娟。蘇軾聽罷,連稱絕妙。這時,正巧黃庭堅應(yīng)約來到蘇家。蘇軾聞報,趕緊出門去迎接。 待黃庭堅走后,蘇小妹笑盈盈地對蘇軾出句道: 阿兄門外邀雙月。 這是一比析字上聯(lián)。“雙月”為朋,意即阿兄到門外去邀請朋友。蘇軾聞句,一時竟無法答對。見小妹正在飛針走線,精心繡花,卻故意說她在捉虱子,對下聯(lián)道: 小妹窗前捉半風。 也用析字法,把“虱”字析為“半風”,既工整、傳神,又十分詼諧、風趣,把小妹逗得大笑不止,幾乎喘不過氣來。 有一天,蘇小妹在家中與哥哥蘇軾談詩論文,正談得高興,冷不防見一個和尚掀簾闖進門來。小妹不知這和尚是誰,急忙躲避,藏于帳中。 卻說來的這個和尚,就是那個很有文才、法名佛印、與蘇軾交誼甚深的禪林名師。佛印也不知蘇小妹是蘇東坡之妹,又不便打問,更不知她是個才女,見她慌忙躲避之狀,即口占上聯(lián)戲之: 碧紗帳里坐佳人,煙籠芍藥。 小妹想,這和尚倒是惱人,人家兄妹正談得高興,被你沖散,害得我悶坐帳中,你還以聯(lián)句戲人。好!待我回敬下聯(lián)氣氣你,也讓你知道本小姐的厲害!于是,她構(gòu)思成一比下聯(lián),寫在一張紙上,讓傭人帶給蘇軾轉(zhuǎn)交佛印。蘇軾接過紙條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清水池邊洗和尚,水浸葫蘆。 “水浸葫蘆!”蘇軾看罷,拍手稱妙。佛印看過紙條,一時無言以對,只得摸摸光頭,連連苦笑。之后,又搬出佛家理論,與蘇軾談起佛力無邊、佛法廣大之類佛門說教來。躲在簾帳后邊的蘇小妹聽到佛印的這番話,禁不住冷笑起來。冷笑聲傳出帳外,被佛印聽見了。佛印心里窩著的火氣再也壓不住了,便口吟一比下聯(lián): 女卑為婢,女又可稱奴。 他把蘇小妹當成了蘇家的使喚丫環(huán)。蘇軾也不點破,只是一個勁微笑不語。 蘇小妹聽到佛印的出句,又是一陣冷笑,隨口對道: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蘇軾聽了,連連稱好,說:“不但對得工巧有趣,這反戈一擊也妙極了! ”佛印和尚一聽,大吃一驚,深深嘆服這個女子的文才,忙問這女子是何人。蘇軾這才告訴佛印說是自己的妹妹。佛印一聽,稱贊不已。從此,他再也不敢輕視婦女了。 由于蘇小妹才貌雙全,名播京城汴梁,許多人都希望得到她的愛情。登門求婚者雖絡(luò)繹不絕,但卻沒有一個讓小妹中意的。父親蘇洵問她:“你究竟要選什么樣的人呢?”小妹說:“一不要錢,二不圖勢,只以文章?lián)裥觥?SPAN lang=EN-US>” 這一消息傳出后,人們紛紛挖空心思,撰寫文章,送到蘇家。 一天,豪門公子方若虛,因?qū)μK小妹傾慕已久,送來一篇文章。蘇小妹看后,認為平淡無奇,不客氣地批了兩句,算是評語。這兩句批語,正好是一副對聯(lián): 筆底才華少;胸中韜略無。 蘇軾看了小妹的批注,認為小妹太刻薄,怕方若虛臉上掛不住,蘇門會因此招惹是非,便提筆摹仿小妹的筆跡,在上下聯(lián)聯(lián)末各添一字,變成了一副6 字聯(lián): 筆底才華少有;胸中韜略無窮。③ ③民間傳此聯(lián)一作:筆底才華少有;腹中韜略窮無。 方若虛看后以為是贊語,手舞足蹈,欣喜若狂,次日便來蘇家相親。一經(jīng)蘇小妹幾個回合的面試,使他張口結(jié)舌,汗流浹背,不得不狼狽而去。臨走前,蘇小妹說:“方公子,請你回去學好《三字經(jīng)》再娶親!”說罷,大笑不止。 當時的秦觀秦少游,尚是個秀才,腹飽萬卷,才調(diào)高絕,眼空一世。他平生只敬服蘇家父子,其余全不放在眼里。此時他正在京城汴梁求學,聽得蘇軾的妹妹蘇小妹正在籌選佳婿,蘇老泉專要求婚者寫篇文章,以文擇偶,便也寫了一篇文字,托人送到蘇家。 小妹看過以“秦觀”屬名的文章,深愛其才,便對父親吐明衷曲:“今日聰明秀才,他年風流學士。可惜三蘇在前,不然橫行一世。”蘇老泉明白,小妹認為秦觀的才華在“老蘇”、“大蘇”、“小蘇”之間。除了“三蘇”,無人敢比。 秦少游自托人送去文章之后,也想找個機會試試蘇小妹的才華。當他探知蘇小妹將到汴京城外一個廟中進香的信息時,便打扮成一個游方道人,等待蘇小妹的到來。 這天,蘇小妹一下轎子,秦觀就急忙跟了上去,裝作向她化緣的樣子,說: 小姐有福有壽,愿發(fā)慈悲? 蘇小妹起初并未介意,見這個年輕道人向自己化緣,本想停步給他一點施舍,但她細觀這年輕道人的舉止和穿著,品味他所說的話,警覺到話中有話,而且是以對聯(lián)出句的形式給自己出了一道題,這才發(fā)覺這個年輕的游方道人形跡有些可疑,因而在心中提高了警惕,她并不打話,一邊朝廟宇的大殿走,一邊答對對句: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秦觀一聽,心想:“對得不錯。果然名不虛傳!”但他仍不放松,又追在后邊再出半聯(lián): 愿小姐身如藥樹,百病不生。 蘇小妹一聽,心里道:“想不到這個道人竟有如此好文才。”心有所動。但因她心中已有了秦少游,卻不知面前這位年輕的游方道人正是秦少游所扮,因而不屑回顧這個尾隨而來的道人,毫不遲疑地對道: 隨道人口吐蓮花,半文不舍。 對罷,揚長而去。 這是秦觀與蘇小妹第一次見面。他見蘇小妹才華出眾,舉止瀟灑大方,方才所對兩比對句不同凡響,心中頓生愛慕之情。當蘇小妹進完香,準備上轎回家時,秦觀又趕忙追上前去,再出半聯(lián): 小娘子一天歡喜,如何撒手寶山? 蘇小妹一聽這年輕道人不經(jīng)意間竟將原稱的“小姐”改稱為“小娘子”,越發(fā)覺得這道人舉止蹊蹺,認準這道人不是“正經(jīng)人”,心中有些厭煩,一面進轎,一面甩出半聯(lián): 瘋道人恁地貪癡,哪得隨身金穴! 秦少游雖挨了點罵,但他認為自己的“求婚”已取得了成功,心里十分歡喜。 蘇小妹進香回到家中,將碰到年輕道人化緣的事向父親說了一遍,蘇洵也感到奇怪,忙命人去請秦觀秀才,囑咐小妹在暗中察看。 過了幾天,秦觀應(yīng)邀準時來到蘇家。蘇小妹在暗中觀察,發(fā)覺正是那個年輕的游方道人,心中大喜。然而,她又覺得秦觀太放肆,“那日進香,整得我好苦,他日得機,必以報復(fù)。”秦觀與蘇洵見禮畢,相對敘話,仿佛一見如故,只恨相見太晚,心甚歡喜,當面允了婚,決定擇吉日完婚。 新婚之日,賓朋云集,趕來蘇家賀喜。秦觀與蘇小妹雙雙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緣。是夜,月明如晝,秦觀與小妹在前廳陪客暢飲。 二更將盡,賀客已經(jīng)散去,新郎秦觀正要偕小妹入洞房,卻被新娘蘇小妹攔住,提出條件說:“闖過我的3 道關(guān),才能納婚。”順手指了指一張小桌上放著的3 個紙封。 秦少游一看3個紙封,知道必定是蘇小妹出的試題,他壓根兒就未把小妹的“考試題”放在心上,走上前去,拆了第一個封,只見花箋上寫著一首詩: 銅鐵投洪冶,螻蟻上粉墻,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秦觀心想,這個試題,別人猜不著,卻難不倒我。那日自己曾扮成游方道人初會蘇小妹,這首詩含有“化緣道人”4 字之義,明明嘲我,以報那日糾纏之仇,便提筆在詩后續(xù)詩一首,句首藏有“化緣道人”4字: 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臺。 寫畢,讓傭人交給蘇小妹,又去取第二個紙封,打開一看,只見上面也寫著4句詩: 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p線路上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秦觀略一思索,覺得這首詩中也有“謎”,從第一句到第四句,每句各代表一位古人名字。于是,提筆一一注出: 孫權(quán) 孔明 子思 太公望 又托家人交給蘇小妹說:“3 關(guān)我已過了兩關(guān),毫不費力,想必你的第3關(guān)也不會難,不如免去,我們早點進房安歇吧! ”小妹不許,匆忙進得內(nèi)室,上了門閂,說:“第3 道題是個對子的上句,對不出下句,別想進門!” 秦觀無法,只得去拆第3 個紙封,一邊拆一邊想:“我五六歲便開始課對,從未被難倒過,這比出句有何難哉!”開封看時,上面寫道: 閉門推出窗前月。 秦觀看罷,心想:“好對子!比喻恰切,語意雙關(guān),真是妙極了。若我對得平淡無奇,顯不出我的本事。”可左思右想,仍然不得成對,只得在院內(nèi)踱起步來。 鼓敲三更,秦觀仍未想出好句。雖然他平日以才思敏捷著稱,這時卻煞費苦心,一籌莫展。他佇立洞房窗前,凝望著庭院內(nèi)小湖中倒映的一輪明月,滿天繁星,口中喃喃地反復(fù)吟誦著出句,搜索枯腸,想對一比好句。 忽然一枚石子飛入湖中,泛起一圈圈漣漪,波光粼粼,一下子觸發(fā)了他的靈感,立刻想出了好句。只見他高高興興地走到窗前,大聲說:“對上了!”隨即吟道: 投石沖開水底天。④ ④據(jù)《醒世恒言·蘇小妹三難新郎》。但據(jù)民間傳說稱,蘇小妹其時是“四難新郎”。當時,經(jīng)蘇東坡投石啟示,秦觀對出了下聯(lián),正待歡歡喜喜走入洞房,只聽“咔嚓”一聲,剛剛開啟了的房門又被關(guān)上。原來蘇小妹耳朵亮,眼睛尖,蘇軾投石啟迪靈感之舉,被蘇小妹窺見,秦觀雖對出了下聯(lián),小妹卻不盡滿意。為再試其才,定要秦觀再對半聯(lián)。丫環(huán)從洞房傳出話來:“新姑爺聽著,小姐說,適才所對下聯(lián),是我家大相公幫的忙,不算數(shù),姑爺須另擬新句,方準進門!”已被“三難”折騰得精疲力竭的秦觀,剛剛松了口氣,不料蘇小妹又出新招,心想,這蘇家閨秀也實在欺人太甚,我雖是經(jīng)舅兄啟發(fā)才對出下聯(lián),但聯(lián)句終出我秦觀之口,怎么能不算數(shù)?真是太無情無義了!于是,血氣方剛的秦觀一時性起,要與小妹辯理,情急之下,憤然推門。哪知這洞房之門是虛掩著的,怎經(jīng)得如此一推?只聽“咣”一聲,兩扇洞房門大開,把秦觀閃了個踉蹌,險些撲倒在地。誰知,這一推一閃倒幫了秦觀的大忙,使他再次靈機一動,隨口應(yīng)對了下聯(lián):排闥闖來閫外人。這偶然間的對句,恰與小妹的出句對得切情切景,小妹聞對大喜,遂將秦觀扶穩(wěn),夫婦攜手入了洞房。可秦觀哪里知道,這是蘇小妹為再試其才設(shè)的一“計”。民間傳說中,此聯(lián)有異文。作:閉門推出窗前月;投石擊破水底天。 蘇小妹一聽下聯(lián),語意雙關(guān),工整自然,真是絕妙好句,喜不自勝,開了洞房之門。秦少游連闖新娘蘇小妹設(shè)的3道“關(guān)”,入得洞房來,只見蘇小妹已獻上美酒一杯。秦觀接杯在手,一飲而盡。小妹含著嬌羞,又吟半聯(lián): 微笑吹燈雙得意。 秦觀馬上接口對道: 含羞解帶二癡情。 小兩口這才安安穩(wěn)穩(wěn)地歇息了。 這塊石子是怎樣“飛”出來的呢?怎么會“飛”得這樣巧呢?原來,這枚石子是蘇軾投的。蘇軾知道小妹不好惹,也不容易對付。后又聽父親講了秦觀扮成游方道人偷試小妹文才的事已被小妹看穿,料定小妹必然會在新婚時出難題為難秦觀,便悄悄躲在暗處觀察。當他看到秦觀憂愁難耐,在院中來回踱步,口中喃喃念著出句,便有了主意。當秦觀佇立窗前凝望湖水時,他便撿了一枚石子,投入湖中,借以激發(fā)秦觀的靈感。果然替秦觀解了圍。多虧了這枚石子,也多虧秦觀博學才高,聰敏過人。要不,雖有蘇軾暗中投石解圍,秦觀恐怕也只能望“湖”興嘆,愁斷枯腸了。
蘇小妹生性倔犟,輕易不肯認輸。她時常想著要“報復(fù)”哥哥蘇軾出句難為自己,以及秦少游化緣糾纏之苦。一天,蘇軾全家在剖食咸蛋,正好蘇小妹也在場。小妹拈起半邊咸蛋,口占上聯(lián)云: 咸蛋剖開舟兩葉,內(nèi)載黃金白玉。 指明要哥哥蘇軾對出下聯(lián)。蘇軾明知道這是小妹有意“報復(fù)”,決計要對出妙句。可苦思良久,未得佳句。后來,有一次剝吃石榴時,蘇軾忽然想起剖食咸蛋時未能對出的這比上聯(lián),觸景生情,足對出下聯(lián): 石榴打破壇一個,中藏瑪瑙珍珠。 這件事使蘇小妹高興得不得了,因為總算是讓哥哥吃了點苦頭。之后,她將上下聯(lián)前兩個字去掉,變成: 剖開舟兩葉,內(nèi)載黃金白玉;打破壇一個,中藏瑪瑙珍珠。 作為聯(lián)謎,打二物,讓秦少游猜,并有意在桌上擺出咸蛋和石榴,以試秦少游之才。秦少游苦思許久,仍未猜出。過了許多時日,秦少游絞盡腦汁,方才猜出是“咸蛋”和“石榴”二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