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是我國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哲學(xué)著作,是一部專門寫給侯王看的“治世之書”。 本書的任務(wù)是對《老子》進行今譯、注釋與解義,全書秉持以《老子》解《老子》的原則,只探求《老子》的原文原義。 《老子》的傳世版本很多,以王弼本影響最大。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了帛書《老子》甲、乙本。1993年又在湖北荊門郭店村出土了戰(zhàn)國楚墓竹簡本。 但郭店楚簡是節(jié)選本,字數(shù)不足今本的三分之一。所以說,帛書《老子》甲、乙本是目前所見最古老的兩種全本。 目前《老子》的研究仍是以王弼本為主,帛書本為輔。這是由于對帛書本眾多細微之處的誤解,造成了不敢于進行深入研究的結(jié)果。 試舉一例: 王弼本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帛書本“人之饑也,以其取食稅之多,是以饑;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為也,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也,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輕死。” 乍一看,帛書本的第一句“人之饑也,以其取食稅之多,是以饑”是誤句,這是因為把“取”解成“獲取”。如果把“取”解成“拿”,“百姓的饑餓,是因為他們拿糧食交納了太多的賦稅,所以饑餓。”則文義通暢。 而王弼本的第二句“以其上之有為”,解成“因為侯王的有為”,卻的確是個錯誤,“有為”不一定能造成“民之難治”的結(jié)果,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其結(jié)果是“親譽之”,可見在“仁政”之下,百姓并不難治;帛書本的“以其上有以為也”,解成“因為侯王強求結(jié)果”,強求結(jié)果即背離民意,百姓當(dāng)然不好治理。 第三句的“以其上求生之厚”,解成“因為侯王奉養(yǎng)過度”;不如帛書本的“以其求生之厚也”來得深刻,“因為百姓有強烈的求生愿望”。 通過這個例子,可見帛書本確實比王弼本更為準確。 因此本書《老子》原文部分是以帛書《老子》乙本為底本,參校帛書《老子》甲本而成。兩本俱殘缺之處則據(jù)嚴遵本、王弼本補。 二、為便于閱讀,本書仍按王弼本排為八十一章,但有三處不同: 1、依帛書本將王弼本二十四章提至二十二章,王弼本二十二章、二十三章順移為二十三章、二十四章; 2、依帛書本將王弼本八十章、八十一章提至六十七章、六十八章,王弼本六十七章順移為六十九章,余皆類推; 3、四十一章、五十九章與王弼本斷章不同。 一章至三十七章合為《道經(jīng)》,三十八章至八十一章合為《德經(jīng)》。 依我之體會,《德經(jīng)》相對《道經(jīng)》而言: 1、《德經(jīng)》全篇文義稍顯跳躍,而《道經(jīng)》全篇文義一氣貫通; 2、《德經(jīng)》七十八章由“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得出了“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的結(jié)論,邏輯并不十分嚴密,而《道經(jīng)》全篇沒有類似的論證; 3、其他參見《德經(jīng)》五十一章、五十六章、六十五章中的具體注解。 綜合以上三點,我認為相對于《道經(jīng)》是成書而言,《德經(jīng)》可視為初稿。這或許是帛書本《德經(jīng)》排在《道經(jīng)》之前的一個原因。 先解《道經(jīng)》有利有弊。由于《道經(jīng)》是成書,文義連貫,讀起來焦點明確;但同時也帶來一個問題:有些在《德經(jīng)》中經(jīng)過反復(fù)論證而得出的內(nèi)容,在《道經(jīng)》中則直接給出結(jié)果,省略了中間論證的過程。這個問題在《道經(jīng)》前三章中比較突出。 三、“道”這個字在《老子》中有四種使用情況,為更清楚地理解,我在譯注過程中加入了符號: 1、作為世界始源的[道]。與此相關(guān)的概念[有]、[無]等也都用[ ]標識; 2、作為治國行為準則的(道)。與此相關(guān)的概念(無為)、(不言)等也都用()標識; 3、作為評價標準的“道”。如有“道”之君等; 4、其他涵義的道不作標識。 本書譯注過程中所引用的原文也都以“ ”標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