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樂隊與披頭士樂隊的不同特點,兩支樂隊相齊名
西方人不會忘記60年代。動蕩的60年代,激情的60年代,狂放的60年代,騷亂的60年代。 用盡形容詞也難以完整地刻畫西方20世紀60年代的真正面貌,那個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美國受到內戰(zhàn)以來的最大窘境,朝鮮戰(zhàn)場中國軍隊讓美國人頭一次品嘗了失敗的滋味,古巴危機讓美國從戰(zhàn)爭遠離本土的妙夢中驚醒,越戰(zhàn)泥潭又給美國的傷口上潵了一把硫酸。人們在對戰(zhàn)爭襲向美國本土的可能惶恐不已的時候,國內災難性的經濟危機又讓他們不得不在生活的死亡線上掙扎。高傲的頭漸漸垂下,悲觀和絕望開始構織美國人的群體心理陰影,社會評論家一度驚呼“美國面臨了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期,仁慈的上帝閉上了他洞察萬物的雙眼,沉睡了!” 而另一方面,大規(guī)模的失業(yè)反而讓人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家庭、親情的寶貴價值,也更加重視了生活質量中的情感標準,尊重、真誠、友愛這些早已被商業(yè)資本巨獸撕得粉碎的樸素道德觀念重新散發(fā)奪目的光芒。青年人也開始思考和覺醒,以拒絕消費享樂主義標榜的嬉皮士運動開始在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這些嬉皮青年鄙視腐朽的生活方式和道德約束,拒絕被灌輸?shù)慕逃繕撕腿松硐?,他么追求最大限度的自?追求個性的解放更追求人與人之間尊重博愛的美好未來,最終青年們終于以大眾的名義參與了政治,在美國的群眾反戰(zhàn)運動中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時隔幾十年以后,社會學家在透過迷霧分析研究60年代的時候,這樣評價,“無論如何,60年代都閃耀著不可思議的人性光輝,人們從追逐財富的履帶上停下來沉吟、反思,重塑了充滿人性的樸素道德觀念,60年代是資本主義社會發(fā)展史上當之無愧的黃金時代。”
在這樣魔鬼和天使同樣活躍的時代背景里,同樣為矛盾混合體的西方搖滾樂誕生并引領文化狂潮就不足為怪了。在60年代的搖滾樂巔峰上并駕齊驅著兩支樂迷們矚目的搖滾樂——BEATLES(披頭士樂隊) & ROLLING STONES(滾石樂隊),披頭士和滾石構成了60年代搖滾樂中的“陽”面和“陰”面。
披頭士由四個來自英國利物浦工人家庭青年組成,他們初期在利物浦的酒吧里駐唱,輕松自由的歌曲風格讓他們在利物浦小有名氣,后來他們被音樂經紀人發(fā)現(xiàn),重新打造后遠征美國,投身于搖滾故鄉(xiāng)風風火火的搖滾奠基運動,并終于成為了眾所公認的搖滾樂鼻祖。披頭士的音樂風格較為輕快率真,旋律自然動聽,蘊含著令人無比神往的自由意味,傾聽他們的音樂,心神會越來越輕靈、自由,摒除軀體和地心引力的束縛,飛翔于白云藍天下,青草碧水間,讓心靈獲得最大限度的愉悅和自由。披頭士創(chuàng)作的歌詞也往往通俗易記,卻往往能用最直白的語言蘊含最為深刻的思想,以青年獨有的率真本色和直露的反叛姿態(tài)與同齡青年取得著心靈溝通,同時因為他們著重對非人性的舊規(guī)束縛的叛逆卻并不毫無來由的憤世嫉俗,他們在叛逆的同時也在做著對人性對社會深沉的思考,此中對純真愛情觀念、樸素道德價值的呼喚正契合了當時群體的情感需要,他們成了拯救大眾信念的文化英雄。因此,在他們的歌迷群體中,不僅僅是激情揚溢的青年人們,許多成年人也成為了他們的死硬擁簇。
滾石樂隊的主要成員都是英國中產階級的子弟,他們從倫敦開始了搖滾樂的漫長歷程。這首單曲預示著理查德和賈格爾合作的開始,他們也正是憑著這張單曲奪取了英國排行榜的榜首。他們的作品明顯帶有R&B[節(jié)奏與布魯斯]的味道,只不過他們給節(jié)奏與布魯斯賦予了獨有的粗硬鏗鏘的樂隊風格,往往不注重旋律的優(yōu)美流暢,并反其道而行之,歌曲多為旋律粗糙、澀硬的布魯斯小品,不恰當?shù)谋扔骶秃孟裨谝桓鶆虻睦K子上刻意打了一些粗糙的結,歌曲雖然不再流暢動聽,卻深受叛逆的需要發(fā)泄的青年人的喜愛。而他們的歌詞都比較深刻銳利,帶著過分囂張的憤世嫉俗,尖銳地對社會問題進行嘲弄和批判,或者僅僅是漫無目的的辱罵渲泄。這些歌曲有效的刺激荷爾蒙的作用,讓他們也獲得了非常多的鐵桿擁簇,主要是對社會失望、有反抗傾向的青年人。而他們這種大膽涉及社會陰暗面的詞鋒也給無數(shù)搖滾后輩指明了去路。
披頭士和滾石的音樂,都有深刻和膚淺的不同評價,所不同的是:披頭士的音樂,頭腦狂熱的青年人認為直白,而經過深沉思考過的成年人才發(fā)現(xiàn)它的深刻內涵;滾石的音樂,頭腦狂熱的青年人以為很深刻,而仔細推敲過后會發(fā)現(xiàn)它的淺薄和欺騙。
披頭士和滾石都擁有自己的領袖人物,披頭士兩位主唱約翰列農和保羅麥卡里尼都是擅長創(chuàng)作的大師級搖滾歌手,而在他們之中約翰列農顯得更為突出些,當之無愧的成為披頭士的靈魂領軍人物,也是搖滾樂史上最為偉大的人物。約翰列農詞曲創(chuàng)作的才華源源不絕,在披頭士時代列農就已經出了四張個人專輯,60年代末披頭士樂隊解散之后,列農發(fā)展起個人音樂事業(yè),而提起列農的個人事業(yè),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妻子大野洋子,在很大程度上,大野洋子是披頭士最終解體的罪魁禍首。列農單飛以后,在大野洋子的影響下,他大大改變了音樂風格,音樂中多了很多政治主張的內容,旋律也從優(yōu)美流暢變得更加簡約有力,他在音樂中樹立起和平主義者的形象,反對越戰(zhàn),呼吁和平,關心貧苦大眾,雖然令人遺憾的在音樂的可聽性上略打折扣,但是卻取得了比以往更大的音樂成就。而在我出生那年的12月8日,John Lennon 不幸被一不能忍受他改變音樂風格的歌迷槍擊,傷重不治,飄然而去。《時代周刊》以“音樂之死”為封面標題,把列儂等同于所有的音樂。巨大的哀痛和震驚,充滿了每一個人的心靈,就仿佛太陽再也不會升起,仿佛世界已經全部坍塌……
滾石的領袖人物是主唱米克賈格爾,出身富庶家庭的他似乎更能摸透社會下層青年對中產階級的詛咒和憤恨,因此從一開始,就引導樂隊堅決的與中產階級劃清界限,刻意以流浪漢的裝束和腔調在歌迷面前亮相,并毫不掩飾地到處展示標榜他們酗酒、吸毒、濫交等極度糜爛的私生活作風,以壞孩子的形象去顛覆披頭士的搖滾王者地位,雖然并沒能如愿,但是卻也割據(jù)一方,在搖滾樂壇也可以說是僅次于披頭士的地位。米克賈格爾也很善于“與時俱進”,在樂隊的發(fā)展過程中,一直在根據(jù)現(xiàn)實需要修正著樂隊的音樂風格,因此,當你聽到《AS TEARS GO BY》這首音樂時,你很難想像這是怪誕粗獷的滾石的作品,這也難怪,事實上,這首歌本就是為了對抗披頭士那首情歌極品《YESTERDAY》所作。
披頭士是神,他們完全投身于普通民眾之中,卻以對純真愛情、自由、平等、博愛等人類最樸素也是最珍貴的道德觀念的謳歌和呼喚讓人們自覺地將他們頂禮膜拜,而鼎盛時期的突然解散以及約翰列農的不幸被刺更增加了其火神普羅米修斯救世犧牲的悲劇神話色彩。
滾石是魔,他們以憤世嫉俗、摧毀一切的精神內核制造了一個令人不安的音樂世界,激發(fā)狂熱天真的青年人詛咒社會詛咒富人詛咒上帝詛咒所有這一切,撒旦般辱罵挑戰(zhàn)上帝的行徑讓他們給60年代的搖滾樂涂抹上了一層惡魔色彩。
西方人永遠不會忘記60年代。因為在滾石樂隊引導眾魔徹底摧毀了上帝的神圣光環(huán)之后,披頭士在涅磐中獲取了永生,使人們重新找回了心靈頂禮膜拜的信念和寄托。 很多在“嬉皮士”年代當紅的樂隊,到了70年代,都開始走上由盛及衰的道路。在這個年代,“甲克蟲”樂隊解散了,“大門”樂隊解體了,“滾石”樂隊也開始慢慢地走下坡路。1971年4月,樂隊成立了自己的品牌――“滾石”唱片公司,隨后推出了專輯《粘連的手指》(Sticky Fingers)。1971年3月,“滾石”在倫敦“圓屋”劇場舉行了告別音樂會。此后樂隊來到法國。而此時,迷幻音樂正大興其道。滾石的地位慢慢動搖。但單曲《褐色的糖》(Brown sugar)還是引起了轟動。
隨之,滾石音樂方面的建樹也大不如以前。直到1978年他們推出《一些女孩》專輯,才保持住了原有的聲譽。 從1980年的《情感解救》到1981年的《給你紋身》,滾石樂隊共3部專輯打入美國排行榜首位置。 80年代,滾石開始衰落。1983年《未被發(fā)現(xiàn)》和1986年《骯臟的工作》都只是平庸之作,只有后來的專輯《回放》推出后略有轉機。但是,樂隊仍然不斷地進行巡回演出,以此來證明他們在搖滾樂壇的地位。
1988年夏,賈格爾正式離開“滾石”,又一次印證了樂壇的“合久必分”。作為樂隊的元老又是中堅力量,賈格爾與理查德的不合道造成了樂隊的瓦解。賈格爾在離開滾石以后,憑借個人的能力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當然,這種榮譽更多的是來自人們對滾石的“懷念”。
不過,幸運的是,樂隊的分裂狀況并未持續(xù)太久。(是否歸隊沒交待)“滾石”在1989年度的 Woodstock搖滾音樂節(jié)20周年紀念會上復出,在美國和世界范圍內刮起了一陣難以抑制的旋風。新專輯《鋼輪》(Steel Wheels)的面世證明號稱“搖滾活化石”的“滾石”樂隊給自己注入了一點新的血液,專輯中硬搖滾的成分很多,顯得很狂野,詮釋出色?!朵撦啞肥且粡堩槕绷鞯淖髌?,它征服了第三代樂迷。同年,滾石樂隊被收入搖滾名人錄。
1993年,年滿50的賈格爾率領樂隊在葛萊美上大出風頭,憑借《巫毒的閑逛》(Voodoo Lounge)折桂而歸--榮膺最佳硬搖滾專輯獎。這證明了這塊碩大的“搖滾活化石”仍然具有相當?shù)幕盍Γ且恢O強的樂隊。
滾石樂隊以不拘小節(jié)、舉止粗魯而名騷一時,他們在不斷獲得金唱片獎的同時又不斷地爆出新聞。人們無何奈何地稱他們?yōu)榧莱笥谝簧淼恼壑源髱?。當然,這種形象也有出于市場爭奪的需要。在當時,在黑人音樂節(jié)奏布魯斯盛行的時候,能有一個如此年輕氣盛,狂野不羈的樂隊出現(xiàn)在歌迷的面前。確實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滾石”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不止是一種音樂,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和甲克蟲樂隊不同的是,滾石樂隊的思想沒有更多的理想主義,他們的音樂更多是體現(xiàn)當時青年的現(xiàn)實問題。他們唱得更多的,就是愛情、生活煩惱之類的主題。他們的主張是簡單而直接的。不過,和很多60年代的樂隊一樣,滾石樂隊的音樂還是頗為動聽的,這也是他們能夠一直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單純地從現(xiàn)場來看,“滾石”是60年代最為優(yōu)秀的一支,因為甲克蟲樂隊所取得的輝煌大多是在錄音棚里。
有人把“滾石”看作是“龐克”音樂、重金屬音樂最早的雛形。可見,“滾石”對后來重型搖滾樂的影響。有不少樂隊在樂風、臺風方面深受“滾石”的影響。這其中包括后來著名的“艾爾史密斯”(Areosmith),槍炮與玫瑰(Guns N' Roses)等等。他們也曾翻唱過不少滾石的作品。
英國有句諺語,叫“滾石不生苔”。是說不斷地運動將會使自己永遠保持生命的活力。而“滾石”似乎也是在用自己音樂實踐在驗證這句話。在近40年中,滾石樂隊依然樂此不疲地出唱片、搞巡演、出席各種頒獎活動。他們想要證明:雖然他們已經是“恐龍”了,但他們依然活著,而且活得依然快樂而頑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