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養(yǎng)生法 第一本系統(tǒng)講述《易經》養(yǎng)生的權威著作 我們人體充滿了寶貝——保養(yǎng)元氣的吞津功 中醫(yī)上講,舌頭下面的液體是腎液分泌的,吞下去可以養(yǎng)腎、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還可以長壽。 《易經》一書中告訴我們很多古人的養(yǎng)生方法,這些都凝聚著我們祖先幾千年來的養(yǎng)生智慧。其中,最簡便且最有用的當屬吞津功,吞津是什么意思呢? 前面我們講了吞氣,《黃帝內經》早有記載,它說:“天地和氣,命之曰人。”意思即為人是受天地之氣來養(yǎng)生的。吞津也是一種養(yǎng)氣的方法。那么吞津法怎么練呢?《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有腎病或腎虧的人,就可以靜心呼吸,然后用舌頭攪拌舌下的唾液,并徐徐下咽,這就是吞津法,中醫(yī)上也叫做“餌舌”。 吞下舌頭下邊的津液,每天數(shù)十次,就可以養(yǎng)生長壽。很多人感覺奇怪,這可是唾液?。客滔掠钟惺裁从媚??但中醫(yī)上講,舌頭下面的液體是腎液分泌的,吞下去可以養(yǎng)腎、助消化、抗癌、增加抵抗力,還可以長壽。 所以我們人體充滿了寶貝,普普通通的唾液竟然也是寶。我們很多人在鍛煉的時候,把唾液一口一口地吐掉了,這就很可惜。所以,以后我們在鍛煉的時候,可以隨時攪拌我們舌下的唾液,把它咽下去。 這種養(yǎng)生方法在古書上是有記載的,有這么一個故事,說有個閨閣小姐生病了,越來越瘦。她的老父親很著急,就把老中醫(yī)請來。老中醫(yī)來看了一下,發(fā)現(xiàn)門后有一大堆瓜子殼。就問小丫鬟說:“小姐是不是愛嗑瓜子?”丫鬟說:“對啊,一天要嗑一大碗。”老中醫(yī)說:“肯定是用嘴嗑的吧!”丫鬟點頭稱是。于是老中醫(yī)告訴她父親說小姐的病根就在這瓜子上,就是因為她的唾液隨著瓜子殼都被吐出去了。老中醫(yī)告訴丫鬟把這些瓜子殼通通地收集起來熬成水,讓她小姐一天喝一點,幾天以后就好了。 瓜子是很好的食品。向日葵是天陽的驕子,太陽轉到哪兒它跟到哪兒,它吸收太陽的精氣最多。我們看南瓜、石榴、柿子等,凡是向陽的東西、高處能夠得到陽光的東西,都補陽氣。瓜子是很好的補陽的食品,但是你不要老用嘴嗑,用手剝最好。 吞津法在有些時候還是救命的方法。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掉到一個枯井里面去,他就想起古書上這個吞津的記載,于是就舉起雙手,讓天之陽氣從百會穴進來。然后就用舌頭攪拌舌下的唾液,讓口中充滿津液,然后徐徐地咽下。做了這個吞津功以后,陽氣就耗散得慢,幾天以后人們把他救回來,雖然人瘦得如枯柴,但大腦還清醒著。所以我們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用這個辦法挽救我們的生命。 別讓身體受寒 氣為陽,寒為陰,寒容易傷氣。所以,一生當中我們都要避寒就溫,保護好腰、腳和后背的溫度。 所謂“神疲而氣衰”,氣和人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F(xiàn)在很多人說自己氣不足,那他們的氣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如何才能保住身體的氣呢? 《易經》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分陰陽。氣為陽、寒為陰,寒容易傷氣。所以,一生當中我們都要避寒就溫,就是說如果天氣轉冷了,我們就要多加衣服、要注意保暖。另外一方面,很多人從小就愛吃涼的東西,愛吃冰棍、愛喝冷飲,長此以往,他到一定年齡的時候,脾胃之氣就要受到傷害,就會肚子疼、也會拉肚子。 從我們人體來看,哪些地方最怕寒呢?一個是腳,寒從腳生,所以在冬天的時候,襪子鞋子都要穿厚點。還有人的后背也最怕寒,所以在冬天的時候要注意戴帽子、圍圍巾。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腰部里邊藏著腎臟。陽氣是藏于腎的,腎在腰部,腰要是受涼的話,很容易就傷了腎,同時也就傷了我們的陽氣。我們生命的火種就藏在那個地方,我們不能去滅生命的火種。 向大雁、青蛙和烏龜學習呼吸之法 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方法,像大雁的胸式呼吸、青蛙的腹式呼吸和烏龜?shù)凝斘ǎ覀兌伎梢噪S手拈來運用,保護好我們的身體,延長我們的壽命。 在我們人的進化過程中,最開始同其他生物一樣是水里邊生的,然后兩棲,然后陸生出來。最早的時候我們呼吸不是用肺,靠什么呢?靠皮膚的這些單細胞。自從進化到哺乳動物,到了陸地以后,肺擴張了,生活離開了水,就靠肺呼吸了。所以,皮膚的呼吸功能逐漸就退化了。 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如果我們把一個人埋在土里邊,雖然給他露著鼻子,結果他還是受不了。為什么?雖然他的鼻孔開著,但他全身的氣孔都閉住了,不透氣。所以我們要經常洗澡,保持皮膚的透氣性。 我們養(yǎng)生要調動皮膚的呼吸?!渡胶=洝防镞呌涊d這么一個故事:有一種動物,它不吃不喝,不食不寐,也不吸氣,但是還長生。這個故事給我們養(yǎng)生的啟示是什么呢?就是要會用身體的呼吸之法。這個養(yǎng)生方法后來就在道家得到了發(fā)展。 東晉時期,有一個著名的中醫(yī)叫葛洪,他寫了一本《肘后方》,就是放在袖子里面幫人們急救的。他還有一本著作《抱樸子》,就是寫了養(yǎng)生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法就是把氣吸進來以后,不從鼻子呼出來,而是進行閉氣,然后意念與這個氣從人體千千萬萬的毛孔出來。我認為這個閉氣功,可以說成我們現(xiàn)在的無氧運動,現(xiàn)代人提倡有氧運動,但是我們古代的人最強調無氧運動,就是你在沒有氧吸的時候,在缺氧的情況下,你怎么調動自己的身體。我們也看到,在低氧的地方的人壽命反而長,他氧氣少了,但是能刺激他的呼吸,全身系統(tǒng)都調動起來,所以他的壽命反而長。 這種呼吸方法,我們也可以一試,就是把氣吸進來以后,用意念盡量把氣往周身千千萬萬的毛孔去調動。這樣就可以打通我們身體的微循環(huán)。為什么叫微循環(huán)?那是因為我們人體的血管只用了一部分,還有大量的血管還是處女狀態(tài),是封閉著的,不動的,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微血管都打通,那么我們呼吸的氧氣將會更多。 葛洪把這個叫做“胎息功”,因為小胎兒在肚子里是不呼吸的,但他也一天一天地長。不過他有臍帶,有母體供給他營養(yǎng),所以他叫胎息功其實也不是很確切。接下來我給大家說三種呼吸的方法,有助于我們的養(yǎng)生: 大雁的胸式呼吸 大雁的呼吸它是用肺的,是靠心肺擴張來完成呼吸。所以十禽戲里面,第二個就是做擴胸,做飛翔狀,像大雁一樣飛翔。我們把這種叫做大雁功或者仙鶴功。 青蛙的腹式呼吸 第二種呼吸方式就是小青蛙的腹式呼吸。我們看小青蛙在呼吸的時候肚子一膨一松 ,像個皮球嘭咚嘭咚的,這是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什么好處呢?我們每個人,稍微上點年紀的話,肚子就容易變大。我們看很多40歲以上的人肚子都大了。肚子里面要么就是水,要么就是脂肪,它擠壓我們的正常組織。肚子里面有很多臟器,本來空間就很小,大家擠在一起,又把水、脂肪堆在那里,臟腑的功能肯定會受到影響。 腹式呼吸就可以鍛煉腹中的臟器。腹式呼吸很簡單,我們就像青蛙一樣,把氣吸進去以后,除了肺,把肚子也鼓起來就行了;呼氣的時候,除了肺縮小,把肚子也癟了。雖然很簡單,但它對我們肚子里面所有的臟器有非常大的好處。另外蛇的腹式功做得也很好,蛇是用肚子爬行,它的壽命也很長。 烏龜?shù)凝斘?span lang=EN-US> 第三種功就是龜吸功。烏龜要怎樣呼吸?它沒有肋間肌和肋間骨,只有頭頸和肚子相結合,所以就只能做胸式加腹式的呼吸。它這個功的好處就是肚子也動了,胸部也動了,心腦血管也動了,所以烏龜不得腦梗,所以它的壽命最長。 實際上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奧秘和方法,我們在實踐當中可由淺入深,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運用,那么我們的身體將會更好。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 《易經》告訴我們,保養(yǎng)我們的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合理地愛護我們的器官,要心疼它。如果你過度地運用它,它亢奮以后,必然來的是衰竭,那么它最后就給你罷工了。 五臟之病多源于虧氣 五臟之病多源于虧氣,因為“氣”對我們的生命來說有著重要意義。而在人體所有的氣之中,最重要的就要保護好五臟之氣。 那么,氣虛通常是怎么形成的呢?俗話說,久病傷氣。有病不去治,尤其是五臟的病,當然會傷氣了。 還有什么原因呢?營養(yǎng)不良是一個主要原因。我舉個例子,我有一個朋友,她說這幾天一點氣都沒有,問是不是有什么病,找我給她開個方子。我就問她:“你這兩天吃什么了?”她告訴我,她在減肥,肉類的食物什么的都不敢吃,只啃一點玉米棒子,最多再加個紅薯。我說:“怪不得你沒有充足的氣,都是因為營養(yǎng)跟不上。所以,你趕快去好好地吃一頓,你的氣就充足了,什么藥也不用吃。”她照著做了,后來果然就好了。這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一些年輕人存在的誤區(qū)--不科學地減肥瘦身。尤其很多女孩子,上班的時候,一點氣都沒有,都萎萎縮縮地坐著,好像身體有病。其實她不是病,而是因為營養(yǎng)不良,傷了她的氣,這叫做虧氣。 另外一種就是過度勞累。過度勞累,超過了身體的負荷,就耗傷了氣。過度運動也會表現(xiàn)為氣虛。 所以,出現(xiàn)了氣不足這個情況,你就得考慮,自己是在哪個方面出現(xiàn)問題了。下面我們來具體講講怎樣保養(yǎng)五臟的氣: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保養(yǎng)心氣 五臟之氣中,心氣最重要,所以一定要養(yǎng)護好我們的心氣。現(xiàn)代社會40歲左右就猝死的事常有發(fā)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簡單地說就是心氣不夠。很多中年人到了40歲以后,就覺得心氣不足。心氣不足有什么表現(xiàn)呢?就是話說多一點、稍微勞累一點,就覺得心慌,氣不夠用。30歲之前這種現(xiàn)象很少發(fā)生,但進入40歲以后,便常常有人覺得氣不夠用,這里的氣就是心氣。 說話多了心慌,動多了心慌,這是心氣虛的一個信號。這時就要注意保養(yǎng)你的心氣了。保養(yǎng)心氣要注意多進行些慢養(yǎng)生和靜養(yǎng)生。因為你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快了,心氣的耗散就會變得很大。所以你應該快的時候就快一些,但該慢的時候一定不要再把自己趕得很快。比如,上班的時候你快節(jié)奏工作,那么下班了就要放慢節(jié)奏,進行靜養(yǎng)。 另外,可以服用一些養(yǎng)心的藥。治療氣虛最好的就是參類,人參也好,丹參也好,太子參也好,生條參也好,各種參都可以。用西洋參或者人參三克,再加上五克肉桂沖服,對心臟有很好的養(yǎng)護作用。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保養(yǎng)腎氣 人由精、氣、神三部分組成,其中精和氣為根,元氣、元精都保存在腎里邊,所以養(yǎng)腎尤為重要。腎為先天之本,有藏精主水、主骨生髓的功能,人體隨著腎氣的逐漸旺盛而生長發(fā)育,直到成熟。所以腎氣充盈,則精力充沛,筋骨強健,步履輕快,神思敏捷。 腎是人體五臟的根,所以五臟都不能夠用過度,你要是把它都用了,那五臟六腑需要的時候就沒了。它等于是國家的國庫。所以,我們就要善于藏精、善于藏氣。那么怎么樣保養(yǎng)我們的腎呢? 當腎氣虛弱時,乏力、脈弱是肯定的。腎氣虛最大的特點,就是腰酸腿軟,小便多,因為腎主二陰,小便多說明他腎氣弱,尤其是在夜里。同樣年齡的人,有人總覺得氣不夠,那么這時你就要好好保養(yǎng)你的腎氣。 首先,房事要節(jié)制。房事不節(jié)制對腎精、腎氣的傷害很大,尤其夫妻到中年以后,一定要注意房事的節(jié)制。 其次,不要用腦過度。腎生髓,腦髓靠腎來生長,用腦過度便會傷腎氣。比如很多頭暈并不是腦的問題,歸根結底是腎虛;有的患者找我來看頭暈的毛病,我就用補腎的方法,給他吃一些六味地黃加味,如熟地、枸杞、山萸肉等等,癥狀多半會好轉,之后他就不頭暈了。這些藥沒有一味是補腦的,養(yǎng)腦的藥我也一樣沒用,只是補腎,就可以把頭暈的毛病治好。還有一些人失眠,吃養(yǎng)心安神的藥都不見效果,吃一些養(yǎng)腎的藥,再適當加一點養(yǎng)腦、安眠的藥,睡眠質量自然就好了起來。 最后,我們還要注意腰的保養(yǎng),不要隨便傷了腰,因為腰里邊藏著腎虛的命門--兩腎,所以也是不可忽視的地方。 人有精、氣、神三寶,其中精和氣的根--元氣元精就在腎里邊,所以你這個倉庫要保管好,不要讓它漏水,不要讓它受寒。保護好了你先天藏在里邊的腎精,它就會維持你的生命。然而,現(xiàn)在仍有好多人在過度地用腰,過度用腰的結果是傷了他的腎。那怎么辦呢?我給大家的建議就是壯腰健腎,取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各一兩,泡在500毫升的白酒里邊,一天一到二次,一次飲5到10毫升即可,一般喝完500毫升后就好了。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yǎng)的合理搭配,多補充動物蛋白。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保養(yǎng)脾氣 中醫(yī)歷來就有“脾為后天之本”的說法。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谷之海”。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jié)、寒熱不適或情志郁悶等因素,因此預防也要從這三方面做起。 脾氣虛表現(xiàn)為:厭食、腹脹,舌苔發(fā)白,脈搏虛弱;這時候就要健脾。脾氣虛是怎么形成的呢?《黃帝內經》中說,生病起于過用;過度地運用,它亢奮之后,必然帶來衰竭。因此,要保護我們的脾,最重要的是飲食要節(jié)制。我在臨床上經常見到這樣的病患:不想吃東西,吃下去以后肚子就脹。我給這樣的病人號脈發(fā)現(xiàn)他們的脈比較弱,舌苔也白,然后我就知道這是脾氣虛,必須得健脾。那為什么形成脾氣虛呢?我問很多脾氣虛的人是不是最近一段時間吃得太多了,暴飲暴食了?得到了很多肯定的答案。《易經》告訴我們,我們要合理地愛護我們的器官,要心疼它。如果你過度地運用它,帶來的必然是衰竭,那么它最后就給你罷工了。所以,保養(yǎng)脾氣,飲食一定要節(jié)制,尤其不要撐著。 其次是寒溫要協(xié)調,飲食不要過涼,也不要過熱。太燙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涼了容易導致脾胃陽虛。 我們在夏天尤其要注意養(yǎng)脾。因為脾為土臟,按照五行生克關系是怕火,火克土,夏是火的季節(jié),所以夏天更要注意脾胃保健,否則脾胃在此時期最易患病,如腹瀉、嘔吐之類。另外,因為脾的主要功能是運化水谷,養(yǎng)脾之道在于進食有規(guī)律,不吃損傷脾胃的食品,如過辣、過甜、過咸、過辛、過苦的食物。 保養(yǎng)脾臟可以用山藥、白術、苡仁、芡實、白扁豆,燉肉或熬粥來吃。如感覺自己消化不良、腹脹、不思食等,飯前或飯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麥芽、炒雞內金。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保養(yǎng)肺氣 肺氣虛有什么特點呢?肺氣虛的病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愛動,不想動,動了以后就覺得氣短,脈搏也弱,人顯得很乏力,一點精神都沒有。 肺氣虛就得給他補肺,什么補肺最好呢?是沙參,可以再加一點人參,用人參和沙參燉肉吃。同時,可以多吃一點羊雜湯。因為羊雜湯里邊,用到的羊肺比較多。中醫(yī)講以臟補臟,多喝一點肺燉出來的湯以后,肺氣可能就不短了。 強正氣才能強五臟:保養(yǎng)肝氣 我在臨床上還見到過很多患者,就是在一段時間內,總覺得精神萎靡不振,特別沒有朝氣。我問他們吃得下去飯嗎?他們也能吃,但就是沒有朝氣,而且兩肋間也很不舒服。我再給他一號脈,發(fā)現(xiàn)是肝脈弱,形成了肝氣虛。 我問他們怎么形成的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人告訴我說這段時間比較疲勞。中醫(yī)講肝為疲極之本,過度疲勞就容易引起肝氣虛。我在治療這部分病人的時候,就給他們用人參、枸杞子泡酒喝,往往喝幾次以后就好了。 保養(yǎng)五臟之氣最重要的三大紀律 我告誡大家,在我們一生當中,我們都要保護好自己的氣。一定不要隨便地耗傷五臟之氣。這其中有三點是最重要的。 避寒就溫,避免過勞 首要的一點就是,不要一味地受寒,也不要過度地勞累。當然,如果工作緊張也沒有辦法,但一定要調節(jié),在勞累以后要補回來。保護我們身體的氣,就是必須要保護陽氣。怎么保護陽氣呢?首先就是不能受寒,寒傷陽這是肯定的;另外就是要保護我們的精,尤其是我們的腎精,因為腎精是我們的氣的根,所以首要的是不能讓我們的腰受涼。 葷素搭配,攝入優(yōu)質動物蛋白 我們強調飲食要葷素搭配,要注意動物蛋白的攝取。如果你只吃素不吃葷,肯定臟腑之氣不夠,過不了幾天,可能氣就虛了。葷素搭配要吃優(yōu)質的動物蛋白,這是肯定能補氣的。還有要吃一些高能量的東西,就是糧食,像米和面之類的。不能因為減肥之類的原因只吃素,有的人甚至只吃素菜不吃飯,這樣下來對我們自身五臟之氣的保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 充足的睡眠是氣血恢復的最好方法 歷史上有一個人叫做陳摶,他被稱為睡仙,就是睡覺的神仙。他特點就是睡,他可以不吃不喝,但是他必須得睡覺,睡醒以后,面色紅潤,精神飽滿。雖然這只是個故事,但也給我們一個提示,就是睡眠的重要意義。曾經有科學家做過試驗,把兩只健康的小耗子分開,一只小耗子,只給它吃不讓它睡;另一只小耗子,只讓它睡不給它吃。結果給它吃的不讓它睡的那只死掉了,不給它吃讓它睡的還能活著。 這也說明了睡眠對我們人體養(yǎng)氣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時候我們覺得氣不夠了,覺得特別累了,這時就要好好地睡一覺,飽飽地睡一覺,起來以后,你的氣就自然而然恢復了。 陽氣的強弱決定著我們生命的盛衰 太極圖一邊是陽,一邊是陰。它們相互轉化,互相制約,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間不用一根直線劃分而用反S線,這就象征了萬事萬物都是變化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盛極必衰,衰極必盛,我們生命的活動也遵循著這個規(guī)律。 陰陽理論是《易經》的核心理論、《易經》哲學的要害,也是《易經》的至寶。在《易經》里面,有很大部分篇章都是在講運動、在討論陰陽的關系。 《易經》里有一句話,說“陰陽之意配日月”,意思是陰陽的道理是和日月相配的。我們來看看“陰”這個字和“陽”這個字的結構。“陰”字,左邊是個耳刀旁,右邊是個月亮的月;“陽”字呢,左邊一個耳朵,右邊一個“日”--太陽。這兩個字的意思就是陰陽之意配日月。所以《易經》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就是說,天體宇宙的運動產生陰陽,陰陽就來源于宇宙運動。《易經》還有一句高度抽象的名言:“一陰一陽謂之道。”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天下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陰和陽組成的。 在前面,我們講了“氣”的養(yǎng)生問題,《易經》提出了生命的起源是“氣”,告訴我們一生當中,都要保養(yǎng)好“人體之氣”。在“氣”的基礎之上,《易經》又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理,這就是--太極陰陽氣化,我們把它叫做太極生命鐘。 在了解太極生命鐘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太極圖”。這張看上去簡單的圖示,它濃縮了《易經》最高深的哲理--陰陽之間,永遠進行著對立和統(tǒng)一的運動。這是一個哲學的大道理,也是世間萬事萬物運動的大道理。 這個太極圖上,一邊是陽,一邊是陰。象征了陰陽平分天下,天下的萬事萬物都是陰與陽的運動,都是陰與陽的合抱體,它們相互轉化,互相制約,陰極則陽,陽極則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之間不用一根直線劃分而用反S線,象征了萬事萬物轉化的漸變性。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遵循的都是“盛極必衰,衰極必盛”的道理,太極圖的陰陽消長變化同樣也顯示了這個規(guī)律。 陰陽之間對立制約、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于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雙方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即所謂物極必反。在生命學上,我們人的陽氣也是這樣的,陽氣在我們一生當中,它的強弱決定著我們生命的盛衰。也就是說,陽氣的盛衰決定著生命的強弱。這一生命的規(guī)律我們就把它叫作“太極生命鐘”。而且,太極生命鐘告訴了我們三個重要的啟示: 第一個啟示就是,我們一生當中都要好好地保養(yǎng)我們的陽氣,因為它的盛衰,決定著我們生命的強弱。 第二個啟示是,中年的時候是人的陽極,因為陽極必陰,陽極就開始一陰生了,這時候人體陽氣就逐漸減弱,陰氣逐漸增加,就像這個太極生命鐘一樣。所以我們在中年的時候,就要注意防止衰老了。 第三個啟示是,養(yǎng)生要注意協(xié)調陰陽,陰陽平衡了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法則。 一生當中都要保養(yǎng)好我們的陽氣 根據《易經》的陰陽理論,我們受到啟發(fā),陽氣才是生命的動力和源泉。我們要想永葆健康,必須堅持不懈地保養(yǎng)與延長我們的陽氣,以對抗陰氣的生長,從而使陽氣始終處于旺盛的狀態(tài)。 太極生命鐘的三個重要啟示的第一條是,我們一生當中都要保護好我們的陽氣。如果沒有保護好,我們就會出現(xiàn)陽虛。 “氣為陽之始,陽為氣之末。”氣是陽氣的間斷性的劃分。如果你不保養(yǎng)好人體之氣,也就是氣虛,它就損害我們的陽,就會發(fā)生陽虛,所以陽虛最大的表現(xiàn)就是氣虛。氣虛是什么呢?氣弱、脈弱、怕冷、身體發(fā)涼,有了這些癥狀,就證明你出現(xiàn)陽虛了。 氣虛最常出現(xiàn)的是中氣虛,也就是脾氣虛。脾氣虛的表現(xiàn)是不想吃東西,吃下去不消化。中醫(yī)上叫做“食少腹脹”,這是脾氣虛的特點。如果還不注意,發(fā)展下去就會出現(xiàn)脾陽虛。發(fā)生脾陽虛,就會腹冷便溏,肚子發(fā)冷,拉肚子。所以我們看到人小的時候,可以不穿衣服,但是,家長都拿個小紅兜肚給帶上,這是因為要保護脾胃不受寒。否則,將來長大了,就可能會容易脾陽虛。 陽虛還有心陽虛。心陽虛的表現(xiàn)就是胸部發(fā)涼,心臟部位發(fā)涼、怕冷,而且稍微勞累一點就心慌,臉色不好、氣短。 肝陽虛的表現(xiàn)為生活萎靡不振,沒有生機。中醫(yī)講,肝氣是主生發(fā)的,肝氣旺的人比較有生氣。中醫(yī)的肝和西醫(yī)的肝不是劃等號的,中醫(yī)講的“肝”是一種肝氣。 還有肺陽虛。肺陽虛表現(xiàn)為肺部的陽氣虛,肺部的陽氣虛最大的特點就是氣喘,所以動一點就氣喘、氣短,甚至咳嗽。 腎陽虛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神疲乏力,最明顯的是面色發(fā)暗,沒有精神,沒有生氣,另外,會伴有腰以下發(fā)涼的感覺。腰部是藏腎的地方,腎陽虛了,火種減小了,火力減弱了,所以腰以下發(fā)涼。腰以下發(fā)涼最典型的一個癥狀是小便多,夜尿尤其多。 陽虛會導致我們健康中的多種疾病。所以,在我們這一生當中,你都要保養(yǎng)好五臟的陽氣。如果你出現(xiàn)了上邊的這些癥狀,一定要早治療,不要讓氣虛發(fā)展到陽虛。 保養(yǎng)人體真陽的三個要領 保養(yǎng)陽氣,就是保養(yǎng)生命。陰氣的到來雖然不可阻擋,但如果我們懂得正確的養(yǎng)生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留住陽氣、延長壽命。 陽氣對于生命而言是這么的至關重要,但是陰氣的到來也是不可抗拒的。對于生命的盛衰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有什么辦法可以保養(yǎng)真陽,對抗陰毒,延緩衰老呢? 我們有三個要領。第一個要領就是說,我們要和天時相應,從冬天到春天,陽氣就開始生發(fā),從春天到夏天,陽氣是最多的時候,這叫做陽長陰消,相對應的,我們春夏就應該養(yǎng)陽。養(yǎng)陽要和這個四時陰陽消長規(guī)律相結合,從根本上就是說要借助天之陽氣,養(yǎng)我們人之陽氣,如此便可以對人的健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怎樣養(yǎng)這個天之陽氣呢?最重要的就是曬太陽。我們人體的陽氣,和天上的陽氣是息息相通的,太陽是自然界陽氣的來源。曬太陽,這應該說是不花一分錢的,是最簡單的道理了。這正是用《易經》最深奧的道理,轉化成了我們最簡單的養(yǎng)生方法。 我們要曬太陽,但是還要會曬太陽,那么怎么樣曬太陽才是正確的呢?當一輪金色的太陽,正在東方徐徐升起的時候,我們就出來,抬起胳膊,用兩個手的勞宮穴面對著太陽,做深呼吸,這樣可以養(yǎng)我們的心和肺。 第二個時間就是在中午,尤其是冬天的中午,這時是曬太陽最寶貴的時間。在曬太陽的時候,我們要把帽子脫掉,這樣我們沐浴陽光的時候,頭頂?shù)陌贂ň桶殃枤馕M去了,這樣可以養(yǎng)腦。我們還可以轉過身,低頭,讓太陽從風池穴進來,可以直接進入我們的人體,陽氣可以貫通我們的督脈。 傍晚,我們吃過晚飯后,也可以出去外面,讓晚霞的余暉再照耀我們一次。這時,我們一邊曬太陽,一邊用我們的手,手握半拳,叩擊我們的腎。肚臍眼正對著后背的地方,是命門,它是生命的火種儲藏的地方。我們先天的陽氣就藏在這里面,在它兩旁差不多一拳,就是我們的腎樞。我們叩擊命門再加上兩個腎樞,再加上曬太陽,那么可以在腎經值班的時候,把太陽的最后一點陽氣吸收到我們的腎里面。我們借助上天的陽光,來補充我們日漸減少的陽氣,這是保養(yǎng)陽氣的第一條方法。 《易經》告訴我們一天內有陰陽消長之說,這也可以引入我們的養(yǎng)生之中。合理順應大自然陰陽的消長,為我們人體所用,可以說是事半功倍。我們怎么運用這陰陽消長理論養(yǎng)生呢? 一天之中,早上的時候,太陽出來了。當太陽在上午逐漸升高的時候,自然界的陰陽是陽長陰消的,是陽氣逐漸增多的時候。那我們在這個時候就要以動養(yǎng)為主,多運動。為什么呢?《易經》講“動則生陽”,特別是陽氣虛的人,在這個時候養(yǎng)陽,要比其他時間的效果倍增很多。同樣,下午到傍晚這個時間,太陽慢慢下降,此時自然界的陰氣是逐漸增加,陽氣逐漸減少,那么我們就應該利用天時,進行靜養(yǎng)。“靜則生陰”,特別是陰虛的人,此時養(yǎng)陰是最佳時刻。這就說,凡是我們的養(yǎng)生方法,如果能夠順應大自然,那么就會事半功倍。 西醫(yī)告訴我們上午劇烈運動會造成心腦血管病,其實按照中醫(yī)來講,心腦血管病是中午才容易發(fā)作?,F(xiàn)在有很多人說中醫(yī)養(yǎng)生不合理,不科學,其實恰恰相反,她的內涵很科學,很寶貴。她是和大自然的規(guī)律相結合的,通過大自然的陰陽來調整我們身體的陰陽。 保養(yǎng)陽氣還要求我們學會吃,怎么樣吃保養(yǎng)陽氣的食物,怎么樣調整寒熱,這部分的具體的內容我會在飲食養(yǎng)生中進行詳細地講解。 保養(yǎng)陽氣還有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調整我們的心態(tài)。人的心態(tài)分為七情:喜、怒、憂、思、悲、驚、恐,分別對應著我們的心、肝、脾、肺、腎。七情也分陰陽,因為喜是屬于陽,悲是屬于陰的,所以我們每天要是快樂、高興,快快樂樂地生活,我們陽氣就充分。因為喜它是屬于陽的,我們歡喜了,七情就給我們生陽;悲是屬于陰的,我們悲傷、抑郁,它就會損傷我們的陽。所以,我們每天要快樂地生活,心態(tài)要快樂,它就會給我們從七情里面沾染陽氣。 防止衰老就是要抗陰保陽 依據太極生命鐘的規(guī)律,陽氣是隨著人身體的成熟逐漸地增加。人從年輕一直到中年,陽氣是增加的過程,陰氣比較弱。到了中年以后,陰氣就開始增加了,這叫做“陰長陽消”,《易經》所揭示的這條規(guī)律告訴我們,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陰氣的增長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要對抗陰氣,排除陰氣。 人到中年就該開始抗衰老 衰老是大自然的必然規(guī)律,任何生命都逃脫不了死亡?!兑捉洝返恼芾硪哺嬖V我們,養(yǎng)生的本質其實就是順應自然的規(guī)律,不要違背自然的規(guī)律。所以,我們如果懂得自然規(guī)律的奧妙,學會怎樣養(yǎng)生,那么,我們必定可以延長壽命,推遲衰老的到來。 按照太極生命鐘的原理,人生就好似一個太極鐘,是一個陰陽消長的過程,衰老應該開始于陽極期,因為陽極一陰生,盛極則衰,所以人到了一生中的陽極的時候就開始向衰老發(fā)展了,但也只是開始。因為按照太極生命鐘的原理,人80歲處于陽極,所以人應該80歲才開始衰老。然而,現(xiàn)代人許多才30多歲就出現(xiàn)了衰老的跡象,這是養(yǎng)生不好的緣故。 既然衰老開始于陽極期,那么只要延緩陽極期的到來,就有可能推遲衰老的來臨。所以,我們要在陽極期還沒到來之前就做好抗擊衰老的準備,而人的中年時期就是這樣的時期。根據太極生命鐘,衰老是起于中年,就是說在陽氣最盛的時候,開始長陰了,陽極一陰生。雖然這個時候你陰開始長了,但是你要讓它長得慢一點,長得晚一點,這就是抗衰老。 中年是人一生當中養(yǎng)陽氣很重要的階段。因為中年人在工作、家庭上,生理、心理上的負荷都很重。所以,中年人特別要保護自己的陽氣,不要過度地耗損。 中年人抗衰老的第一條要旨是要養(yǎng)神,主要是心神。因為我們知道,中年人家里家外都是頂梁柱,他的生理負荷也很重,工作的擔子也很重,無形地就增加了心臟的負荷。正是心受到了雙重大山的高壓,所以中年人經常發(fā)生猝死。那么,中年人怎樣養(yǎng)神,怎樣抗擊心理高壓呢?這在“七情養(yǎng)生”這部分中我們會講到。 老年最重要的是骨骼的保養(yǎng) 老年人養(yǎng)生的重點在于關注形體。形體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的五臟、我們的皮膚、肌肉、骨骼等。這些身體器官到了老年都開始慢慢地出現(xiàn)了衰退。人到老年,腰也彎了,膝蓋也不行了,甚至有時候覺得骨頭都不能支撐身體了;走路也不穩(wěn)了,耳朵也聽不清了,眼睛也看不清了,五臟六腑的機能也老化了,皮膚也起皺了。正是因為這樣,老年人更要加倍地愛護我們的形體。 但是,有些老人在愛護身體時走入了一些誤區(qū)。比如,很多退休的老年人,以前上班的時候沒時間鍛煉,現(xiàn)在整天在家,于是就一天到晚的鍛煉。早上起來就出去走,吃過午飯也出去走,吃過晚飯還出去走。結果,不但沒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膝關節(jié)卻累壞了,五臟也更加疲勞了。這是因為老年人的身體已經處于退化階段,所以,這時運動只能適度,應該保養(yǎng)五臟,不要讓它們再增加負荷。因此,我們必須要保持科學的運動,不是說你運動得越多、消耗得越多越好。 骨骼是支撐我們整個人體的骨架。如果骨架出了問題,則肌肉、皮膚都支撐不住,所以我們尤其要注重骨骼的保養(yǎng)。 談到骨頭的保養(yǎng),曬太陽當然是第一條。另外,我們要多吃補鈣的東西。食補是最好的保養(yǎng)骨頭的方式。豆制品是補鈣的第一名,豆?jié){、豆腐都補鈣;此外,牛奶、雞蛋補鈣的效果也很好,還有蝦皮、海帶、貝類,還有栗子等堅果類。 還有,老年人的很多結締組織、膠原組織容易發(fā)生疾病。膠原組織、結締組織和韌帶有很大關系,我們很多人得的病,就是肌肉與骨頭之間的。這些筋道發(fā)生病變了,支撐不住了,所以出現(xiàn)了疼痛的癥狀,輕者走路困難,重者臥床不起。要預防這些疾病的發(fā)生,我們就該多吃點含結締組織、膠原組織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吃肉,不要專挑瘦的吃,吃肉時吃得越雜越好,筋、脆骨都可以吃,這樣呢,可以保養(yǎng)你全身的各個部分。所以,最好的是連骨帶皮帶肉帶筋,燉一鍋出來吃,那就什么都補了,比如說羊雜湯就很好。 學會排陰毒 陰毒,是污濁的,是人體中的垃圾。人到了一定年齡,隨著陰氣的不斷增長,體內可謂“五毒俱全”,我們要學會排除陰毒,驅除陰廢,這樣才能讓我們的陽氣有生存的空間。 依據太極生命鐘的規(guī)律,陽氣是隨著人身體的成熟逐漸增加。從年輕的時候一直到中年,陽氣是增加的過程,而陰氣是較弱的。到了中年以后,陰氣就開始增加了,這叫做陰長陽消,這是自然規(guī)律,整個宇宙天時、春夏秋冬是如此,人的生命也概莫能外?!兑捉洝匪沂镜倪@條規(guī)律給我們的提示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陰氣增長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要能夠對抗陰氣,排除陰氣。 陰氣,我們叫它陰毒,也叫陰濁。“濁”就是說它是污濁的,是生命的垃圾。它包括水毒、食毒、脂毒、痰毒、血液里邊的瘀毒,還有我們呼吸產生的氣毒。所以,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可謂“五毒俱全”,所以我們就要會排毒,會驅逐這些陰廢,讓我們的陽氣有存在的空間。 水毒 在陰毒中,最嚴重就是水毒。40歲以上的人要注意,如果早上起來,下眼皮浮腫,腳踝有點浮腫,這很可能就是有水濁了。如果水毒排不出去,氣血運行就會不暢,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運動得不夠了,或者太勞累了,或者心臟有毛病了,或者腎臟有毛病了。水濁如果嚴重下去,肚子也會腫脹起來,這是因為腎功能出現(xiàn)了問題,排尿不暢,喝下去的水跑到肚子里邊了,所以,肚子腫了。 那么,怎么樣驅逐水毒呢?首先,我們得去看醫(yī)生,如果看了以后,腎臟沒有病,心臟也沒病,那就說明你氣血運行不好,你就要多運動,飲食方面就要增加一些可以除水濕的絲瓜、冬瓜,還有一些豆類食物,這樣就可以健脾利水。 濕毒 另外一種毒就是濕毒。人體濕氣增加跟陰廢增加有很大的關系。陰廢增加,則脾氣虛,不能夠化濕,脾的功能減弱,人就出現(xiàn)濕毒。有濕毒的濁氣表現(xiàn)為舌苔綠、惡心、不想吃飯,大便不成形。 為了防止?jié)穸荆覀兙鸵獙W會化濕。尤其是三伏天,外邊下雨,屋里邊也是濕漉漉的,那我們很容易脾不好,因為你的脾被濕氣裹住了,這叫做“脾被濕困”。濕氣把你的脾給包起來了,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功能。那么,這就需要我們健脾了。除了去醫(yī)院,吃醫(yī)生給我們開的健脾的藥,我們自己也要吃一些健脾的東西。比如,豆子最養(yǎng)脾,各種各樣的豆子熬成的粥,最養(yǎng)我們的脾;還有,你可以用黨參、白術燉肉,又好吃又健脾利濕。而如果是排夏天濕氣重引起的濕毒,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都是非常不錯的,它們都是芳香醒脾的東西。 痰毒 另外的一種毒就是痰毒、痰濁。正常人的痰,早晨起來一兩口就完了,可是有的人不停地吐痰,沒完沒了,這說明就有痰毒了。痰從哪里來?一個是飲食來的,一個就是肺不好。那就要看看是不是肺有什么毛病,比如慢性氣管炎、肺結核,如果有,你就得解決這個問題了,治這些病要看醫(yī)生的。那么,除了藥物治療疾病,我們飲食上自己要注意什么呢?痰多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肺上沒有病的,而是飲食不當導致的,這時我們就不妨吃些化痰的食物,其中蘿卜是最好的。 我有一個朋友,有一天,家里來了客人,很高興,就去買了豬肉大蔥,煮了一大鍋豬肉大蔥餡的餃子,吃了好幾頓。等客人走了,他感覺痰變得很多。于是,我建議他就買個生蘿卜放點香醋涼拌著吃,吃了三天,一個生蘿卜吃完了,結果就好了,痰沒有了。 除了蘿卜,化痰的食物還有很多,比如冬瓜性涼,味甘淡,清熱消痰;無花果性平,味甘,清肺熱;紫菜性味甘咸而寒,能軟堅清熱;羅漢果清肺、化痰、止咳;青菜性味甘平,解熱除煩,通利腸胃。 如果有人因為氣管不好,生了痰,那喝二陳湯最好。二陳湯是四樣藥:茯苓、法半夏、陳皮、甘草。你可以經常去藥店里邊去買些來,一副藥茯苓、法半夏、陳皮各10克,甘草6克,用水煮了喝,喝上10天,痰就沒了。 脂毒 再有一種毒就是脂毒。我們很多人有脂肪肝,雖然年紀輕輕,但肚皮就已經大大的,挺著大肚子,這是因為脂肪太多了。我曾經去看了一個急性闌尾炎手術。病人的肚皮一劃開,脂肪多得不得了。所以,一個中年人,很少運動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怎么能夠不長油呢?喝酒、吃肉、吃油炸食品,肝細胞就會被脂肪給占據了,肝能夠正常工作嗎? 所以,我們要清除脂毒,首先就要降血脂。降血脂的食物很多,在飲食養(yǎng)生里邊,我將會告訴大家。 淤毒 另外,就是淤毒,它通常藏在我們的血液里邊,而且大多是從中年開始出現(xiàn)的。我行醫(yī)40年,看了上萬人的脈,大部分人40歲以后脈就變了,跟二三十歲的脈就沒法比了。四十幾歲的人的血管里邊就開始有淤積了。我們現(xiàn)在很多老年人,血管已經堵得很厲害了,可是還在隨便吃不該吃的東西,這是很危險的。 氣毒 還有一種毒叫氣毒,氣毒是在我們的肺里邊的。為了防止氣毒,我們每天早上起來,最好做做深呼吸,把肺里邊的毒、濁氣呼出去,讓我們人體里邊保持清新的空氣,這對我們生命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綜上所述,這些就是我們在太極生命鐘里邊得到的其中一條重要啟示,就是一生當中都要不斷地保護陽氣抑制陰氣的侵襲,清除我們體內的陰廢的垃圾。 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太極圖中間為什么不用一條直線分兩方,而要用反S形呢?這是因S形象征著太極圖不停地在維持著陰陽的動態(tài)平衡。因此,我們養(yǎng)生還要注意協(xié)調陰陽。陰陽平衡就是陰陽雙方的消長轉化,保持協(xié)調,既不過分也不偏衰,呈現(xiàn)著一種協(xié)調的狀態(tài)。 中醫(yī)養(yǎng)生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陰陽平衡的理論之上 《易經》中所講的陰陽運行規(guī)律給我們的第三個重要的啟示是什么呢?那就是陰陽平衡的規(guī)律。 前面已經提到過,太極圖中間為什么不用一條直線分兩方,而要用反S形呢?這是因S形象征著太極圖不停地在維持著陰陽的動態(tài)平衡。因此,我們養(yǎng)生還要注意協(xié)調陰陽,只有陰陽平衡了,才能健康一生。 為什么陰陽平衡這么重要呢?這要從我們的中醫(yī)學談起?!肚f子》里有一句話,叫做“《易》以道陰陽”,就是說《易經》是談論陰陽的。我們的中醫(yī)學,可以說立法方藥,都是建立在陰陽的基礎上,而陰陽則根于《易經》。而我們中醫(yī)學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又發(fā)展了《易經》的陰陽,把《易經》的陰陽文化、陰陽哲理,運用到我們人的生理病理,運用到我們醫(yī)學里來。在這方面,它對《易經》的陰陽理論,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生之本于陰陽”,就是我們生的本理病理,都是本于陰陽的。明代有個大醫(yī)家叫做張景岳,他說過一句話,意思是:陰陽在《黃帝內經》已經很完備了,但是要了解它的變化無窮,我們還得要研究《易經》。這就是說,我們要把《易經》和《黃帝內經》不斷地聯(lián)系,抽出它們的理論,來產生我們的醫(yī)學的道理。其中,“陰陽平衡”原理就是很重要的道理。它告訴我們,一定要調整陰陽,讓人的陰陽保持協(xié)調、保持平衡,這樣,我們就不會生病。 維護陰陽平衡的三個方面 如何維護我們體內的陰陽平衡呢?這要從三方面來講: 首先,我們要注意就是寒熱的平衡。寒是傷陽的,熱是傷陰的,我們要是不能夠很好地維持寒熱的平衡,當然就要影響到身體的陰陽平衡。 第二個就是要維持氣血的平衡。因為氣屬于陽,血屬于陰,那么我們要維持陰陽平衡,氣和血的平衡當然要保持。關于氣虛,我們已經講過了。有關血虛的情況也有很多,女性朋友尤其要注意血虛,特別是在衛(wèi)生期的時候,不注意休息,不注意養(yǎng)血、補血,很容易出現(xiàn)血虧。女人是以血為本,所以,就是要注意養(yǎng)血。如果女性例假太多,那么經期過了以后或者是期間,應該多吃一點紅糖、紅棗,或者紅糖煮荷包蛋--用紅糖水煮兩個荷包蛋,一天吃兩個,連吃三到五天,這個血就補回來了。否則的話,就容易形成血虛。 那血虛是什么癥狀?首先是面色發(fā)黃,沒有光澤、萎黃,而且人沒有精神;血虛還會引起心慌心跳,增加我們心臟的負擔。因為血是給全身輸送營養(yǎng)的,血虛就可能導致氣虛,出現(xiàn)指甲蒼白。 針對血虛我們就要著重補血,只要沒有血液方面的病,補血、養(yǎng)血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秘方就是剛才說的,紅糖水煮荷包蛋,要是再放些大棗,效果會更好;或者是當歸燉雞、人參燉雞,對造血、補血都很好。關鍵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做到及時注意,當我們出現(xiàn)頭昏、眼睛發(fā)花、面色不好這些小征兆時,就要注意養(yǎng)血了。 中醫(yī)認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血則具有營養(yǎng)和滋潤全身的作用。氣虛可導致血虛,血虛無以載氣,所以氣血的平衡對于身體健康的意義尤為重要。中醫(yī)養(yǎng)生一般采用氣血同補的方法,效果甚好。 第三個平衡就是要注意燥濕平衡,也就是津液的平衡。液就是液體、血液。因為我們人體中70%是水份,當然包括津液在里邊。維持津液的平衡,也是維持陰陽的平衡。 人們很多情況下會傷津,傷了津液,引起水分不足,就出現(xiàn)津虧,突出表現(xiàn)為口干。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出了大汗,不趕快回家把水給補充,就會出現(xiàn)傷津,嚴重的話還會出現(xiàn)大便干燥、皮膚干燥。 另外,水分在人體同樣也不能太多。人體里邊的水分,如果不能夠正常排除,就會造成脾腎陽虛,應該趕快去治療。 總之,我們要通過寒熱平衡,通過氣血的平衡,通過燥濕的平衡,來維持我們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了,保養(yǎng)好了,我們就會健康一些。 糖尿病、高血壓都是陰陽失衡引起的 陰陽失衡是許多高發(fā)病和常見病的病因。隨便舉幾個病,全部都是陰陽失衡引起的,比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等。這些高發(fā)病、常見病,都是和人的臟腑的陰陽失衡是密切相關的。其實,我們任何一種疾病,都是由于陰陽失衡,陰陽不協(xié)調造成的。 我們來看一下糖尿病。我給一個糖尿病人看過病,這個病人得病已經好多年了,西藥總是斷斷續(xù)續(xù)地吃,但是總覺得效果不是那么太好,他就讓我給他看。我給他看了以后總結出這么幾個癥狀:經常感覺到頭昏腰酸,耳鳴眼花,小便多。我號了脈以后,給他診斷的是由陰陽失衡引起的腎陰虛。我建議他用六味地黃丸和杞菊地黃丸交替服用,就是今天吃六味地黃丸,明天吃杞菊地黃丸。一個月里吃三星期,休息一星期。結果,腎陰虛的癥狀得到了很好的緩解,他的糖尿病有了明顯的好轉。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陰平陽秘”,平就是平衡,秘,就是固秘。陰平衡了,陽氣固秘了,那么生命就健康,精神就好,這叫“陰平陽秘,精神乃至”。陰陽要是失衡,疾病就叢生:陰陽如果輕度失衡,那么我們就會得亞健康;陰陽中度失衡,我們就會得疾??;陰陽重度失衡,那我們就得重??;如果陰陽分開了,陰陽離決了,那么我們的生命就會終止。 跟著自然學養(yǎng)生,順自然而行 人一生才有幾十年,就是人類的整個歷史也沒有多少年,可是大自然的形成,卻經過不知是多少億年,積累了多少經驗,才進化而來的。它給我們帶來的經驗豐富而又寶貴,我們能不學它嗎?學習自然,跟隨自然,這樣養(yǎng)生就足夠了。 《易經》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叫做“天人合一”,就是說天和人是相應的,主要是人與天地相應。那么“天人合一”的理論對我們的養(yǎng)生又有什么指導意義呢? 《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天地合氣,命曰人”。意思是說,人是天地之氣組成的,人體的物質基礎都來自天地,所以人的一切都離不開天地。既然如此,人的養(yǎng)生當然也不能離開天地了。 養(yǎng)生要順應天地,本質上就是說人必須要順應天時地利的變化。順應天時地利的變化,養(yǎng)生就成功,人就健康。若是違背天時的陰陽運行的規(guī)律,人的健康就要受到影響。那么,怎么樣來順應天地呢,這當中有些什么奧秘呢?第一個就是陰陽運行的規(guī)律,就是陰陽氣化的規(guī)律,在一天當中、一年當中,陰陽的氣化,都遵循著一個規(guī)律,即“陽長陰消,陰長陽消”,也就是陰陽不停地在變化的規(guī)律,我們養(yǎng)生就要順應這個規(guī)律來進行。 第二個就是氣機升降的規(guī)律,子時則氣升,午時氣就開始降了,夏天是氣機升得最高的時候,冬天是氣機降得最低的時候。我們養(yǎng)生當中,在一天當中、一月當中、一年當中,都不能離開這個氣機升降這個理論。 第三個規(guī)律就是,天地氣化是有開的時候,也有閉的時候。大自然的氣機有開有合,那么我們養(yǎng)生就要跟著它,它開的時候我們開,它合的時候我們合。什么時候開?比如春分的時候就是開的時候。有一句話叫“開天門”。天門打開了,春天來臨,陽氣就開始生發(fā),天氣就開始漸暖、晝漸長,這就叫做開天門;到了夏天,大自然都是處在生發(fā)最旺的時候,人也一樣,這時是身體活動最旺盛的時候;到了秋分的時候,大自然的氣機就要關了,就要“入地戶”了,開始收了;而到了冬天,經過了大半年的活動,開始儲藏了,就開始保養(yǎng)了,為來年的春天做準備。如果我們今年不保養(yǎng),明年就沒足夠的氣供給我們的身體了。 從臟腑上講,生氣和春天對應于我們的肝,所以,我們春天要養(yǎng)肝;夏天對應我們的心,所以,夏天要著重養(yǎng)心;秋天要養(yǎng)肺;冬天開始藏了,要養(yǎng)腎。這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年四季我們的身體不能都是開的,還要有休息的時候。大自然很聰明,我們養(yǎng)生就跟著大自然學就行了,這個大自然是多少萬年才形成的這么一個天地,它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它的經驗比我們人要多不知多少億倍。人一生才有幾十年,就是人類的歷史也沒有多少年,可是大自然的形成,到今天能夠有這個陰陽協(xié)和的狀態(tài),是不知經過多少億年,積累了多少經驗,才保存下來的。它給我們帶來的經驗豐富而又寶貴,我們能不學它嗎?學習自然,跟隨自然,順天而行,這就叫做天人合一。 日養(yǎng)生--十二時辰養(yǎng)生法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云;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yǎng)神;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現(xiàn)在我們把一天分為24個小時,而在古代人們則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相當于一個時辰,所以日養(yǎng)生也叫12時辰養(yǎng)生。12時辰和我們的五臟六腑以及經絡密切相關,在這12時辰當中,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經、一個臟腑值班,所以,我們要針對每一個不同的時辰來保養(yǎng)其相對的臟腑。 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依照怎樣的次序鍛煉經絡才能符合氣血盛衰和經絡運行的規(guī)律。 子時--睡覺保護陽氣 半夜23點到1點的時候叫子時,這個時候是一天當中太極生命鐘的陰極,按照陰陽消長的規(guī)律,這個時候陰氣是最重的,而陰是主睡眠的,那么我們就要遵從這個陰陽的消長規(guī)律,在這個時候我們要處于熟睡的狀態(tài)。大家注意,不是這個時候我們才上床,而是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已經處在熟睡狀態(tài)了。那么什么時候該上床呢?應該在10點半左右。子時的時候,是膽經值班。膽氣在一陽生的時候,是剛剛長出來的陽氣,還很微弱,我們要特別保護這個陽氣,應該怎么保護呢?最好用睡覺來保護,所以夜半的時候,我們就不要再去跳啊唱啊的,而應該睡覺。這時候要開始養(yǎng)陽氣,而養(yǎng)陽氣要從微小的時候就要保護它。 丑時--肝經造血時間 丑時是1點到3點的時候,是肝經值班。肝經是主生發(fā)的,這個時候的陽氣比膽經值班的時候要生得大一點了。肝臟要解毒、要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半夜里,千萬別去酗酒,千萬別沉迷于游戲了。這個時候人體得休息,肝還要工作。有肝病的人多是愛熬夜的人,因為半夜肝要造血、要解毒,如果不給它喘息的機會,自然就容易發(fā)病。 寅時--號脈的最好時機 夜里3點到5點是什么時候呢?這時候叫做平旦。因為此時天氣要開始平衡了,陰陽開始平衡了。此時肺經值班。此時,天剛剛亮,這時候中醫(yī)號脈是最準的時候。我們可以看你的脈硬不硬,脈硬呢,40歲以上的人要考慮是否得了高血壓;二三十歲的如果脈緊,可能是工作壓力太大,還可能是有焦慮癥。又緊又硬的脈叫做弦脈,如果是弦脈就要考慮你是不是有高血脂、動脈硬化了。 卯時--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時是大腸值班的時候,它是早上5到7點鐘。12時辰養(yǎng)生有個重點,就是卯時起床后要喝一杯空腹水,有便秘的人這樣做就可以幫助你減輕便秘。因為大腸在此時精氣開始旺盛,大腸一鼓動,再加上你的水的幫助,大便就下來了,就能幫助你解毒。要知道大便里的毒占人體所有毒的50%。卯時氣血流注于大腸經,卯時在天地之象代表天門開,代表二月,萬物因陽氣的生發(fā)冒地而出,故是排便的最佳時機。中醫(y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寅時肺氣實了,卯時才能正常地大便。 辰時--早餐營養(yǎng)要均衡 到辰時的時候,是胃經值班了。這個時候是7到9點,7點鐘我們要吃早飯了,而這個時候是胃經值班,所以,胃在此時是最容易接納食物的。早餐一定要有動物蛋白,要有一味葷,比如說你咸菜就泡飯就不行,得加上一點有動物蛋白的東西,要有一點肉,或者雞蛋 巳時--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接下去上午9到11點是巳時,這時是脾經值班的時候。脾經是主消化的,這個時候,它要吸收營養(yǎng)。而這個時候也是大腦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人的一天當中的第一黃金時間,是老人鍛煉身體的最好時候,是上班族最出效率的時候,也是上學的人效率最高的時候。所以,我們必須吃好早飯,保證脾經有足夠的營養(yǎng)吸收,這樣,大腦才有能量應付日常的運轉。 午時--睡好午覺養(yǎng)陽氣 午時 13點到1點的時候,是心經值班。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因為按照太極陰陽氣化規(guī)律,這個時候陽氣最旺?!饵S帝內經》說,陰是主內的,是主睡覺;陽是主外的,主蘇醒。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我們吃完午飯稍事休息繼續(xù)工作,這個時候也出效率。陽虛的人這個時候就要好好地睡上一覺,最養(yǎng)陽氣。那么陽氣不虛也不盛,正常的人怎么辦呢?我們午時只需休息半小時到一小時,養(yǎng)養(yǎng)我們的心經。因為我們的心臟很累,除非你身體很強的人,你可以不睡午覺,一般的話我們還是要睡午覺。睡午覺要平躺,這樣可以讓大腦和肝臟得到血液,有利于大腦養(yǎng)護。《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做“臥,則血歸于肝”。你要平躺,這樣血液才養(yǎng)肝。肝臟對人體有個重要的分布血液的作用,你睡午覺起來以后,肝臟就可以把血液輸送到你的大腦,保證你的工作效率,所以午覺最好要平躺。平躺還有一個什么好處呢?就是保護你的頸椎、你的腰椎。人的骨架就像房子的柱梁,一天到晚地撐著身體,何其累也,所以你看年紀老的人,骨頭的病就多。午睡躺下,頸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會兒,長此以往,你就不會得腰椎增生、頸椎病,也不會得坐骨神經病等病,所以午時午休是很重要的。 未時--保護血管多喝水 午時過了以后,1點到3點,就到了未時,這時小腸經值班。小腸經把食物里的營養(yǎng)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邊,血液里邊就滿滿當當?shù)模拖裆舷掳鄷r候街上的車,十分擁擠。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這是用來稀釋你的血液。因為人體這個時候血液營養(yǎng)很高,很粘稠,所以要稀釋血液,這樣才能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申時--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未時過了就到申時了。下午的3點到5點之間,大家要注意了,這是我們的第二個黃金時間。這個時候小腸經已經把中午飯的營養(yǎng)都送到大腦了,大腦這時候精力很好,要抓緊工作,提高效率。 酉時--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 那么到了酉時,也就是傍晚的5點到7點,這時候是腎經值班,我們要再喝一杯水。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幫我們把毒排掉,還可以清洗你的腎和膀胱,讓我們不得腎結石,不得膀胱癌,不得腎炎。 戌時--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再往下,到了17點到19點,此時是心包經值班。心包經值班的時候呢,我們的心氣比較順了。這個時候是我們一天當中的第三個黃金段,這個時間你可以學習,可以去散步去鍛煉身體。但是,當心包經值班時間快結束時,可能是你散步回來以后,你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讓你的血管保持通暢。 亥時--準備休息 然后就到了亥時,亥時就是晚上的9點到10點,這時候應該休息,準備睡覺,或者是夫妻融洽等等,這都是最佳時間。到10點半你就一定要上床了。到此為止,12時辰養(yǎng)生就全部介紹完了。它的規(guī)律就是要按照經絡和臟腑,還有陰陽氣化來進行養(yǎng)生。 我總結了一首歌訣,有助于您更好地遵照12個時辰來養(yǎng)生: 寅時天亮便起身,喝杯開水樓下行; 定時如廁輕如許,卯時晨練最宜人; 辰時看書戲幼孫,巳時入廚當灶君; 午時進餐酒少飲,未時午休要抓緊; 申時讀報寫詩文,酉時戶外看流云; 戌時央視新聞到,閉目聆聽好養(yǎng)神; 亥時過半快洗漱,子時夢中入畫屏; 丑時小解一時醒,輕摩“三丹”氣血盈; 脈絡通暢心如水,一覺睡到金雞鳴。 什么時辰吃什么藥 在上午的時候,是陽長陰消,陽氣是升的時候,我們借助這個天機,補給溫陽的藥,就比在其他時候給藥效果要倍增;相反,在傍晚氣降的時候,陰長陽消,我們補給養(yǎng)陰的藥,效果就比其他時候好。十二時辰養(yǎng)生,可以幫助我們解毒,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生,幫助我們預測疾病,幫助我們醫(yī)療,還可以幫助我們吃藥。 前面我們講了在一天當中應當怎樣結合十二時辰安排我們的養(yǎng)生活動。這里,我們再來結合十二時辰的規(guī)律講一講疾病的防治,主要是按照怎樣的時間吃藥的問題。 什么時辰吃什么藥:午時要預防腦出血 子午這兩個時間,是陰陽偏執(zhí)的時候,午時是陽氣最重的時候,還是氣機升得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注意什么呢?在這個時候患有高血壓病的人,不能喝酒,不能生氣,也不能用重力。因為這個時候是陽氣之極,也是藥之極、氣升之極。要是違反了這個規(guī)律,很容易得中風以及出血的病,比如鼻出血、眼角出血、腦出血。所以上午10點鐘的以后,尤其在夏至前后,有高血壓的人必須要吃降壓藥。 什么時辰吃什么藥:子時提防心臟病 在子時的時候恰好和午時相反,這時是陰極的時候,是氣機降得最低的時候。子后則氣升,午后則氣降,從午時開始氣就降了,降到陰極的時候是降到最低的時候。那么有氣虛的人,容易在這個時候氣透;腎病不好的人,容易在這個時候出事;心臟不好的人,容易在這個時候猝死;低血糖的人,容易在這個時候發(fā)病。所以,我們在子時,有上述病癥的人就該提前吃藥,這樣才能安然地度過子時。 什么時辰吃什么藥:卯時注意五更瀉--治療腎陽虛 另外,在卯時和酉時這兩個時辰,按理來說,是陰陽平衡的時候,應該沒有什么大問題,但是有陽虛病人和陰虛的病人,這兩個時候就容易出問題。 有這么一個案例,曾經有一個人來我這看病,他面黃肌瘦,說拉肚子,斷斷續(xù)續(xù)的有半年了。我問他:“你什么時候拉,幾點鐘,是不是每天天剛亮你都是要拉肚?”他說:“是,就是每天早不拉晚不拉,天剛剛亮的時候就拉肚子。”于是我給他的診斷是“五更瀉”。卯時的時候會拉肚子,這是陽虛的表現(xiàn)。我給這個病人開了一副附子理中湯,吃了以后就好了。 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在卯時的時候是早晨5點到7點鐘的時候,是天剛亮的時候,本來應該是陰陽平衡的,但是這個病人陽虛,這時陽不能跟陰平衡,所以卯時的時候他的陽虛就表現(xiàn)出來了,就會拉肚子。這叫“五更泄”,就是每天早晨天未亮之前即腸鳴泄瀉,也叫“晨泄”。致病原因主要是腎陽虛,命火不足,不能溫養(yǎng)脾胃,所以也叫“腎泄”。 平時飲食也可適當補充改善畏寒體質的食物,如羊肉、狗肉、鵝肉、鴿肉、蝦、枸杞、韭菜、羊腎、核桃、黑豆、栗子。與此同時,煲湯時適當放一點胡椒、炒菜稍微放點辣椒和生姜,這都有利驅寒保暖。我開的藥把他的陽補上來了,陽和陰平衡了,他就不拉肚子了。 而且我給他開的這副藥附片用得很重。因為附片這個藥,是我們中醫(yī)養(yǎng)陽氣的冠軍。附子生長在高寒山區(qū),因此它具備有抗寒的能力,有溫正陽氣的能力,溫正陽氣就能抗寒,這味藥可以說,凡是陽虛的人吃下去,效果一定是最好。但是有一點,附子它有毒,不過有毒也不怕,我們只要掌握一個問題就可以避免中毒了。這就是,在煎藥時,你要先煎這味藥。我們去正規(guī)藥店買藥時,附子這藥也是單獨裝包的。買回來,把它先煮一個小時,煮到用筷子一夾就爛,一嘗不麻,這時就沒毒了。這時再加入其他藥方,一起煮二三十分鐘就可以喝了。如果附子藥量在10克以內,就煮一個小時,而如果是30克以上,則一定要在開水里先煎兩個小時以上,才能放其他的藥。 什么時辰吃什么藥:酉時注意肺病--主治肺陰虛 酉時的時候又是什么情況呢?酉時本來也應該是陰陽平衡的,但是很多陰虛的病在這個時候發(fā)作。曾經有一個病人來找我,這個人的臉瘦瘦的,紅得像涂了胭脂,還在不停地咳嗽。一把脈,細瘦無力。舌頭有點紅,還口干。他自己描述說,他一到傍晚這個時候就發(fā)燒,手心腳心很燙。我懷疑他是肺結核,讓他去化驗,結果果然是肺結核。我的根據是,酉時這個時候陰陽應該平衡,他卻是陰虛,而肺結核的表現(xiàn)就多為肺陰虛,所以,他八成就是得了肺結核。 這就是根據十二時辰給藥的科學。比如,在上午的時候,是陽長陰消,陽氣是升的時候,我們借助這個天機,補給溫陽的藥,就比在其他時候給藥效果要倍增;相反,在傍晚氣降的時候,陰長陽消,我們補給養(yǎng)陰的藥,效果就比其他時候好。十二時辰養(yǎng)生,可以幫助我們解毒,可以幫助我們養(yǎng)生,幫助我們預測疾病,幫助我們醫(yī)療,還可以幫助我們吃藥。所以,十二時辰的養(yǎng)生,對我們的生活非常重要。 年養(yǎng)生--順應四季的三個規(guī)律 人有萬物之靈的尊稱,但人也時時刻刻都在受大自然的影響。宇宙陰陽運動,形成四季變化,從而影響萬物,也影響著人。所以養(yǎng)生的原則當然要順應天時氣候的變化,四季養(yǎng)生就是順時養(yǎng)生的精髓。 我們了解了在一天當中怎樣養(yǎng)生的方法,那么一年當中我們應該怎樣養(yǎng)生呢?一年四季的養(yǎng)生也同樣掌握三個規(guī)律:陰陽消長運行的規(guī)律、氣機升降的規(guī)律、天氣地氣開合的規(guī)律。掌握了這三個規(guī)律以后呢,我們就可以養(yǎng)生長、化收藏,養(yǎng)陰陽、養(yǎng)五臟。“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這是《黃帝內經》里關于四季養(yǎng)生最出名的兩句。下面,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四季養(yǎng)生的方法。 春夏養(yǎng)陽 春夏怎么養(yǎng)陽呢?春天主生發(fā),氣生發(fā)而陽光開始明媚,萬物復蘇。《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無厭于日”,就是不要討厭陽光,這個時候要夜臥早起,去曬太陽,讓我們抒發(fā)肝氣,讓我們的生機和氣機隨著春氣來運轉,這就叫做四氣調神。所以,春天養(yǎng)生的重點是怎么樣把你的肝氣和五臟氣與春氣來合拍、來協(xié)調。 春季氣機以升發(fā)疏暢為特點,我們的養(yǎng)生要注意使體內的陽氣漸旺起來。春天的氣候促使人血液循環(huán)加快,與肝臟的生理機能相關,若肝臟失常,就會出現(xiàn)一系列病癥,因而春天宜養(yǎng)肝的道理就在于此。 夏天的時候,萬物茂盛,陽氣旺盛,這個時候就要充分地利用陽氣的生機來保養(yǎng)我們的身體,來維護我們的生命。夏天重在養(yǎng)心,要多一吃點苦的東西,因為苦入心,對清我們的心火、體熱都很有好處。還要多吃一點清暑利濕的東西,比如西瓜、綠豆湯等。關于肉,我們就多吃一點性寒的、性涼的,比如鴨子肉,而應該少吃一點雞肉等性溫的東西。另外,我們盡量要吃夏天成熟的食品,比如夏天成熟的瓜果和蔬菜。這樣吃東西對我們的心和脾胃都很有好處。 夏天的最后30天,是養(yǎng)脾的時候,脾主運化,在這個時候我們要養(yǎng)化,就是要把東西煮熟了再吃。而且這個時候,大地要進入到成熟的階段了,谷子在灌漿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這個時候是我們養(yǎng)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時候。夏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人們的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使氣機宣暢,精神外向。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還有夏季宜大量出汗,中醫(yī)又有“汗為心之液”一說,所以心氣也最易耗傷,所以最要注意保養(yǎng)心氣。 秋冬養(yǎng)陰 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我們常說春分開始“開天門”,秋分開始則“入地戶”。入地戶時,萬物要開始收藏,我們人體也要養(yǎng)“收”。天地經過了春夏以后,似乎也累了,萬物該長的已經熟了,果子、莊稼都收獲了,這個時候呢,人也應該轉為休息了,這叫做“收”。 秋天主要養(yǎng)肺。肺經過了夏熱的燥,到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比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這些東西,都有助于養(yǎng)我們的肺、潤我們的肺,收斂我們的肺氣。 秋天濕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jié)。秋天天氣干燥,燥易傷肺,使氣宣發(fā)的功能受影響,從而引起干咳少痰等癥。所以要“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就是秋養(yǎng)肺的理論依據。 到了冬天以后,就主藏了。這個時候萬物都閉藏,動物去冬眠了,花也凋謝了,樹葉也落光了,那么人呢,人跟著萬物歇歇也是應該的。前面我提到冬天第一要務要養(yǎng)藏,藏什么呢?藏精,藏好了精則來年不會生病,所以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曾經有一個患者來找我看病,他老感冒,到春天他就不停地感冒。我說你冬天干嘛了,他說這個冬天他一直在出差,累得一塌糊涂。其實這就是他在冬天沒有藏精補養(yǎng)身體而造成的后果。我告訴他現(xiàn)在補一補吧,趕快來個“春眠不覺曉”,通過睡眠保養(yǎng)好精氣。 節(jié)氣也是指導我們養(yǎng)生的秘寶 一年四季陰陽消長變化是萬物生、長、化、收、藏的根本,因而養(yǎng)生要做到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四季的寒暑交替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機能的不適,我們非常有必要順從24節(jié)氣的更替,進行養(yǎng)生與保健。24節(jié)氣在我國的發(fā)祥極為久遠,它不僅是農業(yè)生產的指南針,更是指導人們養(yǎng)生、保健的秘寶。 24節(jié)氣大家都很熟悉,一個季節(jié)有6個節(jié)氣,一年就是24個。“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24節(jié)氣歌。在24節(jié)氣里邊,有8個節(jié)氣至關重要,我們講的24節(jié)氣養(yǎng)生里面,重點講的就是這8個節(jié)氣:二至,即夏至、冬至;二分,即春分、秋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之所以要挑這八個節(jié)氣,是因為這八個節(jié)氣代表了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氣候變化。在這幾個節(jié)氣到來的時候,氣候該變化就會變化,該冷就冷,該熱就熱,該下雨就下雨,該刮風就刮風;春天刮春風,夏天刮夏天的風,冬天刮的就是冬天的風。如果我們的身體順應四時變化,就像春天是溫暖的氣候,夏天是炎熱的氣候,冬天是寒冷的氣候,秋天是涼風,那人就不容易生病。 如果反過來,如果春天刮的是反沖的風,或者叫做對沖風,就像冬天刮夏天的風,應寒反熱,夏天刮冬天的風,應熱反涼,有這種氣候變化的時候,你就要注意養(yǎng)生了,因為這種時令不正常的氣候是疾病最有可能會發(fā)生的時候。天氣暴熱或者暴寒,而你的身體也或寒或熱,身體的虛實加上天時反常,你就容易得病,此時就要注意保養(yǎng)。 《易經》中講的天人合一的養(yǎng)生,告訴我們人的氣是天地所賜,那么人的養(yǎng)生也就應該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這種養(yǎng)生哲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順應自然則養(yǎng)生成功,違背自然則百病叢生。 我們都在五行中--五行八卦與體質養(yǎng)生之秘 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我們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其價值也就體現(xiàn)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同卦象體質的人的養(yǎng)生方案 乾卦人就要涼潤養(yǎng)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風溫養(yǎng)生以應對脾濕,尤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多開窗,以便讓濕氣從房間跑出去;離卦人則要低溫養(yǎng)生,離卦是陽火、陽熱,熱就容易傷陰,導致陰虛,所以在冬天進行養(yǎng)生的時候,離火之人就要注意節(jié)能。 《易經》作為一門嚴謹?shù)恼軐W著作,它對人體生命之謎的闡釋主要體現(xiàn)在五行八卦的學說之中,通過對八卦象數(shù)和義理的結合,我們就能更全面地知道一個人的精神和他身體的各方面素質。《易經》八卦人的分類比《黃帝內經》的五行人要更全面,因為每一個卦象后面都有獨特的義理。 根據五行八卦的理論,我們可以確定八卦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具體來說,乾卦對應的部位在首,也就是人的頭;坤卦對應的則是人體的肚子和腹部;震卦在足;巽卦在臀、股;艮卦則在手;坎卦是耳朵;離卦是眼睛;而兌卦則對應了嘴。我們也就可以據此具體分析五行八卦對人體的體質、養(yǎng)生的影響,以及他的特征、他的陰陽、他的氣質、他的壽夭等等。 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我們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其價值也就體現(xiàn)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們先來看一個歷史人物的例子,他就是開創(chuàng)漢朝的漢高祖劉邦。在劉邦還是一個小芝麻官--小亭長的時候就被一個頗有眼力的人看中了,這個人就是呂雉的父親。他發(fā)現(xiàn)劉邦當時雖然很窮,又沒什么官位,但是很有氣魄。從外相上看,他面白而且體格非???,骨大體寬。呂雉的父親眼光很犀利,他認為劉邦很有帝王之相,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當然,這只是一個故事,劉邦的面相不是他成事的主因,更不是既定的,這只是一個參考。而且這八卦人也不都是典型,每個人的身上并不只是具備了單一的八卦人的特性,他可能有交叉,融合,然后組成了不同類型的八卦人。 陰陽平和的乾卦人 所謂“達于上者謂之乾”。八卦之首乾卦,象征純粹的陽和健,代表興盛強健。乾卦的卦象為天,如果作為領導者,通過這個卦象,自然會推天道以明人事,把天道的剛健有力轉化為自己的主體精神和內在品質,自強不息,以便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乾卦在五行中代表了“金”,乾卦人也就代表了一種陰陽平和的狀態(tài)。乾卦代表的部位除了頭還有胸肺和大腸,所以乾卦人的胸廓一般都很發(fā)達,頭既圓且大。我們過去說一些孩子頭型真好,一看就很有活力、很健康;說誰胸廓發(fā)達,骨骼好就是說這個人在身體方面給人一種能夠擔重任的印象。 《易經》中講乾為首,乾為君。這也就表示,乾卦人通常組織能力比較強,領導能力比較強,具備領導者的素質。這樣的人在公司、團體中往往會成為領袖。但是這種人的弊端也很顯著,他容易唯我獨尊。從陰陽學的角度來說,乾金體質的人的特點就是比較平和,通常他的壽命也偏長。在了解乾金體質之人的特點后,我們再來看一下這種體質人易患的疾病。乾金體質的人被稱作乾金之人,我們知道,在五行中,金屬于燥,所以乾金之人容易患肺方面的病,比如肺燥;肺又和大腸相表里,因此也容易得腸燥、便秘,甚至哮喘病、糖尿病。我們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乾卦人中患糖尿病的比較多,得氣管炎的也比較多,他們愛抽煙、愛喝酒。 乾金之人因為容易患燥熱,因此在養(yǎng)生時就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涼潤肺的食品,比如銀耳、藕、百合、杏仁等等,像杏仁做的露露就很適合這類人食用。此外,因為乾金之人還易患便秘,因此就要多吃一些潤腸的食物,如木瓜。木瓜屬于《易經》中的象意食品,對乾金之人很有益處。另外,對于這類人還要讓他們少抽煙、少喝酒,這對解決他們身體中的燥熱有很大好處。乾金之人尤其要注意秋天的養(yǎng)生,因為秋天比較燥,外燥引動內燥,如果再抽煙喝酒,不吃涼潤的東西就容易得病。 多陰少陽的坎卦人 第二類人是坎卦人,他們在五行中代表了水。水性偏寒,寒氣通于盛,坎卦人的特點就是多陰少陽,表現(xiàn)在面相上就是面青,偏黑,臉長且瘦。另外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耳朵偏大,這是因為坎卦是主耳的。 坎卦人的特點就是城府比較深,非常內向,但是他們長于心計,很善于出謀劃策。這類人在開會的時候,如果沒人點到他,他絕不會主動站出來說話,他就是用耳朵在聽,在他們看來,這就叫耳聽八方。這類人的壽命是偏長的,因為他們陽氣耗得少??菜巳菀谆嫉募膊⊥湍I臟相關,因為坎屬水,水氣通于腎。此外,水性寒且陰,所以坎水之人也容易得寒病,患陽稀方面的病,甚至抑郁癥,這是因為他極端內向,不愿意把自己的話說出來,總是憋在心里就容易得抑郁癥。坎水之人在養(yǎng)生方面應注意“三防”,即防腎病、防寒、防陽稀;在飲食方面應該多吃一些溫補的、溫陽散寒的東西,少吃一些寒涼之物。 不同卦象體質的人的養(yǎng)生方案 穩(wěn)重敦厚的坤卦人 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坤卦代表了地,坤卦的部位在腹部,他們一般個子不高,比較矮壯,頭偏大,腰粗,肚子偏大,四肢很結實。 坤土之人的顯著特點就是非常敦厚老實,非常的穩(wěn)重,他們是實干家。在個性上坤卦人比較偏內向,但又沒有坎卦人那么內向。他們的一個缺點就是比較緩慢,不僅是動作緩慢,其自身氣血的流動也比較緩慢,比其他人都更加緩慢,這也導致他們的反應稍微比其他人要慢一些。他們不會是沖鋒陷陣的人,但絕對是最好的實踐者。 坤土之人通常容易患脾方面、濕氣方面的病,比如說痰飲、水腫之類的癥狀,或是肚子疼、腹瀉等等。因為坤屬土,土是濕氣,濕氣則通于脾。 坤土之人因為濕氣比較重,在養(yǎng)生時就要注意用燥,用溫燥的食物來克制體內的濕氣,可以多吃一些羊肉、辣椒、生姜之類的食物;另外還應多吃一點豆類,可以有效幫助健脾利濕。如果是婦科方面的病癥,還可以多吃一點牛肉,這對肌肉是最有利的。此外,在三伏天,在最重的時候一定要更加防范,在飲食上少食瓜果,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煮出來的肉、粥都有助于克制脾濕。 多陽少陰的離卦人 離卦在象數(shù)中屬火,其義理代表了麗,象征了太陽和火,所以說這類人的火氣非常重。上面我們說到了坤土之人,他們沉穩(wěn)得就像一座山,沒人能扳倒他們,反而要時時刻刻依靠他們,每個單位都需要這樣的人。但是離卦人呢?他們是多陽少陰的,也可以說他們是太陽之人,這類人的陽氣很旺,也就是火氣旺。所以他們的外形特征往往是面色偏紅,頭偏小,但是他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眼睛非常厲害。 這是因為在八卦中,離卦是在眼睛,因此離卦人是眼睛很厲害,看什么東西只要他一掃,心里就全明白了。通常離火之人的思維是非??斓?,就像閃電般,是爆發(fā)式的。他們善于創(chuàng)新,什么事情總是想在前、做在前。但是這類人的缺點也十分明顯,有時候會過于自信。 在疾病方面,離火之人易得口瘡這類火氣重的疾病,這是因為他們急心好動,火性上涌;同時火氣又通于心和腦,心又主腦,所以容易患腦抽動一類疾病。我們發(fā)現(xiàn),醫(yī)院里腦出血的病人大部分都是性子急的,這類人平常也是火體熱體,愛生氣,而且一生氣就控制不了,容易造成氣上到腦,導致腦出血。因此,這類人一旦患了高血壓,就更要注意腦中風。除此之外,離火之人還容易得眼睛方面的疾病,如眼底出血什么的。因為火越上涌,氣血也跟著上涌,然后就引發(fā)眼底出血,有時一下子一只眼睛就看不見了。 離火之人的養(yǎng)生要注意靜養(yǎng)生,要少生氣、多安靜,少吃動火的東西,少喝酒,平時不要輕易動火,也不要食用過于辛燥的食物,以此來維持體內水火陰陽的平和。 敏感善變的巽卦人 《易經》中說:“巽為風,君子以申命行事。”巽卦柔而又柔,因而,“巽”又派生出順從、謙遜的含義。但順從非盲從,謙遜也不是優(yōu)柔寡斷。那么,巽風之人他究竟有哪些性格特點,他的養(yǎng)生奧秘又是什么呢? 巽卦的象數(shù)是風,是木卦,這類人的特點就是敏捷、靈巧、善變,但是他們也有一個特點就是忽冷忽熱,因為風是時而狂風暴雨,時而又和風細雨的。巽卦是多陽少陰的,所以巽卦人的壽命也要稍微偏短一些,但是比離火之人要長。 巽屬風,風氣通于肝,巽卦人通常易患外風引動內風的癥狀,以及過敏方面的??;因為他的善變和敏感使得他們容易得神經方面的病癥,如神經官能癥、癔癥這一類的病癥;同時,也容易得高血壓。 巽卦人在平時要注意少食發(fā)物,如芽類食物,比如豆芽、香椿、蒜苗等等;同時也不要吃腐乳、豬頭肉等;羊肉和海鮮不是不能吃,而是應該少吃,這樣才能調補體內的陰陽平和。 巽木之人還要注意外風的影響,在大風天來臨時更要注意養(yǎng)生。有許多高血壓的病人,在大風天還沒有來臨之前頭一兩天,就感到眼睛斜了、頭暈了,他們去醫(yī)院看醫(yī)生,說自己降壓藥也在吃,又沒有動怒,沒有勞累,怎么血壓就不對了?這就是因為外風影響了體內的肝風,肝臟發(fā)出的警報。等到大風過去了,一切就都好了,所以說巽木之人尤其要注意大風天前后的養(yǎng)生。不能生氣、不能酗酒,也不要吃動風的藥。 五卦人和五行相聯(lián)系,也和陰陽相聯(lián)系,同時和風寒暑濕燥火也密不可分,所以我們在養(yǎng)生時應十分注意。乾卦人就要涼潤養(yǎng)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風溫養(yǎng)生以應對脾濕,尤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多開窗,以便讓濕氣從房間跑出去;離卦人則要低溫養(yǎng)生,離卦是陽火、陽熱,熱就容易傷陰,導致陰虛,所以在冬天進行養(yǎng)生的時候,離火之人就要注意節(jié)能。這不僅幫助了我們自己養(yǎng)生、節(jié)能,也有助于國家的總體節(jié)能,是一舉兩得之事。 疾病可以“一葉知秋” 疾病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我教大家練手指操,就是要活動你的腦部。如果出現(xiàn)手指頭麻、指軟、指抖這三個癥狀,那么說明你的腦血管已經堵了80%,你要是還不去通血脈,還不運動,腦血管就會堵到95%以上。 《易經》是預測的鼻祖,它非常強調預測思維?!兑捉洝纷钪匾囊粋€預測智慧,包含在坤卦里邊。坤卦里邊有一句話,叫“履霜堅冰至”,就是說你的腳踩到霜,你應該想到堅冰很快就要來了。這句話告訴我們的是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在商代紂王時期,有一個大臣叫做箕子,這個大臣很忠厚,也很聰明,很善于預測。有一次紂王發(fā)布命令說:“把全國最有名的工匠找來,給我雕象牙筷子,我吃飯怎么能用這些竹筷子呢!”大臣箕子把這一切看在眼里,就想:紂王現(xiàn)在要用象牙做筷子,那么等象牙筷子做好以后,他又會覺得原來的碗不配這個象牙筷子,他又要讓人去做金杯玉碗;那么有了金杯玉碗以后,紂王肯定又覺得,現(xiàn)在吃飯的碗筷都這么講究,身上這套衣服恐怕又不夠檔次了,所以就不會穿麻布衣了,而要穿錦繡的衣袍;而他要是穿上錦繡衣袍,他又會想,我這穿得那么漂亮,叫我住在這樣的土坯房子怎么行,那么他肯定要去建更高級、更漂亮的宮殿。而他要完成這些,就只會一次又一次地去搜刮民脂,一次又一次地去侵犯別的國家,來滿足他不斷增長的欲望。果然是這樣,后來,當紂王下令挖掉比干的心時,箕子就知道,紂王要大開殺戒了,他就裝瘋,躲過了一劫,否則他也要被殺掉。 這段易經時代的歷史故事告訴我們,《易經》這本書非常注重具有預測思維,注重見微知著,就是說一旦看見微小的不利情況,你就要防備它,想辦法對付它。接受了《易經》的這個預測思想,我們就應該防微杜漸。 這個預測思維用在養(yǎng)生學中,就告訴我們怎么樣“治未病”,也就是要在早期發(fā)現(xiàn)疾病。比如說有些疾病,一開始,只是因為吃了一點冷的東西,胃里邊就不舒服,如果不管也不治,照樣吃冷的東西,發(fā)展下去即便不吃冷的東西,肚子也會感到疼痛;如果還是不去醫(yī)治,再發(fā)展下去就拉肚子。在五更的時候,天剛剛亮的時候拉肚子,這說明他陽虛。“履霜堅冰至”,我們吃到冷的東西以后就肚子疼,你就應該想到胃可能有點寒了,就應該開始預防陽虛了。這時,你可以用點水泡姜和肉桂,把寒給去掉。如果你不把霜去掉還進冷飲,那么脾胃就容易越來越寒,逐漸就發(fā)展為冰冷,這樣就會發(fā)展成為腹冷便溏。腹冷便溏是脾陽虛的典型癥狀,尤其是小孩,小肚子摸起來冰涼冰涼的,嘩啦嘩啦地拉稀,本來只是吃了一點冷的,別的小孩沒事他卻肚子疼了,這時就要引起注意,趕快把他體內的寒給去掉,要是不管,就會變成頑疾。 這就是“履霜堅冰至”告訴我們的防微杜漸的道理。我們要注意疾病的發(fā)展,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我們要在早期切斷它的發(fā)展途徑,關鍵就是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 還是剛才那個對“身體變化”馬大哈的人,本來只是口舌上生一點小瘡,他也不稍加注意,依然是喝酒 ,依然吃辣椒,依然吃熱的東西,依然抽煙,后來就逐漸發(fā)展為大便秘結,然而他還不管,還是吃熱的東西,終于有一天,他被抬進了手術室,急性闌尾炎爆發(fā)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他的腸子太熱了,火氣太重了,熱毒就變成瘡癰了。很多炎癥,如扁桃體炎、闌尾炎,這些炎癥從哪里來的呢?就是從飲食不注意中來的。熱的東西逐漸集聚以后,就會化火,然后就發(fā)生炎癥。如果飲食調理得好,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再舉個例子,比如說人到老年以后,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你的手指頭靈活不靈活,因為手指反映大腦。所以我為什么教大家練手指操,就是要活絡你的腦部。如果出現(xiàn)手指頭麻、指軟、指抖這三個癥狀,那么說明你的腦血管可能已經堵了80%,你要是還不去通血脈,注意節(jié)制飲食,也不運動,腦血管就會堵到90%以上。達到這種程度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眼睛會出現(xiàn)短暫性的黑懵,舌頭短暫的不利,腳短暫的跛行。我們知道舌是心腦的信號,手是第二個心臟,腳是第二個腦,這三個部位出現(xiàn)問題,那么就是我們的大腦正在給你報信,提示你說腦血管的阻塞,已經形成并正在發(fā)展。如果我們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我們就能治未病,在小病初期,我們就能夠把它切斷,不要讓它惡性發(fā)展下去。“ 陰陽轉換”與防病治病 在危重的時候陰陽寒熱會告訴我們疾病的真假,因為這個時候,疾病會發(fā)生轉化,你要是不能辨別寒熱真假,就可能發(fā)生生死翻轉的情況。這就是《易經》教我們的“寒極必熱、熱極必寒”的道理。 《易經》的預測還告訴我們一個陰陽轉換的原理。我們可以看到,太極本身就是陰極必陽、陽極必陰的?!饵S帝內經》也說: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就是說陽到了重的時候,它可能里邊就會轉換,轉換為陰,陰最重的時候,它也會轉換,轉換為陽。 臨床上碰到的一種很嚴重的“寒”,它的陰陽轉換的情況很嚴重,就是內真熱外假寒。曾經一個小孩得了急性菌痢,發(fā)高燒達到40度,抱到醫(yī)院后,他的母親哭著說:“你看我的小孩,手腳那么涼,是不是得了寒癥了,快給他溫補一下吧。”其實,雖然小孩的手腳是涼的,但是他是內真熱外假寒,就是說在陽極為陰極的情況下,會出現(xiàn)相反的情況。如果摸他的肚子,會越摸越熱;帶上手指套,從他的肛門里邊伸進去,就會感覺手指很燙。這都是內真熱的體現(xiàn)。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陰陽的轉化,它是內真寒外假熱,里面寒極,外邊反而出現(xiàn)熱的癥狀。這樣的病人會手燙、睡覺腳掀被子。人們會懷疑他是不是熱癥,但其實這是內真寒外假熱?!秱摗返淖髡邚堉倬案嬖V我們一個測試內真寒外假熱的重要方法,就是給病人喝水,他要是口渴,喝冷飲喝得多,那他里邊必然就是熱癥;他要口不渴,只能喝一點熱的,而且喝得少,那他里邊一定是寒的。 在危重的時候陰陽寒熱會告訴我們疾病的真假,因為這個時候,疾病會發(fā)生轉化,你要是不能辨別寒熱真假,就可能發(fā)生生死翻轉的情況。以上這就是《易經》教我們的另外一個方法了,即“寒極必熱、陰極必陽,陽極必陰、熱極必寒”的道理。 手部就是個小人體--“全息思維”看待疾病 手相當于一個正立的人,不同部位對應著人體的胃、肝、脾、肺、腎、生殖器等各個臟器器官。所以看手掌也反應一個人全身的信息。耳朵也是如此,耳朵好似一個倒立著的人,兩個耳垂對應著眼睛,經常按摩刺激耳垂上的穴位對眼睛有好處。 宇宙是什么?《易經》說宇宙是個大黑箱,我們一般的人,只知道顯露出來的東西,不顯露的我們不知道;而像伏羲這樣的聰明人,顯露出來的他知道,不顯露的他也知道。所以,我們盡量要能夠知道不顯露的情況。如何知道不顯露的情況呢?《易經》教我們一個方法,這就是:觀象取義。觀象取義是一種重要的預測思維,就是說你通過觀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事物的實質。 觀象取義的思維也叫“全息思維”。這個全息思維幫助我們從明處發(fā)現(xiàn)暗處的東西。因為在古代的時候沒有解剖學,人身體里邊是什么,人們根本就不知道,只能從外邊來看。但這也促使我們的祖先發(fā)明了這種全息原理。這個原理教給我們從一個小的局部,看到一個大的整體;而一個大的整體,又包含著若干個小的局部。這個原理也教給我們要整體和局部相結合地來預測診斷疾病。 比如,從觀察我們的面部,就可以得到我們五臟的信息。兩眉之間叫做印堂,它可以看肺。如果這個部位蒼白無光澤,可能是肺虛;如果兩個眼睛之間發(fā)青(對于小孩就叫山根青)就要考慮這個人是不是心陽虛或心氣虛。如果兩個眼睛之間發(fā)淤,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心有淤阻的情況;另外再看這個鼻子,鼻子是看脾胃的,如果鼻子萎黃,那么就要考慮脾陽是不是虛了。鼻子兩邊的下面叫頤,這個地方是看腎的,這個地方顏色發(fā)暗、發(fā)黑,就要考慮腎是不是有問題了。 我們再來看手,手相當于一個正立的人,不同部位對應著人體的胃、肝、脾、肺、腎、生殖器等各個臟器器官。所以看手掌也反映一個人全身的信息。耳朵也是如此,耳朵好似一個倒立著的人,兩個耳垂對應著眼睛,經常按摩刺激耳垂上的穴位對眼睛有好處。而我們的腳掌呢,它就像一個躺著的人,腳掌的不同部位也同樣分別對應著全身的臟器。 這些經驗告訴我們,用《易經》教給我們的全息思維,可以觀察到我們人體的健康信息。這也是中醫(yī)當中“望診”的重要部分。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yī)治未病,中醫(yī)治欲病,下醫(yī)治已病”,也就是說醫(yī)術最高明的醫(yī)生并不是最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梢?,中醫(yī)歷來防病是重于治病的。古代名醫(yī)扁鵲大家都知道,他給齊桓候診病的故事還上了學校課本。但是,你不知道扁鵲在談到自己醫(yī)術時,他卻說他不如兩個哥哥。魏文王曾向扁鵲求教:“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yī)術,誰是醫(yī)術最好的呢?”扁鵲說:“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個。”魏王這就不明白了:“但是為什么你卻名揚天下了呢?”扁鵲解釋說 :“大哥最好,醫(yī)在病情發(fā)作之前,病人未覺其病已除去病根,所以他的醫(yī)術難以被人認可;二哥次之,醫(yī)在病初起之時,癥狀剛顯已藥到病除,所以鄉(xiāng)里人都認為二哥只治小??;我最差,給那些人治的時候,病情已很嚴重了。那個時候不僅病人痛苦,而且下大力用針放血或手術直指病灶才得病除,所以我名聞天下。”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它告訴我們中醫(yī)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在疾病未嚴重、未發(fā)展之前就下手醫(yī)治。面對現(xiàn)代五花八門的疾病,利用中醫(yī)進行養(yǎng)生保健無疑是最合適的方式。 從體外為“五臟”體檢--五臟的藏象 內臟的活動我們看不見也摸不著,但 “有諸于內,必形諸于外”。中醫(yī)可以通過“望聞問切”以外測內,用外部的觀測來作為診療的依據。“以外測內”,這個思維相當高明。為什么高明?因為它代表著東方思維的特點。一切物質,它存在明的結構,也存在暗的結構,你不能說我顯微鏡下看不見,我就不承認它的存在。比如說我們號脈,用三個指頭看一下脈氣,這也是個全息--脈全息。我左邊寸關尺是看心肝腎,右邊的看肺脾腎。那么西醫(yī)用刀劃開,奇怪了,既找不到肺的組織,也找不到脾的組織,也找不到腎的組織,于是它就說中醫(yī)不科學,我認為其實這兩種都是科學的,只不過是運用不同的思維方法罷了。 所以,《易經》和醫(yī)學的關系,實際是哲學和自然的關系。通過哲學和自然關系的一個代表--望聞問切四診合起來,那我們就得到全面的信息了,我們就可以掌握疾病的早期信號,所以掌握五臟反映在體外的藏象是非常重要的。 心的藏象 中醫(yī)的心與神志、舌、脈、面部是一家,心是主宰。 面色異常,要先考慮心。因為人的心氣在外反映于面,所以根據面部的狀況我們便可對心進行保健。如發(fā)現(xiàn)面色蒼白無華,氣短乏力則是心氣、心血虛的反映;而發(fā)現(xiàn)面色發(fā)青或紫、胸憋氣悶、心慌,那你就應考慮是否會患有冠心??;而面色紅潤,血脈充盈,精力充沛,這當然就是心力充足的表現(xiàn)。 舌頭不靈活了,要檢查心腦。因為心開竅于舌,心腦有病,可先反映于舌,比如出現(xiàn)舌不靈、舌麻等,所以舌的保健對心有一定的好處,閑時我們可以做舌保健功。方法是:閉目養(yǎng)神數(shù)分鐘后,做伸縮、左右擺動及在口腔內做順逆時針畫圓各10次。然后攪拌舌下廉泉穴的津液徐徐咽下,收功。舌保健功的目的是通過舌對心的良性刺激,促進心的功能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 我們還有人經常容易出大汗,這就要先考慮心。因為汗為心之液,和血汗同源,大汗可亡心陽,也可亡心陰,所以如果不是為了運動的目的應盡量減少出汗,如夏天應避免因熱出汗,平時不要捂得太多以免出汗過多;心氣虛、心陽不足的人,更應避免大汗以致心氣暴脫而出事。 肺的藏象 皮毛、鼻與肺是一個藏象整體,肺是主宰,所以皮毛與鼻有毛病,當然要從肺考慮。 養(yǎng)皮膚要先養(yǎng)肺。因為人的肺氣合于體表的皮膚,其華在毛。皮毛是人體的屏障,人的肺通過衛(wèi)氣循于皮毛。肺氣虛,衛(wèi)氣不足則皮毛失濡而屏障功能減弱。所以要保養(yǎng)皮毛首先要養(yǎng)肺,增強衛(wèi)氣。反之,如果善于保養(yǎng)皮毛,也可反饋于肺,輔助增強肺的功能。 介紹一種皮毛與肺合養(yǎng)的閉氣功,此功記載于《黃帝內經》。方法是: “閉氣不息七遍”,再引頸以氣順之,餌(咽)舌下津無數(shù),然后意念引到面部就可養(yǎng)面,引到脖頸就可養(yǎng)脖頸皮膚。 在保養(yǎng)食品方面,可常服燉爛帶細毛的豬皮、雞皮,可防止皺紋出現(xiàn)。 鼻子出問題,你也要查查肺。因為肺開竅于鼻,所以鼻的嗅覺和肺有密切關系。要保護嗅覺,首先要增強肺氣,因為“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其香”。所以嗅覺減退的人,可以吃豬肺燉山藥。喉能發(fā)音,聲音的大小也與肺有密切關系,所以發(fā)音無力同樣應該益肺。宗氣虛(心肺氣虛)的人,言語無力的原因就在于心陽虛、肺氣不足,這種情況應服人參。 脾的藏象 另外我們看這個脾的藏象,它主那幾個部位呢?嘴唇、口、四肢、還有肌肉。所以唇、肌肉的保養(yǎng),要從脾著手。(略) 陰陽和經絡里的生命信息 人這個大陰陽里面包含著許多小陰陽。通過面的氣色,舌頭的顏色等人體小陰陽的變化,我們可以了解人體的疾病和生命的信息。 陰陽是個全息,天地有若干個陰陽,人體也是一個個陰陽。人的這個大陰陽里邊,又分有許多個小陰陽,所以我們的氣色,它也是一個陰陽的一個小單元。通過面的氣色、舌頭的顏色,都可以反映人體的陰陽狀況;通過聲音、氣息也都能反映人體的陰陽變化。所以我們通過陰陽變化,通過各樣的變化,都可以了解人的這個氣息。 我們太極有陽極和陰極。通過陰氣和陽氣的變化,我們可以預測生死,這是《易經》告訴我們的。什么時候我們應該抗衰老了?什么時候我們要預防?在陽極和陰極,這兩個極端的時候水火不竭,氣息難續(xù),這時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所以很多死亡,就是在這兩個極端的時候出現(xiàn)的,在陰極和陽極的時候出現(xiàn)。 根據五行,我們也可以預測生死,因為五行有相克的規(guī)律。《黃帝內經》說:“肝在庚辛死。”什么意思呢?庚辛屬金,就是當金克木的這個時候,肝死。所以五行相克,也可以告訴我們疾病的生死。 還有經絡,同樣可以告訴我們生死。我們的經絡,它里邊的也是個全息。一個穴位和一道經絡的變化,就包含著許多體內其他部位的重要病變信息,它們個個都是微小的全息窗口。經絡,它也有集中的窗口。比如說經絡的一些原穴,分布在肘膝關節(jié)的這些穴位,還有一些部位,如肘、腋、還有股--大腿根部的這個窩,關節(jié)里面的這個窩,經常要拍打它,這些都是一些精氣匯集的地方,所以《易經》告訴我們,很多的方法我們都可以預測到生命的信息。 中醫(yī)自古就十分重視性與養(yǎng)生的關系 古人云:食色,性也。房事養(yǎng)生的問題,自古就得到了人們的重視。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也形成了豐富的房事養(yǎng)生理論,《易經》就提出了損益理論。指出夫妻房事太過或不及都對養(yǎng)生不利,必須把握一個“度”。《黃帝內經》還據此提出了房事的“七損八益”和“不知持滿”等理論。 性,在生活當中多被認為是一個難以啟齒的話題,卻又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在兩千多年前的《易經》當中就有了關于性養(yǎng)生理論的記載。 食色,性也。性,是人的三大本能之一,它和我們的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易經》中就有了關于性養(yǎng)生理論的記載?!兑捉洝分兄v:“男女媾精,陰陽有體。”就是說,人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而是男女媾精而來,先有男女,然后才有父子,有父子才有君臣。由此可見,《易經》中把男女看得比皇帝還重要,把人的生命來源看得高于一切。 《易經》的八卦其中就蘊含著有關性的內容。郭沫若說,其實八卦本身就代表男女的生殖器;聞一多干脆就說,八卦的陰爻和陽爻就是講的八種男女交合的動作。所以說,八卦和性養(yǎng)生關系很密切。 我們都知道西方的伊甸園中夏娃和亞當偷食了禁果,所以有了人類;東方則是伏羲和女媧,他們在黃河和渭水的交界,一個有著太極模式漩渦的地方結合,于是有了中國人,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這個美麗的故事告訴我們,自古以來,人們對性養(yǎng)生就很重視,因為它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健康。 古代人非常關注生命的延續(xù),那么房事養(yǎng)生就必不可少,《易經》里邊就有一卦叫做乾卦,乾卦記載了六個爻,這六句話記載了男女談戀愛、交合之前的愛撫、相濡以沫的過程,由此可見,《易經》對房事并不避諱,而且提出了很多對我們有啟發(fā)的養(yǎng)生方法。 不節(jié)制行房等于用利斧砍自己 不節(jié)制房事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尤其容易損傷大腦,使人身體虛弱,記憶力下降。 《易經》里面對于房事養(yǎng)生,有個“損益理論”。就是什么情況下你要損,什么情況下你要增加。具體說,要注意“七損八益”。“七損八益”最早記載于繼承了《易經》思想的《黃帝內經》,這部醫(yī)學典籍中說男女夫妻交合有七種情況是危害健康的,有八種情況是有利健康的。 中醫(yī)自古就十分重視性與養(yǎng)生的關系:“七損八益” 七損,第一種是絕氣,“絕”就是氣絕了,“絕氣”也是“氣絕”。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當你在很虛弱的情況下,你勉強行了房事。這種情況下的房事,你的身體就容易出很多汗,容易絕氣。 第二種就叫做溢精,溢就是多出來,滿溢的意思。“溢”在這里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說你疲勞的時候,你交合,那么就會影響你的身體。 第三種叫奪脈,奪你的脈。就是說在你氣血虛弱的時候,也就是你疲勞的時候進行交合,那么就會使你的氣息、脈搏都快摸不著了。這點有不少人不注意,在身體有病還沒有復元的情況行房,對身體健康是個明顯的破壞,有的人甚至就因為這個死于行房之中。 還有的叫“百閉”,就是說一夜當中多次交合將導致身體受嚴重破壞等等。 七損,我們歸納起來就是當你勞累之后、當你有病的時候、當你體虛的時候、當你心臟血管、心腦血管不行的時候,或者當你餓肚子的時候,這樣的情況行房對身體很有危害。八益,八益就是說用八種比較良好的姿勢,對身體很有好處。比如說固精法,就是說假如男方心腦血管有病,那么你可以采取側臥的方式。男子氣弱,你也可以反過來,女在上男在下,通過這種調整姿勢來減少對男方健康的破壞,甚至可以有利于健康。 中醫(yī)自古就十分重視性與養(yǎng)生的關系:男子四十,陰氣自半 道家曾提出“還精補腦”這么幾個字,就是說,你不要泄,它可以返回去補腦。對于這個觀點我們要采取批判的吸收。不過它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說精滿你才能夠夫妻行房,不精滿你就勉而為之、強而行之,這對身體是最壞也是危險最大的。所以《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就告誡我們“不知持滿”,就是說本來應是精滿才可以行房的,結果他還不滿就做了這樣不節(jié)制的事,結果呢,他是“務以快樂”,為了快樂,結果“半百而衰也”,還活不到50歲就衰老了,而且腦子會迷糊。 我們通常以為房事不節(jié)最傷的是腎,其實不是腎,而是腦。因為首先表現(xiàn)出來的是腦迷糊,因為腦髓是靠腎生的,腎生髓,當然影響腎,但首先表現(xiàn)為腦。古代有這么一句話很形象,就是說你不節(jié)制行房,就好比你用一把利斧自己來砍你自己。 《黃帝內經》里說“男子四十而陰氣自半”,它在說男人到了40歲以后、女人到了35歲,容顏自衰。它告訴了我們生物界有一個規(guī)律,那就是說男子在40歲以前、女子 35歲以前你就得去完成生命的延續(xù)、種族的延續(xù),你得生小孩、結后代。男子四十,陰氣自半,你能力減弱一半,性能就減一半。有的人就不理解了,那我去吃些壯陽的藥、興奮的藥吧。其實這是錯誤的,減半就是減半,這是生理規(guī)律,因為它要用腎精維持你的生命,除非是你本來身體就是不正常,性能就弱,吃一點壯陽補腎的藥,這是可以的。此外,你還可以有其他辦法來維持夫妻的關系。你可以交流、溝通等等,這個對我們健康同樣是很重要的。 不育癥的保健法 酗酒之后,不利于要小孩。天氣異常,如暴熱、暴冷、大風、大雨、日蝕、月蝕這些怪天氣,或者是心情不愉快、悲傷、抑郁,再或者是饑餓狀態(tài)、過勞狀態(tài)、生病狀態(tài),這些狀態(tài)都不適合要孩子。 古代房中術的智慧也給我們身體不好的、有病的人提供了啟示,這就是“仿生房中”。什么是“仿生房中”?它是說可以學習一些動物的交合方法,像什么魚接法、蜻蜓法等等,這些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古代對房事、對人的健康是非常關注的。 如果男性腎陽虛,就會出現(xiàn)陰萎,那么就會不育。腎陽虛通常表現(xiàn)為陰冷、腰以下冷,白帶發(fā)涼(女),我們可以用泡酒的方法去保養(yǎng)。白酒1000毫升,放入鹿茸1克,或鹿角膠5克,或紫河車2克,也可以用山萸肉、桑椹子,再加上人參泡酒,每天喝5到10毫升。也可以服用金匱腎氣丸,金匱腎氣丸里邊含有桂附,還可以用附子10克燉肉的食療方式保養(yǎng)。附子需要用開水先煮,直至煮爛去除麻味。因為附子有輕微的毒,但它扶陽、溫陽是最好的,可以治療陰冷、精寒、陽痿、早泄,而且必須要到正規(guī)的藥店去買。其實有不少男性有這個病,只是說難以啟齒,但是它不但是一個健康的問題,而且不育、不能生小孩,也會給家庭造成痛苦,那么這個藥就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再一個就是男同志遺精的問題。這也是一種病,叫做陰虛向火動。就是覺得一陣一陣的,自己覺得熱,然后半夜就會夢遺。那怎么辦?這種情況你可以吃知柏地黃丸,可以緩解。一個精關不固,一個向火擾動,解決這兩點,遺精就可以解決。 女同志會出現(xiàn)精冷,女同志宮冷、帶寒,她也會是不生育的,很多情況都是屬于腎陽虛。腎陽虛所用的藥,可以和剛才給男同志用的藥可以一樣,也可以吃金匱腎氣丸。還有的女同志她白帶多,這次則可以用補中益氣丸。 |
|
來自: 小的魚兒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