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點中學(xué)2011屆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作文“鈍感力”講評
轉(zhuǎn)自:小西王的教育博客
一、【真題再現(xiàn)】
2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渡邊淳一在他的暢銷書《鈍感力》中寫道:“‘鈍感’相對敏感而言,由于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現(xiàn)代人過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傷害,而鈍感雖給人以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卻能讓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煩惱,不會氣餒。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內(nèi)心深處一定隱藏著一種絕妙的鈍感力。”
諾貝爾生理和醫(yī)學(xué)獎得主利根川進博士曾說:“我?guī)в心撤N遲鈍,只能依稀看到對大家來說顯而易見的東西。”
請根據(jù)你對上述材料的理解和體會,選擇一個角度,寫一篇作文。
要求: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請把標題寫在答題卷上),不少于800字。
二、【釋義】
鈍感——遲鈍的力量。
從容的面對困難、傷害
動作反應(yīng)快慢的重要尺度
渡邊淳一提出的鈍感力五項鐵律
在日文中有“鈍感”一詞,卻無“鈍感力”,“鈍感力”為作者制造。作者渡邊淳一是一位年過七旬至今仍活躍文壇的日本當代著名作家。他這樣解釋,“鈍感力”可直譯為“遲鈍的力量”,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傷痛,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鈍感雖然有時給人以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但鈍感力卻是我們贏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他提出了鈍感力的五項鐵律:
1.迅速忘卻不快之事;
2.認定目標,即使失敗仍要繼續(xù)挑戰(zhàn);
3.坦然面對流言蜚語;
4.對嫉妒諷刺常懷感謝之心;
5.面對表揚,得寸進尺、得意忘形。
在各行各業(yè)中取得成功的人們,當然擁有才能,但在他們的才能背后,一定隱藏著有益的鈍感力。鈍感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jié)果、發(fā)揚光大的力量。
鈍感是成功人士的一種重要品質(zhì),是適應(yīng)社會的一種能力。是對外部世界的感受狀態(tài),理性的認識。
要談出鈍感的積極意義。
三、【寫作指津】
1、圍繞中心話題“鈍感”
2、要辯證的思考,談出“鈍感”和“敏感”的辯證關(guān)系
認知世界他人社會的積極狀態(tài)
3、闡述積極意義
4、要聯(lián)系生活
四、【本次考試存在問題】
1、沒有認識體驗,內(nèi)容空洞
優(yōu)秀作文具備兩點:
真知灼見、真情實感
2、不會做辯證分析
說話要有分寸
3、很多學(xué)生還未到入手分
五、【評分標準】基礎(chǔ)等級標準
[一等](42—50分)切合題意
能辯證地分析“鈍感”或“鈍感力”,突出
“重劍無鋒”、“大智若愚”、“難得糊涂”、
“凡事淡然處之,豁達開朗的處事智慧”、
“從容淡定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
“坦然面對挫折和傷痛”、
“要有困遇的一種耐力”、
“對周遭事務(wù)不要過于敏感”等積極觀點的重要性,表達自己的感悟。中心突出,內(nèi)容充實,感情真摯,符合文體要求,結(jié)構(gòu)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
[二等](32—41分)符合題意
議論或記敘“認知力”、“自信力”、“自身精神的調(diào)控力”、“面對外界的批評和情感的傷痛的抵抗力”、“反思力”“讓自己再遲鈍些”“不要敏感要鈍感”等,對其“因果”分析,單一的闡述鈍感的作用意義。中心明確,內(nèi)容較充實,感情真實,基本符合文體要求,結(jié)構(gòu)完整,語言通順,字體比較工整。
[三等](22—31分)基本符合題意
處理好當今復(fù)雜多變的人際關(guān)系、堅定地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單一片面的談遲鈍的生存狀態(tài)并未被社會否定和拋棄、過于激進的單純強調(diào)鈍感、單一的談追求遲鈍是為了自己的發(fā)展等?;痉项}意,中心基本明確,內(nèi)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大體合文體要求,結(jié)構(gòu)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清楚。
[四等](0—21)偏離題意
觀點與材料無關(guān),或抄襲的文章(脫離材料)。中心不明,立意不當,沒有什么內(nèi)容,感情虛假,不符合文體要求,結(jié)構(gòu)混亂,語病多,字跡潦草難辨。
六、【經(jīng)典素材】
歷史人物素材:勾踐臥薪嘗膽 司馬遷含羞忍垢 韓信胯下之辱
李叔同的“認真”
經(jīng)典成語:呆若木雞——莊子
大智若愚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勇若怯
——老子《道德經(jīng)》
典藏電影《肖申克的救贖》 《阿甘正傳》《雨人》
時代人物
鄧肯(石佛 一笑便是新聞,樸實無華卻四奪NBA總冠軍)、
李昌鎬(石佛打譜十六小時不睡)
亨得利(皇帝與所謂“火箭”奧沙利文世錦賽決賽決勝局147)
兩用例 柳智宇 脫離紅塵也許是因其“鈍感”,也許是太敏感
反例:馬加爵 “富士康”13連跳 楊元元
經(jīng)典古代詩文
《道德經(jīng)》[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聾④;五味⑤令人口爽⑥;馳騁⑦畋獵⑧,令人心發(fā)狂⑨;難得之貨,令人行妨⑩;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⑾,故去彼取此⑿。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diào),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fā)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圣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主要是依據(jù)他的樸素辯證理論,一般地討論作為藝術(shù)美鑒賞對象的“五色”、“五音”,如果變成了過分的感官享受和毫無節(jié)制的滿足,就會失去鑒賞藝術(shù)美的初衷,甚至?xí)テ鋵徝纼r值,而成為一種事與愿違、傷害身心的精神負擔(dān)和審美“災(zāi)害”。
『蘇軾《洗兒詩》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戲和蘇軾洗兒詩》
東坡洗兒怨聰明,我被愚魯誤一生。
但愿生子憨且慧,無形無影到公卿。
宋代蘇軾《洗兒戲作》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明代楊廉《示兒詩》
東坡但愿生兒蠢,只為聰明自占多。
愧我生平愚且魯,生兒哪怕過東坡。
滿清錢謙益《反東坡洗兒詩》
東坡養(yǎng)子怕聰明,我為癡呆誤一生。
還愿孩兒狷且巧,鉆天驀地到公卿。
舊有“洗兒”風(fēng)俗,嬰兒出生三天或滿月,親朋集會慶賀,給嬰兒洗身。蘇軾當年得子,“洗兒”之外,賦《洗兒詩》一首:“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
在黃州期間,侍妾朝云為蘇軾生下一個男孩兒,《洗兒詩》即為此男孩兒而作。剛剛經(jīng)歷一場大磨難,詩人“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zāi)無難到公卿”,一點不難理解。“公卿”還是要當?shù)?,只是希?#8220;無災(zāi)無難”而已;“愚且魯”不過是件外套,大智若愚才是內(nèi)核。不鋒芒畢露,就不會被“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一類悲劇選作主角。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錢謙益寫《反東坡洗兒詩》,跟蘇軾一樣直抒胸臆:“東坡養(yǎng)子怕聰明,我為癡呆誤一生。但愿生兒狷且巧,鉆天驀地到公卿。”
寒山拾得問答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名家范文移用
清歡
-----林清玄
生在這個年代,為何“清歡”如此難覓。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清歡,找不到寧靜和諧;鼻要清歡,找不到干凈空氣;舌要清歡,找不到蓼茸蒿筍;身要清歡,找不到清涼凈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因為在我們擁有愈多的物質(zhì)世界,我們的清淡的歡愉就日漸失去了。
現(xiàn)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wèi)生堪慮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鄉(xiāng)村野店、胡亂搭成的土雞山莊去豪飲一番;以及狹小的房間里做方城之戲,永遠重復(fù)著摸牌的一個動作……這些污濁的放逸的生活以為是歡樂,想起來毋寧是可悲的事。
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憑著東欄看著欄桿外的梨花,滿城都飛著柳絮時,梨花也開了遍地,東欄的那株梨花卻從深青的柳樹間伸了出來,仿佛雪一樣的清麗,有一種惆悵之美,但是,人生,看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幾回呢?這正是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性情,這正是清朝畫家盛大士在《溪山臥游錄》中說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卻一分高雅。”
仿:
鈍感
生在這個年代,為何“鈍感”如此難覓。眼要鈍感,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鈍感,找不到寧靜和諧;鼻要鈍感,找不到干凈空氣;舌要鈍感,找不到蓼茸蒿筍;身要鈍感,找不到清涼凈土;意要鈍感,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鈍感,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因為在我們擁有愈多的物質(zhì)世界,我們的質(zhì)樸的歡愉就日漸失去了。
敏感的現(xiàn)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wèi)生堪慮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鄉(xiāng)村野店、胡亂搭成的土雞山莊去豪飲一番;以及狹小的房間里做方城之戲,永遠重復(fù)著摸牌的一個動作……這些污濁的放逸的生活以為是歡樂,想起來毋寧是可悲的事。
這正是清朝畫家盛大士在《溪山臥游錄》中說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卻一分高雅。”
尖新人名素材:
魯迅先生筆名釋義:
愚魯而迅速
毛澤東兩個女兒:
李敏與李訥 取義《論語》“敏于事而訥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