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名家代表人之一的公孫龍子有許多有趣的詭論,其中最為有名的要算是白馬非馬論了。相傳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有一天公孫龍子騎著一匹白馬要進城,該城門的看守官說,依照規(guī)定馬不可以進城。於是公孫龍子就開始他的論證 – 白馬非馬,最後它說服了守城官,於是就騎著他的 (不是馬的) 白馬進城去了。 他的論證大概是這樣的: 「馬」 指的是馬的形態(tài),「白馬」指的是馬的顏色,而形態(tài)不等於顏色,所以白馬不是馬 (白馬非馬)。 《白馬論》的中心命題是“白馬非馬”。“馬”是“屬”,“白馬”是這“屬”中的一個“種”,“白馬非馬”之說所措意的不過“種”、“屬”有別而已。人們指責“白馬非馬”為“詭辯”,乃因著慣性化了的思維往往把“非”理解為“不是”或“不屬于”,而這里的“非”原是“不等于”之謂。倘將“白馬非馬”依立論者的本意了解為“白馬不等于馬”,這命題便只是一句極平實的話。語式的陌生化寓了語式選擇者的匠心,由陌生的一度把程式化的思路岔開去使人們有可能發(fā)見先前一直熟視無睹的天地。沿著“非”——“不等于”——這一否定指向,“白馬非馬”所展示的層進于深入的意趣約略有三:(1)“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馬”只是指謂(“命”)一種“形”(形狀),“白馬”除有“形”的指謂,尚有“色”(顏色)的指謂;單就“名”(概念)而言,不同內(nèi)涵的概念——“白馬”與“馬”——不相等同。(2)“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馬”這一名謂的內(nèi)涵少則外延大,包括了黃馬、黑馬,“白馬”這一名謂的內(nèi)涵多而外延小,“白馬”不能包括黃馬、黑馬。依外延而論,“白馬”固然屬于“馬”,但“馬”卻不能說屬于“白馬”,所以二者不相等同。(3)“馬固有色,故有白馬”,“白馬者,言白定所白也。定所白者,非白也。馬者,無去取于色……白馬者,有去取于色”。“白馬”是由“白”這種色“定”(規(guī)定、限定)了的馬,是“白定所白”;“馬”則未“定”于色,即“無去取于色”(對顏色無取舍)而未被“色”所限定。“有去取于色”因而為(白)色所定的“白馬”不同于“無去取于色”而未被“色”所規(guī)定的“馬”,所以“白馬非馬”。 孔子對公孫龍的“支持”──失弓得弓 楚王在云夢澤打獵,不小心把自己心愛的弓丟失了。左右的侍從立刻要去尋找。楚王制止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不必找了。”孔子聽說此事后評論說:“為什么要把‘楚人’與‘人’區(qū)別開來呢?不妨說:‘人失之,人得之。’這樣就符合仁義了!”老子聽說了孔子的評論后說道:“為什么要把‘人’與‘天地’區(qū)別開來呢?不妨說:‘失之,得之。’這樣就符合天道了!” 寓言中的這個楚王非常了不起,他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君王。在他的心目中,他自己與他的臣民一樣,都是平等的“楚人”。如果給這個楚王戴一頂現(xiàn)代化的高帽子:楚王是一個民主主義者,達到了倫理的道德境界。 寓言中的孔子比楚王更了不起,他超越了同時代的其他思想家。在他的心目中,每個人與天下的任何人一樣,都是平等的“人”。如果也給孔子戴一頂現(xiàn)代化的高帽子:孔子是一個世界主義者,達到了哲學的自由境界。 寓言中的老子比孔子又更了不起,他超越了古今一切人,在他的心目中,人與天地萬物也是一樣的,都是造化和自然的平等產(chǎn)物。如果也給老子戴一頂現(xiàn)代化的高帽子:老子是一個宇宙主義者,達到了宗教的天地境界。 這個寓言出自《呂氏春秋》第一卷,是該書的第一個寓言。它有貶低孔子、尊崇老子或曰揚道抑儒的傾向,在儒學成為官方學說之前,似乎也不足為怪。雖有褒貶,但這個寓言確實抓住了儒、道兩家學說的要旨,寓言中孔子和老子的話,也都符合各自的口吻,稱得上是一個極富中國特色的上乘寓言。但《呂氏春秋》是雜家之作,書中的大部分材料都是摭拾先秦諸子成說,而非師心獨創(chuàng)。秦火之后,先秦子書亡佚甚多,因此《呂氏春秋》中的許多思想資料都成了海內(nèi)孤本。這個寓言的原作者是誰,也就難以考定?,F(xiàn)在能夠看到的先秦子書中,惟有《公孫龍子·跡府》中涉及過這個寓言。 公孫龍作為鄧析、惠施之后的名家集大成者,以他的“白馬非馬”論名重當時,也受到幾乎所有其他思想家的一致反對。但是所有的反對者都無法正面擊敗他的學說,除了謾罵和誹謗別無良策。于是孔子的后裔孔穿出馬,假意請求公孫龍收他為弟子,但拜師的條件是,要公孫龍放棄“白馬非馬”的學說。于是公孫龍有一段精彩絕倫的言說: “我之所以為世所重,正是因為白馬非馬的學說,你要我放棄這個學說然后收你為弟子,那么我就沒什么東西可教你了。況且你想拜我為師,說明你承認智慧和學問都不及我;現(xiàn)在卻要求我放棄自己的學說,說明你又認定智慧和學問都超過我,這不是太荒謬了嗎?再說我的白馬非馬論,是你的祖先孔子也贊成的。楚王有一次打獵,丟了一把寶弓,他的隨從要去找。楚王說:‘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何必去找?’孔子知道后說:‘只須說“人失之,人得之”就可以了,何必要說“楚人”?’由此可見,令祖孔子認為‘楚人’和‘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說,孔子認為‘楚人非人’。我的‘白馬非馬’,正是要論證‘白馬’與‘馬’是不同的兩個概念,與你的祖先孔子的‘楚人非人’說的是同樣的道理──雖說他并沒有論證。你不反對令祖孔子的‘楚人非人’,卻反對我的‘白馬非馬’,不是太荒謬了嗎?總結(jié)一下,先生要維護儒學,卻又反對孔子的‘楚人非人’;先生要拜我為師,卻又反對我的‘白馬非馬’。這是雙重的荒謬!” 孔穿被駁斥得啞口無言,此后再也沒有人敢與公孫龍正面交鋒。 公孫龍的這段話,有兩個要點,第一個要點是揭穿孔穿“先教后師”的可笑伎倆,用嚴密的邏輯證明了其中的荒謬。第二個要點是用孔穿的本門學說、他的祖先孔子的一個故事,引出與“白馬非馬”同構(gòu)的“楚人非人”。雖然《公孫龍子·跡府》的原文并沒有明確地歸納出“楚人非人”這一說法,而是我根據(jù)文意特別予以點出的,但那是因為文言尚簡,公孫龍的本意無疑就是如此。不愿讀原文的讀者可以看我的轉(zhuǎn)述是否邏輯圓滿,愿意對照原文(見附錄一)的讀者可以判斷我是否歪曲了原意。 我并不因為贊成公孫龍的白馬非馬論,就貿(mào)然假設這個失弓得弓的故事是史實──那樣公孫龍就真的得到了孔子的有力援助,但恐怕公孫龍并不希罕;相反,我認為這是公孫龍創(chuàng)作的一個寓言。但正如我在本篇開頭所說,這一寓言是符合孔學宗旨的,《呂氏春秋》的作者只是根據(jù)這個絕妙的寓言再加以發(fā)揮,踵事增華地添加了老子的評說而已。如果讀者同意篇首的那個寓言是有說服力的,那么就無法站在孔穿們的一邊來反對公孫龍。即便“楚人非人”之說并非史實,公孫龍的“白馬非馬”也不會因為沒有圣人的支持就失去其真理性。真理永遠不需要圣人和任何權(quán)威的支持,真理只需要事實和邏輯的支持。 至于“白馬非馬”學說以及公孫龍全部思想體系的重大意義,當然不是本文所能詳論的。我只希望通過這篇小文,廓清兩千年來中國學人對公孫龍的歷史偏見──“白馬非馬”決非望文生義者所誤以為的謬論──并盼望有更多的熱愛真理者投身于對公孫龍的絕學的研究和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