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教案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文言文是我們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大重點、難點。要理解一篇文言文,就必須掌握、理解文言文中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句式。請大家回顧我們在高中階段學習過的特殊的文言句式有哪些?
學生回答,明確:
省略句、被動句、判斷句、倒裝句(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謂語前置即主謂倒裝)。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前三種句式——省略句、被動句、判斷句。
二.學習判斷句:
現(xiàn)代漢語的判斷句常用判斷詞是“是”,文言文表判段的常見句式有:
(一)用“者”“也”表判斷,“者”“也”可以配合共同表判斷,也可只用其中一個表判斷。
1、用“……者,……也。”表示。(“者”表主語后的提示和停頓,“也”表判斷語氣)
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南冥者,天池也。
2、用“……,……也(或者也)。”表示。
如:夫戰(zhàn),勇氣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3、用:“……者,……。”表示。
如:粟者,民之所種。
4、用“者也”連用表示。
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注意: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斷。有時它們表句中停頓或舒緩語氣。
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二)在主謂之間加“乃、則、即、皆、本、素、亦、必、誠”等詞來表示肯定判斷,兼加強語氣,“乃、則、即”有“就是”之意。如:
A、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梁父即楚將項燕。
D、此二人者,皆圣人也。 E、臣本布衣。 F、且相如素賤人。
G、熊掌,亦我所欲也。 H、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J、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三)用動詞“為”表判斷。漢魏以后,用“是”作判斷此的逐漸增多。
如:“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問今是何世?”;“自言本是京城女。”
(四)意念判斷句,無任何標志性詞語。
如:劉備,天下梟雄。 秦,虎狼之國。 此人力士。
(五)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判斷。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不是”的句式。
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予本非文人畫士。”
三.學習被動句:
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行為的承受者的句子,叫被動句。翻譯為“被”。常見的幾種形式:
例:①內(nèi)惑于鄭袖,外惑于張儀。 ②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 ③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小結(jié)1:用“于”表被動。
例: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②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③不拘于時,學于余。
小結(jié)2:用“見”表被動。
例:①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②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 ③今月十三日,臣被尚書召問。
小結(jié)3:用“被”來表示被動。
例:①兔不復可得而為宋國笑。 ②吾屬今為之虜也 ③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小結(jié)4:用“為”表被動。
例:①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②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③不者,吾屬皆且為所虜④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小結(jié)5:用“為……所……”、“為所”表被動。
例:①舉十萬之眾,受制于人。②吾常見笑于大方之家。③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小結(jié)6:用“見……于”、“受……于”表被動。
例:①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②戍卒叫,函谷舉。 ③門啟而入。 ④川壅而潰,傷人必多。
小結(jié)7:這是意義上的被動,無任何被動標志,稱為意念被動句。
遷移訓練:選出下列各組中不是被動句的一項:
A禹、湯被之矣 B恐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 D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A)
A同舍生皆被綺繡 B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C蓋當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A)
四.學習省略句:
現(xiàn)代漢語也有省略現(xiàn)象,但不如文言文普遍,有的現(xiàn)代文不能省,而文言文能省。文言文中,對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省略主語:
例:①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蛇)觸草木,(草木)盡死。
②(成名)喜而捕之,(蟲)一鳴輒躍去,(蟲)行且速。
③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2.省略謂語:
例:①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②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候)獄門外。
③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厲害)?
3.省略賓語:
(1)省動詞賓語:例:①以相如功大,拜(相如)為上卿。 ②具告(之)以事
(2)省介詞賓語:例:①欲呼張良與(之)俱去 ②木直中繩,輮以(之)為輪。
4.省略介詞:
例:①將軍戰(zhàn)(于)河南,臣戰(zhàn)(于)河北。 ②試與他蟲斗,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成言。
5.省略量詞:例: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次)反焉。 ②蟹六(只)跪而二(只)螯
6.省略兼語:例:且使(人)遽告于鄭。
7.省略中心語:例:①不禁莞爾(一笑)。 ②深入不毛(之地)。
五.課堂小結(jié):
第 二 課 時
一. 導入新課: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是相對于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而言的,基于此,我們將文言文倒裝句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后置、介賓短語后置、主謂倒裝等。
二.賓語前置:
在古代漢語里,賓語位置也和現(xiàn)代漢語一樣,一般都是在動詞(或介詞)的后面,但為了強調(diào)賓語,在一定的條件下,就把它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賓語前置可以分為下面幾種:
1.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誰、何、安、孰、焉、奚、曷、胡、惡等)作賓語,一般提前到動詞(或介詞)前。
如:①微斯人也,吾誰與歸? ②大王來何操? ③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④且焉置土石? ⑤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⑥君何以之燕王?
2.在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也要提前到動詞前。
如:①未之有也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 ③忌不自信。
3.為了強調(diào)賓語,借助“之、是”等詞的幫助,把賓語從動詞后提到動詞前。“之”和“是”是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有時,賓語前還有“惟\唯”等進一步表示強調(diào)。
如:A、何陋之有? B、何厭之有? C、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D、馬首是瞻 E、惟利是圖。
F、“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聽到的道理很多,就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div>
4.介詞賓語的前置。如:①一言以蔽之。(以一言)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③一以當十。
三.定語后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文語句中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定語后置可以分為下面幾種:
1.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用“者“煞尾,構(gòu)成“中心語+定語+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報秦者。 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客有吹洞簫者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2.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加上“之“,構(gòu)成“中心語+之+定語”的形式。
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3.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上“之”,再用“者”煞尾,構(gòu)成“中心語+之+定語+者”的形式。
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擔。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4.在中心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上“而”,再用“者”煞尾,構(gòu)成“中心詞+而+定語+者”的格式。
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5.用數(shù)量詞作定語,大多數(shù)放在中心語的后面。如:
如:A、吏二縛一人詣王。 B、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
C、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 D、項羽兵四十萬,沛公兵十萬。
四.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狀語后置):
文言文中,介詞結(jié)構(gòu)作狀語往往會置于句后作補語,舊稱“狀語后置”。
⑴用介詞“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
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得雙石于潭上。
⑵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如:具告以事。 覆之以掌,虛若無物。
⑶文言文里,用“如(若)……”這類修飾形容詞或動詞的狀語,常常放在形容詞或動詞的后邊。
如:A、火烈風猛,船往如箭。 B、小蟲伏不動,呆若木雞。
五.主謂倒裝:
為了強調(diào)謂語或表達強烈的感嘆語氣,有些感嘆句或疑問句把謂語置于主語之前。
如:甚矣,汝之不惠! 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六.常見文言文固定句式:
在文言文中,常常將某些虛詞結(jié)合在一起使用,形成一種固定的表達方式,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jīng)久不變。這種習慣使用的句式稱之為固定句式。常見的固定文言句式有:
1.“(其)……之謂也”意思是“(大概)說的就是……啊”。
如:“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2.“孰與”“……與……孰……”意思是“和……相比,誰(那一個)更……”。
如:我與徐公孰美?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3.“奈……何”“如……何”意思是“對……怎么樣”“對……怎么辦”。
如:則較死為苦也,將奈之何?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4.“得無……乎(耶)”“無乃……乎”意思是“該不會、莫非、恐怕、只怕……吧”。
如:無乃爾是過與? 成反復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
5.“不亦……乎”可譯為“不是……嗎”。
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6.我們經(jīng)常見的固定句式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奈何(怎么辦)、何如(怎么樣)、何其(多么)等。
七.課堂小結(jié):略。
該文章轉(zhuǎn)自[阿呆語文網(wǎng)]:http://www./0904/87737.a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