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紅霞 文化主要是指人類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及社會化行為的積淀,它包括信仰、藝術、道德、風俗、習慣等,是一個復雜的總體,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生活在某一地區(qū)的每個成員,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地區(qū)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對該地區(qū)的文化有著天然的認同感,并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在對外交流和交往過程中,了解作為西方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西方禮節(jié)與風俗習慣可以幫助我們跨越由于文化障礙所造成的鴻溝,成功而迅速地達到交際的目的。 一、西方禮節(jié) 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們具有共同的語言、風俗和習慣,形成了共同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在很大程度上用同樣的方式來解釋世界;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由于所處的社會制度、民族傳統(tǒng)、地理環(huán)境、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在交際中就有著各具個性的語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際模式,這種模式由于產生的背景不同,有時會出現(xiàn)截然的反差和根本的對立,常常具有不可移易性和不可通約性。由于歷史、地域等原因,中西文化差別較大,這種差異在日常交際的語言方式和禮節(jié)上主要有如下表現(xiàn): 1、稱呼和問候 中西文化在稱謂上的差異較大。西方稱謂不拘禮節(jié),多用名字相稱,不僅兄弟姐妹間如此,即時對長輩和師長,也有直呼其名的,這與中國文化中長幼有序的稱謂習慣完全不同;漢語中的“老”是對人的尊稱,而英語中“old”卻是“useless”(衰老、不中用)之意,十分忌用;再者,漢語中常常將職業(yè)作為稱謂,如稱張局長,李主人,王老師等,英語中卻只說:Mr.Zhang,Mr.Li,Miss Wang等。 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時,常常問對方“吃了嗎?”“去哪里?”“忙什么呢?”等,而西方人聽到類似問候,會感到別扭、不快甚至惱怒。如果一個西方人聽到有人問他:Have you eaten?(吃了嗎?)馬上就會有兩種反應:一是認為對方想請他吃飯,二是會想,I am not poor.I have money.(難道我連吃飯的錢也沒有了嗎?);如果聽到有人問他:Where are you going(去哪里呢?)他會回答: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與你無關。)與中國人不同,西方人打招呼時,常會說些Hi,Good morning,Hello!之類的客套話,從不打聽別人的隱私。 2、贊揚和贊賞 中國人對待別人的贊美常常表現(xiàn)得過分謙虛,甚至故意“否認”對方的贊譽。如中國人聽到別人說:“這件衣服真漂亮,非常適合你”時,馬上就會說:“你過獎了,一點不漂亮,很便宜”等,若西方人聽到別人的贊美,會感到快活、認同并致謝。如果一位西方女郎聽到別人說:“You are so beautiful.”(你太美了)定會愉快地回答:”Thank you.It`s so good.”相反,如果公開贊美一位中國女子,則會被認為是輕佻、無理或者流氓行為。 3、邀請和道別 中國人受到別人邀請時,即使很樂意前往,也會半推半就,假意推辭一番,這一舉動常常讓崇尚直率的西方人感到難以琢磨。如一位西方人(Westerner簡稱:W)邀請一位中國人(Chinese簡稱:C)共進晚餐,常會出現(xiàn)類似下面的對話。 W:Will you come to dinner with me?(共同進餐好嗎?) C:May be I will.(或許吧。) W:Will you come or not?(行不行?。浚?span lang="EN-US"> C:I will try my best.(我盡量吧。) 如果這位西方人對中國文化一無所知,就會進一步逼問:“Please tell me,yes or no.”(告訴我,到底行不行?)我們了解了西方國家的禮儀習慣,就應該明確地答復:“Yes,I will.”或“Sorry,I can`t.”,以免引起不快。 客人離開時,中國人習慣于將客人送到門口說“慢走”、“走好”等,如果按照同樣的習慣對西方人說:“Go slowly ”“Take care”等,他們會感到很惱火“I am strong enough,why should go slowly?”(我身體很好,為什么要慢慢走呢?)另外,中國人道別時十分干脆,通常會看看表說:“我該走了。”這種道別方式會令西方人感到吃驚。西方人的習慣是提前十分鐘左右表示要離開的打算,說些:“It has been a pleasure seeing you again,but I have to attend a meeting at 10”(又見到你太好了,但我必須在10點鐘開個會。)之類的話。 4、禮尚和往來 中國人自古以謙謙君子而自居,在送禮時常常會說:“這不是特地買來的,我們還多著呢?!被颉岸Y物菲薄,略表心意?!钡龋芏Y人則常說:“我們這有,不用您破費”等,而西方人在送禮時,則習慣上說:“這是我特意為你挑選的,是名牌”等,受禮人則會說:“這正是我所需要的,太美了,謝謝你”等。實際上,西方人并不太在意禮物的金錢價值,只要是精心挑選的,哪怕是一雙襪子都會令對方感到滿意,但如果以此來對待國人,卻往往會有“小氣”之嫌。 5、隱私和禁忌 隱私在西方倍受重視,中國人談話時通常愛詢問對方的年齡、婚姻、工作、收入、身高、體重等,以示關心和愛護,而這些話題卻正是西方人的禁忌;再者如到西方人家中做客,切忌隨便走動查看,更不興問房價、裝修等情況,甚至想看一下桌上的報紙、書刊或上衛(wèi)生間等,都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方可。 以上種種禮節(jié)差異的事實說明,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溝通是順利交際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如果囿于本民族文化長期積淀的交際模式去交往,不必要的誤解和誤會是難以避免的。 二、風俗習慣 風俗習慣也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了解一些有趣的西方風俗及其淵源,對于探索西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解析西方所特有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順利架起東西方溝通的橋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紳士風度展示 中國素稱禮儀之幫,漢語中有“禮多人不怪”之說,無獨有偶,英語中也有“A gentleman is a gentleman anywhere and at any time.”與之相呼應。然而有時,此之禮并非彼之禮,彼之有理也許為此之失禮。 比如說國人待客,主人明明精心準備了豐盛的菜肴卻偏偏要說“家常便飯,請將就”以表客套有理。然而,將此做法用于西方客人身上則適得其反。主人的客套有理往往因客人難以領會而使其誠意受到懷疑:既然是家常便飯,何以用來招待客人?而主人的熱情有理又往往使客人有“被強迫”之感。 女士優(yōu)先是紳士風度的最好體現(xiàn)。在西方,尤其是在英國,男士總是很主動、很樂意地為同行的女士讓座、開門等,當共同進餐時,男士肯定會先拉出椅子,請女士入座后自己才坐下,如中途有女客人進來,男士也要首先起立以示歡迎,這些都是紳士風度的具體展示。但近年來,隨著女性自主意識的增強和女權運動的高漲,許多婦女認為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性別歧視。曾經(jīng)有人戲虐地說:如果一個小女人自己連門都不會開,其工資報酬不及男性的60%也就不足為奇了。確實,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女性都被認為是兩性當中比較脆弱,需受保護的一種。英語詞組working girl至今仍被當作妓女講就是最好的例證。 2、身體語言體現(xiàn)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只是用言語,同時還通過手勢、姿勢、服裝、發(fā)式等非言語的語言即身體語言來表達思想,傳達信息。當一個人的手臂上佩帶著黑紗,人們就知道他有親人去世了;一對男女身體靠近的程度就能表明兩人間的關系。所有這些身體語言和言語一樣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雖然它們之中有許多是建立在生物遺傳基礎上的,但就大多數(shù)情況而言,它們仍舊是約定俗成,從社會中習得的。 比如伸出舌頭再縮回去在中國人常常是自知失禮或失言時表示尷尬的一種方式,可是對西方人來說這卻是一種侮辱,甚至是對他人的藐視和挑釁。又如,舉起食指和中指,手掌向外是勝利的標志,其發(fā)明者是一個名叫Victor的比利時人,他最初用這種手勢來默默對抗法西斯的暴行,因V既是其名字Victor,又是英語單詞Victory(勝利)的第一個字母,這種表示法便流傳至今。但如果舉起食指和中指,手掌向內則是占某人便宜之意。二戰(zhàn)時期,英國首相丘吉爾舉起手指向士兵示意勝利時,就出現(xiàn)過笑話,瑪格利特撒切爾夫人在1979年競選勝利時,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在手勢表達中,其文化約定的不同常會引起誤會,甚至發(fā)生殘劇。據(jù)報道,在地中海某海軍基地附近,操英語的衛(wèi)兵大聲吆喝,命令在附近游泳的人離開,并揮動手臂示意。誰知水中不懂英語的人根據(jù)他的手勢以為讓他們過去,便紛紛奮力往前。悲劇就這樣發(fā)生了,忠于職守的衛(wèi)兵開了槍,兩人飲彈身亡。由此可見,各種姿態(tài)、手勢、動作等只有在釋義相同的前提下才能發(fā)揮其作為語言的社會功能。 3、時尚休閑娛樂 漢語中有“無以衣帽取人”,之說,英語中也有幾乎完全一樣的“Never judge from appearance”然而衣帽能傳達的豐富信息仍是不可否認的。 上世紀60年代,越戰(zhàn)的殘酷現(xiàn)實威脅著美國青年。對政府及一切傳統(tǒng)觀念的懷疑和不滿情緒膨脹,導致了Hippie嬉皮士精神的流行。無數(shù)年輕人加入到了大布遮體、蓬生須發(fā)的行列之中。他們要逃離文明的現(xiàn)代都市,群居于荒郊野嶺之中。嬉皮士們絲帶束發(fā),原始的珠串做項鏈,男人戴耳環(huán)和手鐲,常常數(shù)萬人佩花集會相聚。正如嬉皮士代言人約翰.列儂在歌中唱的那樣:“所有這些都是在說:給和平一次機會。” 70年代,現(xiàn)代都市的冷漠和資本經(jīng)濟對人的漠視首先刺激了敏感的年輕人。在完全是年輕人的藝術形式——搖滾樂當中開始出現(xiàn)了大量冷漠、恐怖的形象,從歇斯底里的嘶叫和憤怒,到幾乎沒有形式的歌。許多年輕人開始模仿那些被稱為Punk風格歌星們的裝扮。當那些留著雞冠狀、針狀發(fā)型、臉上涂著可怖的油彩,穿著金屬一樣衣服的年輕人出現(xiàn)在人群當中的時候,他們要表達的是赤裸裸的內心世界。 而進入80年代,當那些住豪宅、開名車、著名裝的Yuppie(雅皮士)出現(xiàn)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國經(jīng)濟有了巨大的發(fā)展。許多的年輕人在新興的技術性職業(yè)中找到了天地,收入豐厚,社會地位高,他們要盡情地享受現(xiàn)代文明所帶來的豐碩成果。 90年代剛剛開始,代表著美國計算機產業(yè)中心的西雅圖便出現(xiàn)了令新一代青年心儀的新的搖滾樂形式和文化:Grunge。其代表搖滾歌星Kurt Cobain從不穿西服,只穿T恤和襯衣,穿破了洞的寬牛仔褲,從不用洗潔劑洗頭洗臉。沒有悲也沒有樂。當Cobain飲彈自殺后,數(shù)以萬計的青年在燭光中為他的遺言而熱淚長流:“我已經(jīng)沒有快樂了,與其湮滅生,不如迸發(fā)死?!?span lang="EN-US"> 衣著和娛樂固然不能說明一個人的什么,可當它試圖說明什么的時候,卻能說明得非常深刻。 4、數(shù)字象征吉祥 中國人一向相信好事成雙,所以送禮時一定要湊成雙數(shù):兩瓶酒,四盒點心,但西方人卻以1、3等單數(shù)為吉利:一盒糖果,3只水果。西方人雖然熱衷于單數(shù)數(shù)字,但數(shù)字13卻沒有這么幸運,13在西方歷來被認為是兇數(shù),西方人對這個數(shù)字總是敬而遠之,所以樓層里沒有13號,請客不能有13人,甚至戲劇院里也沒有13排13座。在西方傳統(tǒng)迷信中,如果星期五碰巧又是13號,那這一天會被認為是非常不吉利的。這是因為在最后的晚餐中,出賣耶酥的猶大就座在第13個位置上,而耶酥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天又正好是星期五,因此,就有了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的說法。即使是一個自稱為無神論、信奉科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有所忌諱,愿這樣做,而不愿那樣做,這也許在他的潛意識中還有那么一點點“因果報應”在作崇吧。 5、節(jié)慶日酒文化 英文節(jié)日一詞來源于holy(與上帝和宗教有關的)+day,故最初的節(jié)日大多與宗教有關。Sunday(禮拜日)原是基督徒的休息日,如今是每個人的法定休息日;Easter(復活節(jié))(每年過春分月圓后第一個星期日)原是基督徒慶祝耶酥復活的節(jié)日,現(xiàn)也是人們踏青春游的好日子;情人節(jié)在英語里叫Valentine’s Day。公元3世紀,凱撒大帝去世已近300年,暴君Claudis當政,戰(zhàn)爭頻繁,民不聊生,修士Valentine秘密為青年男女主持婚禮,在2月14日這天被送上了絞刑架。 中國人愛酒,上至官顯貴,下至市井平民,歲月悠悠,孕育了令國人自豪的酒文化。當然,這里的酒多是由高粱經(jīng)傳統(tǒng)工藝釀制而成的“白酒”。歐洲的葡萄酒傳人中國大概是和天主教傳人中國同時發(fā)生的,最初的中國教徒們大部分來自于上流社會,他們認可并接受了部分的西洋文化,閑來無事時,品一兩杯洋教士帶來的葡萄酒自然就不稀奇了。盡管葡萄酒在中國的餐桌上也曾略領風騷,卻總難成氣候,始終無法取代傳統(tǒng)白酒的霸主地位,直至最近幾年,葡萄酒才逐漸得到了國人的青睞,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獨特的味道,更是因為它在這塊土地上所獲得的對飲用者文化修養(yǎng)及社會地位的象征意義。當年的賈寶玉在大觀園中燙飲葡萄酒的豪情曾博得了眾多紅顏知己的傾心,今天的文人雅士常常將雪碧滲到干紅中開懷暢飲,但這些行為在西方人看來就未免有點不倫不類。在此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葡萄酒中蘊涵著的西方文化。首先,酒與肉的搭配。紅酒要配紅肉,指紅葡萄酒(主要由葡萄皮加工而成)一般要與羊肉、牛肉同時飲用,這類肉在未煮之前的顏色為紅色,故稱為紅肉;而白葡萄酒則要配以家禽、魚類等白肉。這樣的搭配不僅顏色相一致,而且味道也協(xié)調。紅葡萄酒味道較濃烈,可以覆蓋住牛羊肉強烈的氣味;而白葡萄酒味道微妙稀薄,正好與家禽、魚類等相配。其次,瓶塞問題。當酒店的斟酒員當著你的面打開一瓶葡萄酒,并把瓶塞遞給你時,正確的做法是檢查瓶蓋的濕度,并看看有無破損,因為潮濕的瓶蓋可以阻止空氣的進入而保持酒的原味,而干燥或破損的瓶蓋則表示空氣侵入酒已變質。最后,祝酒詞與面包片。在祝酒詞中我們??梢月牭剑骸?span lang="EN-US">Toast to your health.Propose a toast to our hostess.May I suggest a toast to our friendship.”toast 的英文愿意是面包片,西方的祝酒詞里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么多的面包片而不是牛排、三明治、漢堡等其它食物呢?這有其歷史、文化淵源。西方人歷來就把女性作為心目中的偶像來崇拜,常常為女性而干杯。古希臘人習慣于為奧林匹斯山的女神們而干杯,而羅馬人則喜歡為相互之間的情人而干杯。英國有一個以溫泉著稱的名叫Bath的小城,一天,有兩個年輕的擊劍手路過該城的一個公共溫泉時,被溫泉中一個美麗的女性塑像所吸引而停下來駐足觀賞,其中的一個在溫泉中沾了一下酒杯說道:為美麗的女神而干杯。因英國人有在酒杯中漂浮加有香料的面包片的習慣,于是,另一個劍手就調侃地說道雖然他喜歡杯中之酒,但更愿意要酒上面漂浮著的面包片。在此,他把溫泉中的美女比喻成了酒杯中的面包片。從此,人們在祝酒時開始用面包片來代替美女。漸漸地,人們又用toast來表示祝酒時的動作或行為。 中西文化、語言盡管有著紛繁復雜的多樣性,但在多樣性的背后仍有著統(tǒng)一的一面,這正是中西文化間能交流和夠溝通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中國古代婦女將腳纏成“三寸金蓮”和西方婦女的穿高跟鞋,都是為了適應社會審美時尚的需求,只不過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從而導致了方法的不同而已。因此,在對外交往中我們只有充分人認識到中西文化模式間的差異性和統(tǒng)一性,積極地融西方文化于對外交往之中,才能架起兩種語言模式間相互交流和溝通的橋梁,培養(yǎng)和提高我們的交際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