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1 I hate to say I told you so.
例12 Ed couldn’t make it so they sent me instead.
例13 Go on -- read it to us.
英語有許多習(xí)語(idioms), 其含義往往不是從字面上可以看出的。以上三例中的I told you so,make it和go on都是習(xí)語,翻譯時,不能取其字面上的含義,而要把它看作一個整體來處理。如果不知道它的意思,那就要到詞典里去查一查。
如果你手邊有一本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在詞條tell里就可以查到I told you (so), 解釋為:used when sth. bad has happened, to remind sb. that you warned them about it and they did not listen to you.得到這個解釋之后,就能看出例11的意思不是“我真不想說是我告訴你的”,而是“我不愿意顯得自己有先見之明”。
用同樣的辦法查make it, 可以查到4條解釋,第3條解釋為:to be able to be present at a place. 因此例12的意思就不是“埃德做不出來……”, 而是“埃德去不了,所以他們就派我去了”。
go on共有8條解釋,最后一條是:used to encourage sb. to do sth.因此,例13的意思就不是“繼續(xù)—給我們讀下去”,而是“念吧—念給我們聽聽。”
綜上所述,一個詞用在不同的場合會有不同的含義,譯者不能只想到自己最熟悉的那個含義,而要充分利用上下文,依靠能夠獲得的相關(guān)信息,判斷出詞的確切含義。遇到習(xí)語,更要勤查詞典,切忌望文生意。
近年來,我參加了幾本雙語詞典的審訂工作,上面所舉的例子都是我在實(shí)際工作中遇到的。我還發(fā)現(xiàn),經(jīng)我審訂的譯文,有的也還有改進(jìn)的余地,甚至還有些錯誤沒有改掉。這一方面說明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也說明保證譯文不出錯是很不容易的,翻譯過程中需要照顧的地方很多,精力一分散,顧此失彼,便會出錯。要想少出錯誤,譯者必須兢兢業(yè)業(yè),認(rèn)真從事,慎之又慎。
上面說的是如何確切理解原文,以免誤譯。下面談一談怎樣避免因表達(dá)不當(dāng)而造成的誤譯。
例14 His novels nicely describe life in Britain between the wars.
他的小說細(xì)致地描述了兩次大戰(zhàn)期間英國的生活狀況。
例15 No dessert for me, thanks. It was as much as I could do to finish the main course.
謝謝,別給我甜食了。我只能吃完主食。
看來譯者不一定沒有看懂原文,只是在用漢語表達(dá)時用詞不精確。例14只要把“期間”改為“之間”就行了。例15把main course機(jī)械地譯為“主食”,字面上好像是對應(yīng)的,但譯者忘了“主食”是與“副食”相對而言的,通常指“用糧食制成的飯食”,和main course不是一回事兒。因此,例15后一半可改為“我吃完這道主菜就不錯了。”
要想避免這樣的誤譯,可以倒回去,把譯文和原文對照一下,看它是否和原文的意思相吻合。這樣做,你覺得很困難嗎?
作者:莊繹傳,全國翻譯專業(yè)資格(水平)考試英語專家委員會顧問,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教授
(來源:catti.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