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茶類大觀 綠茶 綠茶即不發(fā)酵茶。綠茶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jīng)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diào),故名綠茶。 綠茶的特性,較多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zhì)。其中茶多酚、咖啡堿保留鮮葉的85%以上,葉綠素保留50%左右,維生素損失也較少,從而形成了綠茶“清湯綠葉,滋味收斂性強”的特點。科學研究表明,綠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質(zhì)成分,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均有一定效果。 二泉銀毫 二泉銀毫,產(chǎn)于江蘇太湖之濱的無錫市郊區(qū),是綠茶類名茶之一。所謂二泉,是指“天下第二泉”無錫惠山泉(又名漪瀾泉),該泉現(xiàn)位于無錫市錫惠公園內(nèi)。二泉銀毫的品質(zhì)特征:條形挺秀似針,銀綠隱翠,清香持久,滋味鮮醇,湯色嫩綠,葉底勻整。二泉銀毫的制作,是以無錫的無性大毫品種茶樹的新梢芽葉為原料(以一芽一葉初展和半展為主體,芽葉長3--3.5公分),在室內(nèi)攤放經(jīng)過萎調(diào)后付之加工,經(jīng)殺青、揉捻、搓條、整形、干燥等工序精制而成。 九華毛峰 九華毛峰,產(chǎn)于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區(qū),是綠茶類名茶之一。 安徽省的黃山及九華山都出產(chǎn)毛峰。從品質(zhì)上說,九華毛峰僅次于黃山毛峰,是安徽的主要名茶。九華毛峰中品質(zhì)最優(yōu)的是十王峰南麓道僧洞的黃石溪毛峰和十王峰北麓下閔園的閔園毛峰。 九華毛峰的品質(zhì)特色為:茶條勻整緊細,色澤嫩綠微黃,白毫披露,色湯碧綠清亮,葉底柔嫩,開湯時霧氣結(jié)頂,滋味鮮醇濃厚,香氣高爽,回味甘甜,沖泡五六次,香氣猶存。 九華毛峰的工藝特征為:采摘期較普通低山茶園遲半月左右,一般在谷雨前三四天開園,專采一芽二葉初展,采后按葉質(zhì)老嫩與采摘先后分等定級付制加工。其制法分殺青、揉捻、烘干三道工序。 由于九華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所以到九華山的游客往往視九華毛峰為“佛茶”。 天目青頂 天目青頂,又稱天目云霧茶,產(chǎn)于浙江臨安縣的天目山區(qū),是綠茶上品。 天目青頂茶的品質(zhì)特色為:茶葉挺直成條,葉質(zhì)肥厚,芽毫顯露,色澤深綠。滋味鮮醇爽口,香氣清香持久。湯色清澈明凈,芽葉朵朵可辨。沖泡三次,色、香、味猶存。 天目青頂?shù)牟芍乒に囂厣珵椋翰烧獣r間較晚。按采摘時間、標準和焙制方法不同,按質(zhì)分為頂谷、雨前、梅尖、梅白、小春五等。頂谷、雨前屬春茶,稱“青頂”,茶芽最幼嫩纖細,色綠味美。梅尖、梅白稱“毛峰”;小春則屬高級綠茶。鮮葉采摘要求:選晴天葉面露水干后開采。用手指合力提采,不能用指甲掐,不能帶魚葉;鮮葉標準為:一葉包一芽,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一葉,一芽二葉。采下的鮮葉薄攤在潔凈的竹匾上,置陰涼處5-6小時,使鮮葉的內(nèi)含物質(zhì)發(fā)生緩慢的變化,以利于色、香、味、形品質(zhì)的提高。在平鍋或電鍋內(nèi)以高溫殺青,后將殺青葉抖散在竹匾內(nèi)攤涼。后將茶放在粗麻布上以輕重輕之手法揉捻。然后,將茶投于鍋炒二青,再將其抖散在竹匾內(nèi)冷卻。然后烘干。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產(chǎn)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qū)(原為太平縣)新明鄉(xiāng)的猴坑、猴崗及顏村三村。因猴茶品質(zhì)超群,故名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的品質(zhì)特征:其成品茶挺直,兩端略尖,扁平勻整,肥厚壯實,全身白毫,茂盛而不顯,含而不露,色澤蒼綠,葉主脈呈豬肝色,宛如橄欖;入杯沖泡,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茶湯清綠,香氣高爽,蘊有誘人的蘭香,味醇爽口。其品質(zhì)按傳統(tǒng)分法:猴魁為上品,魁尖次之,再次為貢尖、天尖、地尖、人尖、和尖、元尖、彎尖等傳統(tǒng)尖茶。 日鑄雪芽 日鑄雪芽,簡稱日鑄茶,又有“蘭雪”之名,屬綠茶類名茶。日鑄茶產(chǎn)于浙江省紹興縣東南會稽山日鑄嶺。因其茶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故名蘭雪。 日鑄雪芽的工藝特征:由其萌發(fā)期較遲,一般于谷雨后采摘一芽、二葉初展,經(jīng)炒青精制。 日鑄雪芽的品質(zhì)特征:其成品茶條緊細,芽身滿披白色茸毛,帶有蘭毛芳香,味甘而滋,氣厚醇永,湯色呈乳白色,經(jīng)五次沖泡,香味依然存在。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簡稱片茶,因產(chǎn)于安徽省六安州(茶產(chǎn)在六安、金寨、霍山三縣),而其外形像瓜子,呈片狀,故得名六安瓜片。六安瓜片以金寨縣齊云山鮮花嶺蝙蝠洞所產(chǎn)的茶質(zhì)最佳,稱為“齊山名片”。六安瓜片是綠茶類的名茶。 六安瓜片的工藝牲:采摘季節(jié)較其他高級茶遲半月以上,高山區(qū)則更遲一些,多在清明后、谷雨前進行。以采“開面”上端一芽三葉為宜,可略帶少一芽三、四葉。第二道工序為摘片,將采來的鮮葉與茶梗分開,先摘下第三葉,再摘下第二葉,然后摘第一葉,最后將芽連同上部嫩梗與下部的粗枝或第四葉拆開,同時作了精細分級。第三道工序的技術(shù)關(guān)鍵在于把葉片炒開。最后烘焙工序是在炒至萎凋狀態(tài),葉片柔軟后,及時出鍋進行烘干。每次烘葉量僅2--3兩,烘至色澤翠綠均勻,白毫顯露,茶香充分發(fā)揮時趁熱裝入容器密封貯存。 六安瓜片的品質(zhì)特征:其成品葉緣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湯色翠綠明亮,香氣清高,味甘鮮醇。茶品分為名片與一、二、三級共四個等級。用開水沏泡,形如蓮花,湯色清澈晶亮,尤以二道茶香味最好,濃郁清香。又有清心明目,提神消乏,通竅散風等功效。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簡稱龍井,產(chǎn)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南的龍井村四周的山區(qū),因“龍泓井”圣水而得名。 西湖龍井的采制工藝:每年春季分四次按檔次采摘鮮葉。清明前采頭茶,稱為“明前茶”,其嫩芽初迸,形似蓮心,故稱“蓮心”。每制1公斤約需鮮葉7萬個左右,故極為珍貴。谷雨前采摘的稱“雨前茶”,又稱二春茶。其時共柄已發(fā)一葉,其形似旗,茶芽稍長,其形如槍,故又稱“旗槍”。立夏之際采三春茶,此時茶芽發(fā)育較大,附葉兩瓣,形似雀舌,故稱“雀舌”。四春茶則在三春茶一個月以后采摘,葉已成片,并附帶茶梗,故稱“梗片”。其品質(zhì)不如前三種。 西湖龍井的工藝特色:高級龍井茶的炒制分為“表鍋”和“輝鍋”兩道工序,工藝十分精湛,傳統(tǒng)的制作工藝有: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十大手法。其手法在操作過程中變化多端,制出的成品茶,扁平挺直、大小長短均勻,恰似蘭花之瓣,別具持色。 西湖龍井的品質(zhì)特色:西湖龍井有四絕:一色絕(色澤翠綠),二香絕(香氣濃郁),三味絕(甘醇爽口),四形絕(形如雀舌)。 西湖龍井所含氨基酸、兒茶素、維生素C等成分,比其他茶葉多,營養(yǎng)豐富,有生津止渴,提神益思,消食化膩,消炎解毒之功效。 華頂云霧 華頂云霧,又名天臺山云霧茶,綠茶類名茶,產(chǎn)于浙江天臺山華頂峰梵宮古剎周圍。 華頂云霧的工藝特征:由于產(chǎn)地氣較低,茶芽萌發(fā)遲緩,于谷雨前后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原屬炒青綠茶,手工操作,后改為半炒半烘,以炒為主,仍以手工方式操作,鮮葉經(jīng)攤放,高溫殺青,扇熱攤涼,輕加揉捻,初烘失水,入鍋炒制,低溫揮焙等工序制成。 華頂云霧的品質(zhì)特征:成品茶外形細緊略扁,色澤綠潤;香氣濃郁持久,滋味濃厚鮮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嫩勻綠明;清得而帶甘甜,飲之口頰留芳;暢人心脾,經(jīng)泡耐飲,沖泡三次猶有余香,充分顯示高山云霧茶的天然特色,素被視為綠茶中的珍品。 竹葉青茶 竹葉青茶,是四川峨眉山區(qū)所產(chǎn)綠茶,自唐代起即為名茶。竹葉青之名,是由于現(xiàn)代陳毅贊美其茶形美如竹葉而得。 竹葉青的工藝特點:系采早春細嫩茶葉制成,屬炒青綠茶,其工藝考究,炒茶時低溫而適度,投葉量少,每鍋150克左右,巧采用抖、抓、撇、壓等工藝,一次炒制成形。 竹葉青的品質(zhì)特點:其外形扁平挺直,色澤嫩綠油潤;湯色黃綠清亮,葉底淺綠勻嫩;滋味清醇爽口,飲后余香回甘。 竹葉青茶有清神明目的功效。 江山綠牡丹 江山綠牡丹,別稱“仙霞化龍”,屬綠茶類名茶,產(chǎn)于浙江省江山市仙霞嶺化龍溪兩側(cè)裴家地、龍井等村。 江山綠牡丹的工藝特點:茶樹芽葉萌發(fā)早,芽肥葉厚,持嫩性強,故當?shù)夭柁r(nóng)有早采嫩葉的習慣,一般于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為保證茶葉質(zhì)量,以傳統(tǒng)工藝制作,經(jīng)攤放、炒青、輕揉、理條、復揉、初烘、復烘等工序精制而成。 江山綠牡丹的品質(zhì)特點:條索形狀自然,白毫顯露,色澤翠綠誘人,香氣清高,滋味鮮嫩爽口,湯色碧綠清澈,芽葉朵朵分明,葉色嫩綠明亮。 花果山云霧茶 花果山云霧茶,產(chǎn)于江蘇省連云港市花果山,是綠茶類名茶。該茶內(nèi)含物豐富,氨基酸,兒茶多酚類和咖啡堿含量均較高。 花果山云霧茶的工藝特征:其一級茶全以一芽一葉為原料,炒1斤干茶需6-7萬個芽頭。其工藝過程分為殺青、揉捻、干燥等工藝。干燥方法有拋、抖、燜、翻、搓、抓、理等,并根據(jù)鮮葉采摘時間與老嫩程度,適時調(diào)節(jié)鍋溫,變換手法,動作輕、重、快、慢有序,直至燥干為止,全過程需50分鐘。 花果山云霧茶的品質(zhì)特征:形似眉狀,潤綠顯毫,香高持久,滋味鮮濃。 飲用花果山云霧茶,對消炎、殺菌、治痢、化食等有一定療效。 君山毛尖 君山毛尖,原名“君山茶”,俗稱“白毛尖”,產(chǎn)于湖南洞庭湖君山島,為綠茶類名茶。 君山毛尖的工藝特點:鮮葉于清明前后四五天采摘一芽一葉初展、一芽二葉初展,不采蟲傷葉、紫色芽葉、風傷葉、有鱗片及馬蹄葉。鮮葉經(jīng)分攤(自然萎凋)、殺青、攤涼、揉捻、炒二青、攤涼、做條、提毫、足火等工序。制成之毛茶,經(jīng)揀剔后,用桑皮紙包封,貯于箱、壇中密封。 君山毛尖的品質(zhì)特點:外形白毫顯露,條索堅固,色澤油潤,內(nèi)質(zhì)香高鮮嫩,滋味鮮醇甜爽,湯色清澈明亮;葉底鮮嫩,黃綠勻壯,沖泡后芽葉成朵,如盛開之菊花。 青城雪芽 青城雪芽,產(chǎn)于四川都江堰市灌縣西南15公里的青城山區(qū),是綠茶類名茶。 青城雪芽的工藝特點:每年清明前后數(shù)日采摘一芽一葉為制茶原料,要求芽葉全長在3.5厘米,鮮嫩勻整,無花及雜葉、病蟲葉、對夾葉、變形葉、單片葉。制茶工藝為:1、殺青,彩用兩手翻炒、抖悶結(jié)合;2、在竹簸里用團揉和推揉法進行手工揉捻,注意保持芽葉完整;3、二炒,鍋溫保持80-100攝氏度,到七八成干時起鍋;4、熱鍋搓條整形,進行提毫;5、烘焙,以優(yōu)質(zhì)木炭作燃料,竹籠上放一層草紙,茶葉放在草紙上烘烤,烘到含水量達6-7%時止;6、評選取,單鍋評選后,足火包裝入庫。 青城雪芽的品質(zhì)特點:外形秀麗微曲,白毫顯露,香濃味爽,湯綠清澈。 惠明綠茶 惠明綠茶,又稱云和惠明、景寧惠明,也稱為金獎惠明(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產(chǎn)于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紅墾區(qū)赤木山的惠明村與惠明寺周圍,為綠茶類名茶。 惠明綠茶的工藝特點:選用鮮葉以芽頭肥大、葉張幼嫩、芽長于葉的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為主,制作分殺青、揉捻、初烘、輝鍋等四道工序。鮮葉采回經(jīng)適度攤青,投芽葉于銅鍋內(nèi)炒青,至適度時起鍋,攤涼并輕輕揉搓,后用焙籠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鍋整形翻炒至足干。 惠明綠茶的品質(zhì)特點:條索堅密壯實,顆粒飽滿;色澤翠綠光潤,全芽披露;茶味鮮爽甘醇,帶有蘭花之香氣;湯色清澈明綠。 徑山茶 徑山茶,產(chǎn)于浙江省余杭縣西北境內(nèi)之天目山東北峰的徑山,因產(chǎn)地而得名,屬綠茶類名茶。 徑山茶的工藝特點:屬烘青綠茶,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通常制作1公斤特級或一級徑山茶需采6.2萬個左右鮮芽葉。以手工炒制,小鍋殺青,扇風攤涼,輕揉解塊,初烘攤涼,文火烘干等幾道工序。 徑山茶的品質(zhì)特點:條索纖細苗秀,芽鋒顯露,色澤翠綠,香氣清幽,滋味鮮醇,湯色嫩綠瑩亮,葉底嫩勻明亮,經(jīng)飲耐泡。 廬山云霧 廬山云霧茶,古稱“聞林茶”,從明代起始稱“廬山云霧”。此茶產(chǎn)于江西廬山,是綠茶類名茶。 廬山云霧茶的工藝特點:由于天候條件,云霧茶比其他茶采摘時間較晚,一般在谷雨之后至立夏之間始開園采摘。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長度不超過5厘米,剔除紫芽、病蟲害葉,采后攤于陰涼通風處,放置4--5小時后始進行炒制。經(jīng)殺青、抖散、揉捻、理條、搓條、提毫、烘干、揀剔等工序精制而成。 廬山云霧茶的品質(zhì)特點:芽壯葉肥,白毫顯露,色澤翠綠,幽香如蘭,滋味深厚,鮮爽甘醇,耐沖泡,湯色明亮,飲后回味香綿。 南岳云霧 南岳云霧,古稱岳山茶、俗稱瑞茶,1972年定名南岳云霧,產(chǎn)于湖南省南岳衡山,屬綠茶類名茶。 南岳云霧的工藝特點:特級茶一般于清明后采摘鮮葉,經(jīng)攤放、殺青、清風、初揉、初干、理條、緊條、提毫、攤晾、整形、烘焙等工藝制成。 南岳云霧的品質(zhì)特點:條索緊細卷曲,色澤翠綠,銀毫滿披,香高持久,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鮮爽,飲后回甘,長留余香。 南山白毛茶 南山白毛茶,因茶葉背面披有茂密的白色茸毛而得名,產(chǎn)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橫縣南山,屬綠茶類名茶。 南山白毛茶的工藝特點:白毛茶焙制方法精細,上品茶只采一葉初展的芽頭,其他則只采一芽一葉。遇有較大的茶荃和葉子尚須撕為2-3片。加工過程系用鍋炒殺青,扇風攤晾,雙手輕揉,炒揉結(jié)合,反復三次,最后在燒炭烘籠上以文火烘干。 南山白毛茶的品質(zhì)特點:色澤翠綠,條索緊結(jié)彎曲;香色純正持久,有荷花香和蛋奶香;茶湯清綠明亮,滋味濃厚,回甘滑喉,葉底嫩綠。 貴定云霧茶 貴定云霧茶,產(chǎn)于貴州省貴定縣云霧山海拔1500多米高的半山腰,故得名貴定云霧茶;由于其最早產(chǎn)地在鳥王關(guān),曾名“鳥王茶”;又因其外形似魚鉤,名曰“魚鉤茶”。貴定云霧茶,是中國歷史名茶中的綠茶上品,明朝以前即已成為進貢皇家的珍品。 貴定云霧茶的工藝特點:每年于清明前后,開園采摘嫩芽“鴉雀嘴”,經(jīng)三炒、三揉、揉團、提毫、文火慢烘,保持其原芽的鮮銳,形狀和茸毫,精工巧制而成。 貴定云霧茶的品質(zhì)特點:芽葉肥大壯實,葉色翠綠,茸毛特多,芽形秀麗,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條索緊卷變曲,白毫充分顯露,外形美觀,形若魚鉤;茶湯濃釅,湯色碧綠;滋味醇厚,香氣濃烈,具有獨特濃厚的蜂蜜香,飲后回味無窮。 飲用貴定云霧茶,不僅能生津止渴、退熱解暑、醒腦提神、消炎殺菌,而且有降脂降壓、防癌抗輻射及保持美容、抗衰老等多種功效。 信陽毛尖 信陽毛尖,產(chǎn)于河南大別山區(qū)的信陽縣,以條索緊直鋒尖,茸毛顯露而得名。 信陽毛尖的工藝特點:于每年谷雨前(陽歷四月中下旬)開始采茶。視芽葉輪發(fā)長勢一般分20-25批采摘,每隔2-3天巡采一次。以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的綠芽葉制作特級與一級毛尖;以一芽二、三葉制作二、三級毛尖。芽葉采下,經(jīng)分級驗收,分級攤放,于當日分別進行加工。經(jīng)生鍋高溫殺青,熟鍋炒制,以手工抓條、甩條作定型處理,并進行初烘、攤涼、復烘、揀選、再復烘,使干茶達5-6%的含水量,即密封包裝,低溫避光貯存。 信陽毛尖的品質(zhì)特點:外形細、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綠,沖后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 顧渚紫筍 顧渚紫筍,因其鮮茶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故而得名。該茶產(chǎn)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水口鄉(xiāng)顧渚山一帶。 顧渚紫筍的工藝特點:每年清明節(jié)前至谷雨期間,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其制作程序,經(jīng)攤青、殺青、理條、攤涼、初烘、復烘等工序制成。 顧渚紫筍的品質(zhì)特點:極品紫筍茶葉相抱似筍;上等茶芽挺嫩葉稍長,形似蘭花。成品色澤翠綠,銀毫明顯,香孕蘭蕙之清,味甘醇而鮮爽;茶湯清澈明亮,葉底細嫩成朵。該茶有“青翠芳馨,嗅之醉人,啜之賞心”之譽。 峨蕊 峨蕊,綠茶類,產(chǎn)于四川省峨眉山區(qū),主要栽種在海拔800-1200米的黑水寺、萬年寺、龍門洞一帶。這里光照適度,雨量充沛,土壤深厚肥沃,茶園處于群山環(huán)抱、云霧彌漫之中。茶樹生長繁茂,芽葉肥壯,質(zhì)地柔嫩,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 峨蕊的工藝特點:以每年清明節(jié)前采摘的一芽一葉初展的鮮嫩芽葉為原料,用手工精制,經(jīng)高溫殺青、初揉、二炒、二揉、三炒、三揉、四炒、烘干等工序,嚴控制火溫,由高到低,配以變化多樣的炒揉手法,最后經(jīng)攤晾、包裝、貯于防潮容器中。 峨蕊的品質(zhì)特點:外形緊結(jié)纖秀,全毫如眉,似片片綠萼開放,朵朵花蕊吐香;葉底勻嫩,湯色清澈;滋味馥郁清香,飲后回甜。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產(chǎn)于安徽省涇縣城東70公里涌溪山的豐坑、盤坑、石井坑灣頭山一帶。 涌溪火青的工藝特點:每年清明后3-5天開采。每隔1-2天采一批,共采10天左右。采摘標準為一芽二葉,身長為3厘米左右,勻凈整齊。鮮葉經(jīng)揀剔、殺青、揉捻、炒干、做形、篩選等工序制成,全過程需要20-22小時。該茶的關(guān)鍵工序,是炒干做形過程,全部以手工操作,在深鍋內(nèi)進行,炒時手心向上,五指拼攏,手掌伸直,由鍋心至鍋面翻炒,邊炒邊出風,至初具蝦形,5-6成干時起鍋,攤于軟扁容器內(nèi)晾1-2小時,后定型干燥。 涌溪火青的品質(zhì)特點:茶葉全部卷曲成螺旋圓珠,顆粒細嫩重實,色澤墨綠瑩潤,銀毫密披。沖泡形似蘭花舒展,湯色杏黃明亮,香氣濃高鮮爽,并有特殊清香。可沖泡4-5次,以第2-3次最好。 黃山毛峰 黃山毛峰,綠茶類名茶,產(chǎn)于安徽歙縣黃山境內(nèi)。 黃山毛峰的工藝特點:黃山毛峰分特級和一至三級。以特級為代表。三級以下則是歙縣烘青。特級茶在清晨至谷雨前采制,以一芽一葉初展為標準,當?shù)胤Q“麻雀嘴稍開”。鮮葉采回后即攤開,并進行揀剔,去除老、莖、雜。毛峰以晴天采制的品質(zhì)為佳,并要當天殺青、烘焙,將鮮葉制成毛茶(現(xiàn)采現(xiàn)制),然后妥善保存。在出售前,仍要經(jīng)揀剔去雜質(zhì),再行復火,達到茶香透發(fā),而后趁熱包裝密封,才能銷售。 黃山毛峰的品質(zhì)特點:特級黃山毛峰條索細扁,形似“雀舌”,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茶筍”或“金片”,有別于其他毛峰特征之一);芽肥壯、勻齊、多毫;香氣清鮮高長;滋味鮮濃、醇厚,回味甘甜;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黃肥壯,勻亮成朵。形容黃山毛峰的品質(zhì)特點,可用八個字:香高、味醇、湯清、色潤。 麻姑茶 麻姑茶,屬綠茶類名茶,產(chǎn)于江西省南城縣西南10公里處有“洞天福地,秀出東南”的麻姑山區(qū),以產(chǎn)地而得名。 麻姑茶的工藝特點:采摘初展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制成。制作分采青、殺青、初揉、炒青、輕揉、炒干等六道工序。各道工序均有精細的規(guī)范要求。 麻姑茶的品質(zhì)特點:條索緊結(jié)、整勻,色澤銀灰翠潤,香氣鮮濃清高,湯色明亮,滋味甘郁等特點。分為特、一、二、三、四共五個等級。 麻姑茶有明顯益思、止渴、利尿、提神、解憂之功效,對傷風感冒、腹脹吐瀉、腸胃不適有一定療效,亦能防蛀牙、抗病毒。 碧螺春,碧螺春產(chǎn)于江蘇省吳縣太湖的洞庭山,又名洞庭碧螺春。吳縣隸屬蘇州,也有稱之為蘇州碧螺春。外形卷曲如毛螺,花香果味得天生,素為茶中之萃。 碧螺春采摘十分細嫩,生產(chǎn)季節(jié)性很強。春分開始采茶,到谷雨碧螺春采制結(jié)束,前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高檔極品碧螺春,都在清明前或清明時節(jié)采制。時間更短,季節(jié)性更強。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即早春茶樹新發(fā)出的茶芽,剛長到一芽一葉,就及時采下。初展的嫩葉,猶如雀兒的舌頭,故稱〔雀舌〕。幾乎所有茶種都是先放茶后沖水,只有碧螺春是先沖水后放茶,以防止沸水破壞茶葉的鮮香。 另外還有: 蒙頂茶(四川蒙山), 廬山云霧(江西廬山), 君山銀針(洞庭湖中君山小島), 平水珠(浙江平水鎮(zhèn)), 西山茶(廣西桂平縣西山), 雁蕩毛峰(浙江雁蕩山), 涌溪火青(安徽涇縣涌溪彎頭山), 敬亭綠雪(安徽宣城敬亭山), 惠明茶(浙江云和縣敕木山惠明寺附近), 都勻毛尖(貴州都勻縣團山等地), 恩施玉露(湖北恩施), 婺源茗眉(江西婺源縣武口一帶), 雨花茶(南京中山陵園和雨花臺), 莫干黃芽(武康莫干山), 五蓋山米茶(湖南郴州五蓋山), 普陀佛茶(浙江舟山群島普陀山)等等
紅茶 紅茶是發(fā)酵茶,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jīng)工萎凋、揉捻(切)、發(fā)酵、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diào),故名紅茶。 紅茶創(chuàng)制時稱為“烏茶”。紅茶在加工過程中發(fā)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為中心的化學反應,鮮葉中的化學成分變化較大,茶多酚減少90%以上,產(chǎn)生了茶黃素、茶紅素等新成分。香氣物質(zhì)比鮮葉明顯增加。所以紅茶具有紅茶、紅湯、紅葉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廣東紅碎茶 廣東紅碎茶,產(chǎn)于廣東省廣州市及英德縣等地,是紅茶類佳品。 紅碎茶系屬19世紀末國外興起的分級紅茶?;ㄉ校翰驶ǔ魏?、澄毫、彩花碎澄毫、碎澄毫、白毫、片茶、末茶。成品外形細碎,形成顆粒,重實勻凈,色澤烏潤,金毫顯露,內(nèi)質(zhì)香氣馥郁芬芳;湯色艷紅帶金圈,滋味濃強鮮爽,飲后回甘。沖泡時應將茶葉放于壺中,以沸水沖泡。 貴州紅碎茶 貴州紅碎茶,統(tǒng)稱黔紅。產(chǎn)于(晴隆縣)花頁、(羅甸縣)上隆、(貴陽市)羊艾、(長順縣)廣順、(湄潭縣)湄潭、(黎平縣)桂花臺等地茶場。 貴州紅碎茶顆粒緊結(jié)勻整,色澤烏黑油潤,凈度好,香氣鮮高帶花香。滋味鮮濃,湯色紅亮,葉底嫩勻。 湖南紅碎茶 湖南紅碎茶,產(chǎn)區(qū)分布婁底地區(qū)和邵陽市各縣,以及安化、桃源、石門、桃江、平江、瀏陽、長沙、江華、蘭山等縣。 湖南紅碎茶外形顆粒、色澤及內(nèi)質(zhì)香氣均較佳。 正山小種 正山小種,屬紅茶類,與人工小種合稱為小種紅茶?,F(xiàn)產(chǎn)地仍以桐木為中心,另崇安、建陽、光澤三縣交界處的高地茶園均有生產(chǎn)。 經(jīng)過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茶,條索肥壯,緊結(jié)圓直,色澤烏潤,沖水后湯色艷紅,經(jīng)久耐泡,滋味醇厚,假桂元湯味,氣味芬芳濃烈,以醇馥的煙香和桂元湯、蜜棗味為其主要品質(zhì)特色。 云南紅茶 云南紅茶,簡稱滇紅。產(chǎn)于云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保山、鳳慶、西雙版納、德宏等地。 滇紅制作系采用優(yōu)良的云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jīng)萎凋、揉捻或揉切、發(fā)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紅工夫茶,又經(jīng)揉切制成滇紅碎茶。成品茶外形條索緊結(jié)、雄壯、肥碩,色澤烏潤,湯色鮮紅,香氣鮮濃,滋味醇厚,富有收斂性,葉底紅潤勻亮,金毫特顯,毫色有淡黃、菊黃、金黃之分。 寧紅工夫 寧紅工夫,簡稱寧紅,是我國最早的工夫紅茶珍品之一,主要產(chǎn)于江西省修水縣。修水元代稱寧州,清代稱義寧州,故此得名。 采制工藝與茶質(zhì):每年于谷雨前采摘其初展一芽一葉,長度3厘米左右,經(jīng)萎凋、揉捻、發(fā)酵、干燥后初制成紅毛茶;然后再篩分、抖切、風選、揀剔、復火、勻堆等工序精制。成品茶分為特級與一至七級,共8個等級。特級寧紅要求緊細多毫,鋒苗畢露,烏黑油潤,鮮嫩濃郁,鮮醇爽口,柔嫩多芽,湯色紅艷。 浮梁工夫紅茶 浮梁工夫紅茶,簡稱浮紅。因其產(chǎn)地景德鎮(zhèn)古稱浮梁,故此得名。該茶產(chǎn)于瓷都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的山區(qū)和丘陵地帶。 采制工藝與浮紅特色:優(yōu)質(zhì)工夫紅茶,一般于谷雨前三、四天采摘一芽二、三葉。葉質(zhì)柔嫩,色黃綠,茶芽挺顯。成品分為精制工夫茶、碎茶、片茶、末茶等花色。正品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細,顯毫有鋒苗,色澤烏潤;香氣鮮甜如蜜糖,蘋果滋味鮮醇,湯色紅艷明亮。該茶具有止渴、消食、除痰、提神、利尿、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之功效。 祁門紅茶 祁門紅茶,簡稱祁紅,產(chǎn)于黃山西南的安徽省祁門縣。祁紅是紅茶中的佼佼者。 采制工藝:祁紅于每年的清明前后至谷雨前開園采摘,現(xiàn)采現(xiàn)制,以保持鮮葉的有效成分。特級祁紅以一芽一葉及一芽二葉為主。其制作分初制、精制兩大過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發(fā)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則將長、短、粗、細、輕、重、直、曲不一的毛茶,經(jīng)篩分、整形,審評提選,分級歸堆,為了提高干度,保持品質(zhì),便于貯藏和進一步發(fā)揮茶香,再行復火、拼配,成為形質(zhì)兼優(yōu)的成品茶。 祁門紅茶獨具的特色是:外形條索緊細秀長,金黃芽毫顯露,鋒苗秀麗,色澤烏潤;湯色紅艷明亮,葉底鮮紅明亮;香氣芬芳,馥郁持久,假蘋果與蘭花香味。在國際市場上為譽為“祁門香”。 宜賓早白尖工夫紅茶 宜賓早白尖工夫紅茶,為川紅珍品,由四川省宜賓茶廠生產(chǎn)。 早白尖工夫紅茶,成品條索緊細,毫峰顯露,色澤烏潤,香氣鮮嫩,滋味醇爽,湯色紅這均勻。 政和工夫 政和工夫,為福建省三大(坦洋、白琳)工夫茶之一,亦為福建紅茶中最具高山東省品種特色的條型茶。原產(chǎn)于福建北部,以政和縣為主產(chǎn)區(qū)。 制茶工藝及品質(zhì):茶葉初制經(jīng)萎凋、揉捻、發(fā)酵、烘干等工序。成品茶系以政和大白茶品種為主體,適當拼配由小葉種茶樹君體中選制的具有濃郁花香特色的工夫紅茶。成品茶條索肥壯重實、勻齊,色澤烏黑油潤,毫芽顯露金黃色,頗為美觀;香氣濃郁芬芳,隱約之間頗似紫羅蘭香氣;湯色紅艷,滋味醇厚。 花茶 花茶,亦稱熏花茶、香花茶、香片?;ú枋且跃G茶、紅茶、烏龍茶茶坯及符合食用需求、能夠吐香的鮮花為原料,采用窨制工藝制作而成的茶葉?;ú枋羌栉杜c花香于一體,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持了濃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鮮靈芬芳的花香?;ú璨粌H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藥理作用,有益人體健康。 金華茉莉花茶 金華茉莉花茶,簡稱金華花茶,產(chǎn)于浙江省金華市,以精制茶用茉莉花窨制而成。其品種有茉莉毛峰茶、茉莉烘青花茶、茉莉炒青花茶,以茉莉毛峰品質(zhì)最佳。 茉莉花的著名產(chǎn)地就在金華市羅店鄉(xiāng),不僅產(chǎn)量豐富,且質(zhì)量上乘,具有頭圓、粒大、飽滿、潔白、光潤、含芳香量高等優(yōu)點。用以窨制花茶,風味超群。 二泉銀毫,產(chǎn)于江蘇太湖之濱的無錫市郊區(qū),是綠茶類名茶之一。 花茶的窨制工藝:先將毛茶進行精制,為花茶的窨制提供優(yōu)質(zhì)茶坯。窨制前先烘干茶坯,使茶葉含水量降至4-5%,然后自然冷卻至30-33度,開始窨花?;ā⒒ㄅ淞恳榔淦贩N、級別而定?;ú杓庸ぜ夹g(shù)要求高,必須抓住鮮花吐香,茶坯吸香,復火保香3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并須講究窨制工藝過程中干、涼、勻、快的獨特要求。 茉莉毛峰茶的特點為:全身銀毫顯露,芽葉花朵卷緊;色澤黃綠透翠,湯色金黃清明;茶香濃郁清高,滋味鮮爽甘醇;旗槍交錯杯中,形態(tài)優(yōu)美自然。 京華牌茉莉花茶 京華牌茉莉花茶,是北京茶葉總公司暨北京市茶葉加工廠生產(chǎn)經(jīng)銷的“京華”茶葉的的主要系列產(chǎn)品。 “京華”茉莉花茶,是按照北京人自清代以來就喜愛飲香片(花茶)的傳統(tǒng)習俗,從江蘇、浙江、福建、安徽、四川等主要產(chǎn)茶區(qū)選進優(yōu)質(zhì)原料,采用獨特配方,精制加工,拼配而成。 “京華”茶品的特點是:溶匯了主要產(chǎn)茶區(qū)各香型茶葉的不同特色與韻味,揚長棄短,集優(yōu)質(zhì)于一身,使其成為適應北京口味,獨具特色的、多品種規(guī)格的茉莉花茶系列。成品外形緊緊結(jié)美觀,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湯色清澈,是花茶中上乘飲品之一。 蘇州茉莉花茶 蘇州茉莉花茶,產(chǎn)于江蘇省蘇州茶廠,是我國的傳統(tǒng)名花茶,生產(chǎn)歷史悠久,始于南宋。 蘇州茉莉花茶選料精良,工藝精湛:其毛茶選用蘇、浙、皖三省吸香性能好的烘青綠茶為坯料,配以香型清新而又成熟粒大、潔白光潤的茉莉鮮花精工窨制而成。坯料處理分干燥、冷卻過程;鮮花處理有攤、堆、篩、涼等維護過程;吸香通過拌和、攤涼、收堆、起花、重窨、精窨吸附和干燥過程,共有十數(shù)道工序。 一級三窨茉莉花茶:茶與花的配量為100:95,經(jīng)三次窨花、一次提花、輕花多窨,逐次遞減,并配以適量的白蘭鮮花進行諧調(diào)。形成外觀條索緊細勻整,白毫顯露,色澤油潤;內(nèi)質(zhì)極佳,茶湯清澈透明,葉底幼嫩;香氣鮮美、濃厚、純正、清高,入口爽快,持續(xù)性能好等特色。 蘇萌毫:茉莉蘇萌毫,是蘇州茶廠創(chuàng)制的特種花茶。其品質(zhì)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細勻直,色澤綠潤顯毫,香氣鮮靈持久,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醇厚鮮爽,葉底嫩黃柔軟。 福建茉莉花茶 福建茉莉花茶,選用優(yōu)質(zhì)烘青綠茶,用茉莉花熏制而成。主產(chǎn)于福建省福州市及閩東北地區(qū)。特種花茶有福州的大毫、銀毫、春風、崔舌;寧德的天山銀毫、天山春毫;福安的白云,福鼎的大姥香云、太姥銀毫;政和的雄峰銀芽;壽寧的福壽銀毫等。 制作花茶的條件與工藝:制作花茶,須經(jīng)花香養(yǎng)護、茶坯處理、窨花、起花、復火(轉(zhuǎn)窨)、提花、勻堆、裝箱等工序。其配花量和轉(zhuǎn)窨次數(shù),因不同級別的茶坯而異,級別高,下花量則多。高級的提香,則僅用少量香花。 福建茉莉花茶,外形秀美,毫峰顯露,香氣濃郁,鮮靈持久,泡飲鮮醇爽口,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勻嫩晶綠,經(jīng)久耐泡。 歙縣珠蘭花茶 歙縣珠蘭花茶,產(chǎn)于安徽省歙縣。 其窨制工藝分兩個階段:一為制茶坯,二為窨花,又稱“熏花”?;ú璧臋n次以制坯原料品質(zhì)高低而異,用毛峰、大方毛茶制坯窨制的花茶屬高檔名茶;用烘青原料窨制的為大宗花茶。制作茶坯是將毛峰、大方、烘青等毛茶原料,分級分批通過篩分制坯工藝,按標準樣精制成各種級青茶坯,稱精制素茶。窨花工藝,是將精制素茶窨以新鮮珠蘭鮮花,使原料茶吸收花香,經(jīng)一次或多次窨花之后,便制成商品珠蘭花茶。 珠蘭花茶的特色:珠蘭花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故其窨制的烘青珠蘭花茶清香幽雅,鮮純爽口,外形條勻齊,色澤深綠光潤,沖后整朵成串,湯色黃綠清明,葉底芽葉肥壯柔軟。有珠蘭黃芽峰、珠蘭大方、珠蘭烘青等品種。
烏龍茶 烏龍茶又稱青茶、半發(fā)酵茶,以本茶的創(chuàng)始人(清代蘇烏龍)而得名。是中國諸大茶種中,特色鮮明的種類,往往是“茶癡”的最愛。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制法,品質(zhì)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的清香。 文山包種茶 文山包種茶,為輕度半發(fā)酵烏龍茶。產(chǎn)于臺灣省北部的臺北市和桃園等縣。“包種”名的由來:在清光緒初年,因向?qū)m廷進貢,將四市兩茶葉用兩張方形毛邊紙內(nèi)外相襯包成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外蓋茶名及行號印章,光緒帝對此茶賜封為“包種”。 文山包種茶的采制工藝:雨天不采,帶露不采,睛天要在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三時間采摘。春秋兩季要求采二葉一心的茶菁,采時需用雙手彈力平斷茶葉,斷口成圓形,不可用力擠壓斷口,如擠壓出汁隨即發(fā)酵,茶梗變紅影響茶質(zhì)。每裝滿一簍就要立即送廠加工。制作工藝分初精兩步。初制包括:日光萎凋、室內(nèi)萎凋、攪拌、殺青、揉捻、解塊、烘干等工序,以翻動做青為關(guān)鍵。每隔一至二小時翻動一次,一般須翻動四五遍,以達到發(fā)香的目的。精制以烘焙為主要工序,初制茶放進烘焙機后,在七十度恒溫下不斷衄勸發(fā)香,使葉性較溫和。 成品茶外形自然卷曲,茶湯金黃,有天然幽雅芬芳氣味。入口滋味甘潤、清香,齒頰留香久久不散。具有香、濃、醇、韻、美的特色。素有“露凝香”、“霧凝春”的美譽。 文山包種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保健成分,可強心、利尿、消除疲勞,有解除尼古丁及酒精中毒的功能,更有消除血脂肪、防止血管硬化的妙效。 鳳凰單樅 鳳凰單樅,屬烏龍茶類。產(chǎn)于廣東省潮州市鳳凰鎮(zhèn)烏崠山茶區(qū)。 采制工藝:單樅茶,是在鳳凰水仙群體品種中選拔優(yōu)良單株茶樹,經(jīng)培育、采摘、加工而成。因成茶香氣、滋味的差異,當?shù)亓晳T將單樅茶按香型分為黃枝香、芝蘭香、桃仁香、玉桂香、通天香等多種。因此,單樅茶實行分株單采,新茶芽萌發(fā)至小開面時(即出現(xiàn)駐芽),即按一芽、二三葉標準,用騎馬采茶手法采下,輕放于茶羅內(nèi)。有強烈日光時不采,雨天不采,霧水茶不采的規(guī)定。一般于午后開采,當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間進行。經(jīng)曬青、晾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到工序,歷時10小時制成成品茶。 單樅茶品的特點是:外形條粗壯,勻整挺直,色澤黃褐,汪潤有光,并有朱砂紅點;沖泡清香持久,有獨特的天然蘭花香,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湯色清澈黃亮,葉底邊緣朱紅,葉腹黃亮,素有“綠葉紅鑲邊”之稱。具有獨特的山韻品格。 嶺頭單樅 嶺頭單樅,屬烏龍茶類極品名茶。產(chǎn)于廣東省饒平縣坪溪鎮(zhèn)嶺頭村。單樅是繼嶺頭奇蘭后,在烏龍茶中又一特殊品種的新發(fā)現(xiàn)。 嶺頭單樅質(zhì)量極佳,獨具風味。其特點是: 1、早熟:春茶采摘時間為每年3月28日至4月5日前后。比其它品種茶早采一至兩周左右。 2、高產(chǎn):新梢生長具有早、齊、勻等優(yōu)點。當年種植可當年采摘,隔年畝產(chǎn)可達25公斤至50公斤。第三年畝產(chǎn)可達150公斤至250公斤干茶。持嫩時間為二至三周(指吐芽到采摘時間)。一般每年可采五于七次茶葉。嶺頭單樅比同類其它茶畝產(chǎn)量可高3至5倍。 3、優(yōu)質(zhì):沖泡時早出香氣,滋味醇爽,回甘力強。其成品茶具有微帶濃蜜香氣的特殊韻味。 4、適應性廣,搞逆力強:無論高山、丘陵、平原地區(qū)均可種植。 嶺頭單樅茶的采制工藝與茶品特色:每年采摘時間為春茶在每年清明前后;夏茶在5月下旬至7月初;秋茶在9月下旬;冬茶在11月中旬。采摘標準為一芽二至三片葉。其制作工序,經(jīng)曬青、涼青、碰青、殺青、揉捻;烘干等程序精制而成。其成品茶特征為:外形條索微彎曲,色澤黃褐似鱔魚色。內(nèi)質(zhì)香氣花蜜清高,滋味醇爽回甘,湯色橙紅明亮,葉底筍色紅邊明亮(也稱朱邊綠腹)。是當今烏龍茶類的極品。 嶺頭奇蘭 嶺頭奇蘭,屬烏龍茶類。采大葉奇蘭種鮮葉制成。原產(chǎn)于廣東省饒平縣坪溪鎮(zhèn)嶺頭村。 采制工藝與奇蘭佳質(zhì):從采茶至制成干茶,共需14個小時以上,鮮葉采回后,一般經(jīng)曬青、碰青(搖青),殺青、揉捻、烘干等多道工序制成。其工藝流程多半在夜間進行,各道工序均憑茶師經(jīng)驗“看茶做茶”。其成品條索細長沉重,葉蒂小,葉肩窄,色澤黃綠,烏亮油潤,砂綠隱含;香氣清醇,似蘭花味,滋味清醇略厚,且甘鮮,耐沖泡;葉脈主脈浮現(xiàn)稍白,葉身棱形清秀而有光澤,湯色清黃或金黃。 奇蘭茶的沖飲方法 ,與一般紅、綠茶不同,最好以煮沸的清泉水與精雅小巧的紅陶或紫砂茶具沖泡,才能充分發(fā)揮其茶香,領(lǐng)略品茗的高雅意境。 石古坪烏龍茶 石古坪烏龍茶,原產(chǎn)于廣東省潮州市潮濕安縣鳳凰鎮(zhèn)石古坪。 采制工藝與茶質(zhì):采茶時采用“騎馬式”采茶法,輕采輕放勤送。采茶時間規(guī)定為晴天上午至下午四時,不采露水茶、雨水茶、黃昏茶,不同茶山、不同老嫩分別采摘。其加工均在夜間進行。分曬青、涼青、搖青、靜置、殺青、揉捻、焙干等七道工序,全過程需18個小時。成品茶外形油綠細緊,香氣清高濃郁,滋味鮮醇爽口;湯色黃綠清澈,葉底嫩綠,葉邊呈一線紅。以精制茶壺沖泡,沖飲多次,茶香外溢,茶味不減。新茶貯存一年后,色、香、味仍能保持如初。 古石坪烏龍茶具有防治高血壓、慢性哮喘及痢疾、蛀牙等功效?! ?br>永春佛手 永春佛手,用佛手品種茶樹嫩梢制成的烏龍茶。因葉形與香椽柑葉片相似,故又稱“香椽”。主產(chǎn)區(qū)福建省永春縣。 永春佛手,經(jīng)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茶,條索緊結(jié)肥壯卷曲,色澤砂綠烏潤,香氣濃郁清長,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澄黃明亮,具有獨特果香。 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屬烏龍茶之極品。以其成品色澤褐綠,沉重若鐵,茶香濃馥,比美觀音凈水而得此圣潔之名。產(chǎn)于福建省安溪縣堯陽鄉(xiāng)。 鐵觀音茶樹的特征是:樹冠披展,枝條斜生,葉形橢圓;葉尖下垂略歪,葉緣齒疏而鈍,略向背面翻卷;葉肉肥厚,葉面呈波浪狀隆起,具有明顯肋骨形,葉色濃綠油光,嫩梢肥壯,略帶紫紅。以鐵觀音茶樹鮮葉和其制茶工藝制成的鐵觀音茶,為正宗產(chǎn)品。 采制工藝:鐵觀音茶樹萌發(fā)期為春分前后,每年一般分四次采摘;春茶在立夏,夏茶在夏至后,暑茶在大暑后,秋茶在白露前。春茶最后,香高味重、耐泡;夏茶葉薄帶苦味,香氣較差;暑茶較夏茶好;秋茶香氣高銳,但茶味不及春茶濃厚。采摘須在茶芽形成駐芽,頂芽形成小開面,及時采下二三葉,以晴天午后茶品質(zhì)最最佳。毛茶制作,經(jīng)曬青、晾青、做青(搖青、做手)、殺青、揉捻、初焙、包揉、文火熳焙等10多道工序。其中做青為形成色、香、味的關(guān)鍵。毛茶經(jīng)篩分、風選、揀剔、干燥、勻堆等精制過程,即為成品茶。 鐵觀音茶質(zhì)高超,獨具風韻:成品茶外形條索卷曲,肥壯圓結(jié),沉重勻整;色澤油亮,帶砂綠色,紅點明顯,具有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砂綠帶白霜;湯色金典,濃艷清澈;葉底肥厚明亮,呈綢面光澤;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長,香銳而濃,素有“茶中之王”、“綠葉紅鑲邊,七泡有余香”之譽。屬半發(fā)酵茶,兼有紅茶的甘醇,綠茶的清香,并有蘭花香味,風格獨特。具有清心明目、防止動脈硬化、減輕輻射傷害、降脂減肥、益壽延年的功效。 凍頂烏龍茶 凍頂烏龍茶,產(chǎn)于臺灣省南投縣鳳凰山支脈凍頂山一帶。 凍頂與茶名的由來:據(jù)說是因凍頂山迷霧多雨,山路崎嶇難行,上山的人都要繃緊腳趾,臺灣俗稱“凍腳尖”,才能上得去這即是凍頂山東省名之由來,茶也因山而名。 采制工藝與茶質(zhì):凍頂茶一年四季均可采摘,春茶采期從3月下旬至5月下旬;夏茶5月下旬至8月下旬;秋茶8月下旬至9月下旬;冬茶則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采摘未開展的一芽二、中葉嫩梢。采摘時間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2時最佳,采后立即送工廠加工。其制作過程分初制與精制兩大工序。初制中以做青為主要程序。做青經(jīng)輕度發(fā)酵,將采下的茶青在陽光下暴曬20至30分鐘,使茶菁軟化,水分適度蒸發(fā)。萎凋時應經(jīng)常翻動,使茶菁 充分吸氧產(chǎn)生發(fā)酵作用,待發(fā)酵到產(chǎn)生清香味時,即進行高溫茶青。隨即進行整形,使條狀定型為半球狀,再經(jīng)過風選機將粗、細、片完全分開,分別送入烘焙機高溫烘焙,以減少茶葉中的咖啡因含量。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彎曲狀,色澤黑綠,有天然清香氣。沖泡時茶葉自然沖頂壺蓋,湯色呈柳橙黃,味醇厚甘潤,發(fā)散桂花清香,后韻回甘味強,飲后杯底不留殘渣。其茶品質(zhì),以春茶最好,香高味濃,色艷;秋茶次之;夏茶品質(zhì)較差。 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又稱玉桂,由于它的香氣滋味有似桂皮香,所以在習慣上稱“肉桂”。該茶是以肉桂良種茶樹鮮葉,用武夷巖茶的制作方法而制成的烏龍茶,為武夷巖茶中的高香品種。肉桂茶產(chǎn)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內(nèi)著名的武夷山風景區(qū),現(xiàn)已發(fā)展到武夷山的水簾洞、三仰峰、馬頭巖、桂林巖、天游巖、仙掌巖、百花巖、竹窠、碧石、九龍窠等地,已成為武夷巖茶中的主要品種。 采制工藝:須選擇晴天采茶,新稍抻育成駐芽頂葉中開面時,采摘二三葉,俗稱“開面采”。鮮葉經(jīng)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十幾道工序。 肉桂外形條索勻整卷曲;色澤褐綠,油潤有光;干茶嗅之有甜香,沖泡后之茶湯,特具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氣;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齒頰留香,茶湯橙黃清澈,葉底勻亮,呈淡綠底紅鑲邊,沖泡六七次仍有“巖韻”的肉桂香。 武夷大紅袍 武夷大紅袍,因早春茶芽萌發(fā)時,遠望通樹艷紅似火,若紅袍披樹,因此得名。大紅袍素有“茶中狀元”之美譽,仍巖茶之王。產(chǎn)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東北部天心巖(峰)下天心庵(永樂禪寺)之西的九龍窠。 大紅袍茶樹為灌木型,樹冠半展開,分枝較密斜生,葉近闊橢圓形,尖端鈍略下垂,葉緣微向面翻,葉色深綠光澤,內(nèi)質(zhì)稍厚而發(fā)脆,嫩芽略壯,顯毫,深綠帶紫。 大紅袍為千年古樹,稀世之珍?,F(xiàn)九龍窠陡峭絕壁上僅存4株,樹齡已達千年。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產(chǎn)量稀少,被視為稀世之珍。武夷大紅袍,屬于單樅加工、品質(zhì)特優(yōu)的“名樅”,名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氣濃郁,滋味醇厚,有明顯“巖韻”特征,飲后齒頰留香,經(jīng)久不退,沖泡9次猶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譽為“武夷茶王”。 閩北水仙 閩北水仙,是烏龍茶類的上乘佳品。始產(chǎn)于百余年前閩北建陽縣水吉鄉(xiāng)大湖村帶?,F(xiàn)主產(chǎn)區(qū)為建甌、建陽兩縣。 采制工藝與茶質(zhì):春茶于每年谷雨前后采摘駐芽第三、四葉,經(jīng)萎調(diào)、做青、殺青、揉捻、初焙、包揉、足火等到工序制成毛茶。由于水仙葉肉肥厚,做青須根據(jù)葉厚水多的特點以“輕搖薄攤,搖做結(jié)合”的方法靈活操作。包揉工序為做好水仙茶外形的重要工序,揉至適度,最后以文火烘焙至足干。成呂茶外形壯實勻整,尖端扭結(jié),色澤砂綠油潤,并呈現(xiàn)白色斑點,俗有“蜻蜓頭,青蛙腹”之稱;香氣濃郁芬芳,頗似蘭花。滋味醇厚,入口濃厚之余有甘爽回味;湯色紅艷明亮,葉底柔軟,紅邊明顯。
白茶 白茶,屬輕微發(fā)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白茶成品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故名白茶。 白茶的制法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所以能保持毫香顯現(xiàn),湯味鮮爽。而且,白茶往往特別美觀。 白毫銀針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稱白毫。因其成品多為芽頭,滿披白毫,色白如銀,纖細如針,因此得高俏雅名。白毫茶是屬于僅有的白茶品種中之極品。同君山銀針齊名于世。產(chǎn)于福建省福鼎縣太姥山麓。 制作工作與茶質(zhì):鮮葉采回后,一般在剔除魚葉、真葉后,均勻攤于水篩晾曬至八九成干后采用30至40度度文火熳烘至足干制成毛茶。精干工藝,再將毛茶用六、七號篩過篩,篩上為優(yōu)質(zhì)品,篩下為次等品,然后再用手工精心揀除梗片、雜物等,分批用文火烘至足干,趁熱裝箱,以保持茶品鮮香。銀針成品茶芽肥壯,滿披白色茸毛,色澤鮮白,閃爍如銀,條長挺直,如棱如針,湯色清澈晶亮,呈淺杏黃色,入口毫香顯露,甘醇清鮮。其性搴,有解毒、退熱、降火的功效,被視為治療麻疹的良藥。 白牡丹 白牡丹,以綠葉夾銀白色毫心,形似花朵,沖泡后綠葉托著嫩芽,宛若蓓蕾初放,故此得名。目前產(chǎn)區(qū)分布于政和、建陽、松溪、福鼎等縣。其原料采自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及水仙等優(yōu)良茶樹品種,選取毫芽肥壯,潔白的春茶加工而成。 白牡丹制作工藝與茶質(zhì):其制作工藝關(guān)鍵在于萎凋,要根據(jù)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采取室內(nèi)自然萎凋或復式萎凋為佳。精制工藝是在揀除梗、片、蠟葉、經(jīng)張、暗張進行烘焙,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保持香毫顯現(xiàn),湯味鮮爽。等水分含量為4至5%時,趁熱裝箱。成品毫心肥壯,葉張肥嫩,呈波紋隆起,葉繃向葉背卷曲,芽葉連枝,葉面色澤呈深灰綠,葉背遍布白茸毛;香毫顯,味鮮醇;湯色杏黃或橙黃清澈;葉底淺灰,葉脈微紅。性清涼,有退熱降火的功效。
黃茶 黃茶,是從炒青綠茶中發(fā)現(xiàn)的。其得名于由于殺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時,而葉色變黃。 黃茶的制作與綠茶相似,但多一道悶堆工序。由于悶堆,茶葉發(fā)酵,故屬于發(fā)酵茶類。 有代表性的黃茶具有茶身黃,湯色黃,味甘鮮爽的特點。 北港毛尖 北港毛尖,以注冊商標“北港”命名,屬黃茶類,產(chǎn)于湖南省岳陽市北港。 毛尖茶采制工藝:北港毛尖鮮葉一般在清明后五六開開園采摘,要求一事情毛尖原料為一芽一葉,二、三事情毛尖為一芽二、三葉。搶晴天采,不采蟲傷、紫色芽葉、魚葉及蒂把。鮮葉隨采隨制其加工方法分鍋炒、鍋揉、拍汗及烘干四道工序。 北港毛尖的品質(zhì)特征:外形呈金黃色,毫尖顯露,茶條肥碩,湯色澄黃,香氣清高,滋味醇厚,甘甜爽口。 君山銀毫 君山銀毫,以注冊商標“君山”命名,為黃茶類針形茶。唐宋時,以其形似鳥羽,稱黃翎毛、白鶴翎;清代,因其有白色茸毛,稱之為白毛尖。產(chǎn)于湖南省岳陽市洞庭湖君山島。 銀針茶的采制工藝:每年清明前三、四天開采鮮葉,以春茶首摘的單一茶尖制作,制1公斤銀針茶約需5萬個茶芽。其制作工藝精湛,對外形則不作修飾,務必保持其原狀,只從色、香、味三個方面下工夫。經(jīng)攤青、殺青、初包、復烘、攤涼、復包、足火等到工序,歷時72小時。制作特點為殺青、烘焙均以較低溫度進行;殺青動作須輕而快,既適度又避免斷毫脫;烘包發(fā)酵時用桑皮紙包裹,歷時長達60小時。近幾年來改“殺青”為“蒸青”,提高了芽頭在杯中的豎起率。 君山銀針,獨具韻味,其成品外形芽頭茁壯,堅實挺直,白毫如羽,芽身金黃發(fā)亮,素有“金鑲玉”之美稱;內(nèi)質(zhì)毫香鮮嫩,湯色杏黃明凈,滋味甘醇甜爽,葉底肥厚勻亮。 如若以玻璃沖泡,則別有一番奇美景象;當以沸水(稍待落滾)注入杯中時,芽頭開始沖向水面,幾分鐘后,茶芽徐徐下沉,由橫臥漸漸懸空豎立,沉浮起落,往復三次,趣稱“三起三落”;所泡偶爾留于芽尖,如譽喙含珠;最后茶芽豎于杯底,似鮮花筍萌發(fā),刀槍林立,茶形與激發(fā)色交相輝映,茶香四溢,麗景飄然。 溈山毛尖 溈冊毛尖,產(chǎn)于湖南省寧鄉(xiāng)縣水溈山的溈山鄉(xiāng)。 溈山毛尖的制作工藝: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無殘傷、無紫葉的鮮葉,經(jīng)殺青、悶黃、輕揉、烘焙、熏煙等工藝精制而成。其中熏煙為溈山毛尖的獨特之處。 成茶品質(zhì):外形微卷成塊狀,色澤黃亮油潤,白毫顯露,湯色橙黃透亮,松煙香氣芬芳濃郁,滋味醇甜爽口。葉底黃亮嫩勻。 鹿苑茶 鹿苑茶,屬黃茶類,產(chǎn)于湖北省遠安縣鹿苑寺。 鹿苑茶的工藝與茶質(zhì):于每年清明前數(shù)日至谷雨間采茶,標準為一芽一、二葉,要求鮮葉細嫩,勻齊、純凈、不帶魚葉、老葉。經(jīng)殺青、炒二青、悶堆、揀剔和炒干等工序。其中悶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質(zhì)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積在竹盤內(nèi),拍緊壓實,上蓋濕布,悶堆5至6小時,促其色澤黃變。其成品外形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白毫顯露,條索環(huán)狀(環(huán)子腳),內(nèi)質(zhì)香氣持久,滋味醇厚甘涼,湯色綠黃明亮,葉底嫩黃勻整。 蒙山黃芽 蒙山黃芽,以蒙山牌注冊商標名世(蒙山黃芽與古今名茶蒙頂黃芽為同一品種,因生產(chǎn)廠家注冊商標不同,故茶名有“山”與“頂”之別),產(chǎn)于四川省名山縣蒙頂山山區(qū)。 蒙山黃芽的采制工藝:以每年清明節(jié)前采下的鱗片開展的圓肥單芽為原料,經(jīng)過一殺青、兩色黃、一堆放、三復鍋、二烘焙等制作工藝。 蒙山黃芽的品質(zhì)特征:芽條勻整,扁平挺直,色澤黃潤,全毫顯露;湯色黃中透碧,甜香鮮嫩,甘醇鮮爽;葉底全芽嫩黃。是黃芽類名茶極品。 霍山黃芽 霍山黃芽,產(chǎn)于安徽省霍山縣,因用細嫩芽葉、經(jīng)悶黃工序制成,故此得名。屬黃茶類極品名茶。產(chǎn)地分布于該縣大化坪金雞山的金剛臺、金雞‘土+當’、烏米尖、漫水河與金竹坪等地,以金剛臺所產(chǎn)品質(zhì)最佳。 采制工序:每年谷雨前3至5天揀山開園,采摘期10多天,專采最細最嫩幼芽,并保持新鮮。經(jīng)炒青、做形、初包、初烘、攤放、復火等工序而成。 霍山黃芽的品質(zhì)特征:芽葉挺直勻齊,色澤黃綠,細嫩多毫,形似雀舌;湯色明亮黃綠,帶黃圈,葉底嫩黃;滋味濃厚鮮醇,甜和清爽,有熟板栗香,飲后有清香滿口之感。
緊壓茶 緊壓茶,是以黑毛茶、老青茶、做莊茶及其它適制毛茶為原料,經(jīng)過渥堆、蒸、壓等典型工藝過程加工而成的磚形或其它形狀的茶葉。緊壓茶的多數(shù)品種比較粗老,干茶色澤黑褐,湯色澄黃或澄紅。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非常流行。緊壓茶有防潮性能好,便于運輸和儲藏,茶味醇厚,適合減肥等特點。 七子餅茶 七子餅茶,又稱圓茶,是將茶葉加工緊壓成圓餅形,每7塊包裝為1筒,故此得名。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海茶廠生產(chǎn)。 以普洱散茶為原料,經(jīng)篩、揀、高溫消毒,蒸壓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呈圓餅形,真徑21厘米,頂部微凸,中心厚2厘米,邊緣稍薄,為1厘米,底部平整而中心有凹陷小坑,每餅重357克,以白綿紙包裝后,每7塊用竹筍葉包裝成1筒。 七子餅茶外形結(jié)緊端正,松緊適度,灑面勻整,湯色紅黃明亮,香氣濃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 云南沱茶 云南沱茶,是云南省下關(guān)茶廠獨家創(chuàng)制的緊茶上品。 云南沱茶,是選用云南大葉種優(yōu)質(zhì)茶為原料,經(jīng)科學方法精制而成的緊壓茶。由于選處理方法不同,在成茶的色澤、香型、湯色、滋味和效益方面,都有明顯的區(qū)別。 云南沱茶(內(nèi)銷),外形緊結(jié)端正,色澤烏潤,白毫顯露,湯色澄黃明亮,香氣清正高潔,滋味醇爽回甘,葉底嫩勻,經(jīng)久耐泡。 云南沱茶(外銷,曾用名“普洱沱茶”),其外形呈碗臼狀,緊結(jié)端正,色澤褐紅,湯色紅濃明亮,陳香馥郁,滋味醇厚和平。 云南邊銷茶 云南邊銷茶,屬緊壓茶類,因其主要供應邊疆少數(shù)民族飲用而得名。產(chǎn)于云南省大理、昆明、景谷、勐海、鹽津等市、縣,是以滇南茶區(qū)大葉種曬青毛茶或滇東北茶區(qū)小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經(jīng)篩揀、蒸壓等工序加工而成。成品外形緊結(jié)端正,湯色橙黃,滋味醇和,香氣持久,適于沖泡及烹飲,耐長期保存。 中茶牌花磚茶 中茶牌花磚茶,湖南省安化白沙溪茶廠生產(chǎn)。 制作工藝與茶磚品格:中茶牌花磚全部采用安化產(chǎn)二、三級黑毛茶,經(jīng)科學方法處理精制而成。對毛茶要求:色澤烏黑油潤,成泥鰍條,湯色澄黃,有松煙香味。精制按春夏茶配比,淘除劣異、蒸汽軟化、高壓定型、緩慢干燥等工序。成品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色澤黑褐,香氣醇正,滋味純和尚濃,湯色紅黃尚明,葉底黑褐較硬。 重慶沱茶 重慶沱茶,四川省重慶茶廠于1953年開始生產(chǎn),以川東、川南地區(qū)14個產(chǎn)茶區(qū)的優(yōu)質(zhì)茶葉為原料,經(jīng)精制加工而成,屬上乘緊壓茶。 優(yōu)質(zhì)原料與精工制作:制作時選用中上等曬青、烘青和炒青毛茶,運用傳統(tǒng)工藝和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手段,對原料進行搭配、篩分、整形,再進行大拼堆、稱料、蒸制、揉袋壓形。 重慶沱茶品質(zhì)特性:其成品茶形似碗臼,色澤烏黑油潤,湯色澄黃明亮,葉底較嫩勻,滋味醇厚甘和,香氣馥郁陳香。 黑茶 黑茶因茶色黑褐而得名,一般是以較粗老的毛茶為原料,經(jīng)殺青、揉捻、堆積做色、干燥的工藝流程制作而成。黑茶的緊茶是藏、蒙古、維吾爾等民族生活必須品。 六堡茶 六堡茶,產(chǎn)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蒼梧縣西北的六堡山區(qū)。 制作分為鮮葉萎凋、揉捻、切碎、渥堆、烘干等工序。該茶特色在于“蒸”制,即將烘干的茶葉,分等級再投入大木桶中蒸軟,然后攤?cè)胩刂频姆降讏A身形竹簍中,進倉自然干燥,最后存放一兩個月進行陳化,即為成品。 六堡茶湯色紅濃,滋味濃厚醇和,含檳榔香氣,風味獨特。該其具有清熱潤肺,消滯去積的功效。 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產(chǎn)于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雙版納舊屬普洱縣管轄,所產(chǎn)茶葉均由普洱縣集散,故此得名。 普洱茶的采制工藝及其品格:初制毛茶分為春、夏、秋三個規(guī)格。春茶又分春尖、春中、春尾三個等級;夏茶又稱二水;秋茶稱為谷花。普洱茶中以春尖和谷花品質(zhì)最佳。以其鮮葉為原料,經(jīng)特殊工藝制作而成的普洱茶,香味濃郁,耐泡,湯黃明亮,香氣清幽,滋味醇濃。其品種有散茶及以散茶加工成型的沱茶、方茶等緊茶。散茶外形肥大、緊直、完整,色澤黑褐或褐紅,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和回甜,具有特殊的陳香氣,耐貯藏,以越陳越香著稱,適于烹用泡飲。普洱茶具有明顯的藥療效果,醒酒第一,消食化疾,清胃生津。 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早期生產(chǎn)主要集中在安化,現(xiàn)已擴大到桃江、沅江、漢壽、寧鄉(xiāng)、益陽和臨湘等地。 湖南黑毛茶的生產(chǎn)經(jīng)殺青、初揉、渥堆做色、復揉、干燥贊美一道工序而成。一般分為四個等級,高檔茶較細嫩,低檔茶較粗老。一級茶條條索緊卷、圓直,葉質(zhì)較嫩,色澤黑潤。二級條索尚緊,色澤黑褐尚潤。三級茶條索欠緊,呈泥鰍條,色澤純凈呈竹葉青帶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級茶葉張較寬大粗老,條索松扁皺折,色澤黃褐。湖南黑毛茶內(nèi)質(zhì)要求香味醇厚,帶松煙香,無粗澀味,湯色橙黃,葉底黃褐。以湖南黑毛茶為原料制的緊壓茶有白沙溪茶廠生產(chǎn)的黑磚茶、花磚茶,益陽茶廠生產(chǎn)的特制茯磚茶,安化茶廠生產(chǎn)的湘尖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