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里面有很多“易”字,金文里面也有。大部分字形都是這樣的: 金文里的這些“易”字,從上下文看都是動詞,是賞賜的意思。易、錫、賜這幾個字,原本就是同一個“易”字。
但是,這個字形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上述這些字形都是被簡化的“易”字寫法,甲骨文里面還有一種繁體的“易”字,是寫成一個容器在往另一個容器里面傾注酒水的樣子。如下圖所示: 金文“易”字里面也有這樣的造型,只不過簡化成了只有一個向外傾注的容器。 郭沫若據(jù)此認(rèn)為,“易”字是“益”的簡化: 可以看出“易”字是“益”字的簡化?!婺艘缰跷?,象杯中盛水滿出之形,故引伸為增益之益。” 不管“易”是不是“益”的簡化,至少我們找到了最早的“易”字形象,應(yīng)該是一個容器往另一個容器里面傾注酒水的樣子。 仔細(xì)看看,這些容器是什么時候,什么地點的器物呢?創(chuàng)造了這個“易”字的人,當(dāng)時使用的酒水容器是什么?但是,大汶口文化這些杯子的把,位置都在偏下的底部,與金文和甲骨文里的把手位置卻是偏上沿的。 新鄭市博物館里面也有一件類似這樣的龍山時期陶杯,可惜的是沒有把。臨沂相公鎮(zhèn)大范莊遺址也采集到一個這樣的龍山黑陶杯,把手略微偏低了,腳也略短。總而言之,甲骨文和金文里的“易”字,器皿造型最接近大汶口—龍山文化時期的陶杯。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看到的甲骨文“易”字,最有可能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創(chuàng)造出來的,距今六千年到四千年之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