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心悸的證治 作者/劉渡舟 心悸,指的心律失常發(fā)生的心跳,心慌的一種病癥。悸,《說文》訓(xùn)為“內(nèi)動”,心悸,也就是心內(nèi)動。有的醫(yī)書也叫“心筑惕”,筑、形容心悸猶如物檮之狀,惕、則指悸動而心神不安。 心,是有節(jié)律搏動的一個臟器,而在人的不知不覺中進行,乃屬于生理正常范圍,而不以病論。“心悸”的搏動,乃是失常的,沒有節(jié)律可言的,它使人有明顯心跳、心慌的感覺,并往往伴有胸滿、氣短等證,所以,屬于病態(tài)反應(yīng)。 心悸的原因,西醫(yī)說法很多,從中醫(yī)角度來講,主要分為心虛失養(yǎng)與心被邪干的兩類。今不揣膚淺,分述如下,敬請同道們批評指正。 一、心虛失養(yǎng)心悸 (一)心陽虛類 1.陽虛作悸:《素問·六節(jié)臟象論》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瓰殛栔兄?,通于夏氣。”這段話是說心為生命的根本,而主宰神明的變化。心有這種功能也非偶然的,乃是它的陽氣功能而決定的。大家知道,心屬火臟,而又上居于胸;胸為陽,火亦陽,兩陽相合,故心獲“陽中之太陽”的稱號。 由于陽氣主動,陰氣主靜,故心臟能不息的搏動,從生到死,莫不以陽氣而為先決條件?;诖耍瑒t心主血脈與神志,也無不與陽氣的主導(dǎo)作用有關(guān)。如果離開了陽氣,則心就停止了搏動,而血脈不流,神志消滅,也是不言而喻。 為此,凡是由于各種原因,而傷了心的陽氣,例如:治療上的發(fā)汗過多;或者過服苦寒之品,而內(nèi)戕陽氣;或因年老陽虛,以及稟賦素弱等等,皆可發(fā)生心陽虛的心悸證。 心陽虛的心悸的特點,則是患者兩手交叉按其心上,就是仲景說的“心下悸,欲得按者”。 根據(jù)中醫(yī)理論“喜按為虛,拒按為實”,今望其喜按之象,則心虛之證一目了然,而無復(fù)可疑。同時,此證還往往伴有嘔吐,體疲無力,少氣懶言等現(xiàn)象。其脈緩軟無力,有時也呈結(jié)象,而舌荅薄白,舌質(zhì)淡嫩,則與其證相應(yīng)。 治當甘溫扶虛,以補心胸陽氣,方用桂枝甘草湯。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12克、炙甘草6克。 本方桂枝色赤又氣味辛溫,故能上補心陽之虛,而溫養(yǎng)血脈之寒;佐用甘草,意在桂甘相合,使其辛甘化陽,益氣暖胸,溫暢血脈,俾心肌得養(yǎng),則心悸自安。此方妙在藥味單捷,又要一次服完,則藥力專一,而直達病所,發(fā)揮療效。
2.陽虛心悸煩躁:若以上陽虛心悸,而又兼見煩躁不安等證,乃是陽虛而心神不潛斂的反映。治應(yīng)補心斂陽,鎮(zhèn)靜神氣,方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桂枝6克,炙甘草6克,龍骨12克,牡蠣12克。 本方用桂枝、甘草溫補心陽之虛;龍骨,牡蠣潛斂神氣而鎮(zhèn)靜安心。
3.心悸煩躁,手足厥冷:夫陽虛之心悸,若下使腎陽亦虛,兼見煩躁而手足厥冷,脈沉而舌淡者,則少陰上下皆虛,治當心腎同溫,上下兼顧,方用茯苓四逆湯。 茯苓四逆湯方:茯苓12克,人參6克,炙甘草6克,附子12克、干姜6克。 本方用茯苓、人參以補心氣;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湯)以溫腎陽。務(wù)使心腎之氣內(nèi)充,而水火既濟,則心悸煩躁手足厥冷等證自已。 余在臨床,治心陽虛而陰邪滋盛,證見手足發(fā)冷,胸滿氣短,尤以入夜為甚而窘急萬分,則非氧氣而不能解者,每于上方加桂枝9克、生姜9克,大棗7枚,減去干姜,服之多效。 4.心悸氣沖胸咽:上述之陽虛心悸,亦可兼見氣從少腹而上沖胸咽,面翕熱如酒醉狀,頭目為之眩暈的,則為陽虛于上,陰乘于下所致。其脈馭而帶結(jié)、按之無力,舌則淡嫩水白。 治當溫補心陽,納氣歸根,方用苓桂味甘湯。 苓桂味甘湯方:茯苓12克,桂枝10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 本方桂枝配甘草則溫補心陽;桂枝配茯苓則下氣消陰;桂枝配五味子則潛陽于下,而使龍歸大海,其氣自斂。
治法必以扶陽消陰,而后氣方可平。為疏:桂枝10克,肉桂3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0克,紫石英10克,人參6克。 此方共服八劑,則所患諸證有明顯好轉(zhuǎn),乃出院返家。 云:心悸呃逆;陽虛的心悸,亦可伴發(fā)呃逆之證。這種呃逆,為心腎兩虛,腎氣不潛之所致。然呃逆之發(fā),有的氣從下來,沖口作聲而出;亦有氣呃至半及胸而還,不能沖口而出,這時則使人憋悶殊甚,痛苦莫可言喻。 治應(yīng)心腎兩溫、納氣歸根,方用都氣湯。 都氣湯方:熟地30克,山萸肉10克,山藥10克,丹皮6克,澤瀉6克,茯苓6克,肉桂6克,五味子6克。 本方用六味地黃湯以滋腎水;加肉桂與水中補火,以溫陽氣之虛;加五味子酸收,則斂氣歸根,以攝氣沖。
(二)心陰虛類 1.陰虛作悸:患此證者,每因青燈憤讀,勞神少寐;或用心不息,而陽用過極;或因情志之火內(nèi)傷其陰,則心失陰血之養(yǎng)。陰不制陽,陽氣浮動,血脈不調(diào),心律不齊,而發(fā)生心悸。本證表現(xiàn):心悸而煩,失眠少寐,口舌生瘡,脈來細數(shù),舌紅少苔。 治當滋補心陰,涼血清熱,方用補心湯。 補心湯方:生地12克、玄參10克、丹參10克、天冬6克、麥冬10克、柏子仁10克、當歸10克、酸棗仁10克、遠志6克、茯神10克、黨參10克、桔梗3克、朱砂粉1克(另包分沖)五味子3克。 本方用生地、玄參、天冬、麥冬以滋心陰之虛;丹參涼血清心;柏子仁潤心定志;茯神、遠志安神養(yǎng)心;酸棗仁、五味子斂陰潛陽;當歸補血、黨參益氣;朱砂鎮(zhèn)心而有靈;桔梗載藥以滋心陰。
2.陰虛陽亢:若陰虛之心悸,而續(xù)發(fā)厥陰心包風(fēng)陽發(fā)動,則證見心中懵上大動,頭目眩暈,行路不穩(wěn),耳鳴如蟬,肢顫手麻,心煩少寐,脈細而弦,或帶結(jié)象,舌則光紅似錦,無苔可言。 治當滋陰補血,平熄風(fēng)陽,方用三甲復(fù)脈湯。 三甲復(fù)脈湯方:龜板15克、牡蠣15克、鱉甲15克、麥冬30克、生地30克、阿膠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12克、麻子仁10克。 本方用了大隊有情之品,對滋陰熄風(fēng)、功大力專。其中如阿膠之甘;龜板、鱉甲、牡蠣之咸,直走肝腎峻補其陰;又配以麥冬、生地、白芍大滋心肝之陰;麻仁潤燥以通幽,甘草扶虛而化赤,諸藥配合,相須相成,共奏息風(fēng)定悸與抽坎填離之功。
從其脈證分析,辨為心陰虛,陽動化風(fēng)之證,則已非補心湯所能已。為疏三甲復(fù)脈湯而加芍藥,坤草,牛膝等血分藥,服至廿余劑,其病方瘳。 (三)心之氣血陰陽兩虛類 1.心脾氣血兩虛:此病由于思慮過度,或在亡血之余,心脾氣血兩虛,不能奉養(yǎng)心主,則發(fā)為心悸。并伴有周身無力,飲食不馨,精神恍惚、甚或健忘等證。其脈濡緩無力,面、舌色白,而天然不澤。 治當溫補心脾,氣血兩顧,方用歸脾湯。 歸脾湯方:白術(shù)10克、人參10克、黃耆10克、炙甘草10克、當歸10克、茯神10克、遠志6克、炒棗仁12克、龍眼肉12克、木香3克、生姜3片、大棗3枚。 本方用白術(shù)、人參、黃芪、甘草補心脾之氣;當歸、龍眼肉補心脾之血;茯神、遠志而有寧心之妙;炒棗仁則補肝安魂,有治失眠之功;所奇者用一味木香,既可補而不滯,又可通脾奉心,以發(fā)揮諸藥之療效。
2.心之陰陽兩虛 心陰陽兩虛證,每續(xù)發(fā)于各種心臟病中;亦可發(fā)于虛人受邪,內(nèi)震心宮,而脈來結(jié)代,心臟動悸不安。或見少氣,大便秘結(jié),心神慌亂,不能自主等象??夹募轮?,其脈未必皆結(jié),惟心陰陽兩虛證,脈必見結(jié)代為驗。如脈不結(jié)代,則又另當別論。 治當益氣養(yǎng)血,陰陽雙補,方用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方:炙甘草15克,人參10克,麥冬30克,生地3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大棗15枚,阿膠10克(烊化),麻子仁10克。 用清酒與水各半,濃煎分三次服,令一日盡。 本方炙甘草、桂枝以補心陽;麥冬、生地以滋心陰;人參補臟以復(fù)脈;阿膠育陰而滋血;麻仁潤燥以緩胃腸;姜、棗和中而調(diào)榮衛(wèi)。從其藥物組成分析,雖云陰陽兩補,但補陰之力大于補陽,不可不知。
二、心被邪擾作悸 心被邪擾作悸,大致有四種情況可以發(fā)生: 1.因驚作悸:《素問·靈蘭秘典論》說:“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據(jù)王冰注:“任治于物故為君主之官,清凈棲靈故曰神明出焉”。若一旦突然受驚,則神浮氣亂,心主不能自持,因而產(chǎn)生心悸之證。此證的特點,心悸不安,膽小善畏,睡則做惡夢,驚叫而醒,身出虛汗,六脈弦而小數(shù),或見動脈之候,舌苔薄白而潤。 治當安神定驚悸,補心養(yǎng)正為允,方用朱砂安神湯。 朱砂安神湯方:人參9克、龍齒12克、珍珠母30克、茯神10克、遠志6克、炙甘草6克、當歸10克、另研朱砂粉1克(分沖)。 本方用人參、當歸以補正安魂;龍齒、珍珠母潛斂心神內(nèi)返;茯神、遠志有寧心安神之功;炙甘草補心脾而和血脈;朱砂鎮(zhèn)驚定悸而使神清夢穩(wěn)。
2.痰熱擾心作悸:此證每因氣郁不暢,積久化熱生痰,痰熱相因,則犯膽擾心,發(fā)為心悸之變。 癥狀:有口苦、嘔吐、心悸且煩,膽小善畏;或兼見“三幻”癥狀(即幻見、幻聞、幻覺),脈弦而舌苔白膩為驗。 治當清熱化痰,以定驚悸,方用溫膽湯。 溫膽湯方:半夏12克、茯苓12克、竹茹12克、生姜12克、枳實9克、橘皮9克、甘草6克。 本方半夏、竹茹清化痰熱之邪;橘皮、枳實利氣行津,以散痞結(jié);茯苓寧心利水以消生痰之源;生姜健胃止嘔,以散水飲之結(jié);甘草扶正而和諸藥。
綜合以上諸證,辨為氣郁生痰,痰熱擾心之證,為疏柴芩溫膽湯,凡廿余劑始安。 3.膈飲犯心作悸:此證因膈間停飲,飲為陰邪,必來搏陽,故有心悸不安,與心下痞滿、嘔吐頭目眩暈等證。則脈弦舌水,亦勢必然矣。 治當滲飲于下,滌痰于中,方用小半夏加茯苓湯。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半夏15克,生姜20克,茯苓30克。 本方以小半夏湯溫滌痰飲而治嘔吐;茯苓淡滲利水,以消膈間之飲,使邪從小便去。
4.水氣凌心作悸:水氣凌心的悸證,是水陰之邪,上犯心陽的一種病變。其證的特點是氣從心下,上沖心胸,而心悸胸滿,短氣作咳,頭目眩暈。脈則沉弦,舌苔水白,而質(zhì)則淡嫩。 治當溫養(yǎng)陽氣之虛,以下陰寒之邪氣,方用苓桂術(shù)甘湯。 苓桂術(shù)甘湯方: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術(shù)6克,炙甘草6克。 本方桂枝配甘草以補心陽;桂枝配茯苓則利水,通陽,下氣;茯苓配白術(shù),則利水消飲;茯苓配甘草,則扶虛寧心;甘草配白術(shù)則又有崇土制水,扶正去邪之美。藥只四味,變化萬端,相須相使,以盡治療之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