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握發(fā)吐哺,周人在周禮約束下繁衍發(fā)展,造就了一個個禮儀之邦,然而在周夷王時期事情卻有了變化。從來都是周王封建諸侯,但夷王卻是憑諸侯擁戴才坐上王位的,致使王權遭到了質疑。按周禮,周王應在堂上接受諸侯朝見,而夷王卻下堂迎接,此舉被后人視為失禮之始。周王帶頭失禮,就別怪諸侯借鑒了。 春秋本就是霸主政治,霸主披著“尊王”的外衣左右人心,同一時期,晉王接受諸侯朝見的次數(shù)遠超周王,周禮成了霸王禮。所謂“禮崩樂壞(《論語·陽貨》)”,意指封建禮教規(guī)章遭到摒棄,道德風尚敗壞,在春秋后期,那便是諸侯造周王的反,卿大夫再造諸侯王的反。 魯莊公死后(前662),國政被他三個弟弟所把持,三家因世代襲爵故稱“三桓”。三桓的權勢始終蓋過了魯君,他們僭越禮法,擅自廢立、封建,期間也曾被家臣所挾持,魯國最終因內耗而亡于楚國。 三桓與魯君同族,晉國則一下走出了六個異姓大夫。晉平公死后(前532),晉國變?yōu)轫n、趙、魏、知、范、中行六家共掌國政的局面,六家世代襲爵,經(jīng)百年混戰(zhàn),韓、趙、魏笑到了最后,最終將晉國分割。 若要給春秋、戰(zhàn)國劃分界限的話,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或許是標志事件,這年,周王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另一說法指向“田氏篡齊”,齊國本是姜子牙的封國,多年后,大夫田氏通過勾結晉國掌握了政權,所以齊國有姜齊、田齊之分,公元前386年,周王封田氏為諸侯。從周公制禮到三家分晉,歷史見證了一個禮崩樂壞、人心不古的過程,而最終也必然會有人站出來挽救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