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黃妙用 麻黃有三大功用:發(fā)汗、平喘、利水,臨床上療效可靠。但麻黃的功用遠遠不止上述三種,其用途甚廣,除用于治風寒表證、外感喘咳、風水浮腫等證之外,對許多病癥也都有很好的療效。在辨證立法的基礎(chǔ)上,于方中加入麻黃,可增加療效,舉例如下: 慢性腹瀉:麻黃與前胡合用可治慢性腹瀉。肺與大腸相表里,麻黃宣通肺氣,調(diào)整大腸氣機,分利腸中水濕;前胡宣肺降氣,肺氣得宣則腸中之氣順,里急得緩。二藥相互為用,腹瀉自止。一般麻黃與前胡用量之比為1:2或1:3。 腦梗塞后遺癥:腦梗塞后肢體癱瘓病人,在使用活血化瘀藥物的同時,加入適量麻黃,可增強療效,促進病人的肢體恢復(fù)活動功能。 疲勞綜合征:麻黃對疲勞綜合征有良好的療效。單用10~15克煎服即可。如與人參、制附片、細辛等配伍使用則效果更佳。 小兒遺尿:小兒遺尿是兒科常見病,多為腎氣不足,膀胱虛寒所致。常用方如縮泉丸、桑螵蛸散,有一定的效果,但很難速效。如加入麻黃,收效即快。 雷諾氏綜合征:雷諾氏病是血管神經(jīng)功能紊亂所引起的肢端小動脈痙攣性疾病。以麻黃6~10克,當歸尾10克,水煎服,對雷諾氏綜合征有良好的療效。但有高血壓者慎用。 腹痛:麻黃具有緩解胃腸道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因此有較好的治療腹痛作用。如配合芍藥甘草湯則效果更好。 白帶過多:婦女因寒邪凝聚,陽氣被抑,致水濕不能運化、白帶過多者,用麻黃效果甚佳??捎寐辄S10克水煎服,日1次,連用7天。 多發(fā)性神經(jīng)根炎后遺癥:將麻黃加入補陽還五湯中,經(jīng)多例的臨床觀察,均獲較好的療效。 消化不良:對于濕阻中焦困脾而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在使用行氣化濕、健脾開胃的藥物時,加入麻黃6~10克,可明顯使病人食欲好轉(zhuǎn),改善消化功能。 子宮脫垂:老年婦女多年不愈的子宮脫垂(三度下垂),用黃芪24克,麻黃24克,二烏各15克,川芎12克,白芍12克,黃芩12克,生地15克,甘草6克,蜂蜜60克,水煎服。療效肯定。 低血壓?。郝辄S具有加強心臟收縮力及升高血壓的作用,且能使血壓上升較持久,可用麻黃10~15克煎服,常能取得明顯的效果。 功能性不射精:正常性交而不能射精者,謂之功能性不射精。麻黃可通九竅,調(diào)血脈,以麻黃10克,水煎5~10分鐘,每晚睡前服下;同時以麻黃研末,敷于神穴,連續(xù)7~10天。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2012年11月12日第3804期 二、麻黃破癥堅積聚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首言麻黃“破癥堅積聚”,其后諸家本草對此功效少有提及,并且高等中醫(yī)院校五版教材《中藥學(xué)》在附錄《本經(jīng)》麻黃條文時唯獨刪除了這一句。蓋因其功效特殊,且臨床應(yīng)用又有辛溫耗氣,峻汗傷陰之弊,故而提及較少。直至明代陳實功《外科證治全生集》制“陽和湯”一方,大倡其用,才逐漸為臨床醫(yī)家所重視。本方溫陽散寒,補血通滯,治療一切陰疽、流注、貼骨疽、鶴膝風等證。后世師其法而不泥其方,取本方麻黃配熟地之意,用于治療癥瘕積聚等證,療效頗彰。方中麻黃一物,一方面能開發(fā)腠理,發(fā)越陽氣,宣散肌表血絡(luò)寒凝郁結(jié),一方面能消積化瘀,深入癥積,破陰祛疽。實乃治療癥瘕積聚之良藥。 《靈樞·百病始生》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腸胃之絡(luò)傷,則血溢于腸外,腸外有寒汁沫于血相摶,則合并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贝搜苑e之所生,但已包括癥瘕積聚形成之理。癥瘕積聚的形成大多因為感受外邪,循毫毛而入腠理血絡(luò),凝滯津液,壅遏血液,而致“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血液瘀結(jié),留而不散,津血合并凝聚,遂致“積皆成矣”。然究其發(fā)病之臟腑,當以肺為主?!鹅`樞·經(jīng)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jīng),經(jīng)氣歸于肺,肺潮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臟,氣歸于權(quán)衡?!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唬骸爸T氣 郁,皆屬于肺”一旦風寒之邪外侵肌表毛腠,肺氣 郁,宣發(fā)肅降功能失職,無以潮動百脈之血,百脈應(yīng)當包括經(jīng)脈合絡(luò)脈。經(jīng)脈絡(luò)脈之血無氣以動,遲滯不行,加上寒邪凝泣,遂成寒瘀阻遏之勢,壅于在表之皮毛血絡(luò)或滯于四臟血絡(luò),日久而成癥積瘕聚。 《靈樞·百病始生》曰:“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靈樞·五變》曰:“皮膚薄而不澤,肉不堅而淖澤,如此則腸胃惡,惡則邪氣留止,積聚乃作,脾胃之間,寒溫不次,邪氣稍至,蓄積留止,大聚乃起。”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癥瘕積聚之發(fā),多有陽氣內(nèi)虛在先,陽氣不足,更易感受寒邪?!鹅`樞·本臟》曰:“腎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應(yīng)也”寒邪外侵太陽膀胱腠理毛絡(luò),內(nèi)通三焦,下達腎臟,閉阻腎陽上煦之路,耗損腎中真陽。此亦即《傷寒論》中太少兩感之機理?!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唬骸爸T寒收引,皆屬于腎”寒閉腎陽,陽氣不能溫煦推動一身血絡(luò),而致諸絡(luò)引急,同時肺氣潮動諸絡(luò)氣血失職,故而癥堅積聚成矣。 麻黃“破癥堅積聚”功用,針對其形成機理,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一宣肺氣;二通血脈;三振腎陽;四散寒凝。麻黃味辛性溫,入肺要藥,開宣肺氣,通達 郁,而使肺氣得以舒展,潮動百脈之血,無使壅滯為瘀。經(jīng)曰:皮毛者,肺之合也。同時籍其輕揚宣肺達表之功,驅(qū)散肌表毛腠寒邪,誠如《日華子本草》所言“調(diào)血脈,開毛孔皮膚”?!侗静莩缭费裕骸爸猜辄S之地,冬不積雪,能從至陰而達陽氣于上,至陰者,盛水也,陽氣者,太陽也?!甭辄S能夠入腎,宣通腎中寒閉,發(fā)散外侵之寒,同時振奮腎陽,通達三焦,開發(fā)腠理,且其中空似絡(luò),入于絡(luò)脈,活血通滯,解散寒凝,調(diào)暢血脈。如此肺腎陽氣得以交通,天地之陽氣交感,表里三焦寒凝血瘀散去,血絡(luò)暢達。麻黃之用,正如徐靈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所言:“能透出皮膚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積痰凝血之中,凡藥力所不能到之處,此能無微不至?!薄耙云溲附葜?,溫通陽氣,氣通瘀散,則其病可去”。 麻黃用于“破癥堅積聚”,劑量宜大。臨證防其量大發(fā)汗耗氣傷陰,可以配伍熟地使用,誠如前人所言“麻黃得熟地則通絡(luò)而不發(fā)表”。余國俊先生認為麻黃煮沸40分鐘以上,即使用至100克,亦不會發(fā)汗,何來大汗亡陽之慮,大劑量麻黃經(jīng)久煎之后,其發(fā)汗解表之功蕩然無存,而通絡(luò)活血之力分毫無損。況且仲景《傷寒論》亦有麻黃用至90克,取效甚捷。另外麻黃“破癥堅積聚”,服藥時間比較長,但是只需配伍得當,亦無妨礙。田淑霄治療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屬于中醫(yī)“癥瘕積聚”病證時,即喜用麻黃配伍熟地,長期服藥,效佳。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09-15。 三、麻黃重劑用法 麻黃辛、苦、溫,非大熱。臨床使用麻黃,應(yīng)注意鑒別患者的體質(zhì),一般來說,患者面色黃暗,皮膚干燥且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腫傾向;惡寒喜熱,易于著涼,著涼后多肌肉酸痛,無汗發(fā)熱;易于鼻塞、氣喘;易于浮腫,小便少,口渴而飲水不多;身體沉重;舌體較胖,苔白較潤,脈浮較為有力。 ●麻黃畢竟有瀉無補,溫燥發(fā)散,一般而言應(yīng)中病即止,不宜長服久服。外感時病用麻黃,得汗即須停用;哮喘、痹證等內(nèi)傷病用麻黃,須較長時期使用者,一般不宜大量,而宜得效后減量,同時須注意調(diào)整配伍。 談“麻”色變之由來 麻黃為發(fā)汗解表之要藥,然而有人視麻黃為虎狼之藥,不用或少用,甚則談“麻”色變,原因何在? 金、元時期,劉完素為糾正辛溫發(fā)汗的片面性,遵《內(nèi)經(jīng)》之旨,闡發(fā)火熱病機,自制“雙解”、“通圣”辛涼之劑,不遵仲景用桂枝、麻黃發(fā)表之法,成為反對張仲景用辛溫發(fā)汗的翹楚。明末清初,葉香巖、王孟英、吳鞠通等溫病大家相繼出現(xiàn),辛涼派占了上風,罷黜辛溫麻桂,獨崇辛涼銀翹,慣用辛涼之銀翹、桑菊等方。江西的萬有生教授說:“不少人以為流感是熱性病,用涼藥治療。初時還以辛涼為主,銀翹、桑菊廣為運用,后來漸至苦咸大寒(如板藍根)等。至今國內(nèi)感冒藥市場為寒涼藥占領(lǐng),結(jié)果是大量的可用辛溫解表的麻黃湯一兩劑治愈的風寒感冒患者,卻隨意用寒涼藥,令表寒閉郁,久久不解,釀成久咳不已,或低熱不退、或咽喉不利等后果,而醫(yī)者、患者竟不知反省?!?/span> 有人以為麻黃辛熱開泄,性溫力猛,易于化熱助火,亡陽劫液,殊不知善用麻黃者大有人在。近代溫陽派大家徐小圃,善用麻黃宣肺治兒科,有“徐麻黃”之稱。他指出,藥不論寒溫,要在審證明確,用之得當,不然,即桑菊荊防亦足僨事。有是病用是藥,根據(jù)病情緩急選擇藥物劑量,同時掌握其配伍方法,臨床使用麻黃就沒有后顧之憂了。 應(yīng)用廣泛 麻黃辛、苦、溫,非大熱,首見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用麻黃,已大大超越《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所述的治療范圍。例如麻黃湯中配伍桂枝,發(fā)汗解表,治傷寒表實證;伍杏仁宣肺平喘;麻杏甘石湯中配伍石膏,清宣肺熱,治療肺熱喘汗證;麻黃升麻湯中配伍升麻,發(fā)散寒邪、升舉陽氣,治療上熱下寒的陽郁證;麻黃細辛附子湯中配伍附子,溫經(jīng)扶陽、補散兼施,治療少陰腎陽虛感寒證;麻黃加術(shù)湯中配伍白術(shù),行表里之濕,治因濕而身體骨節(jié)煩痛;越婢湯中配伍生姜,宣散水濕,治療水氣在表的風水證;甘草麻黃湯中配伍甘草,宣散緩中、緩脾散水,治療水氣病里無熱的里水證等。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謂麻黃還能“破癥堅積聚”,五官科名家干祖望喜用麻黃,其推薦的七星劍湯(明代陳實功方),主治外科中陽中之陽的疔瘡。其中就有麻黃,要求為“服后出汗”,干祖望稱此為“網(wǎng)開一面,趕毒出去”、“掃地出門”,遠勝“關(guān)門打虎”清解法,“開門”功勞全在麻黃。清代名醫(yī)王洪緒,悟出三昧真諦,深知逐邪(表法)比解毒(清解)更為實用,以麻黃作君藥的陽和湯更是百用百效的千古奇方。蓋陽中之陽的疔瘡,大毒當依靠發(fā)汗來把它排出體外,而陰中之陰的陰疽也恃其解肌作用來暢開大門,之后再祛邪外出。清代名醫(yī)尤怡稱“麻黃開腠理,使陽氣申泄”,干祖望補充“暢玄府,利毒邪外出”,筆者續(xù)貂一句:蓋皮痹也,病位在皮表,汗而發(fā)之。對于周圍神經(jīng)病變和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脫髓鞘疾病,因?qū)僦嗅t(yī)“皮痹”范疇,筆者以發(fā)汗活絡(luò)外洗方治之,基本組成是:生麻黃、川桂枝、透骨草、生艾葉、川芎各用30克,外加蔥白兩根。 用藥指征 麻黃是治療風寒感冒的代表藥物,主治風寒濕郁閉于肌表的病證。其主要表現(xiàn)為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浮腫、脈浮緊有力。麻黃還是治療多種實證氣喘的主藥,其所治之喘也可與惡寒無汗、浮腫同時出現(xiàn),可同時伴有鼻塞、流清涕。 著名中醫(yī)何紹奇先生體會,許多醫(yī)生一見久咳,便套用西醫(yī)“消炎”的概念,見“炎”用涼,見咳止咳。其實川貝、枇杷葉、桑白皮都是涼藥,不利于風寒咳嗽,更不消說清熱解毒瀉火藥了,不當用涼藥而屢用之,則往往冰伏其邪,而致咳嗽不止。輕者用止嗽散有效,重則非搬動麻黃不可。他的辨證經(jīng)驗是:“無熱便是寒。”無熱,指舌不紅,口不渴 (即口干也喜熱飲),脈不數(shù),痰清稀。這樣便可以用麻黃劑溫而散之。 臨床使用麻黃,應(yīng)注意鑒別患者的體質(zhì),一般來說,適宜用麻黃的患者面色黃暗,皮膚干燥且較粗糙,肌肉松浮,具浮腫傾向;惡寒喜熱,易于著涼,著涼后多肌肉酸痛,無汗發(fā)熱;易于鼻塞、氣喘;易于浮腫,小便少,口渴而飲水不多;身體沉重,反應(yīng)不敏感;舌體較胖,苔白較潤,脈浮較為有力。 麻黃主治無汗而腫,首先是腫。臨床所見浮腫的程度不一,有一身悉腫者,有僅虛浮身重者,也有面色黃暗,肌肉松浮,有浮腫傾向者。其次為無汗。《傷寒論》甘草麻黃湯條下“不汗再服”的解釋,可見患者本應(yīng)有“無汗”,而服藥效果的標準就是出汗。大青龍湯中麻黃用量最大,為6兩,由于該方的發(fā)汗作用強烈,所以,張仲景特意說明其禁忌證為“脈微弱,汗出惡風者”。急性傳染病初期發(fā)熱,常常無汗,不可誤為麻黃證。麻黃所治療的無汗,不僅僅指患者就診時沒有明顯的發(fā)汗,而是指患者不容易出汗,或惡寒無汗,或精神倦怠而皮膚干燥。換句話說,無汗而腫,不僅僅是即時的、一過性的癥狀,而且還包括了體質(zhì)因素在內(nèi)。 麻黃發(fā)汗作用的強弱,可用石膏來調(diào)節(jié)。越婢湯主治“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xù)自汗出,無大熱”。汗出而腫,故用石膏,麻黃石膏的比例為6:8,石膏量大于麻黃,則麻黃就沒有發(fā)汗作用,而僅取其退腫的效果。大青龍湯主治“不汗出而煩躁”,煩躁需用石膏,但又需要用麻黃發(fā)汗,如何配比?大青龍湯中麻黃與石膏的比例為6:4,則其發(fā)汗作用依然十分強烈??梢娛嘤兄萍s麻黃發(fā)汗的效果,在需要發(fā)汗時,石膏的量不宜超過麻黃。 使用劑量 麻黃用于咳喘的劑量,需因時、因地、因人、因證而異。古有用不過錢之說,但張仲景用量多為1~4兩,古法每藥3服,每服最少亦3克,最多者18克。近代名醫(yī)張錫純說:“……其人之肌膚強厚……又當嚴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錢始能汗,用藥之道貴因時、因地、因人靈活斟酌,以勝病為主,不能拘于成見?!?/span> 何紹奇用麻黃,一般用6~9克,兒童酌減。中醫(yī)學(xué)家米伯讓在治療急性腎炎中,均以麻黃為君藥,用量多在14~28克以上,小兒也用至17.5克。江蘇的邱祖萍先生用麻黃、石膏,十分講究量比關(guān)系,通常將麻黃用量提高到12~15克,石膏控制在20~40克,意在重用麻黃為主,輔以石膏,這樣既達到攻逐表里之水邪,又能緩和麻黃峻汗之性,力圖做到既給水邪出路,又使邪祛而正不傷。吉林的梁興才先生在治療外感風寒咳嗽及寒濕痹痛等癥,使用蜜炙麻黃30克左右,多至45克(一日量,水煎服),生者用15~18克,療效滿意,未見不良反應(yīng)。 注意事項及禁忌 《本草經(jīng)疏》曰:“表虛自汗,陰虛盜汗,肺虛有熱,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瘡皰熱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靨;虛人傷風,氣虛發(fā)喘;陰虛火炎,以致眩暈頭痛;南方中風癱瘓及平日陽虛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麻黃畢竟有瀉無補,溫燥發(fā)散,一般而言應(yīng)中病即止,不宜長服久服。外感時病用麻黃,得汗即須停用;哮喘、痹證等內(nèi)傷病用麻黃,須較長時期使用者,一般不宜大量,而宜得效后減量,同時還須注意調(diào)整配伍。張錫純在《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中提出,北地嚴寒干燥,各令卻最多伏熱伏燥,故用小青龍湯,不管有沒有里熱煩躁,都可以加石膏;用小青龍湯得效后,病未全愈,或愈而復(fù)者,又可用從龍湯(龍骨、牡蠣、白芍、清半夏、蘇子、牛蒡子)。同樣道理,在外感病用麻黃湯時,張錫純主張,凡陰分不足、內(nèi)有蘊熱者,宜加知母,是為麻黃加知母湯;氣虛者則可酌加益氣藥。這些都是寶貴的經(jīng)驗之談,足資臨證用藥參考。 醫(yī)案精選 惲鐵樵之四公子病傷寒。發(fā)熱,無汗,而喘。遍請諸醫(yī)家,真所疏方,仍不外乎歷次所用之豆豉、山梔、豆卷、桑葉、菊花、薄荷,連翹、杏仁、象貝等味。服藥后,熱勢依然,喘益加劇。先生乃終夜不寢,繞室躊躇。迨天微明,乃毅然曰:此非《傷寒論》太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之病而何?乃援筆書:麻黃七分,桂枝七分,杏仁三錢,炙草五分。持方與夫人曰:吾三兒皆死于是,今四兒病,醫(yī)家又謝不敏。與其坐而待斃,曷若含藥而亡!夫人默然。嗣以計無他出,乃即配藥煎服。先生則仍至商務(wù)印書館服務(wù)。及歸,見病兒喘較平,肌膚有潤意,乃更續(xù)予藥,竟得汗出喘平而愈。 時醫(yī)遇風熱輕證,能以桑菊梔翹愈之,一遇傷寒重恙,遂不能用麻黃主方。罹其殃者,夫豈惟惲氏三兒而已哉?(曹穎甫《經(jīng)方實驗錄》) 痰喘——麻杏甘石湯加昧(夏宏杰醫(yī)案) 徐某,男,46歲,突然起病,身灼熱,目漲頭痛,口渴喜冷飲,喘促痰動似笛聲。診斷為支氣管炎,注射青霉素4針,又服藥片,效不明顯,迄今已5日余??淘\見:舌苔黃燥,口苦乏津,脈浮緊而數(shù)。余認為,此乃犯肺之邪,繼傳陽明,熱壅氣分之現(xiàn)象,擬方治之。 麻黃五錢,杏仁七錢,甘草五錢,石膏一兩五錢,桔梗五錢,寸冬八錢,水煎服。 次日復(fù)診,諸癥好轉(zhuǎn),唯喘促加劇,此肺之痰熱郁結(jié),一時難解。仍以原方加前胡四錢,大貝四錢,煎服一劑。繼之喘息大減,再服一劑諸癥均消。 麻杏甘石湯專治外有表寒、內(nèi)有郁熱證,此患者雖熱勢明顯,但不是一派純熱之象,根據(jù)發(fā)病時間,可判斷此患者仍是先感受寒邪,然后寒邪入陽明化熱,熱壅氣分,故用麻杏甘石湯加桔梗、寸冬,后經(jīng)加味而愈。 本文摘自《中國中醫(yī)藥報》2010年第3433期 |
|
來自: 人老顛東 > 《中醫(yī)大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