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大和文華館現(xiàn)藏中國古璽印九方(套),包括古璽三方,漢印六方(套)。古璽三方是,三晉系私璽“事肌”“(戀)(幸)”和吉語璽“宜又(有)百萬”。漢印六方(套)是,漢代私印“中德私印”“馬耐之印”“黃參私印”“史安世印”“王奉印信>彊詡(套?。币约澳铣儆 靶帕x之印”。根據(jù)調查所得詳細資料,本文公布這些古璽印的印鈕和印面照片以及測量數(shù)據(jù),對《圖錄》中有問題的釋文做了改釋。指出“信義之印”為南朝梁、陳時期的官印,可能與南朝信義郡有關,是可以佐證南朝歷史事實的重要官印資料。將新發(fā)現(xiàn)的“”字考釋為從犬從羊的“幸”字,認為該字是秦漢文字中“從犬、從羊”的“幸”字的直接源頭,“幸”字從“犬”“羊”乃漢代人所改之說不確。 關鍵詞:大和文華館;古璽??;幸 日本是中國大陸之外收藏中國古璽印最多的國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小林斗盦統(tǒng)計日本藏古璽印約有一萬方。2017年7月,蕭春源先生統(tǒng)計日本公私機構以及個人的藏印總數(shù)近一萬五千方。近年,我們在整理研究巖手縣立博物館藏古璽印的同時,也在陸續(xù)就其他機構所藏古代璽印進行調查和研究。大和文華館現(xiàn)藏古璽印九方(套),包括古璽三方,漢印六方(套),印面與印鈕照片見該館藏品圖版目錄(以下簡稱《圖錄》),但《圖錄》中的照片很小,文字模糊不清。我們在2021年8月4日赴該館進行了調查,據(jù)調查所得資料,公布這些古璽印的詳細情況,并做進一步研究,請學界不吝指教。 一、古璽 1.“事肌” 三晉系私璽,鼻鈕,印面 11.7×11.1mm,高 9.6mm(圖1)?!秷D錄》釋“事恒”,今改釋為“事肌”?!笆隆睘樾帐希凹 睘槿嗣?。姓氏“事”常見于古璽,文獻中見于《姓苑》(《戰(zhàn)古》108頁)。“肌”字“肉”旁右上方加一飾筆,以與“日月”的“月”相區(qū)別,這是三晉與燕系戰(zhàn)國文字的書寫習慣?!凹 庇脼槿嗣?,又見于巖手縣立博物館藏印M28“長肌”(《巖博藏印》16頁)以及《璽匯》2454“?。ü┘ ?、2471“?肌”(圖2)。 “肌”,《說文》:“肉也。從肉,幾聲?!瘪R王堆簡牘《十問》五號簡作“”,用為“肌膚”之“肌”,《天下至道談》四十七號簡用為“脂膩”之“脂”。清華簡《湯在啻門》在描述胎兒生長時說“六月生肉,七月乃”,整理者認為“”應讀作“肌膚”之“肌”。上述四方古璽中用為人名“肌”究竟應理解為何種意義,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2.“ (戀)(幸)” 三晉系私璽,鼻鈕,印面 13.5×11.3mm,高 13.2mm(圖3)?!秷D錄》未作釋文。 首字可隸定為“”。又見于《璽匯》386和 2676,前者作“王 ”,用為人名,后者作“ 睪(釋)之”,用為姓氏。古璽文字多見從“ ”的字,羅振玉最早指出古璽“ 和”的姓氏字即車鑾的“鑾”的本字,所從“”是“?”之省。裘錫圭先生考釋出戰(zhàn)國文字中一系列從“”的字,他認為古璽中的“”即“戀”字省文。這是可信的。姓氏“戀”見《正字通》(《戰(zhàn)古》1038頁)。 第二字是一個新見的古文字字形,從“犬”“羊”,可以摹寫作“”,隸定作“”,應釋為三晉文字的“幸”字(詳見第三節(jié))。戰(zhàn)國時期有以“幸”為名的人,例如:里耶秦簡第八層 1443號簡所見“大奴”名“幸”,該簡寫于秦始皇“卅二年(BC215)六月”,可知“大奴幸”無疑出生于戰(zhàn)國晚期的秦國。秦漢私印中亦多見以“幸”為人名者(《文字編》930頁)。 3. “宜又 ( 有 ) 百萬” 三晉系吉語璽,鼻鈕,印面 12.8×12.6mm,高 9.7mm(圖4)。同樣的吉語璽較為多見,例如《璽匯》4806-4811?!秷D錄》釋“向大全□”,今改釋為“宜又 (有 )百萬”。 第一字與《璽匯》4810字形近同,作“”形,“宜”字省體。第二字“又”的寫法與《璽匯》4809近同,作“”,右下有一飾筆,讀為“有”。戰(zhàn)國文字中“又”的飾筆可寫在右側,也可寫在左側,《璽匯》4814作“”形,“反”字在貨幣文字中既作“”形,又作“ ”形。第三字作“”,舊多釋“金”,1974年戰(zhàn)國中山王出土圓壺銘文中“數(shù)百里”的“百”字作“”,學者才知道該字形在三晉系文字中用為“百”。至于“”為什么可以用為“百”,眾說紛紜,例如:李學勤、李零兩先生認為是“害”字音近通用字,張政烺先生認為是“百”字倒書,劉宗漢先生認為是“金”字音近假借字,湯余惠先生認為是“白”字繁構,學界尚未有統(tǒng)一的認識。 二、漢印 1、“信義之印” 龜鈕,南北朝時期銅質官印,整體鎏金(圖5)。印面 30.7×29.7mm,高 26.8mm。 兩漢官印一般一寸(約2.3厘米)見方,即“方寸之印”(《漢書·嚴助傳》)。到兩晉南北朝時期,尺度逐漸變長,兩晉時期一寸2.42-2.45 厘米,南朝時期一寸2.5-2.52厘米,北魏時期一寸2.78-2.96厘米之間。南北朝時期官印形制也相應變大,2.7-3.1厘米者較為常見,故宮博物院藏一方十六國至南朝時期的鎏金龜鈕“龍驤將軍章”,邊長更是達到3.4厘米。 “信義”為信用道德之義,《三國志·蜀書·劉備傳》:“劉玄德弘雅有信義。”又用為地名。南朝梁曾設信義郡,領海陽、前京、信義、海虞、興國、南沙等縣,陳因之,至隋平陳之后廢置,治所位于隋代吳郡常熟附近(《隋書·地理志》揚州吳郡條)。南朝陳后主有子被封為“信義王”(《南史·蕭統(tǒng)列傳》)。清人所修《信義志》載,信義郡置于梁天監(jiān)六年(507),又分婁縣置信義縣,隋開皇九年(589)廢信義郡,改吳郡為蘇州,信義縣亦廢。 魏晉南北朝龜鈕鎏金印或為金質官印的代用品,亦或帶有某種榮譽的性質,其等級高于普通銅質官印?,F(xiàn)存魏晉南北朝官印中,大多為普通銅印,銅質鎏金者發(fā)現(xiàn)較少?!靶帕x之印”是南朝梁、陳時期的官印,形體較大,銅質通體鎏金,應與南朝信義郡有關,是可以證實南朝歷史事實的重要官印資料,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2.“中德私印” 漢代私印,瓦鈕,18.2×18.0mm,高 16.5mm(圖6)。 “中”為姓氏,漢印中又有“中福私印”、“中舒之印”等(《文字編》41頁)。據(jù)唐代《元和姓纂》,見于《呂氏春秋》的“中尚”為魏公子年之后,以封邑地名為氏。《戰(zhàn)國策》秦國有“中期”,《史記》有“中旗”。 3.“馬耐之印” 漢代私印,瓦鈕,18.3×18.0mm,高 16.1mm(圖7)。 “耐”字,《說文解字》作為“耏”字異體收錄,訓“罪不至髡也”,是一種剃除頰須的輕刑,秦漢出土文字中多從“寸”作。漢印中名“耐”者尚有“樊耐之印”、“卑耐之印”、“便耐”等(《文字編》861頁)。 4.“王奉印信”、“彊詡”子母印(套?。?/strong> 漢代私印,子母印,辟邪鈕?!秷D錄》釋母印印文為“王泰印信”,今改釋為“王奉印信”,印面 25.2×25.0mm,高 30.0mm;子印印文“彊詡”,印面 12.2×12.2mm,高 16.5mm(圖8)。 子母印,又稱套印,由兩方或三方印章相套合而成,流行于東漢至魏晉時期,多見于私印。鈕式多為獸鈕,母印為母獸,子印為子獸。辟邪鈕,流行于東漢晚期至魏晉時期,多為私印的鈕式。子母印的印文中,母印多刻姓名加“印信”,子印刻表字。 該印的“奉”字,與漢代官印中的寫法“”、“”近似。漢代私印中,名“奉”者比較多見(《文字編》238—239頁)。該套印中,母印為“王奉印信”,子印“彊詡”應是“王奉”的字號。 5.“黃參私印” 漢代私印,辟邪鈕,印面 12.6×12.3mm,高 19.4mm(圖9)。 第二字“參”字形較特殊,下部作“尒”形,漢印中又見于“雚參私印”的“”以及“蘇參私印”的“ ”等(《文字編》595頁)。漢代人名中,名“參”者不僅多見于漢印中,傳世文獻中也有不少,例如:漢初有相國“曹參”(《史記·曹相國世家》),漢文帝之子太原王叫“劉參”(《漢書·文帝本紀》)。 6.“史安世印” 漢代私印,龜鈕,16.0×16.0mm,高 14.8mm(圖10)?!秷D錄》釋“史印冊世”,今改釋為“史安世印”。 “安”字為白文,可摹寫作“”,其余三字為朱文。這種文字以朱文與白文相間雜的漢印一般稱為“朱白相間印”,極具美感和藝術性。鄧散木先生曾曰:“漢印有半朱半白者,有朱白相間者,又有一朱二白、二朱一白、一朱三白、三朱一白、二朱二白,及上下分朱白者。大抵筆畫少者,則以朱文間之,其二字筆畫一繁一簡者,則取簡者朱之,繁者白之。朱白之間,各適其宜,不可強合?!?sup>1 “安世”為漢代常見人名,多見于漢印和傳世文獻之中。該印形體較小,龜鈕造型寫意,或是子母?。ㄌ子。┲械淖佑 ?/p> 三、說戰(zhàn)國文字中從“犬”、“羊”的“幸”字 “幸”字,《說文》字形作“”,分析為“從屰從夭”,但在出土文字資料中,“幸”字的形體并不如此。1914年,羅振玉在《流沙墜簡》一書中釋敦煌漢簡中的“”字為“幸”,他說: “”字即“幸”字。諸簡中“幸”字多從犬,然皆上犬下羊,此簡則著犬于羊側。漢印中有“大利長幸”等語,其“幸”字上皆從犬,與篆書從作不合,前人不敢確定為“幸”字,然漢石刻中“幸”字皆從犬,無從夭者。今證以諸簡,知漢人隸書“幸”字無一與篆文合者,是可異也。2 趙平安先生認為“幸”字從“犬”、“羊”乃漢代人所改,兩者在古代均是能夠帶來吉祥的動物,漢代人“改幸為從犬從羊是有其深刻蘊意的”。3季旭昇先生在《說文新證》初版一書中認為,據(jù)漢代文字,《說文》之說不可信,“幸”實從犬羊,他引王北岳說云:“犬羊味美,人之幸冀,得之為幸也?!?sup>4兩位先生一從吉祥寓意立說,一從美味立說,均認為漢代“幸”字的形體從犬從羊。 楚系戰(zhàn)國文字中,上博簡《昭王毀室》篇中有“ ”字,陳劍先生在《釋上博竹書 <昭王毀室 >的“幸”字》(以下簡稱陳文)一文中最先釋為“幸”,他分析字形從“犬”從“倒矢”形,并云“其形體結構及造字本義還有待進一步研究”。5從辭例“不幸仆之父之骨在于此室之階下”看,陳先生對文意的把握無疑是正確的。 其后,戰(zhàn)國楚竹書中“幸”字多有出現(xiàn),具體字形羅列如次:(上博四《昭王》)、?(上博五《姑成》3)、(上博五《姑成》3)6、?(清華五《湯丘》11)7、(清華六《孺子》8)8、(清華七《子犯》5)9、? ?(清華八《邦道》5)、(清華八《邦道》18)、(清華八《心中》4)10、(清華九《禱辭》1)11。 上述十個字形中,除《湯丘》11號簡的字形不清之外,其余九字的寫法可分兩類,一類從犬從,共兩例,見上博五《姑成》,另一類從犬從 ,共七例,占大多數(shù)。陳文舉出大量實例證明楚文字中為倒矢之形,多見于合體字的偏旁,又或訛作形,單獨使用時可用為“矢”字。其結論很具說服力。關于秦漢文字中的“幸”字形體,陳文說:“'幸’字下半所從跟'羊’字也往往不同”,而且與“幸”字下半相比較的字形是單獨的“羊”字與“鮮”的右偏旁。他又說馬王堆一號漢墓文字的“幸”字下半所從大致有、兩類,前一類與“羊”近似,又云睡虎地秦簡中“幸”字下半與“羊”不同而與“逆”、“朔”的“屰”旁相同,并云“幸”字下半的變化與“屰”的寫法變化相一致,均有“”、“羊”、“”三類,從而推論秦漢文字中的“幸”也從犬從“倒矢”形?,F(xiàn)在學界多改從陳先生說,例如:季旭昇先生《說文新證》第二版云:“字從(倒矢形)、從犬,取義不明”12,徐在國先生《上博楚簡文字聲系》云:秦漢文字中的“幸”字下半“大致有、兩類形體,本為'倒矢’形”13。因迄今楚文字以外的其它諸系戰(zhàn)國文字中尚未發(fā)現(xiàn)“幸”字,上引陳文只是根據(jù)楚文字形體而得出的結論,這是需要注意的。 上引陳文說,秦漢文字中“幸”字下半的變化與“屰”旁的寫法變化相一致,均有“”、“羊”、“ ”三類。而秦漢文字中“羊”或“羊”旁的寫法也作這三類,例如:14 作“羊”:(羊,岳麓秦簡壹)、(羣,岳麓秦簡叁)、(羊,馬王堆簡帛) 作“”:(羸,岳麓秦簡叁)、(羣,睡虎地日書甲)、(羊,馬王堆簡帛) 作“”:?(羣,里耶 8-1777)、(羣,張家山漢簡)、 ?(美,馬王堆簡帛) 由此可知,迄今所見秦漢文字資料只能證明“屰”或“屰”旁與“羊”或“羊”旁已經混同,而不能證明秦漢文字“幸”的下半所從是由“倒矢”變來的“屰”而不是“羊”。實際上,“幸”下半所從位于字體下部,與處于同一位置的“羣”字下部所從“羊”相一致,均有“”、“羊”、“”三類。換言之,上文所引羅振玉等認為漢代文字中“幸”字從犬從羊之說尚不能完全否定。 我們再回頭看三晉私璽“(戀) ”的“”字,原字形可摹寫作“”。該字右旁是三晉文字中的“犬”,寫法較有特點,近似寫法見“”(?,《璽匯》2519)、“”(猗,《璽匯》826)等。三晉文字中“羊”或“羊”旁的寫法是“”、“?(牂)”、“(羣)”15,其特點是字形最上部相當于羊角的筆畫象形下垂,“”字的左旁無疑是“羊”,可隸定為“”。我們認為,“”即戰(zhàn)國三晉文字中的“幸”字,字形中的“羊”應起到聲符的作用。上古音中,“羊”為余母陽部,“幸”為匣母耕部,韻部旁轉,聲母有關聯(lián)。例如:匣母陽部的“永”多與以“羊”為聲符的余母陽部字“羕”相通假,《詩經·漢廣》:“江之永矣”的“永”字,《說文》引作“羕”。16戰(zhàn)國秦漢出土文獻中也多見“永”、“羕”兩字的通用,又可見余母月部的“閱”讀為匣母質部的“穴”的例子。17所以,戰(zhàn)國文字中匣母耕部的“幸”以余母陽部的“羊”為聲符是完全有可能的。 據(jù)此,我們認為戰(zhàn)國文字中“幸”字的形體有兩系,一是楚文字中從矢從犬的“”類寫法,二是三晉文字中從羊從犬的“”類寫法,而后者為秦漢文字所繼承,是正統(tǒng)的“幸”字寫法。換言之,三晉文字中的“”是秦漢文字中“從犬、從羊”的“幸”字的直接源頭。三晉和秦漢文字中的“幸”字從犬羊聲,是形聲字,至于是否兼有會意,以及所會之意如何,尚待進一步研究。至于三晉文字中從羊從犬的“幸”字與楚文字中從矢從犬的“幸”字的關系,我們尚不完全清楚,只能寄希望于將來有更多的出土文字資料來解決這個問題。 結 語 本文所得收獲主要有如下幾點。一是根據(jù)我們的調查資料,公布大和文華館所藏九方(套)古璽印的印鈕和印面照片以及測量數(shù)據(jù),對《圖錄》中有問題的釋文做了改釋;二是指出“信義之印”為南朝梁、陳時期的官印,應與南朝信義郡有關,是可以佐證南朝歷史事實的重要官印資料;三是將三晉系古璽“(戀) ”的“”考釋為從犬從羊的“幸”字,是以“羊”為聲符的形聲字,是秦漢文字中“從犬、從羊”的“幸”字的直接源頭,“幸”字從“犬”、“羊”乃漢代人所改之說不確。迄今只在戰(zhàn)國楚文字中發(fā)現(xiàn)過明確的“幸”字,而在其它諸系古文字中尚沒有發(fā)現(xiàn)過,本文所釋三晉文字“幸”字的發(fā)現(xiàn)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附記:本文所用照片均為筆者攝影,資料的使用已經取得大和文華館的許可。我們在做調查時,得到該館學藝部宮崎もも女史和瀧朝子女史的幫助,在此謹表衷心感謝。 本文是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基盤研究(C)“日本に所蔵される中國古印に関する調査研究”(項目編號:21K00885,研究代表:劉海宇)的階段性成果。 本文曾在“第 33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宣讀,初稿載《第 33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文字學會、輔仁大學 中國文學系編,2022年 5月,139—149頁),又載上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webshow/9911)。 注釋: [1] 鄧散木《篆刻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年,上編第39、40頁。 [2] 羅振玉、王國維《流沙墜簡》,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圖版第65頁,釋文第220、221頁。 [3] 趙平安《漢字形體結構圍繞字音字義的表現(xiàn)而進行的改造》,氏著《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原載《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1999年),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第190、191頁。 [4] 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第120頁。 [5] 陳劍《釋上博竹書<昭王毀室>的“幸”字》,氏著《戰(zhàn)國竹書論集》(原載《漢字研究》第一輯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34―143頁。 [6] 上博簡五《姑成家父》5號簡,簡稱“上博五《姑成》”(見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42頁)。 [7] 清華簡五《湯處于湯丘》11號簡,簡稱“清華五《湯丘》”(見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伍)》,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第209頁)。 [8] 清華簡六《鄭武夫人規(guī)孺子》8號簡,簡稱“清華六《孺子》8”(見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六)》,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第200頁)。 [9] 清華簡七《子犯子余》5號簡,簡稱“清華七《子犯》5”(見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七)》,上海:中西書局,2017年,第202頁)。 [10] 清華簡八《治邦之道》5號簡與18號簡,簡稱“清華八《邦道》5、8”;清華簡八《心是謂中》4號簡,簡稱“清華八《心中》4”(見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八)》,上海:中西書局,2018年,第219頁)。 [11] 清華簡九《禱辭》1號簡(見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九)》,上海:中西書局,2019年,第251頁)。 [12] 季旭昇《說文新證(二版)》,臺北藝文出版社,2014年,第769頁。 [13] 徐在國《上博楚簡文字聲系》,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873頁。 [14] 以上字形取自單曉偉《秦文字字形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69、155、156頁;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55頁;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145、146頁;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耶秦簡(一)》,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225頁;張守中《張家山漢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103頁。 [15] 徐在國等《戰(zhàn)國文字字形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510―513頁。 [16] 聲韻歸屬據(jù)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蛞浴把颉?/span>為喻母陽部字,參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54―456、485頁。 [17] 白于藍《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 1040、770頁。 篆刻藝術,是于金屬、象牙、犀角、玉、石等質材之上雕刻以篆體文字的藝術。因以制作印章為主,又稱印章藝術。代表人物有:趙之謙、吳昌碩、厲良玉、齊白石等。 [5] 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形成了一以貫之、厚重的悠久傳統(tǒng)。其融萬千氣象于方寸之間,向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鐘愛,或自篆自用,或饋贈文友,鈐記落款,觀賞把玩,可從中獲得無盡的審美愉悅和藝術享受。 所謂“篆刻藝術”,不是簡單地用“篆書”這一載體去刻印就是篆刻藝術。歷數(shù)歷史上有建樹的篆刻家,他們首先是有風格、有個性的篆書家,亦即“以我書入我印”,如:鄧石如、吳攘之、趙之謙、黃士凌、吳昌碩、齊白石、劉一聞、林旭等。 傳統(tǒng)的篆刻藝術,它的標準是:只有在形成了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書藝術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刻工藝美術作品。篆刻,就是以刀代筆,在印材上按照已經寫好的書法,或畫好的圖像,進行刻刀刻寫。它是中國一門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具有實用與欣賞的雙重價值。篆刻最常用的字體是篆字。此外,還有隸書、楷書、行書等。篆刻工藝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屬、獸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石料。 中國的篆刻藝術之所以豐富多彩、流派紛呈,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體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來的演變和發(fā)展,中國文字的書體復雜多變,具有豐富的藝術性。從體式來看,分為真、草、隸、篆;從藝術來看,各種體式又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正因為中國文字具有這些特點,才使得篆刻這門以文字書寫形式為表現(xiàn)內容的傳統(tǒng)藝術,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漢篆(即繆篆)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圍漸有拓寬,隸書、楷書,甚至行楷等,有時也被引入印章。即以篆書入印而言,流派印章興起之后,所取范圍也日趨廣泛。諸如甲骨、兵器、石鼓、詔版、泉布、瓦當?shù)葘嵨锷系奈淖郑瑹o一不在篆刻創(chuàng)作的文字取資之內。特別是明清之際,流派作家中的幾位巨將,能成功地以自己獨具風貌的篆書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廣博,而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隸、篆中的一種——篆書來說,就有好多門類。秦以前的統(tǒng)稱大篆;秦統(tǒng)一后的文字,稱小篆(即秦篆、斯篆);漢代則出現(xiàn)了一種專用于摹印的書體稱繆篆。屬大篆范疇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類的包括詔版、權量書體;漢篆則還有漢磚、碑額書體。而且在篆書中,一個字往往出現(xiàn)多種寫法,有的甚至多達百余種。但是不論篆書有多少類別和多少寫法,歸根結底卻“萬變不離其宗”。 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相結合的工藝美術,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現(xiàn)的一門工藝美術。是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xiàn)的美、刀法展現(xiàn)的美及金石自然美為一體,以獨立欣賞的表現(xiàn)性藝術。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fā)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實用藝術的表現(xiàn)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時代。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 篆刻藝術(刻刀的刀法)與書法藝術(毛筆的筆法)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實用藝術轉化為純表現(xiàn)性藝術的歷史過程。依據(jù)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大多屬于戰(zhàn)國時期。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古璽是由專門工匠制作,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璽文分朱文和白文兩種,其特征是:朱文璽邊欄寬闊,白文璽有界格。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各種異形。 古璽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反映了社會實用生活習俗和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fā)現(xiàn)3枚類似的實物,據(jù)此有人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 前三方只有圖案記號,第四方為戰(zhàn)國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這種表現(xiàn)形式是后世閑章印的先導。 漢代是璽印發(fā)展空前輝煌的時期,更明確約定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余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系,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新莽時期的印章制作最為精美。 東漢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社會動蕩,戰(zhàn)亂不已,文武官員常調動,封拜頻繁,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印坯上臨時刻鑿,印文不加修飾,便為急就章。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對后世的篆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xiàn)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fā)現(xiàn)時,曾被誤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fā)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書公文、記帳目、寫書信等。在簡牘的遞寄往來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后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的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于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后還會出現(xiàn)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現(xiàn)了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紙張普遍應用,開始使用朱砂調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廢止。因此,用新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時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漢字書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繞,借以填補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發(fā)展成為九疊篆,卻失去了傳統(tǒng)篆書的優(yōu)美法度。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出于鑒藏書畫的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一體,印章成為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稱為金石書畫。 此外,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嘯堂集古錄》等對古代璽印都有輯錄。書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為歷代后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藝術性。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隸書、楷書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視的印章范體。 古代璽印制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yōu)點,但硬度高,堅澀難刻。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fā)現(xiàn)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據(jù)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來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辟了新的天地,為篆刻藝術發(fā)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葉。此時印章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附屬品,而發(fā)展成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品。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篆字和精心為文,“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指謂作賦修辭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以后演變成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 篆刻藝術明清兩代之際好手如林、派別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系及活動區(qū)域來命名的。明代中葉到晚清近500年間,出現(xiàn)了篆刻藝術繁榮時期。 明代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尤以篆刻擅名當代。他繼承與創(chuàng)新篆刻藝術,被后來篆刻家奉為篆刻之祖。他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頗具匠心。 他以“六書為準則”的主張,至二十一世紀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于文彭的倡導,篆刻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被稱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還有歸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簡、蘇宣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文彭的學生)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后世影響很大。何震一派被稱為徽派。屬于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聲、董澗、沈風等人。 明代汪關自創(chuàng)白文刻意仿漢,各樹一幟。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何震《聽鸝深處》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于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chuàng)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 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如。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chuàng)者。 這個流派又經后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發(fā)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 溯流求源 印章一道,始于殷商,興于秦漢、盛于明清。篆刻印章的鑒賞,簡言之,宋元以前以時代論風格,明清以后以流派論成就,重在個人風格。作為篆刻藝術欣賞的前提,我們應遵循“深入淺出、溯流求源”的法則。我們所欣賞的篆刻藝術,從表面上、視覺上感受到的是一枚枚朱紅的印跡。然而它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淵源,它集中表現(xiàn)了中國書法、印學學理、特殊的材質等諸多內容,而后由特殊的人枛枛有著較高的傳統(tǒng)藝術修養(yǎng)以及印學修養(yǎng)的人充當主體,使這種形式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審美行為。透過印章的表面,體現(xiàn)出中國藝術家博大精深的審美精神與審美情感,輻射著中國藝術之魂。所謂深入淺出,就是要先從識別中國古文字起,特別是識別篆書字體、結構,觀摩陶器花紋枛枛銅鼎器銘文枛枛秦磚漢瓦、封印枛枛竹簡枛枛碑文古璽等作為提高欣賞能力的知識積累,培養(yǎng)藝術欣賞的興趣。因為印章的出現(xiàn),最初并非因為可愛好玩,而是因為有用。從殷商交換的憑證,到秦漢時代政治權力的標志,它的功能是實用的。唐宋之際,收藏風興起,于是出現(xiàn)了簽藏印、齋館別號印等,印章似乎躋身于審美領域了。印章發(fā)展到明清之際,形制日趨完善,但篆與刻還是有分工的,明代文彭的出現(xiàn),起到主導由藝術家代替匠人的作用,自篆自刻,跳越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龍門,悠然騰身于詩、書、畫之間,在操作上完成了從篆到刻一氣呵成的直接創(chuàng)造;在性質上實現(xiàn)了從實用到賞玩的價值轉換,從此,篆刻以純藝術的身份參與到我國的審美歷史中??梢赃@樣認為,印章的歷史,始于殷商;印學的歷史則始于明代的文彭。文彭之后,我國的藝術領域中才有了一個新的獨立學科枛枛印學,方才有眾多的癡癡耕石的篆刻家,使印章這古老之樹春意盎然。既然篆刻進入到藝術領域中,那么它的藝術價值就必須具有欣賞性,即“可愛玩”。一方好印必定要“耐玩”才行。而“耐玩”的東西不僅要美,更要有“氣味”。繪畫求“氣韻生動”,而印將“氣”、“韻”都落實到“味”上。具體的講落實到篆與刻的兩個過程之中,我們欣賞一方印章,不在乎是閑章還是官印,不在乎是吉語印還是鑒藏印,關鍵在于:印文、章法、刀法這些要素,因為由此可見到作者的天賦與修養(yǎng)功底。 綜上所述,我們得知篆刻的欣賞要從溯流求源入手,即從了解,認識漢印開始。一般來講,自劉邦興漢至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印章從風格到采用的字體,無論形式、內容變化都不大,根據(jù)近代印人的習慣,就形而論,一概視為“漢印”。漢印的藝術風格和特征表現(xiàn)于:1、逐漸取消了印的界格;2、印文使用了形體屈滿、方正、線條平直、變化有致的繆篆。通過筆畫的申張、盤回、增減、挪移、穿插、變形等不同的處理設計,把印面上沒有界格的大小、長短和方園不等的印字,根據(jù)印的不同形狀調理得非常妥貼。3、 在一方印章中篆法是表現(xiàn)章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使?jié)h印成為肥不臃腫,瘦不枯槁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一副布局嚴謹、布白勻稱、虛實均衡、氣勢雄壯的構圖。通過掌握上述漢印的特征,增加了欣賞水平,最后歸納為鑒賞三部曲,即書法、刀法、章法。概括的講,欣賞篆刻作品,章法是關鍵、書法(指篆書)是基礎,刀法是技巧。優(yōu)秀的篆刻作品,首先在視覺上給人的印象是章法即朱白分布,文字結構與整個印文的會意貫通。從其中可以透射出作者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造才能??梢哉f是“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篆刻家的藝術素養(yǎng)及悟性躍然紙上。這樣的作品,其章法、 書法、刀法所蘊含的內質就高,風格也就傳統(tǒng)、獨特,形式上也就耐人尋味,因而有著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返璞歸真 在藝術發(fā)展史上,無數(shù)事實表明,智者對美的感悟力都是相近的。在基本掌握了篆刻作品的欣賞能力之后,如何深刻理解篆刻作品的功力及內涵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由于“詩、書、畫、印”被稱為中國藝術的四絕,所以對印章的欣賞就要擴大提高理論水平,即不但要從印章的表面形式探討技法、章法,還要借鑒,學習其它藝術的欣賞方法,如觀摩書法、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要閱讀這些 諸如“篆刻學”、“漢印文字徵”之類的專業(yè)書籍,藉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素質,達到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境界。所謂超凡脫俗,就是在欣賞印章時注意到作品的情感空間;是渾厚、雄壯還是蕭散、悲切,是緊張凝重還是輕松、自由。能夠看出作品由疏緩到急促的流變,由外到內的、驟然的、活動點與靜態(tài)塊面的波動,而最終歸向原始情感。沃爾特·佩特曾說“所有的藝術都在不斷地向著音樂的境界努力”。當時間形式由遠近不同的跳躍,表現(xiàn)為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空間形式由粗礪與優(yōu)雅、不安與寧靜的組合演變?yōu)閷ΨQ、呼應的節(jié)奏,我們的美的感受則極為 自然地由對音樂的感受移向對裝飾趣味的感受。它不但喚起了視覺的欲望,更激發(fā)了大腦思維的欲望,從而觸發(fā)引導讀者的藝術想象。這樣的作品就達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一最終結果也就是篆刻藝術在進行冷靜的思考后,通過艱難的風格蛻變周而復始,返璞歸真的歷程。 綜上所述,篆刻藝術的欣賞,已經涉及到了印章藝術的實質,并以漢印為例,分析了構成漢印藝術的一些基本特征,使人們認識到篆刻何以具有深厚質樸美的原因所在,完成了印章的審美過程??傊趟囆g作為一門專門藝術受到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構成篆刻藝術的主要條件。明代朱簡在《印章要論》中說:印先字,字先章;章則具意,字則具筆。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為一件藝術品,三者必須具備,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有密切關系,形成一件藝術品的整體。 篆法 篆法 傳統(tǒng)印章文字主要用篆書,所以稱為篆法。其實是印章文字的書法。古代印章,古□用大篆、漢印用繆篆(一種筆畫屈曲纏繞的篆書),也有用鳥蟲書。宋元以來多用小篆,還有一種將篆書筆畫折疊均勻,填滿印面,稱為九疊篆。近代有用隸書、草書、楷書入印的。鐫刻印章,必須識別字體,尤其是篆書,要了解字體的源流、文字的結構規(guī)律,才能將文字正確地組合在印面中,不致在文字上造成錯誤。其次,鐫刻印章,必須有書法藝術的修養(yǎng)。明清著名篆刻家,大都是書法家,他們講求以書入印,要求刀中見筆,筆中有刀,刀筆相生,因而使篆刻融化書法,借以增添無窮的意境和趣味。 章法 章法 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即所謂分朱布白。印章在很小的范圍,以不多的文字,表現(xiàn)其藝術魅力,因此要求文字富有變化,其布局要豐富多彩而有藝術性。印章的布局大致分虛實疏密、欹側均衡等藝術規(guī)律。其運用作者往往以增減、屈伸、挪讓、呼應等方法來處理。清代篆刻家將虛實疏密關系總結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計白當黑等布局規(guī)則。即借虛以見實,以虛襯實,虛實相生,以得到意境深邃、回味無窮的效果。欹側均衡是在參差欹側的變化,求勻稱的效果,欹側與均衡是相反相成的,即所謂欹正相生。要達到欹正相生的效果,布局時必須注意輕重、起伏、呼應、離合的關系,使參差不齊中求得統(tǒng)一和諧。章法除利用文字的安排外,還可利用筆畫的粗細肥瘦、邊框欄格的安排以及擊邊的方法使其有殘缺趣味,來處理布局的變化。 刀法 刀法 篆刻家湊刀于石面,下刀的方法不同產生刀痕的面貌也不相同,所以刀法可以增加篆刻藝術趣味。明清著名篆刻家無不重視刀法,明代朱簡《印章要論》說:“吾所謂刀法者,如筆之有起伏,有轉折,有緩急,各完筆意,不得孟浪”。古人鐫刻印章用刀如用筆,以刀代筆,所以刻印刀又稱鐵筆。古代論印的著作將刀法分為:單刀、復刀、反刀、飛刀、澀刀、舞刀、切刀、留刀、埋刀、補刀等。也有將它分為:正入正刀、單入正刀、雙入正刀、沖刀、澀刀、足刀、留刀、復刀、輕刀、埋刀、切刀、舞刀、平刀等。近代篆刻家鄧散木認為上列這些刀法,有的成理,有的不成理,如果實際運用,則須因時制宜,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刀法因人而異,由于派別的不同,在用刀上也有差異。清代皖派篆刻家善用沖刀,線條挺健,刀筆相融,流暢自然,線條風格流動奔放。浙派篆刻家喜用切刀,刀痕頓挫起伏,沉著痛快,線條風格生拙古樸。刀法的講求,是印章邁進篆刻藝術時代的一大特點 [3-4]。 款識 款識 篆刻藝術的附度部分。刻在印側的稱為邊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頂端的文字稱為頂款。秦漢和秦漢以前印章,未發(fā)現(xiàn)鑄刻有款識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鑄造年月日的,世稱背款,應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側面刻款識文字,始于明代。印款除刻作者姓名和鐫刻時間外,還有題識其他詞句,很像中國畫的題跋??钭R的書體有楷、草、隸、篆、行書等,此外還有刻圖像的。文字有陽文、陰文,初期刻法用雙刀,以后大都單刀直下,風格各不相同。印款本身也是藝術品,它和印面篆刻可互相爭輝,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趣味。 篆刻藝術,是于金屬、象牙、犀角、玉、石等質材之上雕刻以篆體文字的藝術。因以制作印章為主,又稱印章藝術。代表人物有:趙之謙、吳昌碩、厲良玉、齊白石等。 [5] 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形成了一以貫之、厚重的悠久傳統(tǒng)。其融萬千氣象于方寸之間,向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鐘愛,或自篆自用,或饋贈文友,鈐記落款,觀賞把玩,可從中獲得無盡的審美愉悅和藝術享受。 所謂“篆刻藝術”,不是簡單地用“篆書”這一載體去刻印就是篆刻藝術。歷數(shù)歷史上有建樹的篆刻家,他們首先是有風格、有個性的篆書家,亦即“以我書入我印”,如:鄧石如、吳攘之、趙之謙、黃士凌、吳昌碩、齊白石、劉一聞、林旭等。 傳統(tǒng)的篆刻藝術,它的標準是:只有在形成了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書藝術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刻工藝美術作品。篆刻,就是以刀代筆,在印材上按照已經寫好的書法,或畫好的圖像,進行刻刀刻寫。它是中國一門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具有實用與欣賞的雙重價值。篆刻最常用的字體是篆字。此外,還有隸書、楷書、行書等。篆刻工藝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屬、獸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石料。 中國的篆刻藝術之所以豐富多彩、流派紛呈,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體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來的演變和發(fā)展,中國文字的書體復雜多變,具有豐富的藝術性。從體式來看,分為真、草、隸、篆;從藝術來看,各種體式又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正因為中國文字具有這些特點,才使得篆刻這門以文字書寫形式為表現(xiàn)內容的傳統(tǒng)藝術,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漢篆(即繆篆)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圍漸有拓寬,隸書、楷書,甚至行楷等,有時也被引入印章。即以篆書入印而言,流派印章興起之后,所取范圍也日趨廣泛。諸如甲骨、兵器、石鼓、詔版、泉布、瓦當?shù)葘嵨锷系奈淖郑瑹o一不在篆刻創(chuàng)作的文字取資之內。特別是明清之際,流派作家中的幾位巨將,能成功地以自己獨具風貌的篆書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廣博,而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隸、篆中的一種——篆書來說,就有好多門類。秦以前的統(tǒng)稱大篆;秦統(tǒng)一后的文字,稱小篆(即秦篆、斯篆);漢代則出現(xiàn)了一種專用于摹印的書體稱繆篆。屬大篆范疇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類的包括詔版、權量書體;漢篆則還有漢磚、碑額書體。而且在篆書中,一個字往往出現(xiàn)多種寫法,有的甚至多達百余種。但是不論篆書有多少類別和多少寫法,歸根結底卻“萬變不離其宗”。 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相結合的工藝美術,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現(xiàn)的一門工藝美術。是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xiàn)的美、刀法展現(xiàn)的美及金石自然美為一體,以獨立欣賞的表現(xiàn)性藝術。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fā)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實用藝術的表現(xiàn)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時代。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 篆刻藝術(刻刀的刀法)與書法藝術(毛筆的筆法)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實用藝術轉化為純表現(xiàn)性藝術的歷史過程。依據(jù)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大多屬于戰(zhàn)國時期。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古璽是由專門工匠制作,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璽文分朱文和白文兩種,其特征是:朱文璽邊欄寬闊,白文璽有界格。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各種異形。 古璽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反映了社會實用生活習俗和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fā)現(xiàn)3枚類似的實物,據(jù)此有人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 前三方只有圖案記號,第四方為戰(zhàn)國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這種表現(xiàn)形式是后世閑章印的先導。 漢代是璽印發(fā)展空前輝煌的時期,更明確約定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余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系,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新莽時期的印章制作最為精美。 東漢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社會動蕩,戰(zhàn)亂不已,文武官員常調動,封拜頻繁,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印坯上臨時刻鑿,印文不加修飾,便為急就章。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對后世的篆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xiàn)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fā)現(xiàn)時,曾被誤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fā)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書公文、記帳目、寫書信等。在簡牘的遞寄往來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后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的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于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后還會出現(xiàn)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現(xiàn)了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紙張普遍應用,開始使用朱砂調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廢止。因此,用新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時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漢字書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繞,借以填補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發(fā)展成為九疊篆,卻失去了傳統(tǒng)篆書的優(yōu)美法度。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出于鑒藏書畫的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一體,印章成為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稱為金石書畫。 此外,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嘯堂集古錄》等對古代璽印都有輯錄。書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為歷代后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藝術性。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隸書、楷書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視的印章范體。 古代璽印制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yōu)點,但硬度高,堅澀難刻。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fā)現(xiàn)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據(jù)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來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辟了新的天地,為篆刻藝術發(fā)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葉。此時印章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附屬品,而發(fā)展成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品。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篆字和精心為文,“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指謂作賦修辭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以后演變成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 篆刻藝術明清兩代之際好手如林、派別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系及活動區(qū)域來命名的。明代中葉到晚清近500年間,出現(xiàn)了篆刻藝術繁榮時期。 明代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尤以篆刻擅名當代。他繼承與創(chuàng)新篆刻藝術,被后來篆刻家奉為篆刻之祖。他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頗具匠心。 他以“六書為準則”的主張,至二十一世紀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于文彭的倡導,篆刻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被稱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還有歸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簡、蘇宣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文彭的學生)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后世影響很大。何震一派被稱為徽派。屬于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聲、董澗、沈風等人。 明代汪關自創(chuàng)白文刻意仿漢,各樹一幟。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何震《聽鸝深處》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于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chuàng)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 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如。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chuàng)者。 這個流派又經后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發(fā)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 溯流求源 印章一道,始于殷商,興于秦漢、盛于明清。篆刻印章的鑒賞,簡言之,宋元以前以時代論風格,明清以后以流派論成就,重在個人風格。作為篆刻藝術欣賞的前提,我們應遵循“深入淺出、溯流求源”的法則。我們所欣賞的篆刻藝術,從表面上、視覺上感受到的是一枚枚朱紅的印跡。然而它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淵源,它集中表現(xiàn)了中國書法、印學學理、特殊的材質等諸多內容,而后由特殊的人枛枛有著較高的傳統(tǒng)藝術修養(yǎng)以及印學修養(yǎng)的人充當主體,使這種形式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審美行為。透過印章的表面,體現(xiàn)出中國藝術家博大精深的審美精神與審美情感,輻射著中國藝術之魂。所謂深入淺出,就是要先從識別中國古文字起,特別是識別篆書字體、結構,觀摩陶器花紋枛枛銅鼎器銘文枛枛秦磚漢瓦、封印枛枛竹簡枛枛碑文古璽等作為提高欣賞能力的知識積累,培養(yǎng)藝術欣賞的興趣。因為印章的出現(xiàn),最初并非因為可愛好玩,而是因為有用。從殷商交換的憑證,到秦漢時代政治權力的標志,它的功能是實用的。唐宋之際,收藏風興起,于是出現(xiàn)了簽藏印、齋館別號印等,印章似乎躋身于審美領域了。印章發(fā)展到明清之際,形制日趨完善,但篆與刻還是有分工的,明代文彭的出現(xiàn),起到主導由藝術家代替匠人的作用,自篆自刻,跳越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龍門,悠然騰身于詩、書、畫之間,在操作上完成了從篆到刻一氣呵成的直接創(chuàng)造;在性質上實現(xiàn)了從實用到賞玩的價值轉換,從此,篆刻以純藝術的身份參與到我國的審美歷史中。可以這樣認為,印章的歷史,始于殷商;印學的歷史則始于明代的文彭。文彭之后,我國的藝術領域中才有了一個新的獨立學科枛枛印學,方才有眾多的癡癡耕石的篆刻家,使印章這古老之樹春意盎然。既然篆刻進入到藝術領域中,那么它的藝術價值就必須具有欣賞性,即“可愛玩”。一方好印必定要“耐玩”才行。而“耐玩”的東西不僅要美,更要有“氣味”。繪畫求“氣韻生動”,而印將“氣”、“韻”都落實到“味”上。具體的講落實到篆與刻的兩個過程之中,我們欣賞一方印章,不在乎是閑章還是官印,不在乎是吉語印還是鑒藏印,關鍵在于:印文、章法、刀法這些要素,因為由此可見到作者的天賦與修養(yǎng)功底。 綜上所述,我們得知篆刻的欣賞要從溯流求源入手,即從了解,認識漢印開始。一般來講,自劉邦興漢至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印章從風格到采用的字體,無論形式、內容變化都不大,根據(jù)近代印人的習慣,就形而論,一概視為“漢印”。漢印的藝術風格和特征表現(xiàn)于:1、逐漸取消了印的界格;2、印文使用了形體屈滿、方正、線條平直、變化有致的繆篆。通過筆畫的申張、盤回、增減、挪移、穿插、變形等不同的處理設計,把印面上沒有界格的大小、長短和方園不等的印字,根據(jù)印的不同形狀調理得非常妥貼。3、 在一方印章中篆法是表現(xiàn)章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使?jié)h印成為肥不臃腫,瘦不枯槁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一副布局嚴謹、布白勻稱、虛實均衡、氣勢雄壯的構圖。通過掌握上述漢印的特征,增加了欣賞水平,最后歸納為鑒賞三部曲,即書法、刀法、章法。概括的講,欣賞篆刻作品,章法是關鍵、書法(指篆書)是基礎,刀法是技巧。優(yōu)秀的篆刻作品,首先在視覺上給人的印象是章法即朱白分布,文字結構與整個印文的會意貫通。從其中可以透射出作者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造才能。可以說是“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篆刻家的藝術素養(yǎng)及悟性躍然紙上。這樣的作品,其章法、 書法、刀法所蘊含的內質就高,風格也就傳統(tǒng)、獨特,形式上也就耐人尋味,因而有著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返璞歸真 在藝術發(fā)展史上,無數(shù)事實表明,智者對美的感悟力都是相近的。在基本掌握了篆刻作品的欣賞能力之后,如何深刻理解篆刻作品的功力及內涵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由于“詩、書、畫、印”被稱為中國藝術的四絕,所以對印章的欣賞就要擴大提高理論水平,即不但要從印章的表面形式探討技法、章法,還要借鑒,學習其它藝術的欣賞方法,如觀摩書法、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要閱讀這些 諸如“篆刻學”、“漢印文字徵”之類的專業(yè)書籍,藉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素質,達到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境界。所謂超凡脫俗,就是在欣賞印章時注意到作品的情感空間;是渾厚、雄壯還是蕭散、悲切,是緊張凝重還是輕松、自由。能夠看出作品由疏緩到急促的流變,由外到內的、驟然的、活動點與靜態(tài)塊面的波動,而最終歸向原始情感。沃爾特·佩特曾說“所有的藝術都在不斷地向著音樂的境界努力”。當時間形式由遠近不同的跳躍,表現(xiàn)為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空間形式由粗礪與優(yōu)雅、不安與寧靜的組合演變?yōu)閷ΨQ、呼應的節(jié)奏,我們的美的感受則極為 自然地由對音樂的感受移向對裝飾趣味的感受。它不但喚起了視覺的欲望,更激發(fā)了大腦思維的欲望,從而觸發(fā)引導讀者的藝術想象。這樣的作品就達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一最終結果也就是篆刻藝術在進行冷靜的思考后,通過艱難的風格蛻變周而復始,返璞歸真的歷程。 綜上所述,篆刻藝術的欣賞,已經涉及到了印章藝術的實質,并以漢印為例,分析了構成漢印藝術的一些基本特征,使人們認識到篆刻何以具有深厚質樸美的原因所在,完成了印章的審美過程??傊趟囆g作為一門專門藝術受到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構成篆刻藝術的主要條件。明代朱簡在《印章要論》中說:印先字,字先章;章則具意,字則具筆。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為一件藝術品,三者必須具備,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有密切關系,形成一件藝術品的整體。 篆法 篆法 傳統(tǒng)印章文字主要用篆書,所以稱為篆法。其實是印章文字的書法。古代印章,古□用大篆、漢印用繆篆(一種筆畫屈曲纏繞的篆書),也有用鳥蟲書。宋元以來多用小篆,還有一種將篆書筆畫折疊均勻,填滿印面,稱為九疊篆。近代有用隸書、草書、楷書入印的。鐫刻印章,必須識別字體,尤其是篆書,要了解字體的源流、文字的結構規(guī)律,才能將文字正確地組合在印面中,不致在文字上造成錯誤。其次,鐫刻印章,必須有書法藝術的修養(yǎng)。明清著名篆刻家,大都是書法家,他們講求以書入印,要求刀中見筆,筆中有刀,刀筆相生,因而使篆刻融化書法,借以增添無窮的意境和趣味。 章法 章法 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即所謂分朱布白。印章在很小的范圍,以不多的文字,表現(xiàn)其藝術魅力,因此要求文字富有變化,其布局要豐富多彩而有藝術性。印章的布局大致分虛實疏密、欹側均衡等藝術規(guī)律。其運用作者往往以增減、屈伸、挪讓、呼應等方法來處理。清代篆刻家將虛實疏密關系總結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計白當黑等布局規(guī)則。即借虛以見實,以虛襯實,虛實相生,以得到意境深邃、回味無窮的效果。欹側均衡是在參差欹側的變化,求勻稱的效果,欹側與均衡是相反相成的,即所謂欹正相生。要達到欹正相生的效果,布局時必須注意輕重、起伏、呼應、離合的關系,使參差不齊中求得統(tǒng)一和諧。章法除利用文字的安排外,還可利用筆畫的粗細肥瘦、邊框欄格的安排以及擊邊的方法使其有殘缺趣味,來處理布局的變化。 刀法 刀法 篆刻家湊刀于石面,下刀的方法不同產生刀痕的面貌也不相同,所以刀法可以增加篆刻藝術趣味。明清著名篆刻家無不重視刀法,明代朱簡《印章要論》說:“吾所謂刀法者,如筆之有起伏,有轉折,有緩急,各完筆意,不得孟浪”。古人鐫刻印章用刀如用筆,以刀代筆,所以刻印刀又稱鐵筆。古代論印的著作將刀法分為:單刀、復刀、反刀、飛刀、澀刀、舞刀、切刀、留刀、埋刀、補刀等。也有將它分為:正入正刀、單入正刀、雙入正刀、沖刀、澀刀、足刀、留刀、復刀、輕刀、埋刀、切刀、舞刀、平刀等。近代篆刻家鄧散木認為上列這些刀法,有的成理,有的不成理,如果實際運用,則須因時制宜,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刀法因人而異,由于派別的不同,在用刀上也有差異。清代皖派篆刻家善用沖刀,線條挺健,刀筆相融,流暢自然,線條風格流動奔放。浙派篆刻家喜用切刀,刀痕頓挫起伏,沉著痛快,線條風格生拙古樸。刀法的講求,是印章邁進篆刻藝術時代的一大特點 [3-4]。 款識 款識 篆刻藝術的附度部分??淘谟鹊姆Q為邊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頂端的文字稱為頂款。秦漢和秦漢以前印章,未發(fā)現(xiàn)鑄刻有款識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鑄造年月日的,世稱背款,應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側面刻款識文字,始于明代。印款除刻作者姓名和鐫刻時間外,還有題識其他詞句,很像中國畫的題跋。款識的書體有楷、草、隸、篆、行書等,此外還有刻圖像的。文字有陽文、陰文,初期刻法用雙刀,以后大都單刀直下,風格各不相同。印款本身也是藝術品,它和印面篆刻可互相爭輝,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趣味。 篆刻藝術,是于金屬、象牙、犀角、玉、石等質材之上雕刻以篆體文字的藝術。因以制作印章為主,又稱印章藝術。代表人物有:趙之謙、吳昌碩、厲良玉、齊白石等。 [5] 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形成了一以貫之、厚重的悠久傳統(tǒng)。其融萬千氣象于方寸之間,向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鐘愛,或自篆自用,或饋贈文友,鈐記落款,觀賞把玩,可從中獲得無盡的審美愉悅和藝術享受。 所謂“篆刻藝術”,不是簡單地用“篆書”這一載體去刻印就是篆刻藝術。歷數(shù)歷史上有建樹的篆刻家,他們首先是有風格、有個性的篆書家,亦即“以我書入我印”,如:鄧石如、吳攘之、趙之謙、黃士凌、吳昌碩、齊白石、劉一聞、林旭等。 傳統(tǒng)的篆刻藝術,它的標準是:只有在形成了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書藝術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刻工藝美術作品。篆刻,就是以刀代筆,在印材上按照已經寫好的書法,或畫好的圖像,進行刻刀刻寫。它是中國一門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具有實用與欣賞的雙重價值。篆刻最常用的字體是篆字。此外,還有隸書、楷書、行書等。篆刻工藝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屬、獸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石料。 中國的篆刻藝術之所以豐富多彩、流派紛呈,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體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來的演變和發(fā)展,中國文字的書體復雜多變,具有豐富的藝術性。從體式來看,分為真、草、隸、篆;從藝術來看,各種體式又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正因為中國文字具有這些特點,才使得篆刻這門以文字書寫形式為表現(xiàn)內容的傳統(tǒng)藝術,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漢篆(即繆篆)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圍漸有拓寬,隸書、楷書,甚至行楷等,有時也被引入印章。即以篆書入印而言,流派印章興起之后,所取范圍也日趨廣泛。諸如甲骨、兵器、石鼓、詔版、泉布、瓦當?shù)葘嵨锷系奈淖?,無一不在篆刻創(chuàng)作的文字取資之內。特別是明清之際,流派作家中的幾位巨將,能成功地以自己獨具風貌的篆書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廣博,而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隸、篆中的一種——篆書來說,就有好多門類。秦以前的統(tǒng)稱大篆;秦統(tǒng)一后的文字,稱小篆(即秦篆、斯篆);漢代則出現(xiàn)了一種專用于摹印的書體稱繆篆。屬大篆范疇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類的包括詔版、權量書體;漢篆則還有漢磚、碑額書體。而且在篆書中,一個字往往出現(xiàn)多種寫法,有的甚至多達百余種。但是不論篆書有多少類別和多少寫法,歸根結底卻“萬變不離其宗”。 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相結合的工藝美術,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現(xiàn)的一門工藝美術。是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xiàn)的美、刀法展現(xiàn)的美及金石自然美為一體,以獨立欣賞的表現(xiàn)性藝術。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fā)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實用藝術的表現(xiàn)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時代。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 篆刻藝術(刻刀的刀法)與書法藝術(毛筆的筆法)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實用藝術轉化為純表現(xiàn)性藝術的歷史過程。依據(jù)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大多屬于戰(zhàn)國時期。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古璽是由專門工匠制作,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璽文分朱文和白文兩種,其特征是:朱文璽邊欄寬闊,白文璽有界格。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各種異形。 古璽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反映了社會實用生活習俗和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fā)現(xiàn)3枚類似的實物,據(jù)此有人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 前三方只有圖案記號,第四方為戰(zhàn)國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這種表現(xiàn)形式是后世閑章印的先導。 漢代是璽印發(fā)展空前輝煌的時期,更明確約定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余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系,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新莽時期的印章制作最為精美。 東漢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社會動蕩,戰(zhàn)亂不已,文武官員常調動,封拜頻繁,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印坯上臨時刻鑿,印文不加修飾,便為急就章。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對后世的篆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xiàn)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fā)現(xiàn)時,曾被誤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fā)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書公文、記帳目、寫書信等。在簡牘的遞寄往來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后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的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于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后還會出現(xiàn)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現(xiàn)了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紙張普遍應用,開始使用朱砂調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廢止。因此,用新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時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漢字書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繞,借以填補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發(fā)展成為九疊篆,卻失去了傳統(tǒng)篆書的優(yōu)美法度。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出于鑒藏書畫的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一體,印章成為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稱為金石書畫。 此外,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嘯堂集古錄》等對古代璽印都有輯錄。書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為歷代后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藝術性。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隸書、楷書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視的印章范體。 古代璽印制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yōu)點,但硬度高,堅澀難刻。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fā)現(xiàn)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據(jù)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來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辟了新的天地,為篆刻藝術發(fā)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葉。此時印章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附屬品,而發(fā)展成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品。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篆字和精心為文,“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指謂作賦修辭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以后演變成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 篆刻藝術明清兩代之際好手如林、派別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系及活動區(qū)域來命名的。明代中葉到晚清近500年間,出現(xiàn)了篆刻藝術繁榮時期。 明代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尤以篆刻擅名當代。他繼承與創(chuàng)新篆刻藝術,被后來篆刻家奉為篆刻之祖。他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頗具匠心。 他以“六書為準則”的主張,至二十一世紀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于文彭的倡導,篆刻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被稱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還有歸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簡、蘇宣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文彭的學生)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后世影響很大。何震一派被稱為徽派。屬于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聲、董澗、沈風等人。 明代汪關自創(chuàng)白文刻意仿漢,各樹一幟。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何震《聽鸝深處》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于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chuàng)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 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如。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chuàng)者。 這個流派又經后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發(fā)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 溯流求源 印章一道,始于殷商,興于秦漢、盛于明清。篆刻印章的鑒賞,簡言之,宋元以前以時代論風格,明清以后以流派論成就,重在個人風格。作為篆刻藝術欣賞的前提,我們應遵循“深入淺出、溯流求源”的法則。我們所欣賞的篆刻藝術,從表面上、視覺上感受到的是一枚枚朱紅的印跡。然而它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淵源,它集中表現(xiàn)了中國書法、印學學理、特殊的材質等諸多內容,而后由特殊的人枛枛有著較高的傳統(tǒng)藝術修養(yǎng)以及印學修養(yǎng)的人充當主體,使這種形式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審美行為。透過印章的表面,體現(xiàn)出中國藝術家博大精深的審美精神與審美情感,輻射著中國藝術之魂。所謂深入淺出,就是要先從識別中國古文字起,特別是識別篆書字體、結構,觀摩陶器花紋枛枛銅鼎器銘文枛枛秦磚漢瓦、封印枛枛竹簡枛枛碑文古璽等作為提高欣賞能力的知識積累,培養(yǎng)藝術欣賞的興趣。因為印章的出現(xiàn),最初并非因為可愛好玩,而是因為有用。從殷商交換的憑證,到秦漢時代政治權力的標志,它的功能是實用的。唐宋之際,收藏風興起,于是出現(xiàn)了簽藏印、齋館別號印等,印章似乎躋身于審美領域了。印章發(fā)展到明清之際,形制日趨完善,但篆與刻還是有分工的,明代文彭的出現(xiàn),起到主導由藝術家代替匠人的作用,自篆自刻,跳越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龍門,悠然騰身于詩、書、畫之間,在操作上完成了從篆到刻一氣呵成的直接創(chuàng)造;在性質上實現(xiàn)了從實用到賞玩的價值轉換,從此,篆刻以純藝術的身份參與到我國的審美歷史中。可以這樣認為,印章的歷史,始于殷商;印學的歷史則始于明代的文彭。文彭之后,我國的藝術領域中才有了一個新的獨立學科枛枛印學,方才有眾多的癡癡耕石的篆刻家,使印章這古老之樹春意盎然。既然篆刻進入到藝術領域中,那么它的藝術價值就必須具有欣賞性,即“可愛玩”。一方好印必定要“耐玩”才行。而“耐玩”的東西不僅要美,更要有“氣味”。繪畫求“氣韻生動”,而印將“氣”、“韻”都落實到“味”上。具體的講落實到篆與刻的兩個過程之中,我們欣賞一方印章,不在乎是閑章還是官印,不在乎是吉語印還是鑒藏印,關鍵在于:印文、章法、刀法這些要素,因為由此可見到作者的天賦與修養(yǎng)功底。 綜上所述,我們得知篆刻的欣賞要從溯流求源入手,即從了解,認識漢印開始。一般來講,自劉邦興漢至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印章從風格到采用的字體,無論形式、內容變化都不大,根據(jù)近代印人的習慣,就形而論,一概視為“漢印”。漢印的藝術風格和特征表現(xiàn)于:1、逐漸取消了印的界格;2、印文使用了形體屈滿、方正、線條平直、變化有致的繆篆。通過筆畫的申張、盤回、增減、挪移、穿插、變形等不同的處理設計,把印面上沒有界格的大小、長短和方園不等的印字,根據(jù)印的不同形狀調理得非常妥貼。3、 在一方印章中篆法是表現(xiàn)章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使?jié)h印成為肥不臃腫,瘦不枯槁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一副布局嚴謹、布白勻稱、虛實均衡、氣勢雄壯的構圖。通過掌握上述漢印的特征,增加了欣賞水平,最后歸納為鑒賞三部曲,即書法、刀法、章法。概括的講,欣賞篆刻作品,章法是關鍵、書法(指篆書)是基礎,刀法是技巧。優(yōu)秀的篆刻作品,首先在視覺上給人的印象是章法即朱白分布,文字結構與整個印文的會意貫通。從其中可以透射出作者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造才能??梢哉f是“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篆刻家的藝術素養(yǎng)及悟性躍然紙上。這樣的作品,其章法、 書法、刀法所蘊含的內質就高,風格也就傳統(tǒng)、獨特,形式上也就耐人尋味,因而有著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返璞歸真 在藝術發(fā)展史上,無數(shù)事實表明,智者對美的感悟力都是相近的。在基本掌握了篆刻作品的欣賞能力之后,如何深刻理解篆刻作品的功力及內涵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由于“詩、書、畫、印”被稱為中國藝術的四絕,所以對印章的欣賞就要擴大提高理論水平,即不但要從印章的表面形式探討技法、章法,還要借鑒,學習其它藝術的欣賞方法,如觀摩書法、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要閱讀這些 諸如“篆刻學”、“漢印文字徵”之類的專業(yè)書籍,藉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素質,達到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境界。所謂超凡脫俗,就是在欣賞印章時注意到作品的情感空間;是渾厚、雄壯還是蕭散、悲切,是緊張凝重還是輕松、自由。能夠看出作品由疏緩到急促的流變,由外到內的、驟然的、活動點與靜態(tài)塊面的波動,而最終歸向原始情感。沃爾特·佩特曾說“所有的藝術都在不斷地向著音樂的境界努力”。當時間形式由遠近不同的跳躍,表現(xiàn)為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空間形式由粗礪與優(yōu)雅、不安與寧靜的組合演變?yōu)閷ΨQ、呼應的節(jié)奏,我們的美的感受則極為 自然地由對音樂的感受移向對裝飾趣味的感受。它不但喚起了視覺的欲望,更激發(fā)了大腦思維的欲望,從而觸發(fā)引導讀者的藝術想象。這樣的作品就達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一最終結果也就是篆刻藝術在進行冷靜的思考后,通過艱難的風格蛻變周而復始,返璞歸真的歷程。 綜上所述,篆刻藝術的欣賞,已經涉及到了印章藝術的實質,并以漢印為例,分析了構成漢印藝術的一些基本特征,使人們認識到篆刻何以具有深厚質樸美的原因所在,完成了印章的審美過程??傊?,篆刻藝術作為一門專門藝術受到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構成篆刻藝術的主要條件。明代朱簡在《印章要論》中說:印先字,字先章;章則具意,字則具筆。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為一件藝術品,三者必須具備,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有密切關系,形成一件藝術品的整體。 篆法 篆法 傳統(tǒng)印章文字主要用篆書,所以稱為篆法。其實是印章文字的書法。古代印章,古□用大篆、漢印用繆篆(一種筆畫屈曲纏繞的篆書),也有用鳥蟲書。宋元以來多用小篆,還有一種將篆書筆畫折疊均勻,填滿印面,稱為九疊篆。近代有用隸書、草書、楷書入印的。鐫刻印章,必須識別字體,尤其是篆書,要了解字體的源流、文字的結構規(guī)律,才能將文字正確地組合在印面中,不致在文字上造成錯誤。其次,鐫刻印章,必須有書法藝術的修養(yǎng)。明清著名篆刻家,大都是書法家,他們講求以書入印,要求刀中見筆,筆中有刀,刀筆相生,因而使篆刻融化書法,借以增添無窮的意境和趣味。 章法 章法 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即所謂分朱布白。印章在很小的范圍,以不多的文字,表現(xiàn)其藝術魅力,因此要求文字富有變化,其布局要豐富多彩而有藝術性。印章的布局大致分虛實疏密、欹側均衡等藝術規(guī)律。其運用作者往往以增減、屈伸、挪讓、呼應等方法來處理。清代篆刻家將虛實疏密關系總結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計白當黑等布局規(guī)則。即借虛以見實,以虛襯實,虛實相生,以得到意境深邃、回味無窮的效果。欹側均衡是在參差欹側的變化,求勻稱的效果,欹側與均衡是相反相成的,即所謂欹正相生。要達到欹正相生的效果,布局時必須注意輕重、起伏、呼應、離合的關系,使參差不齊中求得統(tǒng)一和諧。章法除利用文字的安排外,還可利用筆畫的粗細肥瘦、邊框欄格的安排以及擊邊的方法使其有殘缺趣味,來處理布局的變化。 刀法 刀法 篆刻家湊刀于石面,下刀的方法不同產生刀痕的面貌也不相同,所以刀法可以增加篆刻藝術趣味。明清著名篆刻家無不重視刀法,明代朱簡《印章要論》說:“吾所謂刀法者,如筆之有起伏,有轉折,有緩急,各完筆意,不得孟浪”。古人鐫刻印章用刀如用筆,以刀代筆,所以刻印刀又稱鐵筆。古代論印的著作將刀法分為:單刀、復刀、反刀、飛刀、澀刀、舞刀、切刀、留刀、埋刀、補刀等。也有將它分為:正入正刀、單入正刀、雙入正刀、沖刀、澀刀、足刀、留刀、復刀、輕刀、埋刀、切刀、舞刀、平刀等。近代篆刻家鄧散木認為上列這些刀法,有的成理,有的不成理,如果實際運用,則須因時制宜,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刀法因人而異,由于派別的不同,在用刀上也有差異。清代皖派篆刻家善用沖刀,線條挺健,刀筆相融,流暢自然,線條風格流動奔放。浙派篆刻家喜用切刀,刀痕頓挫起伏,沉著痛快,線條風格生拙古樸。刀法的講求,是印章邁進篆刻藝術時代的一大特點 [3-4]。 款識 款識 篆刻藝術的附度部分??淘谟鹊姆Q為邊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頂端的文字稱為頂款。秦漢和秦漢以前印章,未發(fā)現(xiàn)鑄刻有款識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鑄造年月日的,世稱背款,應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側面刻款識文字,始于明代。印款除刻作者姓名和鐫刻時間外,還有題識其他詞句,很像中國畫的題跋??钭R的書體有楷、草、隸、篆、行書等,此外還有刻圖像的。文字有陽文、陰文,初期刻法用雙刀,以后大都單刀直下,風格各不相同。印款本身也是藝術品,它和印面篆刻可互相爭輝,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趣味。 篆刻藝術,是于金屬、象牙、犀角、玉、石等質材之上雕刻以篆體文字的藝術。因以制作印章為主,又稱印章藝術。代表人物有:趙之謙、吳昌碩、厲良玉、齊白石等。 [5] 篆刻藝術作為國粹之一,經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形成了一以貫之、厚重的悠久傳統(tǒng)。其融萬千氣象于方寸之間,向為歷代文人墨客所鐘愛,或自篆自用,或饋贈文友,鈐記落款,觀賞把玩,可從中獲得無盡的審美愉悅和藝術享受。 所謂“篆刻藝術”,不是簡單地用“篆書”這一載體去刻印就是篆刻藝術。歷數(shù)歷史上有建樹的篆刻家,他們首先是有風格、有個性的篆書家,亦即“以我書入我印”,如:鄧石如、吳攘之、趙之謙、黃士凌、吳昌碩、齊白石、劉一聞、林旭等。 傳統(tǒng)的篆刻藝術,它的標準是:只有在形成了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書藝術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個性色彩和具有審美價值的篆刻工藝美術作品。篆刻,就是以刀代筆,在印材上按照已經寫好的書法,或畫好的圖像,進行刻刀刻寫。它是中國一門獨特的傳統(tǒng)藝術,具有實用與欣賞的雙重價值。篆刻最常用的字體是篆字。此外,還有隸書、楷書、行書等。篆刻工藝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屬、獸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石料。 中國的篆刻藝術之所以豐富多彩、流派紛呈,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體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來的演變和發(fā)展,中國文字的書體復雜多變,具有豐富的藝術性。從體式來看,分為真、草、隸、篆;從藝術來看,各種體式又有不同的書寫風格。正因為中國文字具有這些特點,才使得篆刻這門以文字書寫形式為表現(xiàn)內容的傳統(tǒng)藝術,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用,一般以大篆、小篆和漢篆(即繆篆)為主。宋元之后,用字范圍漸有拓寬,隸書、楷書,甚至行楷等,有時也被引入印章。即以篆書入印而言,流派印章興起之后,所取范圍也日趨廣泛。諸如甲骨、兵器、石鼓、詔版、泉布、瓦當?shù)葘嵨锷系奈淖?,無一不在篆刻創(chuàng)作的文字取資之內。特別是明清之際,流派作家中的幾位巨將,能成功地以自己獨具風貌的篆書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廣博,而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隸、篆中的一種——篆書來說,就有好多門類。秦以前的統(tǒng)稱大篆;秦統(tǒng)一后的文字,稱小篆(即秦篆、斯篆);漢代則出現(xiàn)了一種專用于摹印的書體稱繆篆。屬大篆范疇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類的包括詔版、權量書體;漢篆則還有漢磚、碑額書體。而且在篆書中,一個字往往出現(xiàn)多種寫法,有的甚至多達百余種。但是不論篆書有多少類別和多少寫法,歸根結底卻“萬變不離其宗”。 篆刻藝術是書法(主要是篆書)和鐫刻相結合的工藝美術,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現(xiàn)的一門工藝美術。是將漢字書法的美,與章法表現(xiàn)的美、刀法展現(xiàn)的美及金石自然美為一體,以獨立欣賞的表現(xiàn)性藝術。篆刻藝術從明清流派算起已有 500年的歷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發(fā)展而來的。古代印章以獨特的風貌和實用藝術的表現(xiàn)性,為篆刻藝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所以,篆刻藝術史可追溯到三千七百多年前的以青銅質為主的“周璽”時代。殷商時代,便盛行刻字藝術。 篆刻藝術(刻刀的刀法)與書法藝術(毛筆的筆法)一樣,經歷了一個由實用藝術轉化為純表現(xiàn)性藝術的歷史過程。依據(jù)史料所知,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璽,大多屬于戰(zhàn)國時期。古璽分官、私兩類,當時不分尊卑都稱為璽。古璽是由專門工匠制作,或鑿或鑄,璽文精細,章法生動。璽文分朱文和白文兩種,其特征是:朱文璽邊欄寬闊,白文璽有界格。內容有官職、姓名、吉語和肖形圖案等。古璽的形狀,大小不一,有長方形、方形、圓形和其他各種異形。 古璽是古代人們在交往時,做為權力和憑證的信物,反映了社會實用生活習俗和樸素的審美價值觀。在河南安陽殷墟曾發(fā)現(xiàn)3枚類似的實物,據(jù)此有人推斷古璽的起源當在商代,但尚須進一步探討。 前三方只有圖案記號,第四方為戰(zhàn)國古陶文“甘司徒”。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稱璽,一般人的則稱印。秦印文字是秦書八體之一的摹印篆,與秦小篆相近,印文莊重秀麗。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 字格,在長方形印上加“日”字格,是秦印顯著的特點。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還有以成語入印的,這種表現(xiàn)形式是后世閑章印的先導。 漢代是璽印發(fā)展空前輝煌的時期,更明確約定除帝王印仍稱璽外,其余都稱印。在官印中有的稱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稱信印或印信。漢印無論從內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為豐富,以繆篆體入印,這種字體與漢代隸書的興起有關系,結體簡化,筆畫平整方直。漢印中還有以鳥蟲書入印的,裝飾性很強,是古代的一種美術字體。 漢印分鑄、鑿兩種。西漢印章多為鑄造,其中以新莽時期的印章制作最為精美。 東漢印章以鑿印最有特色。因社會動蕩,戰(zhàn)亂不已,文武官員常調動,封拜頻繁,印章來不及鑄造,就在印坯上臨時刻鑿,印文不加修飾,便為急就章。 漢代鑄印莊重雄渾,鑿印健拔奇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都對后世的篆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使用璽印時還出現(xiàn)一種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發(fā)現(xiàn)時,曾被誤認為印范,其實是璽印使用時留下的印蛻。在紙張未發(fā)明以前,古人多在簡牘上書公文、記帳目、寫書信等。在簡牘的遞寄往來中,為了嚴守機密和防止杜偽,故在簡牘的繩結處加上軟泥,然后鈐蓋璽印,這就是所謂的緘。古時一些物品的封緘也是使用這種方法。由于璽印在泥上的擠壓,封泥形成了寬邊和套邊,白文璽印在泥上鈐蓋后還會出現(xiàn)翻“白”成“朱” 的特殊效果,不刻意地表現(xiàn)了古拙厚重的藝術特色。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印章,基本上是沿襲漢印的形制。紙張普遍應用,開始使用朱砂調制成印泥,封泥之法廢止。因此,用新的印泥來鈐蓋印章,這就是所謂的“濡朱之制”。 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時代官印,印面增大。各兄弟民族也效法漢字書法用于官印,印文曲屈回繞,借以填補印面的空隙。但到了宋代發(fā)展成為九疊篆,卻失去了傳統(tǒng)篆書的優(yōu)美法度。 隋、唐、宋、元時代,書法繪畫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出于鑒藏書畫的目的和書畫家在作品上鈐蓋印章,從而收藏印、齋館印和閑文印盛行,這是實用的璽印向篆刻藝術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印章與書畫有機的融為一體,印章成為具有文學含義的欣賞藝術,與詩、文、書、畫交相輝映,稱為金石書畫。 此外,中國最早印學理論著作《學古篇》、《宣和印史》、《集古印格》、《嘯堂集古錄》等對古代璽印都有輯錄。書畫家趙孟頫以擅長刻圓朱文而著稱,為歷代后人所效法。 宋、元的很多私印,出自文人之手,很有藝術性。宋代朱記印和元代花押印,非常富有特色,它以用隸書、楷書入印,是后世篆刻家普遍重視的印章范體。 古代璽印制作須出自專門的工匠之手,所用的材料質地,多為金屬和玉石等。這些印材雖有耗損極慢和垂諸久遠的優(yōu)點,但硬度高,堅澀難刻。早在古代的璽印中,曾發(fā)現(xiàn)有石質印章,在唐、宋私印中也有石刻的印章。據(jù)傳元末畫家王冕最早采用花乳石來刻印,及明代文彭用燈光石(即凍石)刻印,就為文人和藝術家用刀刻印開辟了新的天地,為篆刻藝術發(fā)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 篆刻流派形成于明代中葉。此時印章從實用品、書畫藝術的附屬品,而發(fā)展成為獨特的篆刻藝術品。篆刻一詞原為比喻書寫篆字和精心為文,“篆謂篆書,刻謂雕刻文章也”。漢揚雄《法言》一書中說“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指謂作賦修辭時苦心孤詣地雕章琢句,以后演變成鐫刻印章這一藝術的名稱。 篆刻藝術明清兩代之際好手如林、派別繁多。篆刻流派一般是以篆刻家的籍貫、姓氏、師承關系及活動區(qū)域來命名的。明代中葉到晚清近500年間,出現(xiàn)了篆刻藝術繁榮時期。 明代文彭是書畫家文徵明的長子,尤以篆刻擅名當代。他繼承與創(chuàng)新篆刻藝術,被后來篆刻家奉為篆刻之祖。他圓珠文印,參以小篆結體,秀麗典雅,最有特色,刀法明快自如,章法安排頗具匠心。 他以“六書為準則”的主張,至二十一世紀仍是篆刻家所遵循的法則。由于文彭的倡導,篆刻藝術“一時靡漫,暢開風氣”。文彭被稱為皖派。在皖派中的篆刻家還有歸昌世、李流芳、程邃、朱簡、蘇宣等人。與文彭齊名的何震,(文彭的學生)被譽為“法古而不泥古”的“集大成者”,對后世影響很大。何震一派被稱為徽派。屬于這一派的篆刻家有王聲、董澗、沈風等人。 明代汪關自創(chuàng)白文刻意仿漢,各樹一幟。 明代文彭《琴罷倚松玩鶴》、何震《聽鸝深處》為代表作品。 清代金石學盛行,以及歷代金石文物的大量出土,不少學者致力于這些文物和古代文字的搜集、研究、著述和流播,因而擴大了篆刻家的視野。 清代初期篆刻以程邃最為出色,他篆刻能“力變文(彭)、何(震)舊習”,富有創(chuàng)造性。他的白文印師法漢印,厚重凝練;朱文印喜用大篆,離奇錯落,奠定了皖派的基礎。 清代中葉篆刻藝術進入興盛時期,高鳳翰、汪士慎、巴慰祖、董洵、胡唐等人的篆刻都能自出新意和富有個性。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當屬丁敬和鄧石如。借古開今,成為浙派的開創(chuàng)者。 這個流派又經后繼者蔣仁、黃易、奚岡、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8人的繼承發(fā)揚,成為清代影響最大的篆刻流派。這8位篆刻家也稱為“西泠八家”。 溯流求源 印章一道,始于殷商,興于秦漢、盛于明清。篆刻印章的鑒賞,簡言之,宋元以前以時代論風格,明清以后以流派論成就,重在個人風格。作為篆刻藝術欣賞的前提,我們應遵循“深入淺出、溯流求源”的法則。我們所欣賞的篆刻藝術,從表面上、視覺上感受到的是一枚枚朱紅的印跡。然而它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淵源,它集中表現(xiàn)了中國書法、印學學理、特殊的材質等諸多內容,而后由特殊的人枛枛有著較高的傳統(tǒng)藝術修養(yǎng)以及印學修養(yǎng)的人充當主體,使這種形式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審美行為。透過印章的表面,體現(xiàn)出中國藝術家博大精深的審美精神與審美情感,輻射著中國藝術之魂。所謂深入淺出,就是要先從識別中國古文字起,特別是識別篆書字體、結構,觀摩陶器花紋枛枛銅鼎器銘文枛枛秦磚漢瓦、封印枛枛竹簡枛枛碑文古璽等作為提高欣賞能力的知識積累,培養(yǎng)藝術欣賞的興趣。因為印章的出現(xiàn),最初并非因為可愛好玩,而是因為有用。從殷商交換的憑證,到秦漢時代政治權力的標志,它的功能是實用的。唐宋之際,收藏風興起,于是出現(xiàn)了簽藏印、齋館別號印等,印章似乎躋身于審美領域了。印章發(fā)展到明清之際,形制日趨完善,但篆與刻還是有分工的,明代文彭的出現(xiàn),起到主導由藝術家代替匠人的作用,自篆自刻,跳越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龍門,悠然騰身于詩、書、畫之間,在操作上完成了從篆到刻一氣呵成的直接創(chuàng)造;在性質上實現(xiàn)了從實用到賞玩的價值轉換,從此,篆刻以純藝術的身份參與到我國的審美歷史中。可以這樣認為,印章的歷史,始于殷商;印學的歷史則始于明代的文彭。文彭之后,我國的藝術領域中才有了一個新的獨立學科枛枛印學,方才有眾多的癡癡耕石的篆刻家,使印章這古老之樹春意盎然。既然篆刻進入到藝術領域中,那么它的藝術價值就必須具有欣賞性,即“可愛玩”。一方好印必定要“耐玩”才行。而“耐玩”的東西不僅要美,更要有“氣味”。繪畫求“氣韻生動”,而印將“氣”、“韻”都落實到“味”上。具體的講落實到篆與刻的兩個過程之中,我們欣賞一方印章,不在乎是閑章還是官印,不在乎是吉語印還是鑒藏印,關鍵在于:印文、章法、刀法這些要素,因為由此可見到作者的天賦與修養(yǎng)功底。 綜上所述,我們得知篆刻的欣賞要從溯流求源入手,即從了解,認識漢印開始。一般來講,自劉邦興漢至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印章從風格到采用的字體,無論形式、內容變化都不大,根據(jù)近代印人的習慣,就形而論,一概視為“漢印”。漢印的藝術風格和特征表現(xiàn)于:1、逐漸取消了印的界格;2、印文使用了形體屈滿、方正、線條平直、變化有致的繆篆。通過筆畫的申張、盤回、增減、挪移、穿插、變形等不同的處理設計,把印面上沒有界格的大小、長短和方園不等的印字,根據(jù)印的不同形狀調理得非常妥貼。3、 在一方印章中篆法是表現(xiàn)章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使?jié)h印成為肥不臃腫,瘦不枯槁的形態(tài)。展現(xiàn)出一副布局嚴謹、布白勻稱、虛實均衡、氣勢雄壯的構圖。通過掌握上述漢印的特征,增加了欣賞水平,最后歸納為鑒賞三部曲,即書法、刀法、章法。概括的講,欣賞篆刻作品,章法是關鍵、書法(指篆書)是基礎,刀法是技巧。優(yōu)秀的篆刻作品,首先在視覺上給人的印象是章法即朱白分布,文字結構與整個印文的會意貫通。從其中可以透射出作者的審美觀和創(chuàng)造才能。可以說是“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篆刻家的藝術素養(yǎng)及悟性躍然紙上。這樣的作品,其章法、 書法、刀法所蘊含的內質就高,風格也就傳統(tǒng)、獨特,形式上也就耐人尋味,因而有著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返璞歸真 在藝術發(fā)展史上,無數(shù)事實表明,智者對美的感悟力都是相近的。在基本掌握了篆刻作品的欣賞能力之后,如何深刻理解篆刻作品的功力及內涵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由于“詩、書、畫、印”被稱為中國藝術的四絕,所以對印章的欣賞就要擴大提高理論水平,即不但要從印章的表面形式探討技法、章法,還要借鑒,學習其它藝術的欣賞方法,如觀摩書法、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要閱讀這些 諸如“篆刻學”、“漢印文字徵”之類的專業(yè)書籍,藉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素質,達到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境界。所謂超凡脫俗,就是在欣賞印章時注意到作品的情感空間;是渾厚、雄壯還是蕭散、悲切,是緊張凝重還是輕松、自由。能夠看出作品由疏緩到急促的流變,由外到內的、驟然的、活動點與靜態(tài)塊面的波動,而最終歸向原始情感。沃爾特·佩特曾說“所有的藝術都在不斷地向著音樂的境界努力”。當時間形式由遠近不同的跳躍,表現(xiàn)為有規(guī)律的節(jié)奏;空間形式由粗礪與優(yōu)雅、不安與寧靜的組合演變?yōu)閷ΨQ、呼應的節(jié)奏,我們的美的感受則極為 自然地由對音樂的感受移向對裝飾趣味的感受。它不但喚起了視覺的欲望,更激發(fā)了大腦思維的欲望,從而觸發(fā)引導讀者的藝術想象。這樣的作品就達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這一最終結果也就是篆刻藝術在進行冷靜的思考后,通過艱難的風格蛻變周而復始,返璞歸真的歷程。 綜上所述,篆刻藝術的欣賞,已經涉及到了印章藝術的實質,并以漢印為例,分析了構成漢印藝術的一些基本特征,使人們認識到篆刻何以具有深厚質樸美的原因所在,完成了印章的審美過程??傊?,篆刻藝術作為一門專門藝術受到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構成篆刻藝術的主要條件。明代朱簡在《印章要論》中說:印先字,字先章;章則具意,字則具筆。刀法者,所以傳筆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為一件藝術品,三者必須具備,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有密切關系,形成一件藝術品的整體。 篆法 篆法 傳統(tǒng)印章文字主要用篆書,所以稱為篆法。其實是印章文字的書法。古代印章,古□用大篆、漢印用繆篆(一種筆畫屈曲纏繞的篆書),也有用鳥蟲書。宋元以來多用小篆,還有一種將篆書筆畫折疊均勻,填滿印面,稱為九疊篆。近代有用隸書、草書、楷書入印的。鐫刻印章,必須識別字體,尤其是篆書,要了解字體的源流、文字的結構規(guī)律,才能將文字正確地組合在印面中,不致在文字上造成錯誤。其次,鐫刻印章,必須有書法藝術的修養(yǎng)。明清著名篆刻家,大都是書法家,他們講求以書入印,要求刀中見筆,筆中有刀,刀筆相生,因而使篆刻融化書法,借以增添無窮的意境和趣味。 章法 章法 印章文字的安排和布局,即所謂分朱布白。印章在很小的范圍,以不多的文字,表現(xiàn)其藝術魅力,因此要求文字富有變化,其布局要豐富多彩而有藝術性。印章的布局大致分虛實疏密、欹側均衡等藝術規(guī)律。其運用作者往往以增減、屈伸、挪讓、呼應等方法來處理。清代篆刻家將虛實疏密關系總結為疏可走馬、密不通風、計白當黑等布局規(guī)則。即借虛以見實,以虛襯實,虛實相生,以得到意境深邃、回味無窮的效果。欹側均衡是在參差欹側的變化,求勻稱的效果,欹側與均衡是相反相成的,即所謂欹正相生。要達到欹正相生的效果,布局時必須注意輕重、起伏、呼應、離合的關系,使參差不齊中求得統(tǒng)一和諧。章法除利用文字的安排外,還可利用筆畫的粗細肥瘦、邊框欄格的安排以及擊邊的方法使其有殘缺趣味,來處理布局的變化。 刀法 刀法 篆刻家湊刀于石面,下刀的方法不同產生刀痕的面貌也不相同,所以刀法可以增加篆刻藝術趣味。明清著名篆刻家無不重視刀法,明代朱簡《印章要論》說:“吾所謂刀法者,如筆之有起伏,有轉折,有緩急,各完筆意,不得孟浪”。古人鐫刻印章用刀如用筆,以刀代筆,所以刻印刀又稱鐵筆。古代論印的著作將刀法分為:單刀、復刀、反刀、飛刀、澀刀、舞刀、切刀、留刀、埋刀、補刀等。也有將它分為:正入正刀、單入正刀、雙入正刀、沖刀、澀刀、足刀、留刀、復刀、輕刀、埋刀、切刀、舞刀、平刀等。近代篆刻家鄧散木認為上列這些刀法,有的成理,有的不成理,如果實際運用,則須因時制宜,不能一概而論。所以刀法因人而異,由于派別的不同,在用刀上也有差異。清代皖派篆刻家善用沖刀,線條挺健,刀筆相融,流暢自然,線條風格流動奔放。浙派篆刻家喜用切刀,刀痕頓挫起伏,沉著痛快,線條風格生拙古樸。刀法的講求,是印章邁進篆刻藝術時代的一大特點 [3-4]。 款識 款識 篆刻藝術的附度部分??淘谟鹊姆Q為邊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頂端的文字稱為頂款。秦漢和秦漢以前印章,未發(fā)現(xiàn)鑄刻有款識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鑄造年月日的,世稱背款,應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側面刻款識文字,始于明代。印款除刻作者姓名和鐫刻時間外,還有題識其他詞句,很像中國畫的題跋??钭R的書體有楷、草、隸、篆、行書等,此外還有刻圖像的。文字有陽文、陰文,初期刻法用雙刀,以后大都單刀直下,風格各不相同。印款本身也是藝術品,它和印面篆刻可互相爭輝,達到相得益彰的藝術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