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儒·禪|諸子百家|傳統(tǒng)文化 ●《明心寶鑒》是明朝時比《菜根譚》更流行的勸善書、啟蒙書,薈萃明代之前中國古圣先賢有關個人品德修養(yǎng)、修身養(yǎng)性、安身立命的論述精華。最早刊行于明洪武二十六年,原輯錄者范立本,官刻私刻盛行,流傳甚廣。自問世以來,就流傳至域外,至今600多年,在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仍有著很大的社會影響。是已知被翻譯成西方文字的第一部中國古籍。 ●這樣一本書卻在中國靜默了很多年!
《明心寶鑒》是一部雜糅儒、釋、道三家學說,匯集明哲先賢有關個人品德修養(yǎng)、修身養(yǎng)性、安身立命的論述以及勉學勸善的蒙書。依內(nèi)容分為上下二卷共20篇,分別是: 繼善、天理、順命、孝行、正己、 安分、存心、戒性、勸學、訓子、 省心、立教、治政、治家、安義、 遵禮、存信、言語、交友、婦行。 幾乎涉及和囊括了一個人生存于世所要面對和經(jīng)歷的方方面面,有關待人接物、立身處世、言談舉止、心性品行、齊家治國等方方面面。 從主題上看,《明心寶鑒》主要是關于忠、信、禮、義、廉、恥、孝、悌這八方面?zhèn)鹘y(tǒng)美德教育的。 訓子篇 第十 凡十七條
司馬溫公曰: “養(yǎng)子不教父之過,訓導不嚴師之惰。 父教師嚴兩無外,學問無成子之罪。 暖衣飽食居人倫,視我笑談如土塊。 攀高不及下品流,稍遇賢才無語對。 勉后生,力求誨。投明師,莫自昧。 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亞等呼先輩。 室中若未結(jié)姻親,自有佳人求匹配。 勉旃(zhān),“之焉”的合音。)汝等各早修,莫待老來徒自悔?!?/span> 【譯文】 司馬光先生說:“養(yǎng)育孩子卻不加教育是父親的過錯,教誨引導要求不嚴是老師懶惰所致。父親認真教育、老師嚴格要求這兩點都不缺,而學習上還沒有成就,這就是孩子的罪過了。不缺吃穿衣食無憂,享受人倫之樂,將我的笑談視如土塊。向上爬不上去只能落入下品之流,稍稍遇上有賢德的人就會無語應對。勉勵后學諸生,努力求學求教誨,投奔賢明的師長,不要讓自己懵懂無知。一旦果真飛黃騰達,聲名顯赫,可與前輩相提并論,家里如果尚未婚娶,自然會有佳人上門求婚。勉勵你們各自都早點修習,不要等到年老了白白地后悔不已?!?/span> 柳屯田(即柳永,宋代詞人。)勸學文: “父母養(yǎng)其子而不教,是不愛其子也。 雖教而不嚴,是亦不愛其子也。 父母教而不學,是子不愛其身也。 雖學而不勤,是亦不愛其身也。 是故養(yǎng)子必教,教則必嚴, 嚴則必勤,勤則必成。 學則庶人之子為公卿, 不學則公卿之子為庶人。” 【譯文】 柳永勸學的文章: “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不關愛自己的孩子。雖然教育了卻不嚴格要求,這也是不關愛自己的孩子。父母教了而孩子卻不肯學,這是孩子不愛護自身。雖然學了卻不勤奮,這也是不愛護自身。 因此養(yǎng)育孩子一定要教育他,教育則務必從嚴,嚴格要求則孩子一定會勤奮,勤奮就一定會有成就。學習則平民的孩子都能成為公卿顯要,不學習則公卿的孩子也會淪為平民。” 白侍郎《勉學文》: “有田不耕倉廩虛, 有書不教子孫愚。 倉廩虛兮歲月乏, 子孫愚兮禮義疏。 若惟不耕與不教, 是乃父兄之過歟!” 【譯文】 白侍郎勉勵學習的文章: “有田地卻不去耕種,糧庫就會空虛,有書卻不教,子孫就會愚昧無知。糧庫空虛,年歲就會匱乏,子孫愚昧,就會疏遠禮義。不去耕種和不加教育,這些都是做父親和兄長的過錯啊!” 《景行錄》云: “賓客不來門戶俗, 詩書不教子孫愚?!?/span> 【譯文】 《景行錄》上說:“賓朋不上門來,家庭就會粗俗,詩書不用于教育,子孫就會愚昧無知?!?/span> 莊子曰: “事雖小,不作不成; 子雖賢,不教不明?!?/span> 【譯文】 莊子說:“事情雖小,不去做就不會成功;孩子雖然聰明,不教育就不會開化?!?/span> 《漢書》曰: “黃金滿盈(盈,通“籝”,箱籠一類的容器。),不如教子一經(jīng); 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span> 【譯文】 《漢書》說:“黃金裝滿箱,還不如教給孩子一種經(jīng)籍;送給孩子大筆財富,還不如教給他一種手藝?!?/span> 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譯文】 最大樂趣莫過于讀書,最要緊事莫過于教育孩子。 公孫丑曰: “君子之不教子,何也?” 孟子曰: “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span> 【譯文】 公孫丑說:“君子不自己教孩子,這是為什么?” 孟子回答:“情況不允許。教育的人必須面容端正嚴肅,端正嚴肅還不行,接著就容易發(fā)怒,這樣就會造成父子反目關系緊張??鬃咏逃揖褪敲嫒荻苏龂烂C,孔子從未超出嚴肅的限度。自己教孩子,容易父子反目。父子反目,情況就很壞了。因此古代人互換孩子來教育。父子之間不能苛責其向善,苛責其向善父子就會疏遠,一疏遠,不好的兆頭就沒有比這更大的了?!?/span> 呂榮公曰: “內(nèi)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 而能有成者,鮮矣?!?/span> 【譯文】 呂榮公說:“家里沒有賢德的父兄,外面沒有嚴厲的師友,而能有所成就的人,實在是太少了。” 太公曰: “男子失教,長大頑愚。 女子失教,長大粗疏。” 【譯文】 姜太公說:“男孩子失去教養(yǎng),長大后就會頑固愚昧。女孩子失去教養(yǎng),長大后就會粗俗荒疏?!?/span> 養(yǎng)男之法,莫聽誑言; 育女之法,莫教離母。 男年長大,莫習樂酒; 女年長大,莫令游走。 【譯文】 養(yǎng)育男兒的方法,不要讓他聽信各種胡說八道;撫育女兒的方法,不要教她疏離母親。男兒長大以后,不要學習音樂飲酒;女兒長大后,不要讓她到處亂跑。 嚴父出孝子,嚴母出巧女。 【譯文】 嚴厲的父親就會培育出孝順的兒子,嚴厲的母親就能培養(yǎng)出手巧的女兒。 憐兒多與棒,憎兒多與食。 【譯文】 憐愛孩子就多給他棍棒嚴加教育,憎惡孩子就多給他吃食放縱他。 憐兒無功,憎兒得力。 【譯文】 憐愛孩子沒有功效,憎惡孩子卻見效果。 桑條從小抑,長大抑不屈。 【譯文】 桑樹枝條要從小扭曲它,長大以后就扭不彎了。 人皆愛珠玉,我愛子孫賢。 【譯文】 人人都愛珍寶,我卻喜歡子孫賢明。 《內(nèi)則》(即《禮記·內(nèi)則》。)曰: “凡生子,擇于諸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慈惠,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為子師。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 男盤革,女盤絲。 六年,教之數(shù)與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后長者;始教之讓。 九年,教之數(shù)目。 十年,出就外傳,居宿于外,學書計?!?/span> 【譯文】 《內(nèi)則》說:“凡是生育孩子,要選擇適合的乳母,一定要求她性格寬厚慈惠,溫和善良莊重,謹慎而少言語,讓她做孩子的老師。孩子能吃食,教他用右手吃飯。能說話,要教男孩唯唯女孩喏喏地答應。男兒頭上盤革,女兒頭上纏絲。六歲后,教他數(shù)數(shù)和地理地名。七歲,男女不同床睡覺,不一起吃飯。八歲,進出家門以及上桌吃飯,一定要跟在長輩之后,開始教他禮讓。九歲,教他數(shù)字算術。十歲,走出家門接受傳授,住在外面,學習書法、計算?!?/span> 龐德公(漢末襄陽人,有令名。)《誡子詩》云: 凡人百藝好隨身,賭博門中莫去親。 能使英雄為下賤,解教富貴作饑貧。 衣衫襤褸親朋笑,田地消磨骨肉嗔。 不信但看鄉(xiāng)黨內(nèi),眼前衰敗幾多人。 一樣人身幾樣心,一般茶飯一般人, 同時天光同時夜,幾人富貴幾人貧。 君子貧時有禮義,小人乍富便欺人。 東海龍王常在世,得時休笑失時人。 大家忍耐和同過,知他誰是百年人。 瘦地開花晚,貧窮發(fā)福遲。 莫道蛇無角,成龍也未知。 但看天上月,團圓有缺時?!?/span> 【譯文】 龐德在《誡子詩》中說: “一個人多學技能總是好事,但是不能參與賭博。賭博能把英雄變成下賤的人,能把富裕的人變成窮人。破衣爛衫連親戚都笑話,農(nóng)田荒廢了自己家人也埋怨。你要是不相信,就看看你周圍那些因為賭博而衰敗的人吧。人的外形都差不可是心里的想法去千差萬別,大家都是為了生存而忙碌的普通人。雖然大家一樣的度過白天黑夜,可是有的人富貴有的人貧窮。君子即使暫處貧窮也能以禮待人,小人暴富就仗勢欺人。東海龍王無處不在,得勢順意時不要譏笑一時倒霉的人。大家忍耐謙讓的過日子,誰知道哪一個才是長壽的人呢。貧瘠的土地上的花開放的晚一些,貧窮的人只是富貴的時間晚一些。不要說蛇沒有角就沒有發(fā)達的時候了,保不定那一天它可能變成龍呢。只要看一看天上的月亮的圓缺變化就能明白這些道理了?!?/span> 發(fā)以下書籍鏈接,小編絕無推薦大家購買之意,而是想讓讀者諸尊了解一下:這部書價值不菲。 既然這么難得,現(xiàn)在又有緣得見,小編真心誠意的希望:有空就看看吧??!一來不枉小編的搜集整理,二來,這本書真的有益! 傳承傳統(tǒng)文化優(yōu)秀基因, 筑牢中華民族精氣神魂。 ★諸子界·系列公眾號★ 歡迎閱讀、分享!謝謝關注、星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