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輯10個治療燒燙傷的秘驗方 處方1:四黃散 黃柏、黃芩、大黃、虎杖各150克,地榆20克,黃連、紫草各60克,甘草45克,冰片30克。共研細末。麻油調(diào)糊外涂患處。對燒傷燙傷極效。 毫升加冰片0.1克搖均勻,涂布患處。對水火燙傷極效。 處方4:大黃炭50克,黃柏炭40克,地榆炭30克,滑石粉20克。共為細末。麻油調(diào)敷患處。主治燒燙傷。 處方8:紫珠草、大黃、黃芩、黃柏各等份研末。涂布患處。主治燒傷。 處方9:虎杖150克,冰片10克,共研細末,凡士林調(diào)膏,高壓消毒后外涂患處。主治燒燙傷。 處方10:藤黃240克,麻油500克,同熬去渣加白蠟240克,至滴水成珠收藏外涂用。主治燒燙傷。 提示:本文原創(chuàng)作者不詳,文中處方,僅供臨床中醫(yī)參考,非專業(yè)人士,請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dǎo)下使用。 方中藥味具體分析 黃柏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腎、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治熱痢,泄瀉,消渴,黃疸,痿躄,夢遺,淋濁,痔瘡,便血,亦白帶下,骨蒸勞熱,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瘡瘍腫毒。 黃芩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 大黃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 【功能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jīng)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癥。 虎杖 【性味】微苦,微寒。 【歸經(jīng)】歸肝、膽、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關(guān)節(jié)痹痛,濕熱黃疸,經(jīng)閉,癥瘕,水火燙傷,跌撲損傷,癰腫瘡毒,咳嗽痰多。 地榆 【性味】苦酸,寒。 【歸經(jīng)】入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涼血上血,清熱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腸風,痔漏,癰腫,濕疹,金瘡,燒傷。 黃連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瀉火,燥濕,解毒,殺蟲。治時行熱毒,傷寒,熱盛心煩,痞滿嘔逆,菌痢,熱瀉腹痛,肺結(jié)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積,蛔蟲病,百日咳,咽喉腫痛,火眼,口瘡,癰疽瘡毒,濕疹,湯火燙傷。 紫草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入心包絡(luò)、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熱結(jié)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 甘草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入脾、胃、肺經(jīng)。 【功能主治】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diào)和諸藥。炙用,治脾胃虛弱,食少,腹痛便溏,勞倦發(fā)熱,肺痿咳嗽,心悸,驚癇;生用,治咽喉腫痛,消化性潰瘍,癰疽瘡瘍,解藥毒及食物中毒。 冰片 【性味】辛苦,涼。 【歸經(jīng)】入心、肺經(jīng)。 【功能主治】通諸竅,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腫止痛。治中風口噤,熱病神昏,驚癇痰迷,氣閉耳聾,喉痹,口瘡,中耳炎,癰腫,痔瘡,目亦翳膜,蟯蟲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