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的傳統(tǒng)經典建筑,在四川乃至在全國都很有名。從漢代的石闕,到唐代的越王樓,從宋代的飛天藏,到元代的盤陀殿,再到明代的報恩寺、七曲山大廟等,均屬中國古代建筑史上的濃墨重彩之筆。以平武報恩寺等為代表的木構建筑群,至今仍無限風光,巍然聳立于蜀北的崇山峻嶺之中。 平武報恩寺 轉輪藏 竇圌山 江油云巖寺 飛天藏 平武報恩寺,深山小故宮 平武地處四川的群山之中,也是全國有野生大熊貓數(shù)量最多的縣,多年以來,因交通不便,被稱為是“藏在山中無人識”。 隨著平綿高速開通到了平武的白馬,現(xiàn)在的交通方便了很多,平武,也是九寨溝自駕高速的必經之地。 平武報恩寺,是一座隱藏在山中的明代古建筑群,有著“深山小故宮”的美譽。始建于明正統(tǒng)五年(1440年)至天順四年(1460年),歷經20年才修建完成,是目前四川規(guī)模最大、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宮殿式佛教寺院建筑群,被建筑專家稱為“明初罕見之遺構,獨具匠心之杰作”,也是唯一一座用純楠木建造的寺院。 報恩寺并非一座簡單的寺廟,最初是平武宣撫司王璽和王鑒父子為自己修建的官邸,因對京城豪華的皇宮建筑甚是喜愛,仗著山高皇帝遠,便在自己的封地上按照皇宮的樣式建造了一個縮小版的皇宮式官邸。后來被明英宗朱祁鎮(zhèn)知道了,派使者前往核查。情急之下,他們便想出了將官邸改為寺院的對策,因為當時的京城到平武山高路遠,當使者到達平武時,原本的官邸已經變成了寺院。王家父子上報皇帝稱是為報皇恩而修建,皇帝知道后不但沒怪罪,還御筆寫了一道圣旨:“既是土官不為例,準他這遭”,并賜該寺為“敕修報恩寺”。 王璽父子得了護身符,刻碑在廟里,立于萬佛閣前北側碑亭內,落款是明英宗正統(tǒng)十一年(1446年)。但是王璽父子不敢居住了,土官司署改在了報恩寺后面一個小院落,其實在龍州“深山龍宮”里當個土皇帝也蠻好。 報恩寺所在的龍安鎮(zhèn)西臨羌族、北接藏族,這一地理環(huán)境也為報恩寺增添了不少藏傳佛教的色彩。 因報恩寺是明故宮的原班工匠按1:6的比例修建的宮殿。 寺廟前有廣場、經幢,兩側有八字琉璃墻,從山門進去,還有金水橋,這在北京故宮也是重要的建筑元素。 報恩寺坐西向東,主體建筑依中軸線依次建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兩側對稱配列鐘樓、大悲殿、華嚴藏、長廊、碑亭等建筑,都按照宮殿式手法建造,屋頂琉璃瓦、飛檐斗拱、紅墻等都體現(xiàn)了宮殿的格局。分為三進院落,每一進都充滿了歷史的韻味。 山門上那塊“敕修報恩寺”的匾額,相傳是由四川明代狀元楊升庵所寫,他也是明代四川唯一的狀元。 在鐘樓旁邊有一口范公井,是由原南京監(jiān)察御史范輅因直諫犯上并被誣陷后被貶官至龍州任宣撫司(今四川平武)時,見寺內僧人取水困難,便出資修建了這口井。 天王殿的門匾設計巧妙,兩側各有一位力士拖拽鐵鏈,顯得很威猛。 報恩寺的建筑細節(jié)非常精美。繁復的斗拱、9999+1條龍塑、鎏金十二圓覺壁畫、懸塑技藝,以及一整根金絲楠木雕成的1004支手的千手觀音,都是明代建筑的瑰寶。 除了這些精彩的殿堂和文物外,報恩寺內的自然環(huán)境也十分宜人。寺廟中有很多古樹名木,如山門前左右各有一株高大的皂莢樹和香樟樹,皂莢樹已有600歲了。鐘樓旁邊還有一顆200多年的紫薇樹,在花期時更是美不勝收。大雄寶殿門口還有多棵百年柏樹,其中最久的一棵已經800多歲了。 這些古樹名木,也為報恩寺增添了更多的自然韻味。 平武報恩寺,深山龍宮 報恩寺有幾處讓人稱奇的地方,我們來仔細端詳。 報恩寺的主殿建筑全部選用優(yōu)質楠木,均為榫卯結構,全寺共使用斗拱36種,2000多個,被譽為“斗拱博物館”。 建筑下部空間采用抬梁式,以獲取較大空間;而平棊以上采用方穿斗式結構的地方做法,在不影響建筑美觀的前提下又節(jié)省了材料。 在2008年大地震中,報恩寺主體建筑的磚墻、塑像、琉璃等都有所破損,但木結構卻沒有受到絲毫損壞。 在全寺的所有建筑中共有9999條龍的雕塑,加上皇帝牌位共計有一萬條龍,又被稱為“深山龍宮”。 走進大雄寶殿,地面鋪以金磚和琉璃花磚,墻壁上繪有近120平方米的瀝粉貼金明代十二圓覺壁畫,其規(guī)格之高,令人驚嘆。 殿內正面是彩塑三世佛,背屏是彩塑三大士,可在這滿是梵音佛意的空間里,殿前卻豎著一塊鐫刻著“當今皇帝萬萬歲”的九龍牌位,每一處細節(jié)都彰顯著當年工匠的高超技藝,背后卻暗藏那段宮殿改佛寺避免殺身之禍的跌宕起伏的歷史故事,映照出古代宗教與皇權復雜微妙的關系。 大悲殿里供奉著一尊高約9米的明代千手觀音像,由一整根楠木精雕而成,身后呈扇形密布著的1004只手,每只手上還有一只慧眼。 這是僅次于承德避暑山莊和北京雍和宮的全國第三大木刻雕像。 與大悲殿南北對稱的華嚴殿,其建筑結構和面積與大悲殿相同,殿內正中放置的轉輪經藏是我國為數(shù)不多的幾處轉輪藏中,保存最為完整、做工最為精美的一座。 經藏高11米,直徑7米,重達5噸,但憑借一個人的力量就可以使其轉動,是國內現(xiàn)存幾個轉輪藏中唯一正常運轉的。 轉輪經藏,是佛寺中一種可以回轉的佛經書架,它的中心有立軸,地下設有機關,只要用兩個手指輕輕一推,就能推轉如飛,堪稱木構機械罕見的珍品。 值得一提的是,專家至今不能確定它的運作方式,而歐洲至少要到800年后的15世紀達芬奇時代才出現(xiàn)同類裝置。 與“轉輪藏”相呼應的是四根大柱上各有一條泥塑蟠龍,龍身長約7米,遍體金甲耀目,惟妙惟肖。 抬頭仰望時,那精雕細琢的萬千樓闕和柱上的盤龍,無不讓人贊嘆不已。 報恩寺最后一個建筑是兩層的萬佛閣。 一層殿內彩塑佛祖說法的場面,兩側是十大弟子,佛祖前面站立聽法的兩人,是王璽和王鑒給自己立的像。 二層塑的是七世佛。萬佛閣內保存下來的大面積壁畫,瀝粉貼金清晰可見,是明代壁畫的上乘之作。 從進入報恩寺的那一刻,你會恨不能把所有的巧奪天工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眼里、心里。因為照片遠不及實景的千分之一,站在寺內的每個角落,你都會被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精美的建筑藝術所深深吸引。 如果你有機會前往四川,一定不要錯過這座隱藏在深山里的“小故宮”。 平武膽水豆腐 成都老媽蹄花 很鮮嫩很清淡 這餐吃得舒服 竇圌山,李白故里鐵索飛渡 竇圌山位于江油西北約20公里的涪江東岸,距離綿陽60公里,海拔高度只有1140米,雖不如峨眉山、青城山那樣為人所知,但它與青城山、峨眉山同為川北名山,有“蜀中第五大名山”之稱。 竇圌山屬于典型的礫巖丹霞地貌,整座山峰巖體裸露,是受4500萬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強烈影響,又在以流水為主的外引力長期侵蝕、切割下,逐漸形成今天竇圌山的懸崖絕壁。 竇圌山原名“猿門山”,因在南北朝以前,山上猿猴較多、山形奇特似門的緣故而得名。南北朝蕭梁時期,山上就有和尚建廟,猿猴被趕走,當?shù)乩习傩找娚襟w由豆子大的石子構成,加上山形如圓形糧屯為“圌”,便稱為“豆圌山”。后因唐代彰明縣(今江油彰明鎮(zhèn))主簿竇子明棄官隱居于此,在這里開山辟路,建筑廟宇,修道煉丹。而后竇子明修煉成仙,騎鶴白晝飛升。于是,后人便將豆圌山冠以“竇”姓,名“竇圌山”。 竇圌山所在的江油是李白的故鄉(xiāng),當年李白曾游歷這里,還留下了千古絕句“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 竇圌山頂突兀而出的三座山峰,分別命名為:東岳峰、飛仙峰、神斧峰。奇就奇在,三座山峰直上直下,毫無過渡,且皆呈柱形,渾圓直立,挺拔峻峭。 站在山峽中翹首望去,三座石峰好似三根擎天之柱,直插藍天,氣勢逼人;又似三扇欲關未關的大門,僅有小路穿山而過,狹窄處僅20余米,形成一道奇險的關隘。 三峰之上分別建有東岳殿、竇真殿和魯班殿。三峰之中唯有西峰有險路可通,其余兩峰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懸橋相連。索橋始建于唐代,現(xiàn)存鐵索為清雍正五年所建,是中國橋梁史上的—大奇觀。 高50米的索橋,唯“飛仙可渡”,鐵索之上,每天還有高空走鋼絲表演,仿若行走云端,令人驚心動魄。 竇圌山的石峰上,寸草難尋,卻生長著奇異的白皮松,在山腰石縫間,無土、無水、無肥,自然造化,花紋美麗,這棵白皮松植于南宋,歷經700多年仍然生氣勃勃,朝山進香時,將紅布繩拴在此樹上,意為可祛除百病,延年益壽。 竇圌山的古建筑群,是這座山的靈魂所在。它們始建于南朝梁末,歷經歷代興廢更迭,及佛道相爭,最終形成“東禪林、西道觀”,佛道文化與古建筑融為一體的格局。 如今所見的,多為清雍正三年時的重修遺跡。魯班殿是5·12地震后,唯一沒塌毀的山頂古建筑,見證了自然的威力與人間的奇跡。其余古建均為災后重修,恢復了往日的輝煌。 古建筑群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由山頂?shù)牡澜探ㄖ蜕窖脑茙r寺組成,共同構成了一幅壯麗的畫卷。 我是纜車上至半山腰,飽覽山頂奇景后,由山頂徒步下山。 路邊絕壁上有“云崖”“剖石”等題刻。在途中的單檐歇山式天音亭,果然聽得山風、蟬聲、鳥啼、泉響,合奏出“天音”一片。 半山腰有兩根巨石,這就是天門,竇圌山真正的老寨門,建于清朝時期。再連續(xù)走下名為“通天道”的500多米800多級的石梯,兩旁古木參天,枝繁葉茂,滿眼滴翠。最終回到山門牌坊,圓滿了竇圌山之行。 驅車作別,李白故鄉(xiāng)的原野在眼前鋪展開去,良田沃土,阡陌縱橫,風景如畫。李白對這片土地充滿愛戀,圌山疊彩,涪江呈祥,成為他漫漫人生路上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江油云巖寺,宋構飛天藏 竇圌山,一座被李白稱為畫屏的奇山,藏著八百年道教文物——飛天藏。它是中國西南地區(qū)僅存的宋代木構建筑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現(xiàn)存的宋代道教轉輪經藏,其純木質的構造在全國也僅存三座,一座在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一座在九寨環(huán)線上的平武報恩寺,這兩座都屬于佛教建筑,用來收藏經書。 飛天藏是竇圌山的鎮(zhèn)山之寶,隱藏在云巖寺內。據(jù)《蜀中名勝記》載,早在梁大同年間(535—545年),竇圌山上就住有僧人。唐代,由于李姓皇室奉教主李耳為祖宗,大力提倡道教。乾符年間(874—879年),遵唐僖宗敕命,江油在山上興建了云巖觀。宋、元時期,統(tǒng)治者對佛、道兩教均采取保護態(tài)度,宗教徒們得以在山上“開堂說法,大啟宮宇”,建造了規(guī)模宏大、工藝精巧的飛天藏,以及玄天觀、炳靈宮、地藏殿等一批宮觀寺廟。明代,江油戰(zhàn)事頻起,多遭旱災、瘟疫,信教者減少,寺廟逐步朽爛,加之明末一場兵火,幾乎蕩然一空。清康熙至乾隆年間(1662—1795),江油經濟得到恢復發(fā)展,社會較為安定,住在附近觀霧山的了然法師移居竇圌山,在地方官吏、士紳和信徒的支持下,大力開山辟路,修造寺廟,占地方圓數(shù)十華里,使竇圌山獲得第二次繁榮。清末和民國時期,竇圌山再次衰敗。20世紀80年代后,江油再度對竇圌山劃分保護區(qū),修復寺廟景點,讓竇圌山煥然一新。 像云巖寺這樣建于山脊,背負三座主峰,坐北朝南而又是中軸線對稱布局的古寺院建筑群,在全國亦屬罕見。 2008年汶川地震,除飛天藏殿這座昔日的西配殿僅墻體坍塌、原本可以轉動的飛天藏傾向一側,損壞嚴重外,其余建筑全部坍塌。 飛天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其建造動機可能與宋徽宗時期重修《政和萬壽道藏》有關。這座建筑全無一顆鐵釘,完全由楠木制作,不受蟲蛀,蛛不結網,規(guī)制之高令人難忘。 飛天藏(佛教名轉輪藏)的創(chuàng)始者一般認為是南朝蕭梁的善慧大士,因年少家貧未進學業(yè),深受不能識文斷字之苦。成道之后,有感于經書繁多難以讀遍,更有感于下層百姓不識字無法閱讀佛經,所以創(chuàng)造轉輪藏,愿世人“推轉輪藏不計轉數(shù),是人即與持誦經者功德無異,隨其愿心,皆獲饒益”。利用轉輪藏貯存經卷,可以經常推動以加速通風,達到防潮、防蛀的目的。轉動產生的風可很快將經書吹干。 因極高的文物價值,為搶救這座四川現(xiàn)存惟一的一處宋代木構建筑, 國家文物局特別要求:飛天藏的修復務必遵循“時間服從質量”原則,不需要預設完工期限,可見其重要性。飛天藏殿平面布局略呈正方形,外觀上采用了重檐歇山頂設計,前檐廊的加入更是增添了幾分古樸之美。 飛天藏高達10.8米,直徑7.5米,整個藏身不沾一顆鐵釘,由珍貴的楠木穿斗而成,作工精巧繁復,飛龍盤繞其間。小楠木組成的天宮樓閣雕刻著200多個道教神像,神態(tài)各異,表情生動,彩畫花鳥爭奇斗艷。 飛天藏是一個藏有經書的轉經筒,但是這個轉經筒設計得十分巧妙,內設有機關,如果不能精準的對準機擴,經書就不能取出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星辰車”距今已經有800多年歷史,至今都能正常運轉,堪稱奇跡。 吃過 ?江油的肥腸 綿陽的米粉 作別!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