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中國在盧漢”文化節(jié)在阿根廷盧漢市的阿梅吉諾公園廣場舉辦。剛柔并濟的太極、悠揚婉轉的民樂、獨具特色的民族舞……觀眾紛紛駐足觀看,掌聲歡呼聲不斷。阿根廷武術俱樂部協會的會員們帶來了中國武術表演,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展示了中國武術的獨特魅力,讓觀眾大飽眼福。 盧漢市市長Leonardo Boto表示,雖然阿中相距2萬多公里,但兩國民眾的友誼跨越千山萬水,此次活動,武術、舞龍、舞獅等表演都很精彩,也讓更多當地民眾了解中華文化。他期待盧漢市與中國城市結好。 全國130個拳種,臺州就有40多個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都創(chuàng)于天臺山。天臺山易筋經是國家級非遺。《易筋經》為明代天臺山紫凝道人宗衡撰寫。他在道教南宗內丹學的基礎上,根據自身長期苦修,于天啟四年(1624)撰寫出《易筋經》。它原系道家導引之術,后成為民間傳統(tǒng)健身功法的經典,流傳各地。 皇都南拳起源于元代。為抗擊元寇,皇都村陳庚將所學南拳授給村民,并融入天臺當地的拳術,形成皇都南拳。明朝初年,皇都村出現了“家家習武、人人會武”的景象。后來代有傳承?;识寄先耖g又稱“獅子拳”,它將舞獅子、獅子盤洞等融入拳術中,并配以鑼鼓伴奏,逐漸發(fā)展成一項傳統(tǒng)體育健身項目、民間藝術表演項目,是省級非遺。 靈溪奚家拳是天臺縣靈溪村奚誠甫(1894-1964)在民間拳術基礎上整理總結而成。靈溪村由于地處偏僻山區(qū),土匪經常侵擾,靈溪村民保衛(wèi)家園,習武之風頗盛。靈溪村人奚誠甫自幼學武,師從鄰村的王榮根等拳師,拳藝出眾,人稱“小榮根”。1931年,他在南京全國“國術國考”大會比賽中榮獲第三名,名揚華東。靈溪奚家拳集南北方拳術的優(yōu)點,套路舒展端正,動作簡潔,還汲取天臺民間的拳術進一步深化與完善,形成自己的風格。 黃巖:新前武術、南太極拳 黃巖1996年就被國家體育總司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xiāng)”。傳統(tǒng)武術游藝與全民健身在不斷傳承與發(fā)展,新前武術、南太極拳、院橋獅舞、坦頭南拳等廣為流傳。 新前武術始于清乾隆年間,當時有一位武藝高超的游方和尚來到新前,覺得新前山清水秀、人杰地靈,于是定居于七里村,設帳授徒,從此武術在新前代代相傳。晚清時期,新前的七老本、仁標和尚和方榮等武術名家在方圓百里享有聲譽。方榮的徒弟,被譽為“江南武林宿將”的李元善是頗有影響的浙江民間武術大師,臺州南拳的傳人。1984年,他以八十高齡參加全國武術觀摩表演賽,他的一套獨特拳術——黃巖南拳被錄成圖像并被國家收藏。 南太極拳以技擊為核心,利用當地生產勞動中的“鎖、箍、絞、憋”等創(chuàng)設獨特技法。整套拳重心低,步伐穩(wěn)健,動作工整,手法多變,利于短打。南太極拳還有“拳打臥牛之地”的特色,只要2米見方之地,就可練拳。南太極拳還汲取了臺州地區(qū)古老導引術,講究以意領氣,氣隨意行。 讓很人想不到的是,2024年巴黎奧運會首金得主黃雨婷,是臺州黃巖人。獲冠后,她的另一身份也沖上熱搜。有網友發(fā)帖稱,原來五年前的“阿條姐”是青少年武術冠軍。 ▲ 黃巖姑娘、奧運冠軍黃雨婷。視頻畫面來源:望潮 2016年,父母送她加入臺州市武術協會少林分會,師從穆宗堂屠靈斌師傅學習少林功夫刀槍劍棍拳術,基本功扎實……學會很多種武術套路,多次參加臺州國際武術節(jié)獲得多枚金牌,經常上臺表演,為日后氣步槍比賽獲獎打下良好的體格基礎。她入選黃巖少體校射擊步槍隊后,邊學武術,邊練槍術。 臨海:縮山拳、戚家軍鴛鴦陣、臺州黑虎拳 臺州的臨海市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一直為世人津津樂道。臨海非遺名錄中,傳統(tǒng)體育與競技類包括縮山拳、戚家軍鴛鴦陣、臺州黑虎拳。縮山拳是浙江南拳的代表性拳種,也是臺州歷史上唯一本地原創(chuàng)拳;臺州黑虎拳則是比較重要的武術流派之一。 縮山拳:臺州歷史上唯一本地原創(chuàng)拳縮山拳,浙江四大古老拳種之一,“縮大山之力聚于拳掌而發(fā)之”,出勁剛猛,是一種威力極強的進攻型拳法。其重心低、步伐穩(wěn)、以身帶手、連續(xù)發(fā)勁的打法,與臺州多山多水田埂狹小的地理環(huán)境相適應。 相傳,縮山拳誕生于方國珍之手。方國珍,黃巖洋嶼人,元末明初浙東農民起義軍領袖。元至正八年(1348))發(fā)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方國珍的命運。當時朝廷在追捕一個名叫蔡亂頭的黃巖人,方國珍一個陳姓仇家趁機報復,誣陷他與蔡亂頭勾結反抗朝廷。方國珍一怒之下就把仇家給殺了。陳家人要求官府嚴懲兇手,方國珍以錢賄賂失敗,在官兵捉捕他時,他用門桿將好幾個官兵打死在堂下。 眼見無端惹上禍事,官府又昏庸行事,方國珍深知天下即將紛爭,想要討回公道只怕渺茫。一些平日里被官府壓迫的鄰里聽聞,紛紛前來投靠。此后逐漸有民眾聚集,竟累至十余萬人。如今臺州還有“洋嶼青,出海精”的謠諺,“洋嶼”即洋嶼山,“海精”則是指方國珍。 方國珍“落海為寇”后,劫掠漕運糧,控制海道。朝廷命江浙行省參政朵兒只班率水師圍捕方國珍,卻被方國珍俘虜了。元順帝無奈,只好授方國珍慶元定海尉。方國珍領了官銜后返回臺州,非但沒有解散士兵,反而聚集更大兵力,成為第一支實力強勁的民間反元勢力。 方國珍兄弟稱霸浙東沿海長達四十余年,轄制范圍大致相當于今寧波、舟山、臺州和溫州。他頗具軍事才能,早年在臺州起義時,就根據“山海之地”的特點,琢磨出一套退可守山、進可攻海的作戰(zhàn)技術。后為提高單兵作戰(zhàn)能力,總結并創(chuàng)編了縮山拳??s山拳要求練拳先練膽,以快捷短打為主,講究實用性,非常適合近身戰(zhàn)斗。 縮山拳在戚家軍抗倭中的運用隨著明王朝的建立,社會趨向穩(wěn)定,戰(zhàn)亂逐漸平息,方國珍也被招安了,他的軍隊一部分收編入明軍,另一部分被解散遣回鄉(xiāng)里,當時軍中以臺州籍士兵居多,因此縮山拳也被帶到臺州民間。 明朝中后期,朝廷派戚繼光到浙江任寧紹臺參將,抗擊倭寇,在臺州及附近的金華、義烏等地招募士兵,尤其注重招募那些“練過拳腳”的人。不少熟練縮山拳的臺州人都應征加入這支軍隊。 ▲ 臺州桃渚古城是戚家軍抗倭的前線戰(zhàn)場。攝影 / 林敏 由于戚繼光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這支新戚家軍很快就具備了戰(zhàn)斗力。嘉靖四十年(1561),新戚家軍迎來一場真正的硬仗。當時有數千倭寇入侵浙江,分別于寧海、新河登陸,規(guī)??涨?。戚繼光兵分兩路,一部奔襲寧海,一部馳援新河,當即取得大勝。 ▲ 臺州府城見證了無數歷史風云。攝影 / 徐夏陽 而桃渚所傳來的情報顯示,倭寇不過是在聲東擊西,其主要目標仍是臺州府城。于是,戚繼光連夜急行軍至府城,在離城五里外的花街與倭寇遭遇。盡管已是疲憊之師,但戚家軍毫無懼意,個個奮勇殺敵。此一戰(zhàn),戚家軍以陣亡三人的代價,換得殲敵千余,解救百姓五千余人的驚人戰(zhàn)績。隨后一個月內,戚繼光轉戰(zhàn)浙東,以飆飛電舉之勢追擊倭賊,九戰(zhàn)九捷,浙江局勢從此大定。 戚繼光在臺州期間,撰寫了軍事著作《紀效新書》。其中對武術器械的實戰(zhàn)性進行重新定義,并結合地理環(huán)境,綜合多種拳術,編排了一套實用性非常強的拳法。 民技與非遺:新的繼承和傳揚隨著冷兵作戰(zhàn)時代逐漸遠去,縮山拳成為民間武術而留存下來。傳統(tǒng)武術整體上亦發(fā)生變化,開始將習練重心由如何加強攻擊性轉變?yōu)樽⒅靥嵘齻€人思想和內心的修為,并逐漸把對道家及易學思想的探索和思考運用到修習中。 ▲ 從戰(zhàn)需到民技,縮山拳逐漸形成完整的拳術系列。 臺州著名武術家、縮山拳傳承人馬曙明從少年時期就跟隨武術名家陳仕華練習縮山拳,那時候陳仕華雖年事已高,但演練起縮山拳仍十分利落有勁。陳仕華少年時曾跟隨朱琪昌學習縮山拳及器械,后在寧波國術館擔任教練。朱琪昌,臨海人,擅長縮山拳,登光緒十七年(1891)辛卯科武舉,次年又獲壬辰科武殿試卞賡榜三甲第五十一名,賜同武進士出身,授藍翎侍衛(wèi)。 馬曙明說,縮山拳在當時還保存著十幾套派生拳法及器械技法,但都散落在民間,陳仕華先生也只是熟悉拳經要訣,未能全數習練。當時陳仕華先生叮囑,將來一定要將這十幾套拳械收集匯總,整理成冊,千萬不能讓傳承了幾百年的縮山拳流失。 ▲ 縮山拳表演。 臺州黑虎拳:我國三大黑虎拳種之一臺州黑虎拳是我國三大黑虎拳種之一(另為四川黑虎拳、甘肅黑虎拳)。它是模仿虎的勇猛姿態(tài),結合南拳的發(fā)勁短打,以拳爪、走膝為進攻手段,并吸收擒拿折骨技法而成。臺州黑虎拳較好地傳承了縮山拳以及戚繼光三十二式長拳的優(yōu)點,沉穩(wěn)堅固,臂堅腰實,擊打猛烈,發(fā)勁短暴,氣勢威猛,適合在平原、山丘和船上演練,符合臺州地理特點和作戰(zhàn)條件。太平天國時期,曾盛行于忠王李秀成部隊。清代后期和民國期間,傳播擴散至浙閩各地。 20世紀80年代,黑虎拳尚流傳于臺州、溫州、金華、杭州等地。目前,臨海的臺州黑虎拳傳承人是覃宇德,他是縮山拳傳承人馬曙明的學生,拜師練習黑虎拳。 武術有“南拳北腿”的說法,臺州民風淳樸,以前拜師學拳,師父總是要求扎三年馬步,稱作三年樁。黑虎拳也非常強調馬步,要“穩(wěn)如泰山”,不論上半身怎么活動,下半身都要五趾抓地,兩肩向下沉,胛骨微向前合,下巴向內收,令頸子直挺,胸口微向內縮,使胸、背、肩、肘等部位的勁力聚集在一起,再加上氣沉丹田,令腹肌也跟著收緊,于是全身上下的勁力自然集合在一起。在實戰(zhàn)時以腰為發(fā)力中心,把全身勁力由腿至腰,腰至手地有先后次序運用出來。在練拳時,還要透過運氣鼓勁,以聲催力,使肌肉隆起,同時也喝出聲音來增加氣勢。 民俗:舞獅與武獅的完美結合在當年戚繼光抗倭指揮地——臺州府城興善門外的甕城里,圍了一圈又一圈的觀眾。眼前是一張八仙桌疊出的寶塔,有五層高,最上層的桌子四腳朝天,桌腿用鋼絲聯結了起來。一位黃衣藝人由地面凌空躍上,光著腳,一層一層地跳上高桌。倒放的桌肚子里也有一個人,他上半身仰臥,一腿彎曲,另一腿朝天。剛飛身而上的人手抓著兩個桌腳,以另一人的朝天腿為支點,翻身倒立,這招叫“獨腳插蠟燭”。 雖然每張道具桌子下都有人牢牢把持,但畢竟有五層之高,晃動不可避免。頂層的表演讓人屏息凝神,而桌子每一次輕微晃身,都能讓觀眾的緊張加劇一分。直到表演倒插蠟燭的演員平安下桌,遲滯的叫好聲才如驚雷般爆發(fā)。 ▲ 黃沙獅子表演。供圖 / 臺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但好戲還沒結束,黃衣藝人繼續(xù)表演了在桌腳上倒立、站樁,從一個桌腳閃轉騰挪到對角線的桌腳等幾個招式。而最后一個動作,才是驚險無比——一人仰面朝天,四肢向后撐在四個桌腳之上,這本已是十分耗費體力的高難度動作了,更絕的是,黃衣藝人手撐他的雙膝,頭頂他的腹部,翻身做了個倒立,是為“仰天豎”。因為不是在平地上,二人必須動作謹慎,精準控制每一寸肌肉,才能互相借力,默契配合。短短十幾秒鐘,觀眾臉上已經換過疑、驚、奇、悅好幾種表情了。 這就是“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的黃沙上桌獅子。 全國舞獅流派眾多,若按表演動作的特點來看,可粗略分為文獅和武獅。華南及南洋流行的南獅主要進行文獅表演,在平地上舞嬉翻滾、左右逢源,更講究細節(jié),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出獅子的搔癢、擺尾、舔毛等動作,也有難度較大的吐球等技巧,強調與觀眾互動。 ▲ 黃沙獅子“疊羅漢”。供圖 / 臺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而臺州臨海的黃沙獅子擅演武獅,通常會在正式開場之前進行一段武術表演,這個環(huán)節(jié)叫“掃場”。耍拳、弄棒、對打、多人廝殺或刀槍劍戟,各盡其能,先把表演的場子熱起來。這也是黃沙獅子最大的特點——舞武結合。 相傳北宋年間,臨海黃沙洋(今白水洋鎮(zhèn))下洋岙村有個叫楊顯槍的拳師,自幼愛好習武,到各地學武訪友后練得十八般武藝。他學藝出師后,一心想報效國家,便投入楊家將麾下,很快精通了楊家槍法。誰知,楊家將為朝中奸臣陷害而全軍覆沒,楊顯槍僥幸逃脫回鄉(xiāng)。他見家鄉(xiāng)破敗,便開設了一間武館,招募身強體壯的青年習武健身,傳說這家武館不設大門,師徒平日進出需飛檐走壁,攀窗而入。 ▲ 國家級非遺黃沙獅。供圖 / 臺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競技體育:從“鴛鴦陣”到籃球隊古有抗倭英雄戚繼光“九戰(zhàn)九捷”,今有回浦男籃“兩年七次”全國冠軍。競技體育是臺州將山文化與海精神融于一體的最佳詮釋。新時代的臺州少年擁有“獅子”一樣技高一籌的本領,他們熱血勇猛,活力肆意,將賽場當作戰(zhàn)場,永不服輸,拼盡全力。 2024年11月7日,臺州臨海市回浦中學以88:86戰(zhàn)勝南京市第九中學,再次奪得第20屆中國中學生籃球錦標賽(高中男子組)總冠軍,臺州又一次沸騰了!這是回浦中學兩年內第七次捧起全國冠軍獎杯! ▲ 第20屆中國中學生籃球錦標賽決賽。圖源/中國藍國際 回浦少年自稱“戚家軍”,“百折不回”的團隊精神是他們一以貫之的制勝法寶。在距離學校5公里外,戚繼光當年就是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鴛鴦陣”。“鴛鴦陣”共12人,講究靈活變化、攻守兼?zhèn)?,正是一?2人籃球隊的標準配置。 1989年,球隊首次奪得臺州地區(qū)冠軍。在之后的三十六載沉浮中,回浦男籃無數次跌倒爬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都毫不動搖腳下的堅定,因為“全國總冠軍”永遠是他們心中唯一的目標。2017年,憑借“百折不回”的勢氣,回浦男籃擊敗北京四中獲得全國總冠軍。 古往今來,競技體育都是殘酷的,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想做中國校園籃球的“常勝將軍”談何容易。回浦高中籃球隊重振旗鼓,引進更專業(yè)的教練、更科學的梯隊建設,將“百折不回”的精神駐扎心底。 ▲ 回浦籃球隊“百折不回”的團隊精神。圖源/體壇報 2023年5月,這所百年名校迎來又一里程碑。74:73!加時賽1分險勝!對面是強勁對手清華附中隊,回浦中學實現驚天逆轉,在最后時刻抱回2022—2023賽季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男子組冠軍?;@球將士載譽歸來,千年臺州府城以花車巡游的最高禮遇,將少年們重回巔峰的事跡傳遍大街小巷。 臺州素以歷史文教深厚享譽江南。回浦中學的體育傳統(tǒng)可追溯至民國時期,早在20世紀30年代,?;@球隊就獲過省冠軍,讓小城居民深以為豪。幾十年過往,回浦籃球與整座城市休戚與共,精神力量的感召,無論是對一個人、一個團隊,還是一座城市都意義重大。 易經筋、南拳、南太極拳、縮山拳、黑虎拳、戚家軍、黃沙舞獅、回浦中學籃球雙冠軍……臺州人的“尚武”與“競技”,是一股傳承了千百年的“精氣神”。 這股精氣神,光緒年榜眼喻長霖在《臺州府志·風俗略》中用幾個“勁”字概括了臺州各地人的性格:天臺“勁健”,仙居“噪勁”,臨?!皳磩拧?,寧?!皠倓拧保隙伺_州民間“剛勁勤儉之美質”。臺州商報社原總編輯過亞林則分6個方面總結了臺州人的性格:氣節(jié)上的“剛勁”;行為上的“闖勁”;時空上的“韌勁”;市場表現的“鉆勁”;信念方面的“犟勁”;作風表現為“干勁”。這股“勁”,首先意味著剛硬,是與力量天然相連,是不畏艱難的堅持;其次,是一種奮斗的品質,獨立的底蘊,呈現出自下而上的、生機勃勃的絢爛光彩。 ▲ 臺州天臺山國清寺的豐干橋。攝影/趙永清 “帶勁”的臺州人,其性格的養(yǎng)成,得益于地理。臺州,群山褶皺中,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空間。山里的人恣意、豁達,山里的生活也不拘一格。正如黃沙洋的“獅子”舞在層巒疊嶂之中。山是穩(wěn)定的,也是自成屏障的。有了阻隔,時間似乎流淌得格外緩慢,文化景觀也變化甚微。但山因形走勢,人因變則通,走出了大山的人與事,依然會有山的堅韌,藏在千仞立壁中。 相信隨著臺州市與盧漢市進一步交流,臺州關于山的故事、人的精神,會走出更遠的地方,被更多的人知道。 圖文來源與參考:《中華遺產·臺州》《風物中國志·臨?!?/span> 供圖:臺州市文旅局、馬曙明 2024-06-18 2024-05-11 2023-08-17 2024-01-25 點個 |
|